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陕西延安人(一说绥德人)。贫苦农家出身。其身体魁梧,目光如炬,同时武艺高强,胆大心细。
戍边征辽平定叛乱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西夏派兵进攻北宋西北地区,宋徽宗急忙派兵征讨。17岁的韩世忠应募从军,举身赴敌,来到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当时,西夏人紧关城门,企图进行顽抗。宋军开始攻城,韩世忠舍身忘死,奋勇杀敌,第一个冲进城内。他挥动大刀左砍右杀,没有几个回合就将守城将领砍翻在地,并把他的脑袋抛到城下,使得西夏军心惊胆战,弃城而逃。韩世忠率兵追杀到篙平镇,不料中敌埋伏。西夏军从涧道杀出,把宋军团团围住。面对强大的敌人,韩世忠毫无惧色,率孤军殊死拼杀,很快转败为胜。由于战斗中英勇作战,韩世忠开始崭露头角。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辽国新立皇帝耶律淳病死。宋廷认为这是夺回燕京的好机会,便与金国联合起来夹攻燕云地区的辽国残余势力。宋徽宗派宦官童贯率20万大军伐辽,由名将刘延庆统制。来到前线后,刘延庆畏敌,结果被辽军击溃,然金兵却节节胜利。韩世忠看到这种情况,主动提出愿率50余骑兵同偏将苏格与辽军作战,以夺回燕京。在滹沱河,韩世忠突然遭遇2000名辽军。苏格被数百倍于己的敌军吓得不知所措,想拨马逃走。韩世忠从容镇定,他喝住苏格,要他率兵抢占高岗,扼守制高点,同时嘱咐燕山溃退下来的军士集中在靠近河岸的船上,并约好敲响战鼓以助声势,自己则单枪匹马向敌人冲去。他左杀右挡,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将敌军阵脚打乱。后来,敌人派两队兵马从左右两侧向高岗冲杀,妄想夺回制高点。韩世忠见此状况,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气势,突袭敌人的两名执旗官,使敌人失去指挥能力。苏格趁势率兵从制高点扑杀下来,舟车鼓噪呐喊,敌阵大乱,被宋军斩杀很多。这一仗凭借着韩世忠的英勇果断、沉着机智取得全面性胜利,返回营垒后,他被提升为武节郎。
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即皇帝位,是为高宗。赵构无进取之心,不思收复北方失地,只是一味南退以避金兵,朝中将臣对此事极为不满。高宗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不久,朝臣苗傅、刘正彦反,逼迫赵构让位,举朝震惊。这时,朝臣以张浚为首,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商议平反讨乱。当时手握重兵的张俊、刘光世参与此举。后来,韩世忠也带所部兵马参与此事。
三月,韩世忠至秀州(今浙江嘉兴),对外假称有病,暗中却加紧营造云梯、兵械。不久,韩世忠发兵直指临安。
韩世忠兵至临平(今浙江余杭县东临平山下),苗傅派苗翊、马柔吉依山阻河为阵,并在河道中流设置鹿角。韩世忠带领士兵弃舟登陆以抗叛兵。后来,张俊、刘光世也相继带兵而来,叛兵有些害怕。韩世忠又舍马操戈而前,激励将士以死报国,并宣布若面部不带伤的人全部都要处斩。于是,将士更奋力向前。这时叛兵列神臂弩,都满弓以待。韩世忠怒睁双眼,大声疾呼,挥戈冲锋在前,叛兵不能抵挡,弓矢尚未发出,韩兵已至,叛军遂败逃。苗傅、刘正彦听说前方兵败,急忙带两千精兵开涌金门而逃。
韩世忠带兵进入临安,高宗闻讯步出宫门迎接。高宗紧握韩世忠的手,先是痛哭一番,接着说自己身边有叛军派来看管自己的中军吴湛,希望韩世忠将吴湛除掉。韩世忠慨然应允,于是去见吴湛,握手相语间乘机折断其中指,派人绑缚于市曹斩首。后又捉住此次叛乱的主谋王世修。高宗感动不已,诏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韩世忠认为叛军未消灭,他们仍拥有精兵,且与京城近在咫尺,请求带兵讨平他们,赵构同意。于是韩世忠又追苗、刘到了渔梁驿,叛兵见韩世忠追来,未战而溃。韩世忠俘获了刘正彦及苗翊,又在建阳擒住苗傅,然后将他们押到临安诛杀。
大败兀术镇江阻险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军在大将金兀术的率领下再次南下侵宋。建康留守杜充怯敌无能,宋军江防全面崩溃。金兵乘胜又渡过长江,围攻建康,杜充弃城南逃,后投降了金军。
韩世忠原先屯兵镇江,宋军溃败,他也兵退江阴,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高宗召见韩世忠,希望韩世忠为其护驾南逃。韩世忠给高宗分析战事,认为金军不会在江南停留太久,并请求让自己留在长江,截断金军归路,力挫敌军。赵构同意了。
适逢上元节,韩世忠故意在秀州张灯结彩而会,以迷惑金人,暗中却已引兵突至镇江。此时的金兵由于各方原因在忙着做北还的准备。三月,金军至镇江,但韩世忠兵已先至,屯金山寺,金军北归受到阻止。金兀术下书约韩世忠决战,韩世忠答应。约定之日,宋军奋勇当先,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亲自擂鼓催战,金兵败退无法过江。金兀术无计北归,只得表示愿将在江南所掠全部珍宝物品送于韩世忠,请求放一条道路北还,韩世忠不允。金兀术又愿奉献名马求道而还,韩世忠仍不答应。这时有金兵从淮东来救援金兀术,韩世忠用战船将援军阻于江北,使两方不能互相呼应,同时又分兵与两方开战,最后将金军逼至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内。
一连二十几天,金兀术在黄天荡中无法突围,由于水蒸日晒、蚊虫叮咬的折磨,使得金军实在无法忍受,金兀术只好再次低声下气派使者恳请借路北归,条件是归还所有被掠财物,并赠予名马5000匹。韩世忠对此嗤之以鼻,回答使者说:“只要把乌珠(兀术)留下,就可以走了!”
