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000000071

第71章 默多克的启示:生意人都是疯子(1)

老狐狸说

鲁伯特·默多克是一个颇为典型的澳大利亚人。他出生于1931年3月11日,父亲一直在报社工作,担任《悉尼太阳报》总编辑数十年,直到退休,后来他自己投资办报。父亲是知识分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学业问题,给儿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默多克完成中学学业之后,不辜负父亲厚望,顺利进入英国牛津大学修读经济。大学毕业后,他留在英国,在伦敦的《每日快报》工作。1952年父亲去世,次年下半年,默多克作为父亲的合法继承人,继承了父亲的报业,接过了父亲的一家报纸阿德莱德《新闻报》。

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南部城市,但论到名气,不能于悉尼、墨尔本相比。因此,默多克继续经营阿德莱德《新闻报》的同时,也在留意其他城市的报业情况。他在1956年购买了墨尔本《新思潮》周刊,1960年购买了悉尼《坎波兰报》、《镜报》,1962年购买了WIN4电视台频道。1964年7月,默多克的“新生儿”——《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澳大利亚人报》创刊号印数25万份,在以后的四周里,报纸免费供应给当地住户,且送货上门。

默多克在澳大利亚发展以后,决定实现跨国经营。他在1963奶牛购买了香港亚洲杂志公司28%的股份,1964年购买了新西兰惠灵顿的主要报纸《自治报》,1968年设法拥有了英国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大众化的《世界新闻报》集团49%的股权,1973年在美国一举买下了《快报》、《新闻》以及他们联合发行的星期日报纸,1980年买下了英国影响很大的《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1985年在英国收购了“福克斯公司”和城市传媒公司,1988年出资30亿美元兼并美国三角出版公司,1989年又接管了柯林斯出版公司等,在全球掀起了一股“默多克旋风”。卫星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鲁伯特·默多克创立跨国传媒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983年他在因果创办了天际广播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因果电视网的核心和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电视集团。与此同时,他的新闻公司集团也迅速国际化,除了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之外,还经营着航空运输、石油、羊毛等多种行业。1996年,鲁伯特·默多克已经65岁了,他任然控制着新闻公司32%的股份,就如同管理者自己的领地一样。

●收购《世界新闻报》

默多克多年来一直梦想买下伦敦的《每日镜报》,但经他的朋友卡托(伦敦摩根,格林菲尔投资银行和澳大利亚联合公司的合资企业经理)多方了解后才得知该报的主人国际印刷公司并不想卖掉它。1968年年底,卡托告诉默多克,《世界新闻报》有可能买下来,默多克立即产生兴趣。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最大众化的报纸之一。该报的体育版办得非常出色,是英国最成功的报纸之一。其发行量在1950年高达850万份,1968年仍有600万份,它是保守党坚定的支持者。

这次默多克控制《世界新闻报》,不是因该报陷于困境而去收购,而是利用该报在控股方面出现的漏洞而智取的。控制《世界新闻报》的世界新闻公司自19世纪末成立以来一直由卡尔家族管理着。埃姆斯雷·卡尔爵士是第一任主编,50年后交给他的儿子威廉。到1968年,威廉爵士已做了16年的总裁。此时公司虽然资产增加了两倍但利润却下降了,股票价格也跟着下跌。但卡尔家族并不担心他们在公司中的地位是否牢固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拥有27%的股份,还有25%在他们的一个表弟雷克·杰克逊的手中。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杰克逊教授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生性孤僻而浪漫,与他的第六个妻子生活在巴黎。婚姻上的屡屡失败使他同家族的其他成员疏远了,因为对股票收益情况不满,他便产生想卖掉他手头25%股份的念头。卡尔向杰克逊出了每股28先令的报价,而杰克逊要求的价格却比这高出两倍。卡尔家族难以忍受。为了吓唬卡尔,杰克逊竟然想卖给卡尔家族难以信任、难以接受的另一个报业大亨马克斯韦尔。马克斯韦尔出生于斯洛伐克,二战中参加英军,占领德国时获得大量科学文件,靠出售这些文件而发财。他是英国议会成员、工党人士,他行为粗野,喜欢玩弄权术,令卡尔爵土深恶痛绝。世界新闻公司的股票分为有投票权股与无投票权股。马克斯韦尔提出,有投票权的股票每股37先令6便士,无投票权的股票,每股36先令,总金额为2600万英镑,这十分合雷克·杰克逊的心意。但对于卡尔家族来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就在这紧急关头,默多克像一位古代的骑士一样突然出现,来帮助卡尔家族。默多克的出现无疑使卡尔家族稍感宽慰。默多克与威廉、卡尔等卡尔家族主要成员共进晚餐,经过一番亲切的交谈终于取得了卡尔对他的信任。但他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对抗马克斯韦尔的报价(每股后来升至50先令)。

