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出名的主持人活得特小心,上到领导,下到扫地的,个个都嘘寒问暖,唯恐哪个没照顾到,唯恐任何一个人说他出了名就摆架子。我觉得这挺累的,而且越怕人家说你不平易近人,可能就越说明你心里恰恰没把自己当普通人。“平易近人”这个词本身就反映了等级和距离,我没有出名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出了名就要刻意装成不属于自己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呢?所以,我一定做到礼貌和谢意,但不喜欢对生人热情。
2.让兴奋战胜心理的阴影
我从小害羞,小学5年都是一口石家庄口音,特土的话。北方的孩子堆里,谁一说普通话,大家会觉得你很做作。小学毕业考到另外一个中学的第一天才开始说普通话。小学时我不但一口石家庄话,而且是结巴。有时我哥冷不防就给我一个耳光,他们说这能治我的口吃。
我妈怀我时,我妈希望生个女儿,没想到生出来是一个“带把的”。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记得我穿小裙子,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的心理阴影。我是属于那种表达感情有障碍的人,可能越是这样的人,越会在台上格外放得开。我有时候上台之前,觉得心里挺没谱的,就会对我身边的人说:“夸夸我。”鲁豫等一些人就在我身边大喊“你盖世无双,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哎,真有用,于是我就觉得能够镇定,能够兴奋。你们去注意美国的拳击比赛,比赛之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那些拳王会对记者说:“我要把他像臭虫一样碾死。”他是没有修养吗?没礼貌吗?不是,这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技术,是让自己兴奋起来。
3.反正都无所谓了何不把负担卸下来
有一次我跟主持人讲课时说:“你们当中哪怕有人再内向、再拙于言谈,肯定有那么一次跟人聊天的时候神采飞扬,所有的人都被你吸引,只要有一次就证明你是有口才的,你不需要去培养这样的能力,你需要的是如何调动你的这种能力,在需要的时候把它发挥出来。”
人要珍惜每一个当众出丑的机会。我在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我参加演讲比赛,写了演讲稿,也倒背如流了,我让家里人说任何一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我唰唰就把下面的给背出来了。上台的时候,底下黑压压一片,我背了第一段,就想第二段开头的字,背完了第二段,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冲着全校师生沉默了足有一分钟,吓得尿裤子了,全校师生就目睹了我跑出校门。后来我回学校觉得旁边的女生的笑声都是在笑我。我们老师对我说:“虽然你没有演讲完,在学校没有名次,但是你朗诵的那两段挺好的。你不要紧张,能背下来肯定能得名次,我推荐你去区里参加比赛。”我这次答应得比上次痛快。好像觉得无所谓了,结果背下来真得了一个名次。从此之后我就有点变化了,反正已经不要脸了,还有什么所谓呢?卸下这个负担后,我觉得自己还行,也能经常在这种场合露露脸。
4.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放下自我的时候
中国人传统上都比较内向,大家一起听你说话的机会很难得,要珍惜每一次当众说话、当众表演的机会,就让自己积累挫折、积累出丑的经验,这样才能放下自我。这次出丑了,你们笑话我吧,我就不要脸了一分;下次又出丑了,我就不要脸了二分;等我全不要脸了,我就进入自由王国、自我的状态。所谓的“自找”就是脸面、自尊心、虚荣心诸如此类的东西构成的,当这些东西全被摧毁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你就获得一切了。你今天在10个人面前出了一个很小的丑,明天这就能帮你在10万人面前挣回一个很大的面子。
你看我的形象,驼背直不起腰来,所以跟女主持人坐一起的时候总显得我矮,导演就拿一个电话号码本垫在我的屁股底下。可女主持人不高兴了,人家本来长得挺高的,凭什么我要垫一个呢?上趟厕所回来发现,嘿,她也垫了一个。垫就垫吧,导演后来觉得怎么你垫了还比人家矮,再给垫一个,到最后我发现自己都跟站着差不多了,因为已经垫了好几个了。我要越想着这些事,我就越完蛋了,越想你的手该放在哪你越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我总结了两句疯话: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忘记自我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也就是最无耻的时候。
5.追求多变,反复无常
我在节目中说话的风格我觉得是移植了很多朋友说话的魅力。我这种人根本不是天生有幽默感的人,可我有极其敏锐的感觉,熟悉我的人会发现我身上有很多我朋友的痕迹,甚至我的老板、台长的痕迹。那些很有个性的人为什么说话吸引人?我学习后把它搬到节目中而不是生活中。汇集了太多的电影、书本、生活,就组合成我现在的主持风格。我过去在内地做过你能说出来的任何一种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从少儿节目、体育节目、游戏节目、老人节目什么都有。到了凤凰卫视,先主持过《相聚凤凰台》,又变成了一个艺员,有点儿装疯卖傻,然后砰一跳又到了《时事直通车》,成了报新闻的,然后是《锵锵三人行》,变成一个聊天节目的主持人,砰的又拍了《老窦一家亲》《老窦酒吧》,感觉又向演员方面靠拢,所以我的风格总在变化。有的人以不变应万变,在什么节目里都是一副本色,还都合适。我就有些像精神错乱,一个节目里一个样儿,以万变应万变。
