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弟兄4人,但他最敬重的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华盛顿。他最喜欢听这位富有军人气质的兄长讲述战斗故事,也是这位兄长,对华盛顿一生的命运起了关键性的影响。华盛顿11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在华盛顿的心里,留下了终生不能忘怀的悲痛。“我也要表现得和爸爸同样杰出。”他暗暗地发誓。根据当时的法律,父亲所留下的庞大遗产,大部分都归大儿子劳伦斯继承;老二奥拓斯丁继承了一部分;留给华盛顿母亲的,要等华盛顿的几个兄弟长大后,再分给他们。“现在,你们再也不是地主的小少爷,不能再过那种舒服的日子了!大家要去开垦自己的土地,开辟自己的道路才行。”华盛顿的母亲训诫她的孩子说。
华盛顿喜欢学习切合实际的功课,不肯死啃书本,他非常喜欢测量学,在他的笔记本上,抄满的是关于票据以及土地买卖的契约、证明文件、借据、遗书等文件的格式。他的大哥劳伦斯和二哥奥古斯丁本打算把他送到英国的大学去读书。但华盛顿对此并没兴趣,他对大哥说:“我并不想效仿英国绅士研读拉丁文,只希望做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精神高贵的人。”
华盛顿的哥哥劳伦斯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风云人物,颇富有政治眼光。他敏锐地意识到,他们所处的区域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英法两国争夺的焦点。在英国的支持下,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俄亥俄公司,后来又担任了这个将决定美洲命运的大公司的董事长,准备做一番事业。
不幸的是,不久之后,劳伦斯染上了结核病并且越来越重。华盛顿陪哥哥到巴贝多岛去治病期间,自己也染上了天花,虽幸运得治,却留下了一脸永远无法抹去的痘痕,成了一个麻子脸。华盛顿的哥哥劳伦斯不久便病逝了。
劳伦斯把遗产都留给了华盛顿,华盛顿还接替了劳伦斯在俄亥俄公司的职位。那时的弗吉尼亚,全州划分为4个军区,华盛顿继承了哥哥的职务,就被任命为陆军少校,不久,又担任起北军司令官的职务来。
这时,英法两国正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剑拔驽张,双方都把这片富饶的土地看成是自己的领土,并且都抱定寸土必争的决心。1753年秋,华盛顿从报纸上知道法军已南下,并建立了据点,华盛顿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奉英国总督之命,火速率军北上。战斗中,有4颗子弹穿过他的上衣,两匹战马被打死,但他英勇杀敌,毫无惧色,所幸他并没受伤。
1763年,北美人民和英国的矛盾迅速激化。华盛顿很为北美的前途担忧。他朦胧地预感,北美人民和英国之间会爆发一场战争。不久,爆发了一件震撼北美大陆的事件。1775年4月19日拂晓,英军袭击了位于马萨诸塞的莱克星顿和康科德火药库,引发了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革命战争的开始。
在这民族危亡之际,由于华盛顿在北美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由于他已往的英勇事迹,他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华盛顿的思想也起了很大变化。以前他对英国王室尚抱有幻想,但严酷的现实和群众的爱国激情使华盛顿意识到: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才会有美利坚民族的光明前途。
华盛顿在1776年进攻波士顿,利用稍早在提康德罗加堡垒所夺取的火炮阵地,得以俯瞰整个波士顿港,最后将英军逐出了波士顿。英军指挥官威廉·何奥下令英军撤回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华盛顿接着率领军队前往纽约市,预期英军将发动攻势。拥有压倒性军力的英军于8月展开了攻势,而华盛顿所率领的撤退行动却相当笨拙,几乎全军覆没。他也在8月22日输掉了长岛战役,不过得以撤退大多数的军队回到大陆。在接下来又输掉了几次战役,使得军队仓卒混乱地撤离了新泽西州,此时美国革命的未来岌岌可危。
在1776年12月25日的晚上,华盛顿杰出的指挥重整旗鼓。在这场特伦顿战役中,他领导美军跨越特拉华河,突袭黑森雇佣军的兵营。并接着在1777年1月2日的晚上向查理斯·康沃利斯率领的英军发动突袭,这次奇袭振奋了支持独立的殖民地阵营的士气。
在1777年夏天,英军发动了三路并进的攻势,一路由约翰·伯戈因率领从加拿大向南进攻,一路由威廉·何奥率领攻击当时殖民地的首都费城。而华盛顿撤往南方,却在9月11日的布兰迪万河战役中遭受惨败。为了击退英军而发动的日耳曼敦战役则因为浓雾和军队的混乱而告失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只得撤回环境恶劣的佛吉谷艰难地度过冬天。
