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准时醒来,想想自己昨天似乎梦到了宝驹,似乎还有“公主……”,看来自己幼小的身体里装的还是一颗躁动的心啊。也是前世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心里还是有些许自卑的,到了大学只有暗恋的对象却也没有去交女朋友。不过这一世在丹梓县怎么看自己也是个“官二代”加“小富二代”啊,想到这里,再看看父亲都有两个妻子,似乎自己对此也不太排斥,看来每个“宅男”心里都有个“猪脚”的梦,自己也不例外,道衣眼中又有小星星了,也罢,一切都是自己争取的,只有自身强大,梦想才能会成为现实,否则只能是空想。
梳洗、更衣,换上自己的练功服,对着东方长吸一口气,“一天之计在于晨”,道衣又开始了自己每天的晨练。现在自己每天起来的比父母还早,初时母亲李月儿还责备自己几句,但看自己坚持也就遂了自己。正好借着这个由头,道衣也就拒绝了丫鬟们的服侍,毕竟幼小的身体里装的是一颗成熟的心,这样也好,省的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秘密,被人当成“怪物”就不好了。
一连几天白天道衣都没有找到门口没人的时候,自己家门口的大街还是比较的繁华。好不容易找到个没人的档口,道衣运气于手脚,抓住门口石狮子的底座,喝了声“起”,石狮子真的动了,虽然只是一点点,自己也不能持久,不过道衣确认了,内气运于四肢,自己的力气应该有一钧了。
“终于自己也有了一钧之力了”,再过一段时间,丹田内气再变大一点,估计自己坚持的时间会更久,宝驹,等着我,我来了……
时间若白驹,一个半月很快就过去了,终于到县学开学的时间了,那天早晨一练完太极导引术母亲就把道衣叫道了正屋,母亲跟柳依依两个把道衣好一顿折腾,边帮自己收拾,李月儿一边嘱咐:
“今天让姨娘陪道衣去县学,到了县学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好好练字、读书、做学问,要以父亲为榜样云云……”
“转过来让姨娘再看看是否都穿戴好了。”柳依依把道衣身子转了一下,只见道衣一身墨色锦袍,头发随意披散在肩上,身材欣长,一身简单的锦袍似乎被道衣穿出了儒雅,飘逸,洒脱的气质。恩,鼻子硬挺,脸上似乎有了点“剑眉星目”的雏形,因着练功的缘故,脸上由内而外的红润尤其是嘴唇如绛似丹,把柳依依羡慕的不得了。
似乎感觉少了点什么,柳依依看了眼梳妆台上的东西,从胭脂盒里用手点了点红色胭脂,道衣一看就知道柳依依要干什么了直呼不要,柳依依却不顾道衣反对,在道衣眉间一点,好了,就这样。
“嘻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家道衣是女孩子子呢,不对,比一般女孩子还“漂亮””,被柳依依一阵调侃,道衣的小脸似乎更加红了,看得李月儿不禁莞尔。
“依依,时间不早了,快去跟道衣用餐吧,用晚餐送道衣去县学,别忘了带上道衣的文房四宝。”
“知道了,姐姐……”
到了县学所在的大街口,柳依依跟道衣也不得不下来步行了,柳依依帮着道衣背上道衣的学篓,里面装的是道衣县学里面用的东西。
“好多人啊!”
“是啊,听说县城外面很多乡绅、地主也把儿子、女儿送来县学读书,县学是提供县城外面来求学人的食宿的,县城里离家较远的也可以选择住在县学里面。”果然道衣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大包小包从车上搬东西的父母,还有不少孩子舍不得离开父母,不时的有哭泣声、劝慰声传到耳里。
好不容易才挤进县学的大门,一进门县学杂役给了柳依依一张纸上面分别画了县学的布置图,哪里是学堂,哪里是女生的寝堂,哪里是男生的寝堂,吃放的饭堂怎么走也标注的很清楚。纸的下边写了每天上课、下课以及午间休息的时间,开学第一天比平时晚半个时辰开课,主要是照顾刚入县学的六岁小童,之后每天都是辰时起床,辰时过半正式上课,上午午时休课,中午有一个时辰休息,下午酉时结束,县学除了冬、夏两季的假期一个月只有两天允许回家探视父母。
“恩,不错,上午一个半时辰的课,下午两个时辰的课,中午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我到时候来接道衣回家。”
“恩,姨娘,我知道了,您先回去吧,剩下的有问题我找县学的教习问一下就好了。”
想到县学离家也不远,县学里还有不少夫君的同窗在担任教习估计也认得道衣,柳依依也就没有勉强,嘱咐了道衣几句,把学篓交给道衣就先回郑府了。
“大唐的福利还真是好啊,这可比前世什么九年义务强多了,白吃、白住,嘿嘿……”
其实道衣眼光还局限在丹梓县,实际整个大唐地广人稀,加之元气充足,尤其这是一个道法显圣的世界,平民的基本生活是比前世还要好保障的。
快到正式开课的时间了,一群六七岁的小童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陆陆续续进学堂了。根据开笔礼那天的花名册,桌子上教习们已经贴了每个学童的姓名,这群学童基本出身官绅世家,父母之前也都有教自己的名字,学堂内倒显得不乱。道衣找到自己的座位站定,道衣身量比较高,站在学童的群里倒不显矮小,道衣不哭不闹,倒也没有人看出道衣实际才四岁不到。
时间到,随着一声钟响,开始上课了,教习走到讲台,迅速用余光扫视了整个教室一眼,被扫到的学童迅速停止抽泣,抹眼泪的手也迅速放了下来,教室里安安静静的,教习不由的点了下头。
“开始上课!”
“先生好!”
“同学们好!”
“坐!”
学童们都跪坐在自己前面的席子上,因为书桌实际上是一张台子,学童们都还小跪坐刚好合适,实际上大一点的学童也是这么上课的,这个可能是大唐的规矩。
教习比较简洁干练,稍微提了下课堂的规矩,就开始了学童们的第一课,认字,人手一本“千字文”,翻开千字文的扉页,其实道衣里面的字基本已经认全了,此时他脑海里回忆起的却是小时候爷爷教自己千字文时的情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