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文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业务中去。在激烈的竞争中他时刻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他丝毫不懈地工作,以使公司得以生存发展。
他的早年雇员回忆那时的情形说:“在大楼里那些空闲的房间里,工作台和电线到处可见,简直像玩魔术似的。我记得有一次,哪儿也没有空地方时,约瑟夫就派一些人到洗手间去放一张工作台干活。”
在整个无线电市场蓬勃发展的势头推动下,高尔文的公司一年多来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然而,厄运似乎总是跟着他。1929年10月25日,纽约华尔街股市暴跌,美国爆发了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很快席卷了世界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差不多是一夜之间,大小企业纷纷倒闭,人们都在抛售物品,一些大的制造商不惜以远低于销售价的价格甩卖产品。高尔文也因库存过多而陷入了困境。
不过,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高尔文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
在其他公司要么倒闭,要么削减生产规模的情况下,高尔文大胆地作出决定:准备大规模地安装汽车收音机,他认为这种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眼下这场危机,正是创立名牌的好时机,一定要抢先占领市场。
这个决策,显示出保罗·高尔文卓越的经营眼光。
有了这一决策,高尔文的公司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就了后来摩托罗拉公司一番惊人的伟业。
决策是正确的,但优秀的企业家和平庸的经营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否把决策坚决贯彻下去。
在决定研制汽车收音机后,高尔文和工作人员泡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苦干,为了每一个技术上的难题他们费尽心思。
每当一部新的装置完成后,很快就会有人把汽车开到马路上去进行严格的检查。
1930年6月,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高尔文制造公司终于研制成功了一台汽车收音机的样机。
这台样机性能跟今天的收音机是无法相比的,但在当时来说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它运转情况良好,当汽车发动机开动时,收音机的信号也能听得很清楚。
高尔文带着它前去参加在亚特兰大市举办的“收音机厂商协议会”。
作为一家初出茅庐的小公司,会场里没有他们的展位,高尔文便在会场附近的马路边上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一个停放的位置,吸引那些来散步的人偶然驻足观望一番。
人们对他的产品褒贬不一,有人根本对此不屑,有人认为这种产品还挺精巧,还有一部分人并不认为这东西具有成批生产的价值。
虽然这次亚特兰大之行并没有得到什么大的成果,但高尔文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
毕竟有些商人对汽车收音机印象良好而订购了一两台,虽然说总数不多,但总是让他察觉到希望。
为了吸引消费者,高尔文和他公司的工程师在进一步提高汽车收音机质量的同时,将主要设计力量用于解决如何使汽车收音机能顺利地安装在汽车上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被消费者认可。
在他们的努力下,安装问题得到了解决。
此时的高尔文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仿佛已经听见,在美国大街小巷疾驰而过的汽车里,播放着美妙的乐曲,那声音只能由他们的产品传播。
1930年,高尔文制造公司向市场投放了他们生产的第一种型号的汽车收音机。
新产品的商标是“摩托罗拉”,这是高尔文一天早上刮脸时突发的灵感,它兼有“发动机”和“维多利亚”的双重含义,显得既醒目又充满生机。
当时流行的无线电收音机的价格高达200多美元,而高尔文制造公司的新产品仅售价120美元,因此,新产品受到极大的关注,摩托罗拉也得到了“美国最好的汽车收音机”的盛誉。
尽管如此,难题依然存在,主要还是汽车收音机安装程序极其复杂。
用户方面反馈过来许多怨言,这大大影响了摩托罗拉的信誉。
高尔文意识到,安装问题成了决定汽车收音机能否在市场上生存的关键。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高尔文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安装机构——摩托罗拉安装站。
如同高尔文把开发汽车收音机的想法坚决贯彻下去一样,他的新想法得到了很好地落实。
