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励志鼓劲
激励下属,最有效的方法是称赞。称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赞美法、间接赞美法、超前赞美法、中介赞美法、转借赞美法等。
作为上司给下属的称赞一般可采用直接赞美法和间接赞美法。
直接赞美,即当着对方的面,以明确的语言表示赞许;间接赞美,即运用眼神、动作、行为等向对方表示你赞赏的心情。
上司对下属怎样称赞才能获得较大的激励效果呢?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有明确指代的称赞
如:“老李,今天下午你处理顾客退房问题方式极为恰当。”这种称赞是你对他才能的认可。
2.带有理由的称赞
称赞时若能说出理由,可以使对方领会到你的称赞是真诚的。如:“要不是采纳了你的建议,这次咱们公司的损失就可能难于估计了!”
3.对事不对人的称赞
如:“你今天在会议上提出的维护宾馆声誉的意见很有见地”。这种称赞比较客观,容易被对方接受。4.对业绩突出者的称赞
这种称赞,可以增强对方的成就感。如,办公室秘书小高在一次竞赛中获得年度新闻稿件一等奖。拿回证书后,马局长立即给予了小高较高的评价:“小高,不错。你的那篇稿子巍拜读过,文笔流畅,观点突出。好好努力,会很有前途的。”
5.该称赞的时候即称赞,这种称赞与“趁热打铁”同理,易被对方接受
6.对其工作业绩及付出的心血一并称赞,容易使对方产生“知己”之感
财务科会计小闫在全市财会人员珠算竞赛中获得二等奖,马局长高兴地说:“这次获奖,是你平时努力的结果。这也叫“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日常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好! 好!”
7.直接称赞,不夹带批评
8.随时称赞
记住,称赞不是瞎吹,不是胡说,一定要结合实际,根据他的表现,进行适度的称赞。应当知道,每个人、每位下属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作为上司,要能够看到下属的长处、看重他的长处。适度的称赞,可以使他格外珍惜自己的长处,并格外努力。
提出要求切忌生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与人交往中,为了能接近对方,了解对方,进而引导交往的发展方稀,在发现对方出现一些失误时,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使对方不必过于紧张,以鼓励对方做事的信心和稳定其不安的情绪。因为一般情况下,任何人犯了大错都会自责,如果失误之后受到的不是责备,而是鼓励和安慰,那么,感激之情和由此而产生的将功补过之心自然不在话下,以后即使他又犯了别的错误而受到责骂,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使你赢得一颗耿耿忠心。
但有的人却总是以强调指出别人缺点,故意公开宣扬他人的短处为幌子来掩护自己。“我不愿意说同行者的坏话,但他们确实居心不良。”事实上,说这话的人并不曾说自己是例外,却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他们指责别人的不法之处,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使人感到在这个问题上他自己就是例外。
其实这不过是一个雕虫小技,上当者却大有人在,因为这种手法颇能使人混淆是非。
我们在与人交谈中,当谈到某一话题时,发现此话题于己不利,就可以采取这种移花接木的妥协技巧,转移话题,使谈话朝着于已有利的方向进行。例如,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常受到别人的影响。一个人若被贴上与自己不符的标签,内心必大受损伤。所以,有些人相当顽固,不听人劝。而且越是正面说服越不奏效。如果此时你对他说:“我不说了,反正你也听不懂”,“我知道你一定不赞成,我还是不说好了”。效果一定不好,他一定会替自己辩解。此时不如转移话题。
例如,有个编辑准备邀请一位作家写稿,但这作家的不友善态度,使他相当紧张。双方怎样都谈不到一块儿,作家一味应付说:“是吗……”?“也许是吗!”这位编辑不知所措,只好打定主意,改谈正事,先随便闲聊,结果很意外,闲聊谈得很投机。本来已很扫兴的编辑,此时恢复了自信,使作家愉快地接受了约稿。
人人都有自尊心,如果伤其自尊心,就会挫伤其积极性,说服的话再多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对方的心理,使事情得到良好的处理。人们在谈判时,无意中会互相比较,以做出自己对某件事的判断和处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对比判断、做出抉择的事也很多。人们有时会在许多对自己不利的事件中,找出对自己不利程度相对较小的事件来做出决定。例如,上级在发布调令时,采取对比方式给下属做工作。如决定将某人从城市调到远郊时,上级对下属说:“根据工作需要,准备派人到远郊和山区工作,请你尽快决定去向”。这位下属必定选择远郊,而且事后还颇为高兴,因为相对于山区而言去远郊是较有利的选择。这正是那位上级巧妙地运用了对方对比接受心理的结果。
