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可能都说过与故事中的僧人相类似的话:“某某比我还坏呢!某某比我考得分数还少呢!某某还偷他爸爸的钱呢!”做父母的这时候往往就会责备他:“你好的不学,专学坏的!”然而当同样的事情落到大人身上,也往往犯类似的错误。尤其是一些小错,当我们看到孩子或者别人犯错时,往往眼里不揉沙子,而同样的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却又不屑一顾:“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那么苛求自己。”其实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小错就已经在向大错发展了。恶习都是一些细微的不足引发的,当你对它习以为常时,你已经无意中踏上了恶途。这是人生中最悲哀的事情。
人世间充满了各种诱惑,远比上述故事中的花香更诱人,谁若抵挡不住,谁就会掉进陷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些经过刻苦努力功成名就的人,遇到类似的事情更显得可惜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一位刚从前线回到莫斯科的苏联将军前来向斯大林汇报工作。斯大林非常满意,一个劲儿地夸奖他英雄善战。
汇报结束后,将军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他坐在那里,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斯大林关切地问他:“将军同志,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将军回答:“是这样的。我有一件私事,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对您说……”
“请讲吧!”斯大林说。
将军犹豫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我从柏林带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可回国时被边防检查站扣下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请求您让他们还给我。”
“可以。请你写一份清单。”斯大林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将军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被扣物品清单。斯大林看了一眼,立即批示“如数归还”。
将军拿回清单,连连道谢。
斯大林说:“不必了。”
这时,将军突然发现批示上对他的称呼不是“将军”,而是“上校”,赶紧问道:“斯大林同志,您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不,一点儿没错!我们这是等价交换,上校同志。”斯大林郑重地说。
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故事则告诉我们:不该得到的东西,连想都不要去想。追求更多的幸福,这本身没有错,但有些幸福,必然会由不幸埋单。鱼与熊掌向来不可兼得。一定要兼得,只会得不偿失。
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仅仅从得失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莫以恶小而为之”,这也并不光是为了修行。很多时候,做一千件善举未必能带来一丝福报,但只需一件小小的坏事,就可能招致天大的不幸。
4.人生处处皆道场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讲过一个故事:台南某寺院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拜佛,忽然她的儿子跑过来,说:“妈妈,我要吃雪糕。”妈妈没理睬儿子,继续拜佛。儿子以为妈妈没听见,又说了一次,妈妈还是没理他。儿子急得嚷起来:“妈妈,我要吃雪糕,你快给我买!”妈妈怒气冲冲地转过头来,说:“真不懂事!没看见我在拜佛吗?等拜完佛再买雪糕。”谁知儿子反驳道:“等买完雪糕再拜佛吧!佛像每天都在这儿,可卖雪糕的一会就要走了!”
林清玄总结到:这位妈妈可能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信佛——真正的信佛是心中有佛,而不是在佛像前虔诚地磕头。
的确,磕头的未必信佛,信佛的只信佛法。而佛法,说白了就是活法,它真实又广泛地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所以,禅语有云:“人生处处皆道场,何必策杖礼清凉。”人只要一心向善,一心向道,身处何地,做些什么,都不重要。
古时候,有个教书先生去某寺礼佛,烧完香,他信步来到寺后的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人)正埋首整理花草,便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只见园头僧或是用剪刀将花木的枝叶剪去,或是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外一个花盆,或是对一些看上去将要枯萎的花木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
教书先生不解,问:“这位师父,为什么好好的枝叶您要把它剪掉呢?为什么枯萎了的反而要浇水施肥?为什么这一盆要搬到这一盆里?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说:“当然了。照顾花草,就像先生教育你的学生一样。人要怎么教育,花草也是。”
教书先生不以为然,说:“花草树木怎么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一边忙活,一边说:“照顾花草,一定要把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的枝蔓杂叶剪除,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整个植株才能发育良好,这就如同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而将花木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这就如同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好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之所以要特别照料那些病弱的花木,是因为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死了,但里面还蕴藏着生机。教育学生,千万不要认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的就对他灰心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料得法,他们还是可以重生的……”
教书先生听得连连点头,最后说:“师父,您的话真是令我茅塞顿开啊,谢谢了!”
我们在上学时,经常学到这样的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这个崇尚精英的时代,恐怕有很多人对这句话早就不屑一顾了吧。其实身份地位低下者,绝不等同于智慧和悟性也低下。就比如这位园头僧人吧,虽说职位很低,但是能把育人的道理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阐释得那么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人,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呢?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武功和禅修最高且高到深不可测境界的人,不也是个扫地的老和尚吗?干什么都不影响修行。
另外,现代人谈修行其实更应像那位园头僧人所说的那样,注重实用性。很多人修行这,修行那,无非是工作生活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不是真要遁入空门。
退一步讲,即使真的遁入空门,出家也不等同于念经。
禅宗史上曾有位峨山禅师,他不仅禅法了得,而且善于随机应变。有一天,有个信徒看到已经非常老迈的峨山禅师在庭院里整理自己的被单,累得气喘吁吁,赶紧上前问道:“您不是大名鼎鼎的峨山禅师吗?您德高望重,年纪又这么大了,还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还用您亲自动手吗?”