很快,在全国范围内一批能够熟练地安装汽车收音机的大军发展起来,摩托罗拉产品受到客户的欢迎。摩托罗拉公司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1936年,战争的乌云已经笼罩了整个欧洲。高尔文一家去欧洲旅游了6个星期,先后去了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英国和德国。
回国之后高尔文坚信:除非出现奇迹,战争已是不可避免了。
而公司在经历了1937年到1938年间的萧条时期之后,他感到公司必须从事在战争时对国家有用的生产活动,于是他开始让他的工程师研制适应军事需要的产品。
在保罗·高尔文的苦心经营下,公司得到了高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给了高尔文制造公司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公司为美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无线电装备。
1940年的一天,《芝加哥每日新闻》的编辑打电话告诉高尔文,在威斯康辛州麦科伊营地进行军事学习的军队因缺少无线电通信联络而行动不便。
高尔文立即派他的总工程师唐·米切尔和雷·约德深入麦科营地实地考察。
他们看到士兵们背着笨重的无线电作通信工具,用这种落后工具来打仗自然行动受阻。
米切尔立即向美陆军通信部队的斯坦福上校保证,很快可以开发出一种轻型的、便于携带的无线电话机。
听到这些情况,高尔文立刻命令米切尔全力研制这种产品。
但是研制这种便携式的机器存在的技术难题是很多的。
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重量,另一个则是在实际战斗中,因天线的反射,敌人可能轻易地发现射击目标。
解决的办法是找出一种黑色的、抗腐蚀的、不反射的镀镍作为材料,天线还能伸缩自如。
在米切尔的带领下,难题迎刃而解,样机很快被制造出来了。
这是一部手持无线电话机,由一个话筒、天线和内装电池构成,重约5磅,能保证1英里内的通话效果,在某些条件下可扩展到3英里。
然而,在向军队展示这种样机时,只有个别军官对此抱有兴趣,较高级的军事指挥阶层却怀疑这些小东西在实战中究竟能否发挥效能。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签订了向部队发送少量机器的合同。
只有高尔文坚信有朝一日它会在战争中大受欢迎,他要求米切尔继续改进它的性能。
后来,在战争中这种手持无线电话机大显神威。有一次,摩托罗拉收到一个订单,要求它在两天内向转运站发送100台这种电话机,以适应“特殊的、最紧急的需要。”
高尔文准时将货物发送过去,几个月后,他才获悉订购这批货物的部队是著名的卡尔逊突击队。
而突击队将士们在有这些电话机后,如鱼得水,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由于摩托罗拉在战争期间为军队作出了伟大贡献,美国陆军部和海军部曾先后五次授予摩托罗拉三等奖章,而高尔文本人也在1946年被陆军部授予了奖状。
摩托罗拉在战场上所取得的成功触发了高尔文的灵感。
他想,如果能够解决原有的设计及使用上存在的问题,那警察部门也能大量应用这种无线电话机。
高尔文立即组织做这些事情,他说:“这是一种需要,而且我看到了它是一个还没有人去占有的市场。”
高尔文四处发掘人才。1940年初,他在一本杂志上偶然发现康涅狄格大学的教授诺布尔协助康涅狄格州警察局开发了FM汽车通信系统。
于是,高尔文千方百计与诺布尔取得联系,劝说他与自己签订一个试验期的协议:诺布尔离开大学一年,加入摩托罗拉。
但是在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反对意见,摩托罗拉原来的工程师大多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实际工作能力十分出众,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不过是简陋的螺丝刀和电烙铁。
他们把诺布尔这样一个从不考虑价格和利润,仅限于纯学术研究的学者看作是外来者。但高尔文却坚定不移地信任诺布尔。
美国参战后,诺布尔有次访问华盛顿,康内尔上校对他说:“美国陆军通信部队有一个开发一种新型AM便携式无线电话收发机的合同。”
诺布尔直率地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需要开发的是FM便携式无线电话收发机。”
正是由于这次谈话,美国陆军通信部签发了委托摩托罗拉研制FM便携式无线电话收发机的合同。
当诺布尔从华盛顿归来后,摩托罗拉加快进程,很快便研制出了这种FM便携式无线电话收发机。
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们共生产了近5万台5CR—300型步话机。
这些话机普遍应用于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甚至让人们感觉到或许步话机是战斗中惟一有用的通信设备。
后来诺布尔因参与开发收话机而被陆军部授予“功勋证书”。
1941年合同期满后,他并没有返回到康涅狄格大学,而是正式加入摩托罗拉。
是战争给了摩托罗拉发展的机遇,高尔文抓住了它。
即使是在战争最严酷的年代里,一股信念始终在他心中燃烧。
他说:“对我们来说,这一行出现问题并不是新的。我们经常有这些问题,将来也会有。不论问题是大是小,我们都必须加以解决。让我们脚踏实地,保持心绪的平静。要冷静,要运用观察力,并祈祷困难的日子早日过去。”
当欧洲战场还是战火纷飞,美国部队也正忙于登陆作战时,高尔文就已经有预见地考虑建设问题了。