比如说你今天采访我,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到明天就不认账了。明天天气不一样,坐的人不一样,我穿的衣服不一样,所以我说的话就不一样,因此我觉得采访我是一件不能当真的事情,我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对一件事没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作家王小波说他很喜欢用趣味的眼光看待很严肃的事情,这我很认同。看待某个新闻已经有了很多的角度,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等,其实也应该允许我们用一种趣味的角度看,讲中国加入世贸,很多节目都在讲政治上有什么影响,经济上有什么冲击。可是到了我这,就讲白倩芙穿了这个颜色的西装来出席这个签约仪式合不合适,这也是一种角度。
6.不是如何吸引别人,而是如何喜欢自己
一个电视台一天播出24小时,黄金时间都是被那些特正经的节目占据着。我的节目是什么时间啊?中午12点和晚上12点,甚至推到12:20,是在最便宜的广告时段,在研究了23个半小时的正经角度之余,也得给我这个歪斜角度的人半个小时的生存空间吧。这个社会应该宽容,允许遥控器操纵在观众手里,想看谁就看谁,那多好。总有一部分人喜欢我,也有一部分人在骂我。我提供我认为最好的东西,把我的个人趣味推销给大家,就像摆摊的。比如讲到印尼,有人推销的内容是印尼金融危机,我推销的是印尼总统瓦西德从来不穿鞋子。他的唯一一双鞋子还是他的竞争对手梅加瓦地出国时给他买的,强迫他穿上的。观众像逛摊的,各取所需。
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三人谈话类的节目,他们有时候也找我去,说这个节目是学《铿锵三人行》。我说:“你怎么是学我呢?三个人说话从古到今都有,难道锵锵三人行是我发明的?”你问我怎样幽默,我说:“你要不喜欢幽默就可以不幽默嘛。如果大家都在幽默,你特严肃,很酷的,那也挺有意思。”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你跟人家的生活经历不一样,爸爸妈妈不一样,最好学习怎么爱自己。
著名设计师瓦萨齐的妹妹说,什么叫性感,性感不是如何去吸引男人,而是如何去喜欢自己。这话说得太好了,不光性感,任何事都是这样。好多女孩在化妆间化妆,恨不得把脸给撕了,盖住了,如果爱自己的话,就不会这样。比如眼睛小,就想怎么修饰一下让小眼睛也有魅力?首先是爱自己的小眼睛。喜欢自己才能让自己更美丽,不喜欢自己怎么能让别人喜欢你呢?主持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很多人认为我把见不得人的东西贩卖到电视上了,我不觉得那见不得人;有些人觉得我一笑,色迷迷的,一脸坏相,可我是这样笑的,我挺喜欢我这样笑我就这样笑了。我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求心中的梦想,最后让市场来检验,我操那心干吗?《铿锵三人行》之所以现在还存在是因为有一部分人喜欢,等到大家都不喜欢了,我就不干这一行了,公司就会把我炒了,那是一个人的运气,我所能做到的就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实现它。在李小龙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份观众调查告诉他需要看功夫片了,是因为李小龙自己愿意干这个,那是他的梦想,他根本不管有没有人喜欢看这个。也许同时还有99个像他一样的人也怀有自己的梦想,结果运气不好,都完蛋了。
我的主持风格就是要让自己觉得舒服,这样别人也就会觉得你很舒服。一个主持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知名度,红不红,是不是成功,社会地位如何,这些都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成功是别人说的,面子是别人给的,今天他们敢夸你,明天他们敢骂你,对这些事就别太在意。哪些是你能掌握的呢?你的兴趣爱好,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感情,这些是你哪怕沦落成一个乞丐也没人能从你手里夺走的。
像《铿锵三人行》这样的节目,你也不会记得我说了什么,可是我希望大家能享受谈话的过程。试图从趣味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件事情,什么大事我们都谈过了,我所以显得不一样是因为不是从你习惯的角度去看这件事的。好多人看我的节目有亲切感,因为他刚刚跟朋友可能就是在这样说,跑题跑不停,没有目的、没有主题、没有方向,完全循着趣味的联想,你想到什么,我想到什么,我们只有一个开始,没有结果。
知彼也要知己
《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可谓是古往今来的战争经验的总结。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也可谓有知人之明,亦有政治家的才干,实为具有精于分析问题的性格。他在派大将钟会和邓艾伐取蜀国时,做了一番细致独到的分析,可谓把钟会和邓艾紧紧地捏在手心里,不论二人反与不反,都逃脱不了司马昭的控制。