金兀术无计可施,只好向北岸金兵求救。金军马上从扬州派来一支水军赶来支援,但也被韩世忠的海船截在江北,渡不了江,只好望江兴叹。经过和部下反复商量,金兀术只好重金悬赏以求逃出黄天荡。
在金兀术的重赏之下,一个汉奸挽救了他即将被困死于黄天荡中的命运。原来黄天荡之南有个名叫老鹳嘴的地方,是条旧河道,年久淤塞,无人知晓,眼下正值涨水季节,如果能沿旧河道挖条20余里长的大渠,就可以通到秦淮河,再出长江就到了韩世忠的上游。金兀术听后非常高兴,不仅重赏了他,还让他领路连夜挖通老鹳河。由于金兵个个都想逃命,拼命苦干,不到一夜工夫,就凿成了一条长达30里、连接黄天荡和秦淮河的大渠。金兀术赶紧率部向建康逃命,路过牛头山时遭到了岳飞军队的伏击,损失了不少兵马。岳飞军队乘胜收复了建康城。于是,兀术又由原路退回黄天荡,与江北接应他的金军水师夹击宋军,仍然准备从这里强行渡江北归。
为了彻底消灭敌人,韩世忠让工匠连夜打制铁孛,并在它的一头装上大钩,分别授给壮士,一遇敌船,便用铁钩搭住,把船拖着往水底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敌船果然从远处鼓噪前来。韩世忠命令士兵把海船分作两队,绕到敌船背后,用铁钩把它们一个个钩翻。韩世忠的海船在江中心,而金兵的小船在江两侧,韩世忠又使出老战法,先用铁钩将敌船拖来,然后加以消灭,致使金兵再次大败。
无计可施的金兀术只得再次请求韩世忠放他一条生路,韩世忠回答:“只要你肯把掳去的徽、钦二帝送回,同时归还侵占我朝的全部土地,我就放你一条生路。”掠夺成性的兀术自然不会同意这样的条件,可是他又想不出脱身之计,几天后又派人来祈求,韩世忠用箭把来人射了回去。金兀术对部将们说:“南人使船好像使马一样,怎么得了!”他望着江中小山似的宋军海船,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再对峙下去,不仅会使自己陷入矢尽粮绝的境地,更会使宋军赢得增援的时间,到那时,他和他的10万大军将死无葬身之地,而且眼下岳飞军已经追杀至建康,情势万分危急。他只好再次下令在驻地张榜悬赏破敌之计,赏额一再加高,终于有个姓王的福建人为他出了个毒辣的奸计:将小舟填入沙土,上敷木板,以使船平稳;将船帆卸下,把船板拆下做桨,将船改成桨划船,等到无风时再出动,大海船没有风时行动不便,而桨划船则行动自如;另外,用火箭射宋军的船篷,篷帆一射中,火就烧起来,大船若没有了船篷,将无法行驶江中。
金兀术大喜,一方面下令改造战船,一方面下令制造火箭。等到一个无风的日子,金兵乘改装后的船出战。果然,金船没了船板,无处搭着,宋军的铁钩也失去了威力。加上宋军船篷又被火箭射着,战船哔哔剥剥地燃烧起来。韩世忠率部力战,敌军矢下如雨,宋军防不胜防,救不胜救,一时之间,江面上烟焰蔽天,宋军被烧死、淹死很多。韩世忠收集残兵回到镇江,金兀术趁机逃出了被截困48天的黄天荡。韩世忠因军功官拜检校少师、武成威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大战淮南力主抗敌
高宗绍兴四年(1134),经过精心准备的金兵与扶立的刘豫伪齐军联合分兵向南进犯宋境。这时,韩世忠以建康、镇江、淮东三地宣抚使的身份仍驻守在镇江。高宗亲书手札命他率师渡江,驻守淮南。为了全面反击金军对淮南的进犯,韩世忠将部众分为三支:一由统制解元率领,进驻高邮(今江苏高邮);一由董旼率领,进扼天长(今江苏天长);自己则亲率骑兵进驻扬州、大仪镇(今江苏扬州及其西北)。后来,韩世忠巧施反间计,将金将托卜嘉生擒,重创金军。
