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膻中穴中热气的淬炼,道衣肉身的力量在前天也逐渐突破了九百斤,变成了一钧之力,只是道衣也发现似乎热气对于自己身体的淬炼也达到了一个瓶颈,不管自己练功与否,热气对于自身的淬炼效果都变得不十分明显了。而且随着太极的练习,道衣不断将之与自己从千字文中领悟的呼吸吐纳之法相互印证,道衣发现太极应该是一门功法,功为吸收外界“灵气”的法门,法为淬体战斗之法门。而且道衣已经脱离前人的窠臼,走上了一条自己的修行之路。
道衣的肉身之力已经有一钧之力,但是辅以内息,道衣可以瞬间拥有十钧巨力,而且想到内息对自己全方位的辅助之效,自己肯定要强过此界拥有十钧巨力的军队之人。太极道衣已经是深得其中三味,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实战经验了。想想自己才来到这个世界六载,而且郑府又是书香门第,在丹梓县这个小地方肯定是不会有实战的机会了。现在道衣就后悔没有生在一个将门,这样在武道一途自己还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好最近听外婆讲年关将至李氏绣庄需要从凤阳府去进一批年货,正好借此机会跟外婆的车队去一趟凤阳府,希望能得到些对自己有用的消息。至于县学那边,马上要寒假了,自己倒是不用再去上学了否则郑秀才跟李月儿那还真是不好交代。
晚饭时候,道衣跑到李氏那里去撒娇卖萌:
“外婆,听说您最近要去一趟凤阳府,能不能带道衣去,道衣长这么大还没出过丹梓县呢”道衣边说还便摇李氏的袖子,配合上道衣那天真无邪人见人爱的小脸,一般说还一边眨眼睛,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
李氏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倒是旁边的柳依依忍不住刮了道衣的鼻子一下说道“小道衣,你个人小鬼大,这次又打什么主意,快点从实招来”。说完自己倒没忍住,一旁呵呵知直笑,弄得李月儿也是忍俊不禁。李月儿感觉柳依依跟自己儿子的感情特别好,柳依依不像是道衣的姨娘,似乎真像道衣的姐姐。
“道衣每年都收姨娘的礼物,当然是去凤阳府帮未来的小弟弟小妹妹选件礼物啊!”
“依依,你有了?”一旁的李氏抬头看了一眼柳依依。
“人家哪里有了,别听道衣胡说!”
“才不是呢,昨天我起夜路过姨娘的房门,无意间还听姨娘对父亲说什么“先别出来,我跟隔壁刘大嫂问过了,在里面容易怀宝宝”,“听刘大嫂说几次就有了”这几天父亲都在姨娘房里过夜,我想也有几次了吧,估计很快就有了!”
道衣刚一开口柳依依就知道要遭,只是道衣说的极快,她还没反应过来,道衣就一股脑的说完了,说完道衣还看了李氏一眼,似乎在说“外婆,我没骗你吧!”
道衣话音刚落,郑秀才喝到嘴里的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吓的赶忙一咽,呛得不停的咳嗽,倒是李月儿妩媚的大眼瞟了郑秀才一眼,再看看脸羞得快成一块大红布的柳依依,说道:
“道衣,姨娘可能真的有小宝宝了,这次道衣可以跟外婆去府城买东西,但是要听外婆的话,听到了吗?”
“知道了,娘亲!”说完,道衣还示威的看了一眼柳依依。
李氏也是轻咳一声:“童言无忌,吃饭吧!”只是说完似乎也大有深意的瞪了一眼郑秀才,似乎是怪郑秀才也太不小心了。
郑秀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自己的右手又不自觉的放到了自己的鼻子上,听到李氏的一句话如蒙大赦,赶忙扒了两口饭,就说自己吃饱了,估计是回正屋休息了。
郑月儿倒是在一旁劝着柳依依,似乎是在嘱咐柳依依,教她一些孕期注意的东西,羞得柳依依一直嘟囔,“姐姐,别听道衣胡说,再说即使有了也要一个月才知道呢!”
