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6600000012

第12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11)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842年,22岁的恩格斯与女工玛丽同居,直至1863年玛丽去世。而后恩格斯与玛丽的妹妹莉希同居,但他一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因为他在《家庭、婚姻与私有制》中曾经说:“结婚,那些经过国家批准并在教堂举行的仪式都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由于他反对婚姻制度,两人终生未走入婚礼的殿堂。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人的终身合作。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现代·后现代

●谁创立了唯意志论?

叔本华,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关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他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他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认为哲学回答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原问题,而真正的本质、本原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冲动,或生存(生活)意志。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是谁?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尼采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受到传统的宗教教育。他自幼体弱多病,性情孤僻,但在智力上聪颖过人。10岁就开始写诗、谱曲。童年时代的尼采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在读《圣经》时,往往会感动得流出眼泪。然而尼采后来却成为西方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尼采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将他和妹妹抚养长大。他自幼就以自己是贵族的后裔而感到自豪。1864年,他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一年后转入莱比锡大学,主攻语言学,同时对文艺和哲学感兴趣。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并深受其感动,他认为在这个时代深感痛苦的人,一定要懂得叔本华。从此他接受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1869年,尼采24岁,学业优良的他尚未毕业,就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但尼采并未在语言学道路上走多远就转向了哲学思考。1879年,他因病无法教学而辞职。以后的10年,他辗转意大利、法国、瑞士各国,求医治病。这10年又是尼采健康恶化、精神病倾向日益明显的10年,然而也是他哲学思想趋向成熟的10年。这时的尼采,才思泉涌,奇文迭出,他的著作大多出自这一时期。1889年,他完全陷于精神病,被送进精神病院,后来到魏玛休养,直至1900年逝世。

尼采是最早对西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的,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他的哲学思想才引起重视。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了尼采的哲学思想。

●谁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1939年9月23日卒于英国。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在求学时看到J、布罗伊尔医生用催眠法治疗癔病,又于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从此深信神经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他曾用催眠治病,后创始用精神分析疗法。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名精神病医生,他从患者那里发现了在常人身上难以发现的秘密。而作为哲学家的弗洛伊德,则是将其在精神病学中发现的秘密引申到艺术、宗教和道德领域,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性冲动”(力比多)等概念,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正因为此,弗洛伊德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论自诞生到如今,却一直饱受争议。弗洛伊德几乎终生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因下颚癌用安乐的方式死去世。

●现代心理学的鼻祖是谁?

荣格,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在世界心理学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是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在人格结构问题上,荣格提出把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荣格毕生致力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他的一生著述浩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研究学贯中西。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而且对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荣格对东方文化和宗教一直很感兴趣,并借用到了自己的理论当中。在他生前,曾写过几篇文章,论及心理学和东方宗教。他的涉猎很广,藏传佛教,印度瑜伽,中国的道学和易经,日本的禅学和东方的冥想,都有过深入的思考。他还曾引用过中国炼金术的理论和佛教的曼陀罗图治疗过精神病。荣格曾不讳言地说,他的心理学理论,除了一部分来自“临床心理学经验”之外,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外部渠道与途径,它包括了东方宗教在内的所有学问。荣格的著作《心理学与宗教:西方与东方》,算是他对禅佛学问的最佳注释。

与弗洛伊德的关系破裂以后,荣格开始了他的危险历程。此时的他,39岁,犹如走入一条死胡同,朋友和同事们都背弃了他。他也对科学书籍不感兴趣。在1914年时,他辞掉了职位,开始了一连串的旅行,并专心地探讨自己的潜意识。他隐居在苏黎士湖旁完全按照自己设计规划的塔楼式住屋中。他在这个安静、能和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地方默默地思考着,陪伴他的是在1925年前往东非途中所遇到的英国女人露丝·贝利。太太艾玛早在1955年就过世了。1961年6月5日,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饮下最后一瓶葡萄酒,这位当代思潮中最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安然地病逝于湖上的家中。

●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人是谁?

