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江边,站立着一位身着明代服饰战袍、雄武而威猛的明代将军,左手握住身后宝刀的刀柄,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地凝望着远方,仿佛准备渡过曲靖白石江,战胜元代梁王的军队,又遥望着前方期待着更大的胜利。
此人正是明初将军沐英,沐英也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在明初开国大业里,谱写了不朽的篇章,沐英立于江边,双目刺破了浓雾,窥看着对面的江岸,与身旁的傅夕歌道:“你可知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吗?”
“为了天下。”傅夕歌道。
沐英说:“天下是什么?”
傅夕歌道:“天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专有概念,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和空间的限制,不过,也有不同的用法,用来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天下之概念,伴随一定的秩序原理,为某个地域、民众、国家的世界观。”
沐英笑了,他侧脸看向傅夕歌,点头道:“孩子,你知道的不少,为了中华民族,你可也愿意拿起武器,走上战场?”
傅夕歌目光与沐英相对,沉吟了片刻,道:“如果我今天不得不要打仗,那也是为了明天不会再有战争。”他音量不高,却也说得铿锵有力,不禁让沐英的心为之一震,不免多看了他几眼,心中道:“这孩子从小志气高远,目光深邃,心胸开阔,乃是一不可多得的人才也。”
其实他沐英就是一不可多得的人才,沐英字文英,定远回族人,明初重要将领。
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下集庆,改为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后擢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朱元璋派水陆军取福建,沐英将兵自西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分水关,下崇安,再破闵溪十八寨,俘陈友定部将冯谷保,又奉命移镇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
洪武三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朱元璋派沐英前往关陕,体察民情,布皇上恩惠,并给予了全权,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随邓愈出征吐蕃,次年四月,邓愈、沐英统兵至甘、青,分三路前进,略川藏,没有久留,回师途中邓愈死,沐英率师返回,因功封西平侯。
洪武十一年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西,初胜土门峡,再进俘洮州十八族头领,翌年二月,朱元璋命在洮州设卫,说:“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遂置洮州卫。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沐英率兵进击屯兵和林的由元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率领的一支残元势力,沐英由亦集乃路渡黄河,越贺兰山,涉流沙,七曰至其境,距其营五十里处,沐英分兵四路前进,一路袭其背后,两路左右夹击,沐英自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脱火赤及其全部,洪武十四年,大将军徐达奉命北征,沐英领兵出古北口,独当一面,再次胜利而归。
而平定云南和治理云南,是沐英一生的最大功绩,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谕先取曲靖,出奇制胜,说:“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拼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逼曲靖,元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众前去抵御,两军就这般在白石江边展开了对峙。
白石江是南盘江的支流,全长三十一里,由东向西穿回曲靖坝子南北两翼,江流距曲靖城两里多地,中上游地势险恶,是古代北行古弹道和普安路的交汇口,历史上是曲靖的咽喉要塞和打通云南的必经之地。
明代的白石江宽阔,浩荡,一直是曲靖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将元顺帝赶到了大漠以北,自己很威风地坐上了龙椅,然而让这个皇帝大伤脑筋的事是,云南这个叫把匝刺瓦尔密的梁王凭借着边疆山高皇帝远,一直没把这大明王朝放在眼里,仍然与北部边塞的元朝残余势力遥相呼应,权属上仍旧臣属于“北元”。
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随时都在虎视眈眈地望着他的宝座,企图取而代之,这当然不是一件小事,对于这些地方,朱元璋不是没有想法,只是,这里的问题太复杂,西南夷地区,从秦汉以来就一直是朝廷非常棘手的地方,他们的那种封疆置吏政策,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的政权还是当地夷人掌握。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聪明人,在对待云南夷人的办法上最后也是以夷治夷的办法,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更是一个不能小看的昌盛时代,然而,一个小小的南诏王国一样让大唐的军队屡次败北,把匝刺瓦尔密有十万军队,这当然算不了什么,云南交通落后,大军行动困难这也不是问题,让人头疼的是遍布全滇的那些土酋部落,这些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装,他们长期以来占山为王,既相互吞并又联合抵抗外部势力,就像山上的野火一样,将这里扑灭,那里又起火,解决这里的问题不能按照常规。
方法还是“云南僻远,不宜烦兵”。他先后数次派出使臣去召谕梁王,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边疆问题,然而,梁王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仍然自恃僻远,朝廷无奈其何,拒不归顺不说,反而将明王朝派出的使臣杀害;朱元璋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的策略失败之后,只好采取最后一招,武力征讨。
《明太祖实录》记录了朱元璋对大臣们所说的一段话,“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
这是一三八一年九月的事,这时候,这位明太祖已经上任十三年之久,这时候大明王朝的地位也基本得到了巩固,于是,他亲自部署,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调集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南京出发,先从水路循江而上,穿过八百里洞庭湖,从武陵踏上陆路,沿着东行古道过湘西、进贵州,走过雄峙在滇黔交界处的胜境关,于这年十二月,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逼近了曲靖,终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白石江战役。
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在明军逼近曲靖之前,急忙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精兵十万屯于曲靖北郊的白石江拒敌,那个冷冷的初冬的一天,明军距离白石江还有十余里的时候,宽阔的江面上突然起了大雾,浓雾像棉团似的先在江面上滚动,然后,又上江岸,越过树丛,在更广大的田野上泛滥开,一个世界就让雾笼罩着,充填着。
几米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楚,明军大喜,这是天助我矣。
明军就这样趁着大雾的封锁,悄悄进入了白石江的北岸,金鼓齐鸣,达里麻哪里想到会是这样一种局面,连忙仓惶应战,久经沙场的沐英这时候一面令全军鸣金击鼓,作渡江之势,一面派部分善游的勇士“将旗帜征鼓,从上流先渡,循山而出其阵后,吹铜角以张声势,于山林深谷间,树旗帜为疑兵”。
达里麻果然中其计谋,急令后军为前军御敌,主帅傅友德则乘势“麾兵进战,矢石齐发,呼声动天覆地,战罢数合,沐英纵铁骑捣其中坚,敌众披靡,遂而大败,生擒了达里麻,俘其兵众万计,友德悉抚而纵之,使其各归其业,夷人见归者皆喜慰,而军声皆振,遂平曲靖,留兵镇其地,友德自率众数万捣乌撒,分遣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率师趋云南。
这一场战役终于在一个云开雾散的中午开始,打至傍晚结束,傅夕歌跟随沐英生擒了敌军主帅,立下了赫赫战功,沐英那千军万马独身闯的英雄虎胆,让傅夕歌整个人为之深深震撼,这一次的军旅生涯,改变了他整个人生,而这位英雄将军沐英,将来也会成为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当然,这一切,还只是一个开始,战马上,傅夕歌跟随明军将士雄纠纠气昂昂的,跨过了白石江,踏进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