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深色衣服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当然,由于蚊子种类的不同,它所喜爱的光的强弱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伊蚊多半白天活动,而库蚊和按蚊多半在黄昏或黎明时活动。另外,蚊子喜欢叮咬体温较高的人,而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挥发的热量大,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蚊指数大涨。因此,人们常认为黑色衣服最招蚊子,
知识卡片:
雄蚊吃什么?
蚊子通常以花蜜、植物汁液及其他汁液做为食物的来源,蚊子吸取这些液体后用作体内能量及水份的供给,也可于脂肪体中贮存。
在吸食人血的蚊子中是捉不到雄蚊子的。雄蚊终其一生只吸取花蜜等植物汁液,而不会吸血。只有雌蚊才吸血,那是为了产卵的需要,雌蚊吸血后,首先将血液贮存于消化管之中肠,然后逐渐消化吸收,卵巢在吸收血液中之养分后,卵粒逐渐成熟,在吸血4~5日后产卵。因此雄蚊不咬人,不吸食人血。
4.干洗的秘密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污渍,即是化学清洗法,用化学洗涤剂,如汽油、三氯乙烯等,经过清洗、漂洗、脱液、烘干、脱臭、冷却等工艺流程,去除污垢脏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溶剂通过渗透、溶解和烯释对衣物进行洗涤,达到去除油垢或污渍的效果,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是指衣物洗涤之前是干的,干洗后从干洗机取出的衣物也是干的,但在干洗过程中,衣物在干洗机滚筒内是用化学溶剂浸泡、洗涤、脱干,再经过烘干,把衣物上含有的化学溶剂回收,并将衣物干燥就完成了全部干洗过程。
干洗机
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甚至人造纤维如多元脂纤维也可以干洗得很干净。这些纤维在水洗后仍会残留一些油性污渍,但干洗后这些污渍就可能去除了。干洗后服装上的污垢能彻底去除,使衣物不易霉,不易蛀,不易褪色,不起皱,不易收缩,颜色鲜艳,柔软蓬松。
干洗有很多优点:一是对各种油溶性污垢有特殊去除的效果,具有水清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二是各种服装洗后不变形、不走样、不损伤原料颜色,能保持原服装美观;三是可以解决不能水洗的特殊服装及珍贵毛皮的洗涤困难。
但干洗关非完美无缺。一是对于水溶性污垢去除不彻底。二是对于一些织织蓬松、颜色浅的羊绒服装,洗涤效果不佳,有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一些加厚的呢料服装,也不如水洗彻底。干洗溶液剂一般对人体都有害,主要是氯代烃合成溶剂、氯氟溶剂、碳氢溶剂。
干洗店生意如火如荼
哪些衣物不适合干洗呢?比如内衣。因为内衣毕竟是贴身穿的,干洗剂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刺激皮肤,所以不适合干洗,水洗效果较好。
其次有涂层化纤质地的服装不能干洗。因高温和有机溶剂会使涂层变硬。人造革及有人造革配饰的服装。干洗后会开裂变硬。
羽绒类服装不可干洗。由于羽绒服表层面料所使用的防水涂层是胶质,干洗之后会发硬和变脆,而填充的鸭绒,若含有羽毛梗子,梗子会在干洗中溶解,令羽绒服越洗越脏。所以水洗为好。
羽绒类服装
另外,珠饰较多的服装不能干洗。有些衣服的纽扣在干洗时也会融化变形,一般干洗店会为顾客把扣子摘下来。色差对比较大而又染色不牢的条格服装,干洗时易串色,不适合干洗。
干洗后的衣物
在衣物干洗过程中,化学品被纤维吸附到衣物上,干燥时则会从衣物中释放出来。许多干洗店都将干洗后的衣物放置于不通风的室内,有毒化学物质则不能充分挥发掉,若急着穿上身,身体便很容易吸收从而致病。衣服干洗后不要立即穿上身,应挂在通风的地方晾晒一周,待有害气体充分散发后再穿,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四氯乙烯的毒性。
取回家的衣服尽量拿掉塑料袋,不然可能捂出味来。最好在把它们收进衣橱前除去所有的包装。就像你的皮肤需要呼吸一样,衣服也需要呼吸。
知识卡片:
干洗洗涤剂
干洗洗涤剂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氯代烃合成溶剂、氯氟溶剂、碳氢溶剂。最常用的是四氯乙烯(PEKCRO)又称全氯乙烯,其水解主物有毒,对土壤、水质和人体造成危害。
目前国内过半的洗衣店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剂,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剂,它安全性好,去污能力强,可使衣服颜色鲜艳柔软,洗净力强,,但四氯乙烯会本身是一种有毒溶剂,干洗时被衣服纤维吸附,待衣服干燥时又可从衣服内释放出来,造成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若长期使用将对人体造成肝功能损害,还可能致癌。
5.衣服穿得越多越冷
寒冷的冬季,人人都裹上了厚厚的冬装,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穿着各种羽绒服、棉衣的人群,尤其是当冷空气过境时,人们更是裹得密不透风,认为这样就会很暖和,俗话说“衣能使人暖”, 天气冷,就要多穿衣服,这仿佛是一个千古不变的定论,而且,越冷就越需要穿得多一些来御寒,一般人们认为穿的越多越暖和。其实并不是衣服本身使人暖和。
被裹得严实的婴儿
人为什么感到寒冷?那是因为没有遮盖好裸露的皮肤,那么身体大量地散发热量,因此感到寒冷。而穿上了衣服,就相当于加上了一层保护,严密的衣服使人体热量散发速度减慢,因此热量保留在人体周围,会感到暖和。天气转冷,人们就多穿几件衣服来保暖。但是人体和衣服之间是存在着一个小小的内环境的。当衣服穿上后,身体与衣服之间的空气层厚度就会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意思有点像我们经常说的“穿堂风”,这样当然就会不暖反而更冷了。从另一角度来说,衣服穿得过多、过厚重就会使血管扩张,反而增加了散热,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也就更怕冷了。
干洗的衣服会有残留物
穿得越多越冷,那么怎么穿才能保证使身体能够达到正好暖和的状态哪?