在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是大陆军战况及士气最恶劣的时刻,大陆军遭受了极大的战损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但华盛顿依然坚定着指挥军队,并持续向后方的殖民地大会要求更多补给,使大陆军能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渐恢复士气。2月时一名曾服役于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弗里德里希·冯·施托伊本前来佛吉谷,自愿帮忙训练华盛顿军队,以使他们能在战场上能和英军相较量。施托伊本在佛吉谷的训练改进了战术和作战纪律,大幅增进了殖民地军的战力,成为了殖民地军得以摆脱乌合之众状态的分水岭。在佛吉谷的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盛顿接着率领军于1778年6月28日的蒙茅斯战役中攻击从费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于是失败了。由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加上一年前于萨拉托加战役中击败了伯戈因率领的入侵英军,情势逐渐好转,英军显然无法攻克整个新国家,因此法国决定正式与美国结盟。
1780年在1778年后英军最后一次试着分离殖民地,这次英军集中于南方地区。华盛顿的军队并没有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驻扎位于纽约的西点军事基地。在1779年华盛顿命令五分之一的大陆军展开沙利文远征,对那些与英军结了盟且常攻击美军前线堡垒的易洛魁联盟的6个部落的其中4个发动攻势。虽没有战斗发生,不过至少摧毁了40个易洛魁村庄,使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远离开美国,迁徙至加拿大。在1781年美军以及法国陆军和海军一同包围了康沃利斯在约克敦的军队,华盛顿迅速前往南方,于10月17日接掌指挥美军和法军,继续围城战斗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过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宝剑。尽管英军仍在纽约市和其他地点活动直到1783年,这场战役成了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的战斗。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毫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常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捧为战争英雄,因为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于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持续至今。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华盛顿在战争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如同古罗马将军费比乌斯·马克西姆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战略,持续的拖延敌人将能使英国人如同当年的汉尼拔一样,“攻到了门外”,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很快英国人将会了解到继续作战只是浪费资源,他们只能追击美军进行混战,却无法彻底捕捉到美军的主力。华盛顿了解到这场战争将会经由外交途径取得胜利,而不是靠着士兵们。
1780年10月,华盛顿领导的美国军队取得了约克顿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是独立战争中最大一次战役,它标志着美国人民已在军事上取得了最后胜利。1783年9月3日,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自由、民主的独立国家。独立战争胜利后,曾有人写信给华盛顿,请求他当国王,华盛顿很生气,义正辞严地断然拒绝了要他当国王的请求。他主动召集大陆军军官开会,满腔热情地回顾了官兵们在战争期间的功绩,恳切希望他们不要玷污昔日的荣誉。
1789年1月,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总统。从此,华盛顿为美国建国初期的治理整顿和发展费尽心力。
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后,执意要求引退。其原因很复杂,首先,他感到年迈体衰;其次,他所厌恶的党派斗争已在美国形成。华盛顿在1796年9月17日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辞》,从此隐居乡间。
华盛顿不再连任总统,为以后的美国总统树立了一个不成文的先例,即美国总统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后来,这一惯例正式成为宪法的规定。
华盛顿在67岁时因病去世。在遗嘱中,他表示死后要让他庄园里的所有奴隶获得自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政治家,美国人民把首都命名为华盛顿。
由于剑是维护我们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这些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首先将它放在一旁。
——华盛顿
先例是危险的东西,因此,政府之缰绳得由一只坚定的手执掌,而对宪法的每一次违背都必须遭到谴责,如果宪法存在什么缺陷,那就加以修正,但不能加以践踏!