作为一名领导,你必须确保自己的命令和指示准确无误,并且不要对下属提出无理和过分的要求。你所发出的指令必须保证让下属切实遵照执行。以下四种办法可以供你选择:
1.语气适当
无论是对下属还是对其他同事提出要求时,使用类似“让我们共同努力”的语言比武断地说“你去做这件事”更加令人接受而有效。如果你在下达指令时,告诉员工所要完成任务的目的,让他们知道自己对整个计划都负有责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与你协同工作,而不是只需简单地把零件安装到一起的盲目工作的工人,这样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谦逊有礼要比强迫专横、屈尊俯就的态度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能让他人将工作做得更好。例如,不要对下属说:“我现在就需要你做这件事。”而应该说“今天你能够抽点儿时间解决这件事吗?你知道,总经理要把这项计划列为下个月的主要计划。他要求尽快看到这个计划。如果你有困难的话,就来找巍,我们一起商量解决,怎么样?”也不要对员工哀求:“这件事实在无人去做,只能靠你了。”
2.任务明确
当你向他人提出要求时,应当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以及什么时候需要,让员工相信你确实急切需要他们如此去做。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确自己所要完成任务的目的以及所要达到的标准。指定确切的期限,不要提前或拖后,如果你总是不明确限期,员工就不会再重视你的要求。当你提出要求时,尽量说得具体一些。例如:“下周一下午五点之前请将本周工作进度表交至每个小组负责人。”“请在下个星期把通过的解决方案呈交上来。”“星期天总部会派人来检查这项计划,请各部门作好充分准备。”3.提出表扬
每个人都期望听到他人的赞许而不是批评。表扬可以帮助员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你对他人说“你总是做错事情”或者“你的工作做得真蹩脚”,可以想象他们是永远也不会把工作做好的。相反,如果你在员工面前提起他们过去的某件事情完成得十分令人满意,或者你十分欣赏某人的工作态度,表扬那些工作出色或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他们一定会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做得并不很好,但他们今后一定会试图做得更加令你满意。肯定人们的工作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够鼓励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4.监督工作
定期检查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但不要冲进员工的办公省,劈头盖脑地问道:“那个报告呢?”或者“你为什么还没完成?”而应采取一种和蔼的态度,轻轻握住对方的手,亲切地拍拍肩头,用缓和的语气询问。经常询问员工进展如何或者有什么困难,就可以知道你布置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不以言废人
陈平去投奔刘邦时,刘邦赐给他酒食,并说:“吃完了,就去休息去吧。”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我对您说的事不能挨过今天。”刘邦听他这么一说,就跟他谈起来,两人纵论天下大事,谈得非常投机。刘邦问陈平:“你在楚军里担任什么官职?”
陈平回答说:“担任都尉。”当日刘邦就任命陈平担任都尉,让他当自己的骖乘,主管监督联络部将的事。这事一传出,帐下不禁大哗,纷纷对刘邦说:“大王得到楚军一个逃兵还不知道他本领有多大,就同他坐一辆车子,反倒来监督我们这些老将。”刘邦听到这些议论后,反而更加亲近陈平,同他一道东伐项王,这样一来,将领们越发不服。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推举周勃、灌婴晋见刘邦说:“陈平虽然美如冠玉,恐怕是徒有其表,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我们听说他在家时就德行不佳,与嫂子通奸,而且反复无常,事奉魏王不能容身,逃出来归顺楚王,归顺楚王不行又来投奔汉王,如今大王器重他,给予他高官,他就利用职权接受将领的贿赂。这样的人,汉王怎么能加以重用呢?”
经这么一说,刘邦也不能不怀疑起来,他把推荐人魏无知叫来训斥了一番。魏无知根据刘邦豁达大度、不拘小节的特点,以及求贤若渴、争夺人才的特殊形势,回答得非常精彩,他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这两者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哪一方面最重要呢?我推荐奇谋之士,是为了有利于国肌,哪里还管他是偷还是接受贿赂呢?”
