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7000000026

第26章 社会群体篇——理解群体中的个人心理(2)

这个故事同时揭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规律,就是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出对常人的信任。

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物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假如你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如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中,你会选择哪个呢?相信你一定会选择专家。

一篇医学论文是被推荐到联合国的某个组织去作报告,还是只刊登在普通杂志上,这种反映医学成就的信息,其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这些都说明,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权威的力量。

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位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来宾——“施米特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拨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气味很小。当你们闻到气味,就请立刻举手。”

说完话,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儿工夫,只见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的学生们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心理学教授告诉学生们:施米特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而那种物质只不过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中,人们宁可相信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鼻子,这是多么荒唐啊!

权威也许有更多的经验和资历,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是,权威也是人,虽然他对我们来说可信度也许比一般人高,但是在倾听权威的意见时,永远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其实,如果总是相信权威,人类社会根本就不会取得进步。

洛德·卢瑟福是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获得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但数年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经成为主要的发电新能源。在法国,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占各种能源的40%。

在科学大发现的19世纪,当牛顿发现宇宙定律,伦琴发现X射线后,有科学家曾断言:“科学的路已走到头了。以后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尽量使实验做得更精确一些。”但不久之后,爱因斯坦就发现了“相对论”,给科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权威是相对的,我们自己如果有足够的努力,也可以从非权威变成权威。所以对权威永远不要盲目地信从。

■ 名人对社会的影响力要超乎常人——名人定律

《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王袍,因而全国的老百姓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说:“你若要阻止这种风气,只能自己不穿,再跟别人说你讨厌紫色。”齐桓公这样做了,果然没多久老百姓都不穿紫衣服了。

为什么齐桓公的喜好会领导全国的风潮呢?并不是因为齐桓公更精通服装的设计,而是因为齐桓公是名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大的名人。

人们不仅对权威,对名人也容易有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利。这就是名人定律。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寄出了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它能否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这封信真的寄到了居里夫人手里。试想,如果换了一个普通人,信还可能寄到吗?

人们对名人的追随有时比对权威的盲信更加缺乏理性。因为权威毕竟是在某个领域里达到较高造诣的人,而人们对名人的遵从往往和他的专业能力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因为把名人神化了。

中国自南唐李煜起开始欣赏女人的小脚,以至于兴起了缠足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李后主宠爱的名妃为了可爱的小脚,用绫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乃至对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摧残。

歌德失恋后写出了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一时。小说是一部悲剧,其主人公维特最终因失恋自杀,写得非常逼真感人。没想到,小说发表后不久,社会上青年人自杀的比率骤然升高。这都是受到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染,于是在心情悲伤的时候模仿主人公的做法而导致的。当然只有像“维特”这样的“名人”才会引起这样强烈的模仿效应,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自杀了,肯定无法引起这种大面积的模仿,所以当局不得不一度将此书列为禁书。

上面这两个例子中对名人的追随和模仿都是非常盲目和不理性的,而且可以看出对名人的追捧是古已有之。

很多时候,人们还会利用名人效应为自己服务。

明朝年间,江西吉州有个名叫欧阳伯乐的秀才到省城赴考,他在行李担上插了一面旗,上写写着“庐陵魁选欧阳伯乐”,以标榜自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众考生见此便赋诗一首加以嘲讽:“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担竿头。虽知你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沾名人光的现象在今天也绝不少见。企事业单位、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作序;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和董事长、总裁被接见的照片。他们这样做就是因为名人更容易被人们买账。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之类,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这些人都是想“狐假虎威”,借名人之名为自己捞取好处。

其实作为名人,如果只因为自己有点名声,就以为自己是拥有特权者,是高于公众的人物,那么只能说他们简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狂妄自大的人只能为人所不齿。如我国某著名影星,走路都要别人让道,只因为她是明星;还有的名人以为自己拥有特权,人家如果不知道他是谁,他还感觉特别不可思议。相比之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则表现出谦逊的、平民化的风范。希拉里和朋友在一家酒吧喝酒,到打烊的时候,兴致正浓,但是酒吧服务人员不管你是谁,到点了都得走人。作为第一夫人,希拉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也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

