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恶化的生态环境促使甘肃只有发展无烟工业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具体到甘肃,究竟怎样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一直是甘肃人孜孜探求的课题。但很明显,这种探求发展应该是奠基于甘肃省情之上、符合甘肃的实际。那么,甘肃的省情是什么?这也是甘肃省委书记苏荣一直思考的问题。对省情的认识,他说基本上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另外也有专家学者将其概括为六句话,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特点突出、贫困落后”。甘肃自然条件差,一个表现就是高原、高山地、沟壑居多;沙漠、戈壁、草原相间。这些地区多数自然条件严酷、气候严寒、土地瘠薄、干旱少雨。比如,位于临夏县东乡族乡的妥家湾,面积三十平方公里,有毛沟十条,支沟八十多条,水土流失占总面积的74%,而且逐年扩大。人们形容这里的地理地貌是:“山大沟深尽弯弯,庄稼长在崖边边,出门尽是烂枯圈(陷穴),缺吃缺水缺烧烟(燃料)。”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对环境人为破坏的加剧,导致了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资源减少及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大沙尘暴、黑风暴频繁光临甘肃上空。甘肃省保安族聚居地,由于人口密度过高,使得林木资源的承载力极度弱化,而人口的持续增加又加剧了人们为生存而对资源的超限度索取。这种超额索取行为导致牧草、耕地、森林等资源缩萎严重,且补充困难,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休养生息,以至于当地人生存环境极度恶化,贫困现象愈发严重。面对如此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仍然不顾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盲目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对自然资源进行灾难性开发,只会导致这些地区生态系统彻底失衡,甚至危及当代人的生存,更不用说进行可持续发展了。所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实际情况,只有在“优势资源”上大做文章,才有发展可言。而甘肃的“优势资源”表现在哪里呢?就是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资源,而这些文化资源,在本地人看来,也许是非常普通、司空见惯的。如:一首民歌、一个舞蹈、一件民族服饰等。但是一旦这些饱含着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进入市场,将会因其神秘的魅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这种资源极易开发,成本低,可再生,且无污染,不影响生态环境,这对生态环境原本已很脆弱的甘肃而言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地区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地域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人国内和国际市场,这些民族的蜡染、挑花、刺绣等都在市场上走俏。可见,我们利用自身独有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现实的消费趋势决定了甘肃应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既是文化产业最终成果得到社会承认的表现,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消费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速度是测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根据国际经验,这种情形下,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到18%,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文化消费的总量应该在10900亿元,而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实际产值仅5300亿元,所留下的巨大缺口为文化产业留足了广阔的空间。2006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也预测,在近两年出现的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后,下一轮消费升级的带动性项目将是教育、旅游、医疗、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商品等文化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张晓明说,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来看,医疗消费、教育消费和文化消费这三种支出,实际上存在一种相关的关系。当居民消费中,医疗消费越多、教育消费越多,文化消费就越多。这是一般的规律。就甘肃省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指标的了解,兰州、酒泉等地市居民文化消费量较高,人均853元,农村仅为202元,城乡文化消费差距较大,城镇远远高于农村,与发达省份差距很大,说明经济发展滞后,影响了我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但另一方面,按照预计10%的年均增长速度,两三年后,全省潜在的文化消费量将达到203亿元,这与目前的108亿元相比,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怎样培育文化市场,变潜在的消费需求为现实的文化消费。
4.从政策层面看,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制订了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为甘肃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以来,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意见》、《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2001—2010年)》、《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提出要致力保护利用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开发为文化产品,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使文化产业成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到2010年,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0%。在2005年12月出台的《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明确提出,挖掘文化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产品,依托《读者》等文化品牌,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发改委也组织专门力量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编制出《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草案)》。所有这一切,都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环境,指明了发展方向。
5.甘肃省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甘肃位于中国版图中心,处在西北的交通枢纽位置,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它“居中四连”,“地居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以铁路交通为例,它东通陕西、河南、江苏;西达新疆、青海;南接四川、云南;北连宁夏、内蒙;青藏铁路、兰渝铁路如果建成,甘肃到西藏、重庆也将是相当便利的事。充分发挥这一便利条件,发挥甘肃对周边地区和省份的辐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文化消费需求的上升,繁荣文化市场。