雅克·拉康,是法国的精神医生,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严厉批评偏离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拉康以他典型的玩弄文字游戏的手法,讽刺美国试图将精神分析变成一门实践科学的研究,是“无心理”和“周围心理”。英语“实践”一词experimental拆成两半就成了“无心理”(ex-mental)和“周围心理”(per-mental)。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拉康的著作神秘、隐晦、富于技巧而有诗意,读来艰涩难懂。存在主义、新黑格尔理论和语言学理论都对拉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难懂,因为他将拓扑学和数学,置于他理论的中心地位。A·斯通曾经这样评价拉康:“他是法国知识分子中激进思想的中心人物,并对西方的文学和社会批评极感兴趣。他所使用的临床方法受到有关组织精神分析学家的反对。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他有时只经过5-10分钟的谈话就结束诊治。然而,拉康反过来则攻击精神分析的协会组织,说它只是追求与维护它的会员们的‘权威’。他宣称精神分析不过是对患者要求的一种‘应召’,精神分析者只能对他自己具有权威。

●谁为生命哲学的创始人?

狄尔泰,德国哲学家,生命哲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莱茵省,早年就读于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巴塞尔大学、基尔大学、柏林大学等大学的哲学教授,被当代一些西方哲学家誉为“德国现代哲学的鼻祖”。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他就作为历史学家和艺术学家而开始其文学、哲学活动。后在叔本华等意志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创立了生命哲学。在哲学主张上,他严格区分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并以生命或生活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认为哲学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的说明,它更强调人类的生命,指出人类生命的特点必定表现在时代精神上,但他却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科学引论》、《哲学的本质》、《精神科学中的历史世界结构》等。

●价值伦理学的奠基人是谁?

马克斯·舍勒,是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是与胡塞尔齐名的现象学者,价值伦理学的奠基人,哲学人类学的开创者。他曾就读于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耶拿大学,189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0-906年任耶拿大学讲师。1907年转往慕尼黑大学任教,参与现象学运动,参加慕尼黑学派的活动。1910年,由于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理由,他不得不辞去慕尼黑大学的教职,潜心著述。1917年先后出任日内瓦和海牙的外交官。1919-1927年,他重返学园生活,任科隆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兼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28年,他刚刚开始在法兰克福大学的教学,便因中风而突然去世。

海德格尔曾说:“舍勒是全部现代哲学最重要的力量。”舍勒一生很少像一位书斋学者那样循守常规,只要环境许可就尽可能远离当时所争论的问题。舍勒的哲学栖所是咖啡馆,他是以一种生活于时代之中并为了时代而生活的强烈意识从事哲学研究的。而这个时代就是他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预见到的危机和转变的时代。正是这种为时代而生活的强烈意识,促使他把伦理学和哲学人类学当作他一直关心的中心问题,并进而推动和贯穿了他整个哲学思想的发展。

●谁是直觉主义的集大成者?

亨利·柏格森,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生于巴黎,父母亲都是犹太血统的后裔,父亲是位音乐家。柏格森少年时代喜欢数学和文学,并在这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才能。1878年,他考入法国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获文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898年起,他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法兰西学院任哲学教授,191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终身院士,在法国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文辞华美、笔调优雅,善于表达人们玄妙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目标的渴求,故于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擅长讲演,他讲授的哲学课获得极大的成功,当时许多艺术家、思想家、宗教人士,甚至一些追逐时髦的巴黎上流社会人物都慕名前往听课,一时间法国出现了“柏格森狂”。他晚年接近天主教会,但并未正式成为天主教徒。1941年1月4日在巴黎去世,享年82岁。

柏格森哲学公开举起非理性的旗帜,围绕时间—生命问题,提出一系列与当时思想界相左的新见解。这些见解既吸收、利用了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又试图超越科学和理性,达到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它以生命之流为基石,以时间为本质,以直觉为方法,包罗与人有关的一切理论领域。在其哲学思想中,既有19世纪法国一连串意志中心说的幽灵,又有当代存在主义的先声。他企图想用一种学说圆满地解决一切哲学的对立和争论,而结果远远没有达到他所企求的目标。但是,他的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科学、文学与宗教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谁创立了现象学?