实际上,世间每一个人从本质上看,都是普通人。每一个人的成就,都不可能纯粹是自己的成就,背后都凝结着许多其他人的劳动,只不过名声碰巧属于你而已。而且名声也不一定是永久的。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的人,不仅被人瞧不起,而且迟早要栽跟头。

■ 旁观者越多越不会有人见义勇为——冷漠旁观定律

2005年12月28日,家住四川省武侯区的熊伟和妻子一起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谁知途中竟被人追杀。当熊伟身中数刀,趴在地上呼救时,围观的数百人竟然都无动于衷。无人出面制止,也无人拨打电话报警。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05年4月25日下午,一个19岁女孩被一男子尾追进公厕,惨遭20余分钟的蹂躏。尽管女厕内不断传出痛苦的嘶喊声,但围观的40多名市民竟无一人前去制止。

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一直被我们当做美德,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见义不为,冷漠旁观却成了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社会上当然是一片道德谴责之声,但却不能减少它发生的次数。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国外也时有发生,只不过国外的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层面,挖掘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1964年3月,在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使全美感到震惊。吉娣·格罗维斯是一位年轻的酒吧经理,她于早上3点回家途中被温斯顿·莫斯雷刺死。使这场谋杀成为大新闻的原因是,这次谋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再刺她),这期间,她反复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从公寓窗口听见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但没有人下来保护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给警察打电话。

当时,新闻评论人和其他学者都认为,这38个证人无动于衷的表现是现代城市人,特别是纽约人异化和不人道的证据。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年轻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却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人们无动于衷,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不能仅仅归结为众人的冷酷无情,或是道德日益沦丧。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当某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一个人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人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这个人见死不救,他自己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的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都意识不到,这就容易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他们的这个结论是通过一个心理实验得出的。在他们组织的一项实验中,纽约大学心理学入门课的72名学生参与其中。讨论以两人组、三人组或者六人组的形式进行。这些学生将分别被分配在隔开的工作间里,并通过对讲机通话,轮流按安排好的顺序讲话。这些不知情的参与者,被告知他是与其他一个人、两个人或者五个人谈话。而事实上他听到的话都是由录音机播放的。第一个说话的是一位男学生,他说出了适应纽约生活和学习的难处,并承认说,在压力的打击下,他经常出现半癫痫的发作状态。到第二轮该他讲话时,他开始变声,而且说话前后不连贯,他结结巴巴,呼吸急促:“老毛病又快要犯了。”接着,他开始憋气,并呼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快死了……呃呦……救救我……啊呀……发作……”然后,在大喘一阵后,就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在以为只有自己在和有癫痫病的那个人在谈话的参与者中,有85%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甚至远在病人不出声之前就这样做;而在那些认为还有另外4个人也听到了这个发作的人的参与者中,只有31%的人这样做了。后来,当问到学生们别人的在场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反应时,他们都说没有。看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影响。

巴利和拉塔内现在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他们把这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这种冷漠旁观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不太可能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 在感人场景中人的行为会失控——社会感染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很善于在大型集会中,举行煽动性的演说,以此来煽起民众的“大日耳曼主义”情绪。群众对希特勒报以近乎疯狂的欢呼,在场的每个人都做出了平时羞于做出的夸张动作,并喊出平时无力喊出的歇斯底里的叫声。

这种个体在感人场景感染下,表现出情感和行为上不同程度的失控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社会感染”。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可以见到。比如观众们在一个剧场里安静地观看表演,突然间浓烟滚滚,大家发现着火了!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有的人猛地冲向安全出口,然后所有的人马上都跟着向出口挤去。结果人多门小,反而都被堵在了门口。这就是社会感染的一个好例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群众中的社会感染与心理暗示。

还有,在公共场所,我们看到别人起立,自己也会起立;看人家鼓掌,我们也会鼓掌,甚至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打起哈欠来。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认为这起源于人与人的模仿。他的一句名言是:“社会就是模仿,而模仿乃是一种梦游症。”

同类推荐
  • 每天用一点神奇催眠术

    每天用一点神奇催眠术

    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文笔,叙述了催眠的原理与技巧,使催眠变得简明、易懂、好学、好用。同时,作者也针对一般人常有的疑问,例如被催眠了会不会醒不过来,会不会被催眠师控制等问题华人催眠大师廖阅鹏首次公开普及版催眠术,从入门到进阶,每天用一点,生活大不同。
  • 气场大全集