6.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20年来,甘肃省文化产业已经起步,规模日益壮大,并初步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的产业体系,媒体传播、新闻出版、文娱演出、文化旅游、文化体育、广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群。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据省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截止2004年,全省共有文化事业、产业机构16654个。其中,文化系统及其管理的社会文化单位12255个,广电系统及其管理的社会文化单位176个,新闻出版系统及其管理的社会文化单位2836个,文化旅游服务机构302家,体育产业机构87个,广告和会展机构318个,除工艺美术生产和经营以外的其他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企业680个。总资产113亿元(不含个体部分);从业人员约2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1.45%,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37%;实现增加值25.29亿元,占全省当年GDP的1.62%,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较快增长。同时,以《读者》、《大梦敦煌》等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成为响当当的优秀品牌,并积累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丰富全省人民群众的生活,推动全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甘肃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境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虽然有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甘肃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还很低,甘肃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小、乱、散”的问题。文化生产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太合理,还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甘肃省文化产业不仅与发达国家成熟的文化产业开发相比相差甚远,就是与国内许多省市相比,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市场的挖掘,都有很长的路要走。甘肃在地方文化资源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对待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的观念问题,突出表现在不能准确和辩证地认识把握文化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辩证关系,没有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立形态来看待。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文化形成一种固定的认识,认为文化的功能就是搞教育,是精神教化,单纯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而忽略其商品属性,由此导致把文化产业当作文化事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没有确立起文化产业化的战略地位。其次,对文化产业链的建设问题。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综合开发的过程,既要进行文化产业的先头行业、文化产业的主体、文化产业的保障体系等的建设,又要进行文化市场包括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文化附加值市场等的建设。文化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是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传统的经济建设往往只注重生产建设,而不重视经济链条的衔接,不重视市场的开发及相关的配套建设。同样,传统的文化建设也只是注重单纯的文化建设,而不重视文化部门与其他行业的交融。对近几年兴起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形式过于单一、产业链条疏漏等问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发展不能对整个产业起带动作用。第三,文化市场体制改革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甘肃文化企业缺少必要的规模,资源处于分散和低效率使用层面。尽管我们早已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一再强调企业和产业要千方百计上规模、上档次,但我们就是无法逾越这个障碍,走不出这个困境。其要害就在我们的体制上,这个体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隶属结构关系分散,即通常所说的“条条块块”、“条块分割”,从而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基础作用。现在,我们的文化管理主要还是以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与资源支配体系。具体说,就是国家有什么文化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设置,省、市就有什么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设置,且依次向下推演。而在每一“条块”之下,都生成一批利益主体,上下对应、叠床架屋,由此构成复杂的经济运行网络。这不但将市场切割成无数零星碎片,而且极易导致部门和区域的壁垒,造成投资盲目、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竞争无序。文化行业之间难以联合,一体化程度低,文化资源不能共享,规模经济成为水中月雾中花。不仅如此,这种以部门和行政区域为主划分市场和支配资源的体制,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驱动,会进一步影响我们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我们正在忙于组建的一些集团公司,如报业、出版业集团,影视、音像业集团和演艺业集团,究其实质,仍然没有脱离旧体制模式,仍然是区域、部门产业的翻版,走的仍然是国家有什么,省就有什么,市也有什么的路子,换汤不换药,甚至除地区标志外,相当多集团公司的名称都是克隆的。这种靠行政方式组织的集团化,其实并不能解决区域、部门分割形成的分散,而只能是把原来区域、部门的小分散,变成了集中起来的大分散,在本已重叠的机构之上,又增加了新的重叠。由于这些公司并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因此也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集团公司,不可能真正发挥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竞争的优势。更有问题的是,由于这样的集团公司仍然逃不出区域性和部门性,一旦当它们都相继建立起来后,我们就会发现,区域壁垒、资源分散、市场阻隔这些毛病依然还在,竞争仍在打结,还是跌进了从前的怪圈!第五,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缺失。我们提出要建特色文化大省,文化何为大?这恐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有一点会取得共识,就是所谓的“大”无论如何必须包含拥有大批优秀人才这一内容。发展文化产业有许多构成因素,其核心因素是人,是人才的拥有。既然建特色文化大省的目标已经确定,我们就一定要有聚集人才的决心、魄力和措施。我们丝毫不必遮掩,文化人才缺乏,尤其是重要人才的缺乏,正是我们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心之痛。文化产业在香港和国外被称为创意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结构的高端是原创研发型的,科技含量高,需要知识与智慧的支持。我省的文化产业目前所缺少的就是这样一大批创作型人才和善于市场经营管理的人才。这一行业的通病,就是长于做艺术,短于做商品,经营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往往是边学边干,凭经验办事,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从我省文化发展全局来看,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也不能适应甘肃发展的需要,并且人才外流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将来的区域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管理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没有好的人才也就不具备竞争的条件。因此,大批量地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各种专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就成为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五)创新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当前我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利条件很多,问题和困难亦不少。如何扬长避短,深化改革,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呢?最关键的是必须积极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产业的决策、部署,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夯实基础,加大投入,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与运转机制的改革,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层的、多角度的开发和战略规划,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