胡塞尔,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胡塞尔生于当时属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的普罗斯涅兹小城,是犹太血统的德国人。先后在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攻读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1882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后来在哲学家布伦坦诺的影响下,决心献身于哲学。胡塞尔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这种严格科学的哲学要求有一种彻底精神,即诉诸一切知识的“根源”和“起源”。这种根源就在“事物”之中,就在通常意义上的现象之中。严格科学的哲学的全部概念都最终要以现象为根据。因此,胡塞尔要寻求一种可以回到事情本身和揭示现象的本质结构以建立严格科学的哲学的可靠方法,即现象学方法。

同类推荐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孔子不是神,而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一个好古敏求,诲人不僖,传递古代文化的人;一个满腹经纶,针砭时弊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为民请命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治国安邦的人;身为中国人,您对影响中国历史文化深远的儒家和孔子本人了解多少呢?赶快翻开本书吧,丰富而有趣的内容,通俗而生动的语言,问答加链接的特殊形式,将让您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同时增长您的国学知识,丰富您的文化内涵。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倾世宠:腹黑凤妃别乱跑

    倾世宠:腹黑凤妃别乱跑

    (一对一甜文)诸位魔将:禀告凤尊王妃被人间皇帝看上了某只凤凰:挖了他的眼睛。诸位魔将:禀告凤尊王妃说要砍了凤大长老某只凤凰:区区长老让王妃出手?你们,去帮王妃动手。诸位魔将:禀告凤尊王妃偷跑出去玩了。某只凤凰:找不回王妃就全部看好自己的脖子!
  • 乙道夜影

    乙道夜影

    在这个战乱的时代里,氏族就是一切,个人的命运和氏族紧紧联系在一起。氏族的血脉给予族人独特的能力,族人为氏族的存亡而战。但是他却是一个没有氏族的孤儿,在杀手组织里长大,命运会把他引向哪里,他的归宿又会在哪。
  • 万界星芒

    万界星芒

    第一本小说,努力去写好!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些期待。
  • 后起新秀

    后起新秀

    凌风,单亲家庭的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因18岁成人礼被情敌陷害进入监狱,三年后出来的他,已经不再平常,他的身世是什么?他的未来又如何,一切精彩,尽在后起新秀!
  • 暗黑破坏神之血与火

    暗黑破坏神之血与火

    在这个遍布恐惧的世界中;在这个魔法与力量的结界中;一个意外闯入暗黑世界的年轻人,发现自己只要杀掉头领级怪物,就能获得它们的能力。大菠萝如何?宰了你我就是大菠萝!暗黑世界我做主!PS1:作为主角,光环会有,YY也会有,同时力争将一个完整的暗黑体系呈现在读者眼前。PS2:这本书保证会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暗黑故事。PS3:作为新人,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谢谢!开个群:52251740(喜欢本书的请加)
  • 帝陵:寻找始皇的十二铜人

    帝陵:寻找始皇的十二铜人

    公元前,始皇诏曰:聚天下之铜,铸十二铜人,镇五湖四海,统万年江山。而就在刚才,赵伯陵打开了眼前那个奇怪的鎏金盒子,而他所触碰到的,却是百越之地一段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传奇故事。敬请关注帝陵,我们将透过重重迷雾,通过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之旅,一步一步揭开这尘封千年的谜底。无条件书友群:578997152欢迎大家来水群
  • 魔法6班

    魔法6班

    一个魔法的学校一个惊天大秘密,千年之恋到底做何选择,采儿,月儿,……
  • 你似星辰我若大海

    你似星辰我若大海

    你似星辰,高高在上,在一个我触碰不到的天空中;我若大海,低下卑微,无论如何都无法触碰到你。我们该如何相遇,就算如此,我也会努力,直到触碰地到你……
  • 大陆高手之龙的传说

    大陆高手之龙的传说

    他是世界顶尖的军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战;他是库尔斯帝国的第二继承人,为了王国荣誉不得不退缩。当他和他撞在一起,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能为你抵挡任何风雨,你能为我做什么?”他喘着粗气柔和地问被他压在身下的人,黑亮的眸子里闪烁着掠夺的光芒。“只要你想要的,我都能给你。”他薄唇轻启,清冷的眼睛划过一丝柔和,如玉的手指扫过身上人英挺的眉眼。“那就将这个世界都给我……”最后的话语消失在密合的唇瓣中。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