——华盛顿
印度圣雄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1948)是20世纪最奇特的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和平,独立,平等的政治主张,他使用绝食这一独特方式来进行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一个人的作用胜过千军万马。
1869年10月12日,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博尔本德尔,其父母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甘地家族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乌塔昌德弃商从政,曾先后担任卡提阿瓦半岛上几个小土邦的首相。由于甘地家庭笃信印度教大神毗湿奴,因而他自幼受到不杀生、素食等思想的熏陶,信仰毗湿奴,对甘地思想影响很深。毗湿奴是印度的守护神、善神,被认为具有保护能力,并能创造与降魔。毗湿奴的行为准则,成为甘地思想最早的渊源。
印度盛行童婚制度,甘地在8岁时便与同龄的嘉斯杜白订婚。
1876年,甘地7岁时,随父迁居拉杰果德,在当地上小学。1881年,甘地12岁时,在拉杰果德进入阿尔弗雷德中学。拉杰果德位于印度西部距海不远处,是英国殖民势力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影响较深的地区,这里的中小学校几乎都在英国殖民政府的监护下。因此,甘地较早地接受了殖民地资产阶级学校教育。为此,甘地后来曾一再言及自己未能更深广地精通印度教梵文经典,认为自己只是阅读了《吠陀》的梵文译本。
1882年,13岁时便结婚,妻子嘉斯杜白也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徒。从此嘉斯杜白成为甘地的终身伴侣,相同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类似的社会地位与民族待遇,她成了辅助甘地事业的助手。诚然,在甘地成年以后,他是印度童婚制度的反对者。他认为,童婚会导致民族体质衰退乃至于亡国。
1885年,甘地16岁时,父亲去世,他失去了一位保护人,这对他的精神与经济状况是一次重大挫折。1887年,18岁的甘地中学毕业,同年进入巴纳加尔城的萨玛尔达斯学院攻读。第二年,1888年9月4日,甘地被送到英国伦敦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为此,他违反了毗湿奴教派信徒不能漂洋过海远行的戒律,被开除出吠舍种姓。
1893年,他应南非一家印度富商的邀请,前往南非办理一桩民事纠纷。当时的南非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那里有不少印度侨民,其中多数人从事苦力,这些印侨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当地白人的歧视。
为了改善印侨在南非的地位,甘地就在南非积极参加了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在案子了结后,朋友们都希望甘地能留下来为侨胞说话,甘地同意了,他在纳塔尔定居下来并申请到最高法院当律师。
在南非21年的斗争过程中,甘地逐渐形成了他的非暴力思想。他本人印奉耆那教,仁爱、素食、不杀生等教义植根于甘地的思想深处,并把“以善报恶,以德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来到南非后,甘地进一步研读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的经典,结交了不少宗教界人土,他还经常与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中》所倡导的非暴力思想使甘地感触颇深。
1904年,为了寻求自己的理想生活,甘地先后创办了凤凰村和托尔斯泰农场两个非暴力抵抗运动基地。在这里,人们不论种族、国籍、肤色一律平等,男女老幼一律劳动,自食其力。
甘地在南非组织了多次旨在反抗民族歧视的运动,虽屡次遭到了南非政府的镇压,但运动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为此,甘地本人也曾受过南非当局的逮捕和当地白人的毒打。
甘地在《印度自治》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他认为印度的文明需要一个高尚的自卫武器——非暴力抵抗,并用它来达到自治的目的。他还在回印度探亲期间,广为宣传南非印度人的遭遇,在印度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4年7月,回到印度的甘地已是一位颇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了,他的政治主张和非暴力抵抗的斗争策略为当时印度资产阶级和很多群众所拥护。甘地很快成了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实际领袖。
回到印度的第二年,甘地就在古吉拉特邦建立了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非暴力抵抗学院(也称真理学院或真理修道院),其目的就是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培养人才。
1920年,国大党在加尔各答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甘地提出的“不合作”运动决议。决定发动全国各阶层人士:辞去公职和爵位,不接受英国人的教育,不向法院起诉,抵制英货,使用土布,不在英国银行存款,不买英国的公债等。随即,印度国内办起了印度人自己的学校、商店,制造了200万架手纺车。1921年7月,甘地带头在孟买焚毁英国布匹。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效仿,跟着有50万工人参加罢工,把不合作运动推向了高潮。
工农运动的发展,必然会冲破甘地设置的框框。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同时,一些地区发生了激烈的农民运动以至农民起义。甘地忧心忡忡,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局面。1922年2月,终于在曹里曹村发生了惨案,农民同来镇压的警察发生冲突,22名警察被烧死。根据甘地的建议,国大党急忙通过了决议,决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也因此被捕入狱,1924年因病获释。
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过程,说明甘地“非暴力抵抗”的斗争策略完全是为了适应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不合作”是用来向帝国主义施加压力,以实现他们的要求;“非暴力”是用来限制群众,以保护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