对于魏无知的回答,刘邦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他又把陈平叫来责备说:“先生您事奉魏王不终,又去追随楚王;追随楚王不终,现在又来与我共事,讲信用的人应该这样三心二意吗?”
陈平听后回答说:“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主张,所以我离开他去侍奉楚王。楚王不信任人,所以我弃楚归汉,封金还印,只落得独自一身,听说汉王能用人,才来投靠汉王。人挽手而来,不接受金钱便没有可供花销的。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大王就采纳;如果没有,金钱都还在,我可以封存起来送到官府,请求辞职。”刘邦听陈平说完这段话后,立即表示道歉,把他升为护军都尉。从此以后,诸将领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公元前二誘四年,正是楚汉战争打得最激烈的一年,双方在荥阳争夺得你死我活。刘邦心里非常焦急,他问陈平:“天下纷纷扰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安定呢?”陈平看到刘邦是如此看重自己,知道展露自己才华的机会到了,陈平说出他的计谋:“我想楚国存在着可扰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就那么几个刚直之臣,如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之辈。如果大王舍得花几万金,可以行使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关系,使之上下离心。项王本来爱猜忌,容易听信谗言,这样,必定会引起内讧和残杀,到那时,我军再乘机进攻,一定会获胜。”
刘邦听完陈平的分析点头称是,于是拿出4万两黄金给陈平,听任他怎么处置,从不干涉。
后来,项羽果真中计,听信谣言而让范增告老还乡,钟离昧得不到重用,致使周殷判楚,最终导致西楚的败亡。
刘邦的成功就是“不以言废”,而项羽恰恰相反,作为领导的他,由于听信了谣言,而失去了几员关键的大将,从而失去了江山,丢了性命。所以,作为领导一定要记住“不以言废人”而要注重人的能力以及实际。正确对待意见分歧
作为领导,你不能对下属的不同意见极度排斥,他们如果提异议;你不能高喊:“哪里来的异端。”一棍子打死。你要灵活对待下属的不同意见。一般说来,处理不同意见有四种方式:
1.不处理
我知道这种建议听起来好像很奇怪,但是我觉得有时候某些异议可以置之不理。比如,你在介绍计划时有人会说“听起来实施这个计划会很复杂”。对此,你的反应可以仅仅是一个会意的微笑,然后继续讲下去,不再理会。我们在采取不理会的方法时应非常谨慎。这些异议如果对提问人来说真是问题的话,那么他会始终记着的,等你讲完后他还会提出来,这期间你说的什么他几乎都听不进去。
2.一段时间后再处理
我们可以这样说:“巴里,提得好,一会儿我会讲到这个问题。”或者“我准备在讲投资部分时谈谈这个问题。巍把它留到那时讲,好吗?”
另外,还必须注意巴里的身体语言和表情,确信他暂时已不会再纠缠这个问题,而且明白你会在后面讲解的。决不能让他有这样的感觉,认为你说后面再讲仅仅是希望大家会忘记这个问题。
3.立刻处理
通常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立刻就处理异议,当然这样做会打断你的发言或思路。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很高兴你能把它提出来。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回事。”
“约翰,你说这个计划可能难以落实,能否再详细说说你的观点,让我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你从这个问题的答复中能更好地理解约翰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等他答复后你可以说:“要是我理解得对的话……”针对他提出的异议,你重新措词解释来肯定你的计划。
4.提出之前就处理
对付潜在问题,这是最有力的方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第一,这表明你为会议做了很好的准备,对提出的计划,你一定考虑了他人会怎么说;第二,你能把解答问题与你的发言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妥善处理各种异议;第三,你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问题,而不用被动地等待他人的提问;第四,你显然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会有异议,否浴,你是不会自己提出来的。
你会这样说:“现在有些人会说这个计划可能难以落实,他们说的也许有点道理,但是……”接着解释计划将会如何容易地被落实完成。
“有些人会认为太贵了,但是我已经核查了所有必需的支出,平均下来每月只需一千八百英镑。而这项投资每月能产生六千七百英镑的收益。这是一项不错的投资,你们不会不同意吧?”
