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第一课
是谁绑架了我们的幸福?
这是网络上的大问题。
用网友们的话说,时下每个中国人周边500米范围内都有一个“奴隶”,要么是房奴,要么是车奴,要么是卡奴,再不济也有个财奴、钱奴,个别人还是某些人的爱奴、性奴。
谁愿意做奴隶呢?所以,人们提到房地产就骂街,想到油价和停车费就来气,看到银行的催款通知书就激动。
激动归激动,但若就此认定是银行、房地产、车企等绑架了自己的幸福,那就大错特错了。柏杨先生说过,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闭门思过”,但不是思自己的过,而是思别人的过。做房奴,做车奴,可能真的有点小悲催;但想想,如果不是有银行支持,你老兄岂不是连房奴、车奴都当不上?岂不是要绝望?
写到这儿,我也有点小激动。因为我就是那个房奴当不上、车奴没必要当的人。但我一点儿也不绝望,相反我还有点儿小幸福,尽管这在某些人看来根本就是苦中作乐兼不求上进,乃“不幸中的大不幸”。如此,我便没辙了。因为幸福是一种极具个体的心理感受。一个人幸与不幸,只有自己知道,而不是由外人说了算。
单田芳先生说评书时经常说到四个字:分跟谁比。幸与不幸,也分跟谁比。然而比不过别人的人就一定不幸吗?比得过别人的人就一定幸福吗?很显然,不幸福不等于不幸。
事实上,“幸福”这种东西也没法儿比。幸福过于抽象。人们习惯于把幸福与那些自己最需要、最渴望的具体的东西相挂钩,比如说财富、爱情、身份、学识等,但它们都不能代表幸福。有些人头脑中的幸福则过于中国式,即“恨人有、笑人无”,只要别人有自己没有,那便是不幸;只要自己有,别人没有,那便是幸福。抛开这种幸福观有多不堪不说,即使是把别人有的同样也是这些人渴望的,给予他们,他们也未必感到幸福。因为他们的幸福错了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只是简单地把别人的幸福或者说是大多数人认定的幸福当成了自己的幸福。这样的幸福,即使能得到,也是“别人的幸福”。
每个人都在为幸福努力,幸福也好像在向每个人招手。然而从古至今,幸福都没有准确的定义,也不曾有人获得过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幸福。也没有任何一个当得起“先贤”之称的人,号称自己得到了幸福。原因倒也简单,幸与不幸皆非人生的常态。人生的常态叫平淡。幸福时光也好,流金岁月也罢,抑或是不幸的光阴和时刻,都将归于平淡。
为幸福努力没有错,但不要总是一厢情愿地把幸福推向极致,除了幸福,罔顾其他。有幸,就有不幸。有些不幸还直接源于对幸福的急迫渴求。
不是某些机构和企业绑架了我们的幸福,而是我们正在被幸福绑架。因为我们过于看重幸福,不再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而是相信幸福必须要以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拥有一套商品房为前提,所以才会宁愿做一辈子房奴也要获得这种幸福。如果我们不认可,也就不会成为这种幸福的奴隶。
著名培训师李强先生曾经说过:“给把锄头可以种田,拿起笔可以提笔成章,住到草房里睡得很香,住到五星级总统套房也不失眠,吃窝头咸菜也可以膘肥体壮,吃鲍鱼鱼翅也不过敏,骑自行车也可以行万里路,坐飞机头等舱也不晕机。姑娘啊!这样的人你就可以嫁给他。”说得多好!可有几个姑娘肯听呢?就算姑娘们肯听,老太太们不会听啊!谁愿意让自己的闺女嫁个没房的小伙子?在很多姑娘和老太太的潜意识中,房子虽未和幸福划上等号,但绝对是必需品。有人把这与全社会的幸福挂上了钩,即“丈母娘经济学”,据说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两个百分点。这么说来,幸福其实已绑架了全社会。
另一方面,李强先生为广大剩女推荐的那款男性现在还有没有呢?可能还有,但越来越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一旦走到高处,除非啪嗒一下摔下来,没有人愿意主动走下坡路。比如那些可以提笔成章、住惯五星级总统套房、吃惯鲍鱼鱼翅、坐惯飞机头等舱的人,就很难再拿起锄头种田,住到草房里,吃窝头咸菜,骑自行车……他们并不是忘了怎么拿锄头,也不是吃窝头咸菜便消化不良,而是幸福早已经攫住了他们的心,让他们不能在人生的无常变幻中自由出入,不愿意看到幸福指数丝毫下滑,更不愿看到丝毫不幸福的影子。
不幸福不是恐怖片。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诉苦的人,但社会整体是在进步的,生活整体是越过越好的。很多人口中所谓的不幸福,其实是一种对幸福的过度渴求及渴求得不到满足的失落。每个人都想要稳定、高薪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每个青年都想赢得才貌双全的异性的青睐,及时领证结婚,生养孩子,给孩子最好的一切;要有一至两套房,有一辆私家车……幸福已经被标准化了。正如《长江七号》中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将来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农民工时被笑掉大牙一样,如果有人不按上述标准理解幸福,他就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被旁人视为不幸福,自己也难免产生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悲凉。时间一长,趋利避害的人性自然会把他们带往世俗的幸福。
一句话,很多追求幸福的人都有意无意地跳进了一个名为“幸福”的标准化模具,看似风光,实则可怜。别直奔着幸福而去,否则你也会被幸福绑架。幸福没有直达车。幸福的第一课,就是好好生活,罔顾幸福。
2.幸福就在身边
我们生活在一个堵塞的时代,车多、人多、烦恼多,生活空间堵,心理层面也堵。大城市每天都在修路,但路修到哪里,车就堵到哪里。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在哪里?全人类依然在追问。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身边。约翰·列侬说过:“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一理论,也适用于幸福。干事业可能需要背井离乡、风尘仆仆,但幸福不需要长征。如果你不善于发现身边的幸福,远方,依然没有幸福。
佛经中有一个故事:
有一次,佛祖遇到一个年轻的诗人,他年轻、有才、富有、英俊,而且拥有娇妻、爱子、慈祥的双亲,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幸福,逢人便抱怨,结果便抱怨到了佛祖头上。佛祖问:“我可以帮你吗?”