卡托建议,默多克的新闻公司在澳大利亚的某些资产可转给《世界新闻报》集团。按汇率,《世界新闻报》可以发一些新股票给默多克的新闻公司。卡尔爵士同意了,并且最后同意了默多克与卡尔的侄子克利弗一同成为联合执行董事长。此外卡尔爵士早就认识默多克的母亲,并很尊重她,所以认为她儿子也是可信赖的。

根据协议,他们同意发行足够多的新股票,以让默多克凑足40%的有投票权的股票。这样他和卡尔将各控制股票的一半以上。默多克也保证购买股票不超过40%。随后,《世界新闻公司》新发行5100万股有投票权的普通股票;总数占全部股权的35%,默多克新闻公司持有股权的40%。此时默多克要做惟一的执行董事长,否则就不干了,但卡尔为阻止马克斯韦尔已别无他路。经过一番与马克斯韦尔的明争暗斗,默多克取得决定性胜利。卡尔家族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账面上损失了约200万英镑,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杰克逊也因股价大幅下跌失去了出售股票的机会。

此后默多克又继续收购股票,很快便控制了49%的股权,进而合法地当上了董事长。当他大模大样地走进《世界新闻报》的办公室时发现公司运营状况很差,他于是着手改变报纸的结构,精简人员。卡尔爵士的女儿回忆道,“那些与卡尔家族有关系的人都被清理掉了。”对版面设计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变更。默多克从来就不能容许一个主编自行其是,按自己的观点任意发表文章。

●收购《太阳报》

英国《太阳报》、《世界新闻报》的办公楼与“舰队街”仅一街之隔。20世纪50年代“舰队街”开始繁荣起来,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急剧增加,由于利润颇丰,报业老板忽视了对印刷工人采取限制。“舰队街”的印刷工人是英国工人中工资最高、纳税最少的。在波维尔大街的《世界新闻报》办公楼,默多克发现给工人们支付的工资过多。他又无法让印刷工人每天都工作,因为印刷设备陈旧、混乱不堪,这意味重新开设印刷厂与一份日报。这就导致了他后来对《太阳报》的购买。

《太阳报》前身是《论坛日报》,是一份严肃的报纸,常常反映左翼派别的意见,在20世纪30年代该报自诩为英国报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但战后它开始逐渐衰落了。1961年,《论坛日报》被《镜报》集团收购,1964年改名为《太阳报》,从此获得新生。其读者是年轻人,他们渴望有一份新的、更有综合性的大众化报纸,来反映他们的价值观。但到1969年,《太阳报》发行量从150万份降至85万份。《镜报》公司亏损了1200多万英镑。股东们不耐烦了,要求董事会马上卖掉它。

马克斯韦尔第一个有意购买《太阳报》。1969年,为让《镜报》集团把报纸卖给自己,马克斯韦尔保证,如果他买下这份报纸,他就计划削减报纸的预算,裁减人员,并保持较低的发行量,这样就不会威胁到《镜报》了。《镜报》集团老板高兴得差点儿晕过去。他们让马克斯韦尔付5万英镑的预付款,再根据以后的发展情况,交20万到50万英镑。

但工会不干了。他们拒绝了准备裁减工人的马克斯韦尔,工会明确告诉《镜报》,如果将报纸卖给马克斯韦尔,他们就会制造大麻烦。该集团的另外一份报纸的工人也发出同样的威胁。马克斯韦尔本人的经济状况不好,也有点儿进退两难。

这时默多克又出现了,进入了他与马克斯韦尔长期竞争的第二轮,默多克又遇到一个好机会,若马克斯韦尔不能与工会达成和解,《镜报》集团就不敢把《太阳报》卖给他。默多克向《镜报》集团保证不让工人失去工作。尽管如此,董事会一些成员反对把报纸卖给默多克。最终于1969年11月,默多克还是得到了它,出价竟没有超过50万英镑。简直就是白拣了一份报纸。

默多克一接管《太阳报》,就坚持裁减人员,降低成本,工会无奈只有同意;他把《太阳报》改成小版面、多版页的报张,这样它随时可读,便于携带而且默多克又使出了惯用的伎俩,他把色情、笑话及一些人们敏感的东西混在一起,制造出颇具诱惑力的“佳酿”。为此,他从澳大利亚带来了一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小报记者,并从澳大利亚调遣来一位名叫斯科脱的人,担任伦敦区域的副总裁。