问题在提出前就解决了,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与下属交谈有禁忌
领导在与下属谈心时切忌以下几点:(1)信口开河,无的放矢。与下属谈心,应当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信口开河,无的放矢。
(2)虚情假意,自我封闭。谈心,贵在情真,心诚,“话不在多,情真才行”。应当真情实意,赤诚相见地谈,采取开放式,而不能虚情假意,只有自己先真心,敞开心扉,才能使下属以真心给予回报。
(3) 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全神贯注,用心专一,这是领导态度诚恳的表现。下属看领导态度诚俊,才愿意谈,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只讲不听,单向“辐射”。只说不听,就是不听对方说,把整个谈话过程都一个人包下来,搞单向“辐射”,这实际上不是谈心,而是“训话”。
(5)放弃原浴,曲意迎合。要有同情心,不等于可以说放弃原则。无原则的宽心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今后埋下祸根。
(6)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对于自己不了解情况需要事后做调查才能下结论,也要如实讲出。对于根本是非问题,更不能支支吾吾,不置可否。在语言表达上,不用“说不清”,“不好说”,“大概”等词语。
(7)乱议人非,传播流言。与下属谈心,可以“聊聊”,唯有一条“闲谈莫论人非”。因为私下议论他人的缺点,最不利于团结。
为了保证与下属谈心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注意以下禁忌:
(1)无明确目的的谈心,实际上是“胡扯”,不仅不可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且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同时由于说话不注意分寸,还容易出口伤人,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谈心者不能不加以注意。
(2)如果自己逢人只讲三分话,那么对方绝对不可能“全抛一片心”。
(3)有些领导在与人交谈过程中,常常有如下表现: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看书报,批文件,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又忽然想起什么事情要处理,把谈话对象丢在一边。还有的挖耳朵,剪指甲,抠鼻子,甚至打呵欠,闭目养神,或不时地看手表等等,表现出漫不经心的神态。下属一看这副“尊容”,心里就凉了半截,哪里还有心思谈话呢?因此,这些怪毛病,都是交谈之忌,是必须彻底扫除的。
(4)谈心是一种双边活动,因此必须坚持双向沟通,双向交流,即说又听,这是搞好谈心的重要条件。如果你老是说,不让对方说,这种训话式的谈话,其结果只能是“你说我听,我偏不听;你讲我通,我偏不通;你要巍办,我偏不办。”也就是说,搞光说不听的做法就会理不达,气不顺,结果是输而不入,压而不服。
(5)如某人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正在检讨时,他劝慰道:怕个啥,单位处理不一定都合理,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 何必放在心上,如此等等。象这样一味无原则地说宽心话,对教育对象认识问题,“非徒无益,而有害之”。因为事实说明,“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一味迁就,曲意迎合,就会助长消极情绪,使原本并不复杂的问题复杂化。因此,要力戒一味迁就,曲意迎合的做法。
(6)有的问题,不好直接了当地说,“好”与“不好”,“行”与“不行”,有时也不妨巧妙回避,但这毕竟是极少出现的,尤其是同下属的谈话中应更少地出现。如果在同下属的谈心中,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态度暧昧,或使用“外交辞令”搪塞你,这样就不是在谈心,而是在耍外交手腕,其结果将是很糟的。
(7)有些人却喜欢议论“人非”,他们爱把一些道听途说作为谈资,津津有味地讲给对方,这是一种不正派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起到挑拔离间的作用。
说话切莫伤人自尊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所谓“脸”,就是人的自尊。人如果没有了自尊,那便无药可救了。没有自尊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失去的;一种是叫人给毁掉的。对前一种人,领导者可做的努力或许很少,后一种情况,领导者要千万注意,不少人的自尊心恰恰是被领导者给毁伤的。
有些人由于工作能力较差,时常做不好事情,反而给领导添麻烦,于是每个单位都想将他调走,又没有地方肯接纳他。有的领导便会说:“他要是能调走,我磕头都来不及!”这种话是伤人自尊心的。
事实上,即使是在工作场合中被视为无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长处。他或许看似低能,却在某一方面潜藏着特长;也许他很笨拙,却也因此比别人更勤奋努力。偌大个单位,总该有适合他的工作可做,而不应对他抱以嫌弃的态度。
有人本身并不低能,但因为做错了事,也会引得某些领导说出伤人自尊心的话来。比如:“你是什么东西?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老底吗?”或者说:“你这种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话一出口,不是叫人心灰意冷,就是引起大吵大闹。
当领导的必须明白,自尊心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不伤害人的自尊心不仅是尊重人格,而且对搞好企业大有好处。人有了自尊心,才会求上进,有上进心才会努力工作。
调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强的人,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尽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后于人。明智的领导要保护下属的自尊心,要想方设法保护下属的自尊心。比如,注重礼貌,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与上级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适当的褒奖,让他们有荣誉感,等等。
自尊心受到毁伤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局部的,就是说,被害者的自尊心并未完全失去,他还能感觉到自己受了伤害,这样他就必须记住伤害他的人,对之产生反感、厌憎乃至仇恨。
如果这个人是他的领导的话,他要么积极地谋划调离本单位,要么便采取“不合作主义”。只要是你说的话,你做的指示,他都不会尽心尽力、甘心情愿地完成。这样,怎么可能把工作搞好呢?