一件贴身的衣服会让你保持温度。许多人喜欢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但这些衣服大多是很透风的毛料衣服,这样不但非常厚重而且还起不到保暖的效果。与其这样,倒不如穿一层很贴身的保暖内衣、裤,然后再加一层薄薄的毛衣就可以了。当然,在衣服的最外层,最好是穿一件能够抗风的羽绒服或者皮衣,这种穿衣法既能够持久保持身体的温度,又能不受到外部冷风的侵袭。如果温度确实很低,只需要换上厚的毛衣就可以了。
可见,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这便是衣服小气候。适宜的衣服小气候有助于调节体温、保持健康。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寒冷季节,外界温度较低,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表空气对流,身体就会发冷。如果穿上棉衣,就会立刻感到暖和。这并非棉衣可以产生热量,而是中间的棉絮或其他絮状物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散发,阻挡了外界冷空气与体表热空气层的对流,因而肌肤和衣服之间就形成了温暖的小气候空间。
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羽绒衣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都能给人带来适宜的衣服小气候。皮类服装几乎可以阻绝衣服内外的空气对流,冬季外出时着皮装,保暖效果最佳。
其次,我们身体的一些特别怕冷的部位要特殊保护。例如,颈部、头部、手、脚、膝盖等。
冬季要保护颈部
很多人对于颈部的保暖很不以为然,认为脖子吹吹风也不会怎么样。其实殊不知,许多呼吸道疾病像是咽炎等都是因为颈部受风而引起的,而且大多数人颈部受凉都会引起疾病,因此对颈部的保暖不可忽略。人体的热量大部分都是从头部散发的,所以怕冷的人不能硬抗,风大的时候可以选择挡风的厚帽子,冬季保暖帽子和围巾不可缺少。手脚的保暖也很重要。要冷先冷四肢,人的手和脚距离心脏的距离相对来说比较远,血液不太容易输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会首先感觉到手脚冰凉。所以,要想保暖,手和脚也不可忽略。
冬天的保暖在于技巧和特殊关怀,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厚度。
知识卡片:
衣服小气候
人穿上了衣服,衣服与人体之间便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空气层,这个局部气候环境称为衣服气候。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能保持人体热量不快速散发,同时衣服有较好的吸汗和透气性能,于是在这一小气层内就形成舒适的小气候。
衣服小气候保持在32℃-33℃是最理想的,可在人体皮肤周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使人体维持恒定的温度。
6.冬天爱穿深色的衣服
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会选择穿浅颜色的衣服,相反冬天爱穿深色的衣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从环境视觉来说,冬天环境比较肃杀,不像春夏那么五彩缤纷,且北方经常有雪,白色是一种冷色,而深色能够与环境区别开来,穿深色衣服给人感觉也更舒服些,人更显生气与灵动。
冰棱
从保暖的角度讲,浅色的衣服不太吸热,而深色衣服吸热快,能吸收更多的光能。光照射到物体上主要发生三种现象吸收、反射和透射。吸收的多,反射和透射的就少。以下以黑色和白色为例: 相同条件下,相同的物质,颜色不相同,在受到热辐射的情况下,在温度和放热方面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黑色物质对热辐射的吸收能力强,温度升高就快,白色物质对热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升温就慢。黑色物质受热后分子膨胀,分子之间间隙拉开,停止受热后分子之间距离会逐渐恢复,热量就释放出来。而白色物质吸收热量少,分子之间距离拉开的小,与同等条件下黑色物质相比释放的热量自然就少。用深色的材料可以增加吸收光能,减少透过,达到保暖的目的。
有一个科学的说法:光源发出的光是一种电磁波,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以及其它的一些射线。而可见光就是我们平时可看见的红橙黄绿蓝靛紫,除此之外,红外线是不可见的,具有热作用,还有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物体呈现颜色,是因为它反射了那种可见光,而黑色什么光都不反射,全被吸收了,包括红外线,所以它获得的能量最大,相对而言感觉热了。就像地球白天吸收太阳的可见光,夜晚时所发射的却是红外线的波段,地球看起来并不是白色的呀。我们知道在太阳下黑色的衣服会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因此温度容易上升,因此在艳阳下穿黑色的衣服会感觉较热。
不过深颜色的衣服易吸热,但也易散热。到了有阴影的地方,原本吸了热的黑色衣服,温度较环境的高,为达到热平衡,会快速地散热颜色的衣服易吸收红外线,穿上它自然就会觉得温暖了;相反,浅色的衣服不易吸收红外线,穿上它自然就不会觉得很热了。
冬天爱穿深色衣服
知识卡片:
吸热反应
化学上把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生成物中的化学键的能量越强,稳定性越强;键能越弱,稳定性越差。吸热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地球上最大的吸热反应
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的吸热反应,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