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公共汽车出行,是每个城里人都有过的经历。在北京,乘21路1333号车,最值得回味的是“宾至如归”的体验,因为车上有热心为乘客服务的共产党员、优秀售票员李素丽。
李素丽背上票袋已有15年,在这期间她接待的南来北往的乘客成千上万,即使是初次见面,她也会用她的服务,让你觉得在这小小的车厢中,如同在家中一样舒适、随意。
她把真情捧给每一位乘客
乘客杨秀敏和李素丽相识在10年前一个寒冬的早上,当时,李素丽在60路公共汽车709号车上售票。那天,杨秀敏抱着出生6个月的儿子,赶早车去上班,裹在棉斗篷里的胖儿子重重地压在她的手上,肩上还压着一个装满奶瓶、尿布的大挎包。60路车在地安门站进站了,人群向小小的车门涌去,怀中沉沉的儿子和像灌了铅的双腿,使得杨秀敏被挤得离车门越来越远,就在她心急如焚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一个甜甜的声音:“大家不要挤,让抱小孩儿的同志先上。”众人像是没有听到这声音一样继续拥挤,直到最后杨秀敏才算上了车。
车上早已没了座位,抱着孩子站在车上,真是艰难。“哪位同志给抱小孩儿的让个位子?”甜甜的声音又响起来。60路从地安门到龙潭湖,途经17个站,几乎横穿整个北京城,坐车的都是赶早上班的人,还有一天的工作等着,眼下,谁也不愿让座。“抱小孩儿的同志您到这来坐。”杨秀敏环顾四周,身边再没有抱孩子的人了,是在叫我吗?她不敢肯定,她朝声音发出的地方望去,看到了一张正向自己微笑的脸。
售票的姑娘把杨秀敏母子安排在票台的位子上坐下,就忙着去售票了。
就从那天起,杨秀敏再没为挤车着过急。起初,只要没了座位,票台上的座就是她和孩子的。过了一阵儿,细心的售票员姑娘给她找了一个“车伴”,崇文塑料八厂的工会主席,她早杨秀敏一站在起点站上车,一般有座位,到皇城根站再把座位让给杨秀敏和孩子。这样,即使这位售票员姑娘倒班,杨秀敏也有人照顾了。
那个冬天,对杨秀敏来说,是个漫长而温暖的冬天。春天,她早早给孩子脱了棉衣,为的是抱起来轻省点儿,上班的路确实太远了,一天,孩子在她的怀中睡着了。售票员姑娘走到她身边,轻声问:“孩子还有衣服吗?”“到了幼儿园就好了。”杨秀敏说。就在那天下午,售票员姑娘把一件新涤卡棉衣送到了杨秀敏手中,还留下了掏心窝的话:“你看,大人冷点儿、累点没关系,咱别冻着孩子……”听着这话,杨秀敏存心里把自己与姑娘换了个个儿,“我这个当母亲的,只图轻省,没顾及孩子,这姑娘想得比我细。”
这样,杨秀敏和儿子坐了这姑娘10年车。起初,常有人问她:“709车上的售票员是你家亲戚?”问话的人不知道,杨秀敏也是过了好些时候,才知道这位姑娘的名字叫李素丽。
同样,乘客张志忠认识李素丽也是在“709”号车上。自从10岁淘气从高墙上摔下伤了头,落下了半身瘫痪,张志忠的生活之路变得崎岖漫长。1990年,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乘60路去上班。“那半年,我几乎天天坐她的车,她那车准点儿,每天12点40分,我在车站等,709,前边挂块黄牌:工人先锋号。司机把车门停在离我最近的地方,每次,李素丽在前门拉我一把,扶我找好座位,下车的时候,总嘱咐我,等车停稳再下。坐她的车相当温暖,一次次呵护,一句句叮嘱,让我感到了社会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1995年,张志忠被工作单位辞退了,又要靠年迈的父母生活,这使他十分苦恼。“谁能帮帮我呢?我想到了李素丽,她能理解我们残疾人,我去60路终点站找她,她出车了。我就在那儿等她。一见她,我就忍不住了,抱着她哭了,最理解我心的,没别人,只有她。”
15年中,在车厢中得到李素丽照顾的何止杨秀敏、张志忠两个人,说起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爱用“形同路人”这个词,可李素丽却用她的服务,使路人之间胜似亲人。“你我相逢时,我就是你的朋友,我就是你的亲人。”李素丽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乘客们说,她是“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外地人的向导,群众的贴心人。”