1943年6月,他在芝加哥举办的收音机厂商协会会议上指出:“我们应该开始考虑和平时期的经济问题。”
1944年6月,他又同工业界领袖和战时生产局的官员们一起动手制定一个计划,即大战结束之后,必须修改战时生产局的限制法令,同时继续军事生产。
高尔文已经预见到,必将大大削减战后军事需求,这样许多靠战争发家的企业将倒闭,大量雇员将被解雇。
他要求工程技术部门加紧新模型的设计工作,以填补空白。
他也着手准备经营新产品的计划,并对电视机的开发生产也寄予希望。
他认为战后电视机行业发展前景将是广阔的。他说:“当我们的确从事战后的电视机业时,那将逐步成为大企业。我们将有另一种工业,这种工业将同收音机工业一样大,或是比它更大。”
1945年5月9日,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半里,摩托罗拉军事技术的优势已经从无线电通信转移到雷达上。
这种技术上的革新使摩托罗拉在进入战后市场时,始终占有优势。
与此同时,大量的战后调整和变动工作急需处理。
战争一结束,摩托罗拉便收到了中止战时合同的通知。面对类似的情况,许多公司开始拼命紧缩,关闭工厂和削减所保留员工的工资。
但高尔文却逆行而动,通过与员工们共同努力,使战时的工资率在未来民用生产中也能照样支付下去。
事实证明高尔文是对的,摩托罗拉1946年度的利润与亏损报表证明,在这个由军用向民用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上半年公司亏损了约60万美元,不过到1946年底,公司不仅没有增加亏损,还奇迹般地获得了60万美元的盈利。
尤其是这一利润是在别的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取得的,这就显得非同一般。
高尔文那种非凡的驾驭企业的能力更是令人倾倒。
1947年公司更名为摩托罗拉公司。
摩托罗拉大步从战火飞出,羽翼更加丰满了。但高尔文清楚,战前公司的形象建立在优质的汽车与家用收音机的基础上,这是不能适应战后形势的发展的。
他决定在增加电唱机生产的同时,开始进军新兴工业领域——电视机行业。
要开发出优质的电视机产品,就必须有可依赖的技术人员。
高尔文广招贤才,从麻省理工学院雷达实验室聘来一批才华出众的工程师,包括电子产品方面的专家乔治·法伊勒。
为了激发起技术人员的竞争,他奇怪地把他们分成了两个研制组,一组按照文化传统的路线进行,另一组朝另一个方向寻求突破,希望研究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当时美国无线公司已经抢先研制出一种10英寸电视机投放市场,每台售价超过3300美元,这给其他企业树立了一个成功的产品模式。
然而,高尔文却不愿亦步亦趋,他认为摩托罗拉要想在电视机领域取得出人头地的地位,就要别出心裁。
高尔文的两个开发小组不负众望,一举研制成功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
走传统路线的一组设计出VT—101型电视机,其性能可与美国无线公司的同类产品相媲美。
而创新一组则推出了VT—71型电视机。这是一种上等的小型。它的屏幕只有7英寸,重25磅,易于搬动。
在设计上它使用了新的电路,第一个使用内载波伴音,具有偏转电路的静电显像管以及7个频道的频整器。
如此杰出的设计,成本极其低廉,这真让高尔文喜出望外。
对于新型电视机未来的营销策略,高尔文早已谋划就绪。
他意识到摩托罗拉的资金还很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搞大规模的研究,而这种物美价廉的电视机正适宜于在市场上打一个短平快,迅速扎下根。
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他的事就好办了。他把公司的管理人员召集起来开会宣称:摩托罗拉打算在电视机生产的头一年销售出10万台。
这个决定震惊了会场的所有的人,在他们看来,这无异天方夜谭。
有人立即站起来反对说:“我们的新的电视机工厂根本不具备这样规模的生产能力!”
高尔文说:“一家工厂所能生产的会多于你想象中的。我们工厂能做到,我们会达到目的,因为拥有一种优等的产品,我们计划的价格将引起轰动。”
为了产生戏剧性效果,他停顿片刻,然后继续说:“将是179.95美元,对于我们的经销人还有一个很诱人的折扣。”
会场的气氛更加混乱,一位工程师抗议道:“我们甚至不能肯定成本是否能少于200美元!”
高尔文毅然回答说:“就是这个价格!我已决定了。你们在这一价格及销售量上为我赢取利润之前,我不要看任何成本核算表。我们要努力奋斗,以达到目标。”
这次VT—71型电视机的销售计划也是如此。起初,人们对于VT—71型电视机的反应是既惊讶,又勉强称赞。
一位商人承认它质量极佳,但是困惑:“刚刚售出的具有竞争力的电视机价格是650美元,那么,为什么我要以179.95美元的价格去推销摩托罗拉的电视机呢?”
但是人们迅速认识到,只要他们能够大量销出这种新型电视机,那其利润要比价格昂贵的电视机多得多。
在经销商的努力下,VT—71型电视机迅速占领了市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摩托罗拉在生产电视机的厂家中跃居第4位。
在公司事业生机勃勃的同时,高尔文本人也获得了巨大的荣誉。
1951年,洛约拉大学授予他法学荣誉博士学位。
1956年,电子工业协会决定授予他荣誉奖章,这是美国电子行业的最高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