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生产企业是露天生产的企业,企业产量高低全看老天爷脸色行事。老天爷高兴了就连晴天,连晴天雨量少,海水蒸发量高,企业生产的原盐就多;老天爷不高兴了就是连阴天,连绵阴雨天,海水蒸发量低,企业生产的原盐就少。东江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梅雨天气久,雨量较多,但以长江为界,江北地区的梅雨天气就相对短暂,因而东江省盐业公司所属的八大盐场都集中在江北。正常年份中,八大盐场所处的区域,蒸发量都略高于降雨量,但与国内其它主要海盐产区相比,则属于雨量偏高地区。
20世纪70年代,东江省盐业公司曾推广了一种集中拉苫式盐田。就是改变盐场原有的八卦滩(古代盐工按阴阳八卦形状铺设的盐池)样式,把卤水浓度相同或相近的盐池集中在一起,然后再按卤水浓度由高到低地逐排逐排铺设盐田(一般面积50公顷的单元常划分成十排盐田,面积25公顷的单元常划分为十三排盐田)。下雨时,盐工们会使用绞关(一种盐业生产工具)把结晶盐池和高级卤水区苫盖上黑色塑布,不让雨水进入盐池;天晴后,盐工们会用绞关或人工褪去苫盖在盐池上的黑色塑布,让盐池内的卤水继续蒸发结晶产盐。与传统的海盐生产方式比较,这种盐田减轻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对原盐增产有显著的效果。据说这种生产工艺在当时较为先进,曾被国内许多海盐生产企业所借鉴。
东圩工区离海滨盐场纳潮的水库路途较远,每次场生产科调度制卤水源,向各制盐工区输送水库里的海水,就有大量的海水被离水库近的工区所截留,等各工区纳完剩下来的海水再通过送水道送到东圩工区,各生产小组纳的海水就会少的可怜,有时各小组之间为了争夺水源,也会造成矛盾,甚至会发生械斗。东圩工区之所以一直是场里的低产工区,水源短缺是它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东圩工区的原盐产量仅能勉强完成场里下达的计划指标,至于超产拿奖金的好事,那是想都不敢想。场里其它那些原盐超产多的工区,不仅干部和职工年底奖金拿得多,而且工区的工长、支书都坐上了场里奖励的日本进口皮卡车。那个神气劲着实让东圩工区的干部职工羡慕不已,每至年末到场部闹着要调动的东圩工区职工屡见不鲜。
谁家都要过日子,付出同样的劳动,但东圩工区的职工与其它工区职工相比收入少,职工在工作上肯定就不安心。东圩工区虽然地处海滨盐场最偏僻的地方,距离纳潮的水库也远,但是靠近海边却成了东圩工区职工的资源优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逢赶海的时候,东圩工区的职工甚至部分单元领滩手都不约而同的放下手里的活儿,纷纷提起鱼篓和塑料桶跑到海里捕鱼捉虾或捡泥螺取贝类,然后各自再把取上来的海产品卖给来海边收海货的小贩子,以所得的钱贴补家用。
场领导对东圩工区职工的这种状况十分不满,多次同东圩工区党政领导交换意见,要求工区党政领导尽快拿出措施改变这种现状,甚至有几次场领导直接在会议现场对孙工长提出了批评。为此工区出台专门的规章制度来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成立了工区整顿劳动纪律工作小组,由工区党政领导亲自带队,率领其他工区干部和各组的生产组长,深入到各组劝说职工放弃赶海取彩。面对工区干部的劝说,职工表面上应承说不赶海,可实际上却阳奉阴违,与工区干部捉起了迷藏打起了游击战。工区干部在前面堵,职工就从后面跑;工区规定职工白天不许去赶海,职工就在晚上悄悄地去赶海;有时工区或小组里的干部管得紧了,职工干脆就泡病假。总之,工区的规定再严措施再多,职工就愈有层出不穷的应对办法,谁也改变不了职工赶海挣钱的想法,谁也阻挡不住职工赶海挣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