实践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影响和制约。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并把这种思维方法成功地运用于实践,就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独特的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对事物抱有质疑和求真的态度,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作出理性的批判和选择,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批判性思维对于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批判性思维的结晶。批判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于批判,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性思维,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同样,没有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就没有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正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保留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克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研究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并行不悖的。如果把“批判”与“和谐”对立起来,把“研究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立起来,那就是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或误读,也是不符合辩证法精神的。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创新必须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运用批判性思维,必须运用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
研究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为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开始进行研究,发表和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论文和专著,为开拓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视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国内外,对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却非常薄弱,几乎是一片空白,除了本书作者近年来在一些中文核心期刊陆续发表的学术论文外,不仅没有一本相关的专著,就连相关文章也寥寥无几。因此,本书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它将是系统探讨和研究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本专著。
用批判性思维解读邓小平理论,是希望能够达到这样几个目的。第一,通过本书的研究,使人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领略邓小平理论中显现出来的批判性思维的理性光辉,有助于对本真邓小平理论的准确理解,同时为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创新开辟一条新的路径。第二,通过本书的研究,希望人们可以从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角度,正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批判地形成和创新地发展的,正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如何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正确地理解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必然性。第三,通过本书的研究,使我们学习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品格特征,培养和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从而正确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科学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少数几所高等学校之一。早在2005年,我们就参与主编了中国第一本大专院校批判性思维教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从形式的逻辑知识和方法的积累,扩展到非形式的逻辑在社会现实生活的运用;从对逻辑知识和逻辑方法的把握,扩展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9年,我们承担了四川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从此我们开始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梳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先后在《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论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论邓小平的简约性思维》《邓小平变通性思维探析》《论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邓小平理论与批判性思维的精确性——用批判性思维的精确性解读邓小平理论》等学术论文;《论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参与性》和《论邓小平的辩证思维》还入选2012年纪念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其中,《邓小平变通性思维》,获得由中国当代教育协会颁发的第二届全国教育科研创新一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们系统地探讨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几年来的反复研讨反复修改,形成了这部《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尽管如此,本书必然还存在疏漏之处,有些观点也不一定成熟,尚有待读者加以批判。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者中既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教授,又有长于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既有中年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正在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理论科研新秀。我们的团队对本课题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没有这份兴趣与激情,本书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本书由王万民、林胜强、易刚、周晓敏、张雪萍共同撰写,最后由王万民、林胜强修改定稿。付宝琦参与撰写了第九章的部分内容,师晓在本书的最后审定中作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在本书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得到国内一些同行专家的支持。我国著名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专家石仲泉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以其资深权威的眼光,对本书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书的出版得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杨先农研究员、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汪瀰以及责任编辑何朝霞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2013年6月于成都·狮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