当初,司马昭想派遣钟会征伐蜀国,下属邵悌求见文王说:“臣认为钟会的才能不足以担当统帅十万大军征伐蜀国的任务,否则只怕会有不测,请您再考虑考虑别的人选。”司马昭笑着说:“我难道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吗?蜀国给天下兴起灾难,使黎民不得安宁,我现在讨伐他,胜利如在指掌之中,而众人都说蜀不可以征伐,人如果犹豫胆怯,智慧和勇气就会丧失干净,智慧和勇气都没有了,即使他勉强去了,估计也打不了什么胜仗而只会大败而归。只有钟会与我们主意相同,现在派钟会伐蜀国,一定可以灭亡蜀国,灭蜀之后,即使发生了你所顾虑的事情,他又能做什么呢?凡败军之将不可以同他谈论勇气,亡国的大夫不可以与他谋划保存国家,因为他们心胆都已吓破了。倘若西蜀被攻破,残留下来的人震惊恐惧,就不足以与他们图谋起事了;中原的将士各自思乡心切,就不肯与他同心了,倘若作乱,只会自取灭族之祸罢了。所以你不必对这件事感到担忧,只是不要把我的这些话再告诉别人了。
等到钟会禀告邓艾有反叛的迹象,司马昭统兵将往西行,邵悌又说:“钟会所统领的军队超过邓艾五六倍,只要命令钟会逮捕邓艾就可以了,不值得你亲自领兵去。”文王说:“你忘记了你前一阵子说的话吗?怎么又说可以不必我亲自去呢?虽然如此,这些话也还是不可分开。我自己应当以信义对待他人,但他人也不应当辜负我,我怎能首先对人家产生疑心呢?近些日子中护军贾充曾问我说:‘是否有些怀疑钟会?’我回答说:‘如果我派遣你去,难道又可怀疑你吗?’我一到长安,事情就会自行结束了。”司马昭的军队到长安时,钟会果然像司马昭所预料的那样了。
司马昭深知二人必反,但又派二人前去,这是用其勇。的确,如果不是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偷袭成都,蜀国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攻破。正是由于邓艾和钟会两人的内外夹攻,蜀国才破于一旦。但二人皆有反心,必然相互牵制,所以,钟会先是逮捕了邓艾,宣布反叛,然后又被部将所杀,邓艾亦被乱兵所杀。二人取了成都,却又拱手送给了司马昭。即使钟会在蜀地反叛成功,司马昭也不怕,因为他早已断定,蜀地人心不可用,钟会成不了大事。况且司马昭听到钟会报告邓艾反叛的消息,即起大兵西去,众将不解,其实司马昭用意不在对付邓艾,而在对付钟会。可以说,司马昭实在是计出万全了。
精于分析问题的性格,即知彼。当然,“知彼”的情形十分复杂,包括对对方的将帅、士气、作战能力、所处形势等所有的方面的综合了解。如果说“知彼”难的话,“知己”就更难,所谓“当局者迷”,人们往往很难对自己做出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如果既能客观地评价自我又能全面地了解对手,那么就会无往而不胜了。同样,我们做别的事,也应当如此,否则你两眼模糊,就会被假象所惑,看不清事情的本质,从而浪费许多精力。
一个时时产生问号的头脑
真正的成功,不在于能否得到答案,而在于始终保持着一种疑问的态度。
爱迪生的一生,从小到老,没有停止问“为什么”。他虽然没有将自己所问的问题都求出答案来,然而他所得出来的答案却是多得惊人。例如: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个朋友,看见朋友的手指关节肿了。
爱迪生便问:“为什么会肿呢?”
“我还不知道确实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你不知道?医生知道吗?”
“每个医生说的都不同,不过多半的医生以为是痛风症。”
“什么是痛风症呢?”
“他们告诉我说这是尿酸积淤在骨节里。”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从你骨节中取出尿酸来呢?”
“他们不知道如何取法。”病者回答。
这时的情形好像一块红布在一只斗牛面前摇晃一样。
“为什么他们会不知道如何取法呢?”爱迪生生气地问着。
“因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回答着。
回家之后,爱迪生立刻进入试验室,开始试验看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他排好一列试管,每只管内都灌入四分之一管不同的化学液体。每种液体中都放入数颗尿酸结晶。两天之后,他看见有两种液体中的尿酸结晶已经溶化了。于是,这位发明家有了新的发现问世,这个发现也很快地传播出去,现在这两种液体中的一种在医治痛风症中普遍受到采用。
爱思考的性格
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培养爱思考的性格,能够领略到成功的滋味。
爱迪生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据说,爱迪生幼年时身体很弱,但喜爱劳动和制作各种玩具。他爱观察,爱思考,同时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他对什么事物都爱问个究竟。他上学不久,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教同学说:“二加二等于四。”
爱迪生站起来问:“老师,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呢?”
老师目瞪口呆,他不仅不认为爱思考是打开未知世界之门的一把钥匙,反而认为爱迪生是在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