诗人回答:“我只缺一样东西,你能给我吗?”
“可以。”佛祖说:“无论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是吗?”诗人盯着佛祖,一字一顿地说:“我要幸福!”
佛祖想了想,自言自语道:“我明白了。”说完,便施展佛法,把诗人原先拥有的一切全部拿走——毁去他的容貌、夺走他的财产、拿走他的才华,还夺走了诗人的妻子、孩子和双亲的生命。做完之后,佛祖飘然离去。
一月后,佛祖再次来到诗人身边。此时的诗人,已经饿得半死,躺在地上呻吟,连乞丐还不如。佛祖再施佛法,把一切又还给了诗人,然后悄然离去。
半个月后,佛祖再次去看诗人。这一次,诗人不停地向佛祖道谢。因为,他已经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这个故事,很多人可能看过不止一个版本。在各种书籍、媒体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代表成功人士的诗人、艺术家、王子等,他们都曾为了幸福不遗余力,但就算踏遍千山,也只有疲惫的行囊。当时我们或许不以为然,认为它很老套。可如今,我们想想,自己或许还未成为成功人士,但却像他们一样,在踏上幸福路之前,就已经迷失了。
苏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就好比云雾缭绕的大山,幸福就是山中的一草一木,而我们总以为幸福就在山外,于是穷尽一生的精力向外面、向远方寻找幸福、快乐,殊不知刻意地追求幸福快乐,就等于南辕北辙。只有放下寻找,用心感受,我们才能发掘到幸福的真谛。
幸福就在身边,钻石就在脚下——这是一句印度格言,它源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有个叫阿利·哈费特的殷实财主,有一天,他无意中从一个老者口中听说世界上有一种名叫“钻石”的宝石,只要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整个村庄的土地。倘若能找到钻石矿,那么连做印度国王的可能性都有。当天晚上,阿利满脑子都是钻石,以至于整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请教那位老者:在哪里能找到钻石?老者哈哈一笑,说我哪里知道?我只是机缘巧合见到过别人的钻石而已。阿利却不相信,死缠烂打加哀求,最后老者只好说:“在哪里找到钻石我真的不知道。不过我听人说倘若能在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到淌着白沙的河,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阿利欣喜若狂,他迅速变卖了家产,让家人寄宿在邻居家,独自去寻找钻石。但他一直走到了欧洲的比利牛斯山也没发现什么淌着白沙的河。最后,失望得投海而死。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一天,当年买了阿利的房产的人把牲畜牵到后院的小河边去饮水。当牲畜把鼻子凑近河水时,他突然发现水中有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立即把它挖起来,见是一块从未见过的石头,便把它带进屋,随手放在了餐桌上。巧得很,当年指点阿利去寻钻石的人来拜访新主人,进门就发现了餐桌上的石头,当下惊奇地嚷道:“这是钻石!——是不是阿利回来了?他找到钻石了?”
“不!阿利没回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新屋主答道。
“怎么可能?!这的确是钻石啊!不信,你领我去小河边看看。”于是二人跑出房间,到那条小河边仔细挖掘、搜寻,很快便挖掘出更多品质更高的钻石。后来英国人献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净重达100克拉的著名钻石,就出自那条小河。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人们在引用这个故事时总是这么说。这话说得很不负责任。上面的故事虽然真实,但也是巧合。钻石之所以称为钻石,就在于它难得、稀少。不过,每个人的后院都有比钻石更宝贵的东西,这却是事实——比如幸福。
幸福比钻石还宝贵,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绝不适用它。很多人之所以像小品中说得那样,“追求了一辈子的幸福,最终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在于他们从未真正把幸福当成过具体目标,而是把它落实到了追求成功或者获得金钱、钻石等物质方面,并天真地以为拥有了它们便是拥有了幸福。这么说来,幸福其实在我们心里。如果我们心不纯粹,那我们的幸福就不可能恒久远、永留传。
贫穷不是幸福的障碍。上苍为每个人预留了幸福。很多人对它视而不见,在于他们习惯了远行,羡慕远方、高处的风景。幸福就在眼前,无须眺望。回收视线,便是回收幸福。
3.活在当下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呢?因为人只能活在当下。不管昨天有多么辉煌,明天有多少希望,它们该走的已走,不该来的还未来,只有当下实实在在,能够把握。但你若稍有懈怠,“当下”就会溜走,成为没有把握住、把握好的历史。
幸福更难把握。也许只是一秒钟前,或者说一个“当下”之前,幸福还在心头,但仅仅一个“当下”之后,幸福便已成为了一个没把握住的遗憾。所以,当幸福就在眼前,我们就应该伸出双手。幸福,属于及时拥抱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