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砖雕源于北宋,到明、清时逐步成熟,是我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之一,由于其工艺精巧,构图生动,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久负盛名。临夏砖雕分“刻活”和“捏活”两种,“刻活”是在已烧成的青砖上,用刀凿等工具钻打出各种单幅图案或拼凑成各种画幅。“捏活”就是用加工制成的红泥巴,用手和模具捏制成龙、凤、狮及各种鸟兽、花卉图案,然后人窑焙烧成成品。砖雕艺术作品大多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厅堂,正房的外墙、侧墙及院内的影壁上。一般多用于寺庙、宫观之类的建筑物上。
天水漆雕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经历代能工巧匠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我国漆雕工艺中一个出类拔萃的品种,天水漆雕选料严格,工艺精湛,造型奇特,图案古朴,漆质坚硬,漆面光滑,耐酸耐碱耐高温,即可观赏,又可实用。天水漆器的主要原料均有规定,一般采用东北红松、椴木和本地小陇山盛产的优质天然漆,配以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萧山洪石、山东绿冻石、北京黄石、太湖蚌皮和珊瑚、玛瑙、珍珠、象牙、玉石、贝壳等。把五光十色的石料和象牙、玛瑙、珊瑚等雕刻装配成人物、花鸟、虫鱼等各种艺术图案,镶嵌在漆层厚达数毫米的漆具上,并交替使用镶金、贴银、描金、彩绘等装饰方法,使图案更为逼真生动。每一件产品要经过木工、漆工、石刻、镶嵌、描金等100多道工序,至少花4个月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大件漆器需要1年时间才能成为成品。天水漆雕器具漆面颜色除传统乌黑外,还有朱砂红、翠绿、宝蓝、驼黄等多种,色彩绚丽,光泽如镜。图案装饰十分讲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传统故事人物造型,有花卉名画,也有当代生活题材,还有仿照出土文物绘制的作品。天水漆雕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而且更是精致的艺术品。现在,天水漆雕工艺品已步入国际市场,漆雕技术现已作为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大力保护。
3.花儿文化。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部分地区,民间广泛流行一种称之为“少年”、“大山歌”、“野曲”的民歌形式,它便是西北传统文化的特产“花儿”,它是西北民间歌谣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花儿”格律独特,用方言演唱,声调高亢悠扬,感情深沉。它是通过汉语咏唱,但为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裕固族等各族人民所共享。可以说花儿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这样一种辽阔粗犷环境中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的产物。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根据地域花儿可分为洮州花儿、河州花儿、岷州花儿。临潭县、卓尼县、岷县的部分地方、康乐县的部分地方的群众主要唱洮州花儿,其语调较为平缓;临夏州的群众则以唱河州花儿为主,其语调抑扬分明,节奏比较欢快;岷县、宕昌、漳县等地群众以唱岷州花儿为主,语调很高,有点像信天游。花儿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整花儿和散花儿,整花儿主要表述的是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风景名胜等,一般比较长。散花儿则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出来的,这种花儿便于传播,每首花儿的内容也相对较为集中单纯,但是其涉及面很广泛。
花儿会是集中演唱花儿的地方,甘肃省较为著名的花儿会有和政县的“松鸣岩花儿会”,永靖县的“炳灵寺花儿会”,岷县的“二郎山花儿会”,临潭县的“莲花山花儿会”,每一个花儿会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一个花儿会往往吸引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以外的群众参加,其间,山上山下人山人海,歌声彻夜不绝,可以说是当地各族人民传统的艺术狂欢节。花儿会是一个赶不散、禁不了的群众自发的民间娱乐集会,在旧社会、和文革期间曾一度被禁止,现在花儿会则与旅游业相结合,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招牌。
(二)甘肃民俗风情的社会文化价值
1.甘肃民俗文化是一块有待开发而极具优势的文化产业。甘肃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丰富的民俗遗产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甘肃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优秀的民俗文化艺术品,在全省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夜光杯、洮砚,还是藏戏、花儿、砖雕、漆雕等,无不吸引着海内外有关人士的目光,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开发利用,经过发掘、整理和包装后一定会形成一个个极具品位的文化产品。
2.有利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人文精神趋向丧失,无论在城乡,传统的民俗节日影响在逐渐消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春节期间全家团圆守夜,清明节祭祖踏青,端午节挂香包,中秋节团圆赏月,不但能很好的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且还能宣扬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加强亲人间的感情联系,使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得到弘扬,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使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随着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民间传统民俗节日重视,它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因为广大海外侨胞对这些传统的民俗节日都十分重视,春节期间海外华人都以不同方式欢度,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同时还要祭祀民族始祖,台湾同胞都要来到大陆祭奠祖先并与亲人团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大业。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4.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甘肃,民俗风情多种多样,但是民俗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定作用,同时它还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与娱乐性。比如,藏族的香浪节期间,不光是简单的浪山活动,它同时还要举办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歌手大赛、民族运动会、锅庄舞比赛等等活动,在各地的花儿会上,都要举行花儿歌手大奖赛,文艺演出等,深受群众欢迎,春节期间举行的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把广大人民群众从平淡乏味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参与到这些集体活动中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5.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中的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生成性,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例如临夏的砖雕,兰州的雕刻葫芦,保安腰刀,酒泉夜光杯,天水的漆雕产品,虽然是民间艺术,但是现今已成为一种产业,牛肉面创造的经济价值则更为可观,已成为甘肃省的一大招牌,各地在举办花儿会的同时,都要举办招商引资洽谈会暨大型的物资交流会,这样,民俗文化便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甘肃民俗文化面临的困境