道衣也是吃了几口就跟外婆说了一声,就离开餐厅回屋了,只是道衣转过去的一瞬间,狡黠就代替了天真无邪,只是满屋子的人都没有人发现,果然是人小鬼大,看来满屋子最了解道衣的还是柳依依,只是柳依依也想不到的是看似六岁的道衣里面装着的可是一个二十几岁的灵魂,斗嘴的话,道衣估计能甩柳依依十万八千里。
终于到了出发的那一天,这次送李氏前去的是丹梓县的王氏车马行,王氏车马行是丹梓县最大的车马行了,自然李氏绣庄也是王氏车马行的老主顾之一。一切照旧,只是这次多了一辆马车,车上乘坐之人就是道衣跟李氏。郑秀才夫妇跟柳依依将李氏跟道衣送到车上,李月儿一边叮嘱李氏要保重身体,一边又嘱咐道衣要听李氏的话。虽说是例常采买,但是这次由于有道衣这个跟屁虫,李月儿跟柳依依不便抛头露面,郑秀才又有公职在身不便请假,这次只能让李氏单独带道衣前往了。
“我会帮小弟弟小妹妹买个好礼物的,父亲母亲、姨娘,我会听外婆的话,你们就先回去吧,再说下去都快中午了……”
车队终于按时出发了,丹梓县位于凤阳府南五百里,以车队的速度过去至少要十天,而且这次王氏车马行护送之人也有其他要去凤阳府采买之人,自然是有不少辆车同行。
王氏车马行不愧是丹梓县最大的车马行,赶车的把式经验也颇为丰富,把车赶得是又快又稳,前几天每天都能在天黑前赶到驿站歇息。开始的几天,道衣还向他们这辆车的车把式老马问东问西,老马自然认得李氏知道道衣是郑秀才家的公子,也就耐心的回答道衣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只是道衣人小鬼大,嘴巴又甜,一口一个马老伯,又不时能恭维老马一句见多识广,把老马乐的也是合不拢嘴。到了最后更多时候是老马主动跟道衣聊天,边说还边跟李氏说道衣聪明、好学懂礼貌,将来肯定能超过郑秀才,最起码也能中个举人什么的,把李氏也是说的眉开眼笑。
转眼已经在路上过去八天了,再有两天就到凤阳府了,车队今日也是到了一个驿站,马车上的客人也是陆陆续续下车准备就餐住宿。遇到熟识之人,李氏还要客气一番,一会李氏拉着道衣到了一个边缘的位置坐下,驿站的杂役倒也勤快,很快一壶热茶就上来了,天气转凉,露水渐重,吃饭前喝口热茶暖暖胃,祛祛风寒也是不错的。当然了更多的客人选择上酒,酒更能驱寒还能活跃气氛,车把式们在车外吹了一天冷风,大多就上的是酒。三五个人围坐一桌,明天还要赶车,车把式们倒也不敢多喝,都是举杯小酌。
夜幕降临,天逐渐黑了,突然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似乎眨眼间就到了驿站,引得马厩中的马匹不安的嘶吼。道衣跟外婆恰好坐在窗边,道衣忍不住将窗帘拉起少许,道衣的目力远超常人,放眼望去大概有八九人骑着比正常马大一倍的坐骑旋风般就到了驿站门口,领头一人向驿站杂役一举手中的令牌,一会值守的驿丞都出来迎候,估计来人是些重要人物。见到驿丞出来,这八九人在领头之人带领下纷纷下马,各自牵着坐骑去往另外一个马厩了。只是匆匆一撇间道衣发现这些人的坐骑不仅高大威猛,在马的蹄子上似乎还有一般马没有的东西,似乎是鳞片,道衣肯定这不是一般的马匹,联想到郑秀才之前所提,这应该就是郑秀才口中的有十钧巨力的宝驹了。
想到这里,道衣的内心也是一片火热,自己现在已经是拥有十钧巨力了比起这些宝驹也是不遑多让。道衣沉思间,这群人很快就到了驿站就餐之处,只是他们没有过多停留,径直上了二楼。他们进来之时,似乎所有说话的人都自动停止了言语,直到这些人上了二楼,人们才又恢复正常。道衣观察的更为仔细些,这些人虽然做路人打扮,但是背后都有披风,里面似乎带有兵器,走路沉稳有力,在宽阔的地方走路都是前后有序,到了人多的地方队形自动变化,直到从人群中走过又恢复之前的队形。这绝对是一批训练有素的军人,似乎还是同一只小队。只是不知道何事能让一只军中小队出动。
道衣也是好奇心起来,跟李氏说了一声想去方便。道衣毕竟懂事了,去女厕不便,李氏嘱咐了道衣几句,让他快去快回,道衣就往厕所方向去了。
去到门外,道衣看了一下四周无人,将内息运于四肢百骸,似慢实快,看似道衣在漫步,但是几步之间道衣就不见了踪影,重新回到就餐之地,轻轻一跃道衣就上到了二楼的楼顶,全程无一点声息。到了那队军士的就餐之屋的上方,道衣附耳听去,似是听到了什么“初十、凤阳府、珍宝阁、百年血芝、镇南军、少爷”的字眼。道衣怕李氏担心,也不敢做过多的停留,匆匆来又匆匆去,一会又回到了一楼。全屋子的人除了李氏也没有人关注这么一个六岁大小的孩童。用完晚餐,道衣乖乖的跟李氏去休息了,由于跟李氏同住一屋,道衣也就熄了去一探宝驹的心思,整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车队又按时出发了,只是道衣发现,昨天来的那一队军士似乎离开的更早。只是道衣知道,这次的凤阳府之行似乎还未到凤阳府自己已经有不少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