今年9月12日,记者登上了李素丽正在值勤的21路1333号车。车在西客站刚一进站,一群扛着行李的外地民工就涌上车来,大包小包堆满了半个车厢。李素丽忙中不乱,走下票台,帮着民工们把行李集中到车厢前方,腾出了前门方便上下车。随后微笑着出现在票台上:“乘客同志们,欢迎你乘坐我们21路1333号车……”。此后的行程中,车厢中一直回响着她甜美声音,闪现着她美丽的笑验。车行至经委会,还没进站,只见李素丽走下了售票台,原来她发现站牌下有一位盲人乘客。一会儿工夫,她已把盲人扶上了车。
“这位同志真和气。”盲人乘客告诉记者,她是用耳朵感受到服务的温暖的。车就要启动,几位中年妇女从车的前方跑来。“你们别着急,司机和乘客等着您呐。”李素丽对她们说:“亏是赶上了这趟车,要不就迟到了。”这几位利用午休逛店的乘客中的一位说。车到儿童医院站,站牌下一位乘客站着没动,李素丽把头探出窗外,问道:“您是倒13路吗?”乘客点点头,“13路这一站。低峰时不停车,您快上车,坐到月坛站去倒车。”听了李素丽的话,这位乘客赶紧上了车。“怪不得,4趟车都没停,你要不打招呼,我还傻等呢。”一上车,这位乘客就连声道谢。
记者注意到,短短的旅途中,几乎每一个乘客都得到李素丽周到的服务,走下车时,都留下了真诚的谢意。身临其境,人们感受到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找回了心中渴望的真情。
走上票台,我的心情特好
1980年,李素丽以12分之差高考落榜,当了60路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从此,三尺票台就成了她的舞台。“有人说,售票员的工作特点是走不完的重复路一圈又一圈,说不完的重复话一遍又一遍,可我趟趟都有新感觉。因为,每一次,我面对的乘客都是新的,说来也怪,不管有多少烦心的事儿,只要一坐在票台前为乘客服务,我就特开心,什么烦恼都忘了,车厢是个小社会,搞好服务有学问。”李素丽说。
社会就是这样,当你充满热情去拥抱它时,有时,得到的并不是相同的回报。一次,李素丽照章验票,却遭到一位乘客的抢白:“你神气什么,不就是个臭卖票的吗?”他把“臭”字有意说得最响,随手把月票几乎举到李素丽的鼻子上。李素丽没有和他计较,仍给他一个微笑:“请您收好。”又有一次,一位乘客在车厢里吐了一口痰,李素丽当众提醒他:“请您不要随地吐痰。”听了这话,这位乘客觉得伤了面子,紧跟着又吐了一口。李素丽再没说话,用手纸把痰迹擦干净。这些经历,并没有使李素丽产生对自己工作的哀怨,相反,却激励她去钻研服务艺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力求把工作干得尽善尽美。
李素丽身后的那块玻璃,永远是摇得低低的,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日,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为的是照顾乘客上下车方便。无论是在60路还是调到21路,遇到雪天,李素丽总忘不了在上车的脚踏板上撒上炉灰渣,以免乘客上下车不安全。她还准备了一个小棉垫,是专为坐在票台上的孩子预备的。每天她都要提前的一小时上班,打扫车厢卫生,做好行车准备,乘客都爱听要素丽说话,可谁又知道,为了讲得让乘客爱听。她把宣传用语改了几十遍,又对着镜子练了几十遍,为了给乘客当好向导。她利用业余时间跑遍了沿途的大街小巷,不光沿途有多少公园她清楚,就连进了公园怎样游览方便也胸有成竹。休息日,她把女儿放在自行车后架上,带着她钻胡同熟悉地形,年幼的女儿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不带我去公园,老在胡同里钻啊?”为了服好务,李素丽学习了哑语、英语,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了3年经济管理。
车厢是个流动的窗口,面对南来北往的乘客,李素丽察言观色,揣摩心理,把服务工作做得炉火纯青,营造了温馨、和谐、舒适的乘车环境。以至坐她的车,身旁站着抱小孩儿的,你坐不住;心中有火气,你无端发出来;想逃票的,你会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她的一个同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早高峰,车上人很多,一位老大爷突然发现自己的1000多元钱不翼而飞,这是他儿媳生小孩住院的押金。老汉急得坐在车厢地板上哭了起来。被他惊动的乘客纷纷检查自己的东西,车厢里丢钱包的人数一下增至4人。怎么办?李素丽沉着地说:“现在大家都急着上班,车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只能把车开到派出所了。大家都闭上眼,哪位捡到了大爷的钱,赶紧还给大爷。”等人家睁开眼,地上一下现了4个钱包。在自己的岗位上,李素丽用语言化解了许多矛盾,使服务让人感得体、舒服。“孕妇上车,我为她们找座,从不用报话器,因为,大庭广众之下,有人让座,她们也会脸红;为残疾人找座也是如此,我总是走下票台去找,以免伤他们的自尊心;为抱小孩的找了座位,大人忘了道谢,我会对孩子说,这位阿姨给你让了座,你快谢谢阿姨……”听李素丽讲起来,售票这一行里果真净是学问。