另一类是全部的,就是说被害者已经全然失去了自尊。他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叫自尊心受伤害。他自暴自弃,自甘落后,什么污七八糟的事都干。到头来,他本人毁了,企业的工作必然也大受影响。
伤人自尊心是领导的大忌,在领导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要更加注意。
善用圆通之道
领导者在工作中不可能事事让下属感到顺心如意,句句话都悦耳动听。难说的话不说是不行的,关键是委婉、诚俊,尽量减轻对下属的打击。
有些时骸,有些话虽然并不过分,也并没有什么不正当的意图,但当领导的还是很难出口。比方说,告诉下级被降职了,解雇了;下级辛辛苦苦拟好的计划书,却被你否决了;下级向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而你却由于疏忽大意或工作过于繁忙忘记审阅了,下级向你催问时,你该如何回答?
1.变更计划
首先要说明的问题是:要更改已经通过的计划,该如何向下级说明?
万万不能对下级说:“不关我的事,都是经理一人说了算,我也没办法!”
这样把责任转嫁给下级,自己暂时没有问题了,但部下会对经理产生怨气。或者,一旦下级明白你是在推卸责任,肯定会对你产生极大的反感,你自己的威信也肯定会降低。
也不可为了防止下级反对,而用高压手段制止对方开口。这样做会使下级心里结下疙瘩,对领导不满,也会对工作不满,这是最不明智、最不可取的作法。正确的方法应情理兼顾,善意地说服他,才能使下级真正地心服口服,不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
2.提案被耽误
有时领导接受了下级的提案,并且满口答应“看一看”,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没有看,这时下级希望得到一个完满的答复,而问领导:“那个提案,您看过了吗?现在办得怎么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直率地说:“我现在很忙,实在没有时间细看。不过一周之内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同时,最好在约定时间之前,主动答复下级。下级一定会被领导主动的热情所感动的,尤其是如果答复是否定的。与其让下级追问理由,不如由领导主动加以说明,表示领导的确认真对待他的提案,是有诚意的,而不是草草应付了事。
如果提案需递交给更高一级的领导,而上一级的领导态度不明确,以至于没有确定结论时,此时领导最好能说明立场,表示自己已经递交给上级,却久久没有回音。不得已催促上级时,所得答复却是否定的。这时要详细说明,千万不能敷衍。
3.降级通知
有时骸,公司人事调动,下级被降职,或是调到分部,或是被打入“冷宫”,委派他去干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总之不再受到领导的重视。领导这时有责任通知他,并且要耐心安抚,尽量使他能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前往新岗位就任。
千万记住不要用伤感情的字眼。下级被降职,心里本来就非常不痛快了,领导再用词不当,甚至恶意地嘲讽对方,无异于是给下级满腔怒火再浇上一盆油,顷刻就会爆发出来,造成难以想像的后果。
“砍的不如旋的圆”。这是木匠们谙熟的道理,做领导的更要精于此道,在作出有违下属心愿的决定时,对他们进行圆通的解释,才不会有生硬、冷酷之感。
不乱开空头支票
乱开空头支票,用文雅一点的话来说,就叫“轻诺寡信”,即很轻易地便答应别人这样那样,实际上却无法做到。
从理论上来说,“轻诺”是必然“寡信”的。
身为领导,手中当然握有一定的权力,但谁的权力也不是至高无上的。领导本身也受着种种制约,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轻易对别人许诺,说明你根本就没考虑所办一件事情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困难一来,你就只会干瞪眼,给人留下“不守信用”的印象。许诺越多,问题越多。所以,“轻诺”是必然“寡信”的。
领导人首先要避免的是,不乱开空头支票,即不“轻诺”。
有人说:“那好,我不‘轻诺’。我在对别人许诺之前,先认真想一下可能会遇上的麻烦,然后再考虑如何克服这些麻烦。等我考虑周全了,再答应人肌,好不好?”这样做比起“轻诺”来是进步多了。但是,还可以再进一步。想得再周全,实际做起来也可能有问题。“那么,干脆就别许诺了!”