    气场大全集

    本书集中从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场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读者如何用气场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技巧和禁忌。
  • 心理学的新解说

    心理学的新解说

    人类已经摆脱了早年的弱小、蒙昧与幼稚,变得越加成熟、理性和智慧,也已经跨越了生命旅途中曾经的泥泞坎坷和艰难曲折,走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在自然面前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力,这使得每一位能够有幸成为人类的一分子的人,无不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而所有这一切,无不依赖于人类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特殊的大脑及其卓越的智慧,依赖于人类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依赖于人类那颗虽然有着种种劣性但仍然顽强地放射着互助、利他、仁慈与爱的光芒的心灵!
  •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本书所收录的故事,涵盖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方面,让我们在初步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内在世界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使我们心眼大开,豁然开朗。
  • 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说:“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与键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学生成才的保证,是学生成功的法宝,是学生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因此,希望此书能帮助广大学生排除万难,化解心头疑虑,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暗淡的心理充满阳光,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让每一个人都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斗拼搏,携着美好的情感去享受生活,并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热门推荐
  • 42度呛辣爱恋(幸福的浓度系列)

    42度呛辣爱恋(幸福的浓度系列)

    这个男人会不会太夸张?在法国,她三次与他巧遇,三次他都有不同的女伴,可是,他阳光般的爽朗笑容,总能给她温暖的感觉;他洒脱态度下的细腻心思,总能带她一步步跨出心防……
  • 也许遇见你是个错误吧

    也许遇见你是个错误吧

    因为双方公司的要求而碰面,开启了一段奇奇怪怪的恋情,他们是否能经住重重考验到达幸福美好的生活呢?
  • 宿主总把反派当宠物

    宿主总把反派当宠物

    看看人家宿主:打怪升级任务完成百分百看看自家宿主:赊账崩坏世界到处撩撩也就算了吧,谁家没个操心宿主,可问题是你撩谁不行,还去招惹最大boss!还不对人家负责(划重点)
  • 山海炼

    山海炼

    他是经脉不通,没有修炼机会的废物,但是!奇雷降世!打通经脉!以绝天的天赋一步一步以白骨作梯,以血成毯在这混沌年间杀出一届凶名!有朝一日楠阳起!便是混沌散尽时!
  • 重生这个杀手很迷人

    重生这个杀手很迷人

    她哪里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横死街头。于是就更加不可能想到自己居然还有再活一次的机会。只是重生的这个身体,职业太过边缘化。她根本无法理解作为一个拥有一身娴熟的边缘技能的绝顶女杀手,应该是如何的。一直难以想象倘若接到杀人任务应该如何自处的她,被指派的任务竟然是长达一年的保卫任务。而将要被自己保护的任务目标,竟然是自己前世花季少女时最欣赏和崇拜的偶像男星。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是杀掉他?还是放逐自己?
  • 进化中的世界

    进化中的世界

    已发布新书《末日之日月星》求支持!
  • 左道佣兵

    左道佣兵

    这里有神秘的华夏传承,也有让你脑洞大开的高科技。主角是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家伙,他将带着你去环游世界,为你揭开一段热血、爆笑的传奇之旅!
  • 尸网

    尸网

    一定要活下去,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还有要记住在这末世尸网中,最人要比丧尸恐怖一万倍。
  • 大总裁

    大总裁

    这个世界,没有谁是笨蛋,只是少了一颗坚定的心。高中肄业的乐宇,孤身一人踏入社会,从底层蓝领做起,一步步向白领、向金领奋斗。而执拗的脾气和嘻哈的个性,又给他这铿锵奔腾的奋斗路,添了几分极品风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搭个梯子就翻过去了;到了黄河也不死心,可以搭个桥嘛。如果连桥都搭不上,那就脱了衣服,拼劲最后一丝力气向对岸游去。因为老天爷,总会眷顾着赤腹前行的奋斗者。”------乐宇。
  • 封绝奇缘

    封绝奇缘

    九洲崩碎天外间,我以我血荐轩辕,不疯魔,不成活,一念之间可碎山河。。。看少年书生如何堪破天地之局,执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