人生价值在播种真情中实现
“素丽调到21路去了,干得比在咱们60路还火。”李素丽早先的同事们说。60路是李素丽入党当选为劳模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是块学习先进的热土。60路709号车,是千万辆行驶在北京宽宽窄窄道路上公共汽车中的一辆,看上去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坐在里而,萦绕在乘客心头的是家一般的温馨的感觉,挂在车厢四周的小红旗,已洗得发白;脚踏板旁的铁皮,已被锈蚀;这一切并不影响车厢的整洁舒适,却让你感到主人操持的周到和认真无时不在。李素丽在这里工作了7年,如今她调走了,可这里,如同她还在。709号现任车长李幼兰说:“现在718号车正和我们比试着,劲头挺大,我们要稳住劲儿,不能让他们超过去。”
今年初,北京西客站启用,李素丽离开工作了10多年的60路,来到了21路车队。
领导临时将她安排在1336号车上,司机刘贵银找到领导:“不要,我跟劳模搭不了班。”因为是临时性的搭班,李素丽还是上了刘贵银的车。
上班的第一天,李素丽提前一小时来到车队,将1336号车擦得窗明地净,还为车加了水,为刘贵银沏了一杯热茶。
一个星期后,刘贵银由正点上班改为提前上班,主动和李素丽一起打水擦车。一个月过去了,车队通知刘贵银,李素丽将调到1333号车,和何美荣搭班。刘贵银一听急了,找到车队领导说:“千万别把李素丽调走,我愿意和她搭班,我们配合得很默契。”由于车队有其他考虑,刘贵银只好遗憾地说:“那就叫素丽轮流和我们搭班嘛。”临走前,李素丽把1336号车从坐到外擦得干干净净。“你放心走吧,以后我会像你在时那样,保持1336号车的整洁卫生。”刘贵银说。
和刘贵银一样,当全市公交战线赫赫有名的劳模一下成为自己的队友时,21路的司乘人员们多少有点儿不适应,年轻的售票员于文静说:“队长让我跟李素丽实习,我心里真有点儿打鼓。一上她的车,头一眼一看,她就给我一个微笑,我心里热乎乎的,心想,这劳模真好,没一点架子,她一来,就走访沿线,熟悉周围地理环境。我挺惭愧,比她早到22路一年,周围还一点儿不熟悉。”售票员丁淑娟快人快语:“以前,在人面前,我不敢说自己是售票员。我觉得当售票员不就是卖票、验票、报站,没劲,对服务好坏,我不在乎。你坐车,两三站就下,反正不跟我一辈子。现在,看着素丽处处受人尊重,我特自豪,因为她是我们中间的一员。”如今,在21路,学李素丽不是赶时髦,而是大家心里想做的事,有的司机售票员下了班,主动上李素丽的车去学习观摩,有人说,坐素丽的车,坐不够,是享受。曾经也是先进的宠爱华很有感慨地说:“劳模总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素丽这劳模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墙内更香。”
李素丽为乘客奉献了一片真情,也在乘客的心中播下了种子。一位乘客听出李素丽的嗓子哑了,送来了胖大海;体谅她辛苦,一位乘客给她送来大枣和荔枝;李素丽带病坚持工作,有位大夫每天义务到车队为她打针送药,去年,李素丽的女儿得了支原体肺炎,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当时,正值世妇会召开,车队人手紧,李素丽所在车组又是工人先锋号,她又是车长,女儿住院后,她没向队里请假,只能每天下班后去医院看望女儿,杨秀敏知道了这件事,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任务。杨秀敏说:“李素丽把爱奉献给了我们,在我得到她的照顾时我就想,等素丽或别人有了困难,我也要像素丽那样去帮助他们。”
(作者系 光明日报记者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