1.甘肃民俗种类繁多,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民俗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在甘肃,民族众多,地形复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点非常明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民间艺术、节日习俗、传统工艺、民间音乐等等分布于全省各地。但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导致了对民间民俗文化的认识不清,调查和掌握不够,因而开发起来就存在一定难度,使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养在深闺元人知”,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2.部分民俗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由于我们的部分民俗文化遗产存在于城郊和偏远山乡,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加上对它们的挖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导致了一些民俗遗产逐渐失传,20年前很红火的年画、剪纸,几乎在陇原各地流传甚广,但是现在则迅速消亡,有些地方已看不见这些东西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星、名模、名车的照片被贴在墙上,现存的年画手艺,剪纸大师已经不多了。陇东的皮影戏,现在也很难正常活动演出了。有其神奇独特风韵的甘南藏戏,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去世,而年轻演员的接替不到位,同时藏戏的表演特点对演员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使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也面临失传的危险。有些年轻人只知道2月14日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还有个国产“情人节”乞巧节。这些现象几乎是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3.民俗遗产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使传承渠道不畅。当今的青年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教育领域对这些非物质遗产的重视和认知程度比较缺乏,加上地方上没有专门的资金保障。因此,也就很难培养出对这些民俗文化遗产能够传承和保护的社会人才。随着群众的收入的增加,日常生活习惯也逐渐改变,原来的土木结构房屋也变成了砖混结构,家里的摆设也逐渐西化,日常生活用品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服饰也被流行服装早已代替,传统服装店也被时装店所代替,城里人对圣诞节的青睐胜过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花儿故乡很难找到花儿歌手新苗子,年轻人几乎很少会剪纸,这些都意味着我们的民间传统文化将面临断档,无法传承。
4.受现代文化冲击部分民俗文化已变味。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越来越市场化、商业化,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遍需求和主要消费方向,在此过程中,各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不可避免的被当作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化的开发、利用、破坏,原有的形式迅速嬗变,许多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品改为流水机械作业,传统的制作工艺也随之消亡或变味。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已逐渐不复存在,许多传统节日往往为商家促销提供了大好机会,而广大群众对其却反应淡漠,导致民俗文化商业化、庸俗化,使民俗文化失去其独特的韵味,逐渐变异和变迁。
(四)保护民俗文化的几点对策
1.活化民俗文化,使其转化为生产力。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由广大群众所共同享用,在群众中长期传承的各种生产、生活文化。他不但是一种文化,同时还可以说它是一种技能,因为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生成性。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民俗文化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甘南的香浪节为民俗节日,但是通过香浪节的可以举办大型的旅游节及招商引资洽谈会,推出一系列具有藏族风情的精品旅游项目,吸引广大游客到甘南草原品尝藏餐、跳锅庄舞、骑马等,剪纸、皮影戏、漆雕、花儿、保安腰刀、临夏砖雕、雕刻葫芦、夜光杯等也都能打造出精品,推陈出新,走向市场,使民俗文化直接转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利用独具特色的民俗遗产创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服务于全省的文化建设,例如庆阳就以开展香包文化旅游节大打香包文化品牌。
2.从建设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和保护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也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以丰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许多民俗文化都是民众生活集体性的表现,例如太平鼓表演,藏戏演出,春节社火,采花节等等都需要集体演练,这样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增进乡亲间的感情。通过民俗活动的开展,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灌输其中,起到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引民众生活的作用,逐渐形成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从深层意义上提高民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我们应从建设精神文明的高度活化和保护优秀的民俗遗产。
3.大力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队伍,使其代代相传。保护民间文化的最佳途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不是把它放进博物馆,而是继续留在民间,因为民俗文化只有在适宜的区域和土壤里才能存活,我们可以设立“漆雕之乡”、“花儿之乡”、“皮影之乡”等等对其加以保护。同时还尽可能运用现代技术,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整理保存,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各阶段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在有条件的地方举办一些相关民俗文化培训班。为了提高保护工作水准,尽可能的吸引一些文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让他们参与到保护民俗文化遗产队伍中来。
4.开发的同时要加以保护,避免过渡开发而破坏民俗原貌。在开发民俗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开发和保护并存,避免有些地方由于利益驱动而对民间民俗文化进行破坏性的开发,必要的开发必须由专家进行论证,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方可进行。把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计划,使保护民间文化与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同步开展。在加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同时还要倾听广大民众的呼声,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有助于及时纠正有损民俗文化的一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