峨山禅师微笑着反问道:“我年纪是大了,但老年人不做些杂事,还能做什么呢?”
信徒说:“老年人可以修行、打坐呀!那样可要轻松多了。”
峨山禅师露出不满的神色,反问道:“你以为只有念经打坐才叫修行吗?那佛祖当年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做杂事也是修行啊!”
普通人对修行的认识的最大误区之一,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上面的故事以及黄粟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等,都在说明,修行在生活中,生活才是修行。
有人以为修行,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念经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哪里还有修行呢?不在具体生活中去实践,哪里还能悟呢?有些人所谓的修行,可能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修行甚至存在于吃饭、睡觉中。曾有人问一个禅师:“什么是修行?”禅师说:“很简单,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那人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说:“世上有谁不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难道说世人都像您一样,是在修行吗?”禅师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两者实际上不一样。”那人问:“怎么个不一样法?”禅师说:“他们吃饭时百般挑拣,睡觉时辗转反侧,怎么可能跟我一样。”
你是怎样吃饭、睡觉的呢?先把这两件事情做好,再谈修行。
5.知道还要做到
唐代的道林禅师是个异僧,他既不像普通僧众那样住在寺庙里,也不在懒残和尚等人一样隐居在山洞里,而是在杭州附近山中一株大松树上搭了个鸟窝似的“棚子”,因此时人都称他为“鸟窠禅师”。
有一次,大文豪白居易任职杭州太守时,前往拜访鸟窠禅师,见他端坐在窠边,就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却说:“太守!你的处境岂不是更危险!”
白居易不以为然,说:“我是当朝要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么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有所领,于是转了个话题,又问:“请问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呢?”
禅师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本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佛理,没想到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说:“这是三岁小孩儿都知道的道理啊!”
禅师说:“三岁小孩虽然都知道,但八十老翁却未必做得到。”
许多事人人明白,却不动手。比如垃圾在地,人人生厌,却无人捡拾扔进果皮箱。比如公共汽车上,白发苍苍的老人站立一旁,肯让座的仍然是极少数有素质的人。
道理都很简单,只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世上眼高手低的人太多,世上会找理由的人更多。
人人都知道应该做个好人,但做一个好人真难!
我们也说过,修行没那么玄,修行就是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但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
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然而广大烟民还不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一袋烟”?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有一次本人居然为了写一篇有关戒烟的文章,抽了两包红塔山!
谁都知道酒大伤身,酒多误事,因为喝美了结果把事情办砸了的人到处都是。我的一位老乡就曾说过一段颇有感触的话:我想这人还不如一个酒瓶——一瓶酒放在里面,老老实实,但放在人肚子里,人就不老实了!
谁都知道骂人不好,但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很多人每天都在骂着各类国骂。在有些地方,一定程度上的骂人居然成了亲密的表现。咄咄怪事!
难道说,我们不知道自己做的一些事情不对吗?
他们、我们都知道,只是大家做不到,大家都管不住自己,总是放纵自己去触碰那些一点儿都不该去碰的东西,碰上了又往往爱不释手。痛并快乐着,爱并担心着,正是很多放纵自己的人的内心写照。
而修行,说白了就是尽量远离那些不应该亲近的东西。一旦不慎沾染,也应做到知非即舍,迅速与其划清界限。
我们来看一则公案:
禅宗史上曾有位慧远禅师,他年轻时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嗜好吸烟的行人,两个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高兴地接受了。俩人一边抽烟,一边聊天,谈得十分投机,分手前行人又送给慧远了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待行人走远,慧远突然想到:“烟草这种东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会干扰我的禅定,时间长了一定难以改掉,还是趁早戒掉为好。”于是他随手一挥,把烟管和烟草全部扔掉了。
几年后,慧远迷上了《易经》。那年冬天,天寒地冻,他写信给自己的老师要求给他寄一件棉衣,但是信寄出去很久,冬天已经过去,山上的雪都开始化了,棉衣还是没有寄来,送信的人也没有任何音信。慧远便现学现卖,用易经为自己卜了一卦,结果显示那封信并没有送到老师那里。但他猛然想到:“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我如果沉迷此道,怎么能够全心全意地参禅呢?”从此以后,他再没接触过易经之术。
之后,慧远又一度迷上了书法。每天钻研,居然小有成就,有几个书法家也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但一天夜里,慧远想到:“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了。再这样下去,我可能成为一个书法家,但永远也成不了禅师。”于是他再次收束心性,一心参禅,远离一切和禅无关的东西,终成一代宗师。
无论是古时候,还是当今社会,生活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而且即使是像慧远这样的出家人,也难免沾染一二,沉迷其中。而我们与慧远的差别,只在于能否在发现自己偏离了目标时立即做到知非即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非”还是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中有云:“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意思是说,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叫伯玉的人,他经常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居然发现自己之前四十九年都生活在错误中,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这个代称,明显比孔子的“知命之年”更高一个境界。
总之,修行就是知非即舍,就是远离一切你所知道的不好的东西。舍掉一分非,便是在修行的路上前进了一步;放纵一分坏,便埋下了一万个不幸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