绍兴六年(1136),韩世忠受命为京东淮东路宣抚使,驻兵楚州(今江苏淮安),严守淮河防线。在这里,他与士卒同甘共苦,一起演兵习武,一起屯田生产;其夫人梁红玉亲自为将士织布缮屋;同时,韩世忠积极安抚和激励士卒,招集流散之民定居生产,这使楚州一带的农业和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在军事上,韩世忠以楚州为据点,以巧妙灵活的战术与敌周旋,沉重地打击了金军及伪齐部队。
二月,韩世忠率军进趋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进攻伪齐军。其先锋呼延通成功地阻击了前来增援的金兵,生擒金将叶赫贝勒。可是,就在呼延通与敌奋战之时,在后路督战的韩世忠却被伪齐军围困。对于形势的突然变化,韩世忠沉着镇定。他先是按兵不动,待敌变更队形时,将兵力集中起来突然发动进攻,冲出敌围。然后,乘初战之锐气,全力反击,迫使围敌溃败而逃。随后,韩世忠又乘势进围淮阳军城。淮阳军城位于泗水、沂水汇流处,四面环水,交通便利,东西沿泗水分别可至淮阴、徐州;北上沿沂水可达沂州。该城守敌凭险扼守,同时又有金兀术大队人马的增援,形势十分不利于宋军。韩世忠在求援不得、孤军难支的境况下,决然率师回撤。不料,回撤途中又与金军大队遭遇。面对强敌,韩世忠当务之急是挫敌军锋,懈敌士气,给当面敌军以威慑力量。于是,他督军直前,派人阵前大呼:“锦衣骢马立阵前者,韩将军也!”随即毙敌领头者二人。金兵早已闻听韩世忠的威名,畏其用兵已久,故听到呼声惊恐退却。宋军诸将乘势追杀,大败金军而还。此一战,韩世忠虽未攻破淮阳军城,但收纳了近万名南归的淮阳居民,使抗金力量进一步壮大。
绍兴十年(1140)八月,韩世忠再次进攻淮阳。这次,他接受了前次被迫撤兵的教训,把阻止敌军增援,孤立淮阳守敌当成首要任务。他分部众为三:一由解元率领,北上拦击金兵于郯城(今山东郊城西南);一由刘宝率领,阻击敌军于千秋湖(似今昭阳湖);韩世忠自将一路,阻击金兵于泇口镇(今江苏邳县碾庄北)。在制止敌军增援的形势下,韩世宗亲率诸将猛攻淮阳,杀死敌人不计其数,取得了淮阳大捷。
绍兴十一年(1141),金兀术耻于西线顺昌惨败,又调集大军渡淮南下。韩世忠督军转战在淮河沿岸,多次大败金军,迫使金兀术再次北撤。这样,韩世忠先后驻守楚州十年之久,用3万兵士屡次挫败来犯的金兵。他以机动灵活的战术和坚强的意志,成功地保卫了淮河南部地区。
绍兴十一年(1141),主和派首领、南宋丞相秦桧收回了抗金三大将(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兵权。四月,韩世忠被召回临安,明升暗降拜枢密使。韩世忠把他在外征战所积储的上百万贯军费、90万石米、15个酒库都交还朝廷,但他仍然坚决反对和议。他上书指斥秦桧的误国罪行,不留一点情面,因而被秦桧忌恨。秦桧唆使亲信在皇帝面前弹劾韩世忠,欲置他于死地。一些人劝韩世忠不要与秦桧矛盾过于激化,否则对自己不利。韩世忠义正词严:“我今天如果为了个人利益附和奸人,死后岂不要遭受太祖(指赵匡胤)铁杖的责罚吗?”
韩世忠被解职后,闭门谢绝一切客人的来访。经常骑着驴,拿着酒与一两个小童在西湖游乐,就连其往日将佐也很难见其一面。
绍兴二十一年(1151)八月,韩世忠去世,终年63岁。皇帝拜其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即位,追封蕲,谥“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