为什么要急着对别人许诺呢?你完全可以给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你说你可能办成某件事,注意,仅仅是“可能”,而不是许诺。若办成了,效果一点也不比许诺差。若办不成,也是有言在先,不存在不守信用的问题。当你没有十分把握的时骸,不要向人许诺,有几分把握,就实事求是地说几分。有经验的人一看你“轻诺”,就知道“寡信”。而一听你说:“对不起,这件事我不能础保票,我可以努力一下试试。”就知道你是靠得住的人。不作遭人反感的讽刺
有些主管看到部属因工作不顺利而意志消沉时,会以揶揄地口吻说:“为何这样颓丧,失恋了吗?”“优秀的人,到底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听到这种话,有些部属会付诸一笑;较敏感的则会回答你说:“不要讽刺巍,好吗?”“不要再讽刺下去了。”
当部属遭到挫败时,你应当这样告诉他:“不要紧!把失败的原因找出来,下次改进”,“以后你在这些地方要小心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说话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有时骸,同一句话会因对象的差异产生迥然不同的反应,这全视对方性格而定。以自我为中心之部属 (自信过甚型),无意的讪笑也会引起他强烈的反感。对付这种部属,明确指出他的缺点是最好的方法。
依赖他人之部属 (自信丧失型) ———讽刺他,就如同将他推至地狱;反复不停地责骂,更易使他失却信心,抬不起头来。遇到这种部属,惟一可行的就是尽量宽恕他,尤其要避免正面的责难,事后再找适当的机会慢慢诱导他踏上正轨。
E公司的工厂,有一个部门里的年轻男员工皆留着长发,有些披头散发,好像“叫花子”;有的虽经过整理,但却易被误认为女子。总之,从外人的眼光看来,都是非常不舒服的。
工厂的F经理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将这些人一一叫来讽刺他们说:“你这样从后面看像个女人”、“你就像乞丐一般”。
以后,这些年轻人尽量回避经理,丝毫不理会他的讽刺。
知道此情况后,G经理立即召集这些年轻人说:“你们留这么长的头发,使我很伤脑筋,你们这样不仅破坏了别人对公司的印象,而恰别人还以为是我答应你们这么做的,我实在吃不消。请你们尽快到理发店去剪短头发,不愿意这么做的人,就请到我这儿来,大家好好商量。”听了这段话,这些年轻人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心想若不去理发就要到经理那儿解释,反而不好。结果,这家公司的长发现象就再也看不到了。
适当拍拍下属的“马屁”
有些下属经常对领导溜须拍马,并以此为天经地义的事。而要让领导拍下属的“马屁”,就有点儿让人难以接受了。其实,出于把单位搞好的目的,领导对下属奉承也是在理的。
例如,有一件任务是领导者和其他任何下属所做不来的,要做成此事,只有一位下属有可能。那么,作领导的就应该积极主动地走过去,对这位下属多作鼓励,阿谀奉承几句也要在所不惜。
切记,领导者不能为“拍马”而“拍马”,要“拍”有所值。“拍马”之后还不能让下属看出迹象,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程度。
领导这样做,同样会得到大多数下属的信任。他们甚至会以为领导者礼贤下士,没有“官架子”云云。总之,做了这类事情,同样有助于建立领导个人的威信。你应该破除“等级观念”,下属的“马屁”该拍还得拍。可又不能频频使用这一着。你经常拍下属的“马屁”,会让人认为你没有能力,一味地依赖下属。久而久之,下属们对你也就失去了信心。失去威信和信任感的领导,也做不长领导了,这是必然规律。
常言道:“恭维不蚀本,舌头打个滚。”要笼络下属,奉承是一件轻巧实用的武器,又用不着你掏腰包,何乐而不为呢?
领导“拍马”要“拍得”有分寸,不离谱,要恰到好处,不能给下属肉麻的感觉。可以从日常细节入手,下属穿了一件新衣服,你第一次遇上他,可以摆出欣赏神色,兴高采烈地赞扬:
“这件汗衫很称你啊!”
“噢,础扮得叫人眼前一亮哩!”
“嗯,今天这样漂亮,有喜事呀?”
“你真有眼光,这衣服太帅了!”
有人穿了新鞋、烫了头发,甚至背了个新手袋,你也可以套用以上的赞叹词。不过记着,必须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说,否则就流于虚假和公式化。
除了础扮,请多注意下属的工作表现。某下属刚好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或者顺利出差回来,别忘了恭贺人肌,说:
“你真棒,难怪老总器重你!”
“你的干劲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旗开得胜,下一个任务又是你的囊中物了!”
这些说法并非叫你做人虚伪,而是多留意点别人,学会欣赏别人,对你有一定的好处。
一般人总爱听赞美话,聪明的你就不妨大方一点,多赞美别人吧! “这个意见不错,就这样做吧!”“真棒,你给我提供了一个好办法!”这样,下一次他会更努力地为你效劳。
贴近百姓的话受欢迎
1993年2月15日,江西省举行全省银行行长、保险公司经理会议。两位副省长讲话后,省长向一千多名到会者讲话:
你们已经听到了,两位副省长讲了那么多好话,无非是向你们要钱,当然话也是实事求是的。江西还不富,要搞好建设需要资金投入,为了筹措钱需绞尽脑汁。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表示对你们工作的支持,这也是说的老实话。
我到下面去,人家就讲,省长来了能不能给钱,我就问他,你知道省长是什么意思吗?我说省长就是省钱的(全场欢笑),如果找我来要钱,那我首先请你们多挣钱(又一次欢笑),你们要生财有道、取财有度、用财有方。我也经常对下面干部说:共产党给了你‘帽子’,老祖宗给你留下一块土地,就看你怎么搞。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人家搞得好,你搞不好。我一来就要钱,我下次还敢再来吗? (全场大笑)
现在专业银行要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这是对的。把经济搞活了,效益提高了,就能使老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可以多增加点收入,老百姓的钱多了,就可以多贷点钱给企业。去年我省发钱是历年来最多的吧?你们银行发了多少钱,我也有点数,不然的话,今天大家来开会就没有这么好的精神面貌 (鼓掌)。但发票子还是要有宏观控制。今后五年我们省无论如何要集中财力物力搞基本建设。主要是建电厂、办交通,上通信设施。请大家出力献策,在多方筹措资金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吸引外资,除引进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外,要吸引国外大财团、大客户来投资搞重点建设,提高外资的水平。挖掘资金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重视选准投资项目,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缩短在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已投产的项目要尽快达到生产,下决心压缩产成品的资金,降低消耗;要通过深化改革,如对小型企业拍卖,或租赁,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来提高我们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素质。
谢谢同志们哟,我向大家敬个礼! (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省长讲话,600多字,引起三次欢笑、两次掌声,这是从前不可想象的。省长运用幽默、曲解、暗示等语言艺术手法,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句句点到与会者心上。从讲者与听者的呼应中可以判定,会后与会人员同心同德把本省经济搞上去是毫无疑义的。
群众厌恶“官话”。这“官话”指的是“八股文”,是“假、大、空”,是半天割不出血来的钝刀子。群众喜欢的是实事求是、平易近人的“公仆式”言语风格。领导不应染上官僚主义者的言语习气,如用空洞无物或含糊不清的话语来敷衍塞责;讲话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盛气凌人,强词夺理;不懂装懂,冒充行家。一些令人生厌的官僚习语应避免,如“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考虑你的问题”,“成绩还是主要的嘛”,“总的来说,很好、很好”,“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等等。
领导的言语风格受自己的个性、工作作风影响。一位优秀领导,应当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表现出尖锐、泼辣、生动、犀利的语言风格。以实话为基础,说出个性话,群众才爱听,才能振聋发聩,才能引起共鸣,才能鼓动群众同心协力地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