在数月之内,《太阳报》的发行量翻一番,而且还在继续上升。1970年1月,《太阳报》要求废除“荣誉制度”,当时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人被授予各种勋章和嘉奖,以表彰他们对国家的突出贡献。在创办悉尼的《镜报》时默多克就开始攻击这种荣誉制度,他说:“我们才不打算向任何特权和正统势力弯腰低头。”

在1970年5月17日,默多克发表《为什么必须是工党》的评论,以支持工党,但爱德华·希恩率领保守党赢得选举后,《太阳报》表现得很大度:“好好干,爱德华·希恩!”默多克总喜欢与执政党保持一致,他的报纸没有什么政治原则。默多克一直拿出大笔的钱用于奖励和晋升编辑,而《太阳报》的成功主要是归于这种聪明的奖励制度。并且他特别重视推销,他还为此专门带来推销大师格拉姆·金,因为金迷恋于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于是默多克便开着罗尔斯·罗伊斯汽车,一起与金游览伦敦市区及郊区的旧城堡。这自然很讨金的欢心。金同意搬到伦敦,负责经销《太阳报》。到1970年年底,《太阳报》的销售量已增加到1700万份,仅次于《每日邮报》。在报业内部,《太阳报》于1971年年初被评为“本年度最佳报纸”。默多克认为,《太阳报》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份小报,大版面报纸不属于现代生活,而小版面的报纸才能和拥挤的地铁、巴士伴随在一起。

●收购《泰晤士报》

除了下手收购《太阳报》外,他还进攻了《泰晤士报》,《泰晤士报》是英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1981年2月,默多克成了伦敦《泰晤士报》的老板。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是“正统势力的黑板报”。但这份报纸的发行量逐年下降,连年亏损。《泰晤士报》与《周日泰晤士报》两份报纸都属于汤姆逊集团。

1959年,加拿大的出版大亨罗伊·汤姆逊从洛德·金斯莱手中买下《周日泰晤士报》,当时发行量不到100万份,而汤姆逊接管后,发行量在1976年就达到150万份。由此汤姆逊又获准买下了《泰晤士报》,他称这次收购为“我做过的最伟大的事”。收购后,丹尼斯·汉密尔顿任《泰晤士报》与《周日泰晤士报》两份报纸的总编,威廉·里斯莫格任《泰晤士报》的主编,哈罗德·埃文斯成为《周日泰晤士报》的主编。汤姆逊从不干预编辑们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持编辑们的新闻自由度,深得记者们的爱戴。

《泰晤士报》的周末版《周日泰晤士报》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在新闻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大放异彩,而它的“老姐”《泰晤士报》在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却不怎么好。

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报纸管理层都在认真地考虑如何引进“新技术”,即计算机化。但这种新技术革命却遭到了英国绘图协会的拒绝和反对。因为如果文章与广告设计输人计算机系统后不仅漂亮,而且可以减少一些打字员,但打字员们都属于英国绘协。除非报纸的资方同意“重复输入”,即由任何非协会人员打印的东西必须由绘协人员再重复输入一次。无休止的谈判与一次次停工导致金钱损失后,汤姆逊集团失去了耐心。他们在1978年11月底关闭了这两份报纸,以迫使绘协让步。在停工的一年里绘协丝毫不妥协,这造成了4000万英镑的损失,而且关门期间报纸的经理、记者们照拿工资。最后汤姆逊只得同意“重复输入”。1980年间又出现报纸中断印刷,到1980年秋《泰晤士报》亏损达1500万英镑,这时记者们罢工要求提高工资。这简直让汤姆逊无法忍受,于是1980年10月22日《泰晤士报》被推出来卖,投标日期截止于12月31日。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来买,报纸将在1981年3月初关闭。关闭意味着公司必须支付3600万英镑的补偿金给所有的职员,这是汤姆逊家族不愿看到的。

两报的主编里斯莫格与埃文斯决定自己拯救他们的报纸,里斯莫格在纽约遇到默多克,他被默多克的绅士风度深深吸引住了。默多克对另一个主编埃文斯则充满敬佩之情。

默多克知道,他已是英国报纸的老板了,如果再买一份报纸,投标的价格必须通过垄断与兼并委员会的检查。而如果报纸是不赚钱的,而有倒闭的危险,投标有可能不受检查,不过如果一旦检查,默多克的这次收购就将泡汤。

默多克在汤姆逊定的最后期限之前出了100万英镑的价,同其他投标者一样,他知道如果交易失败,则汤姆逊家族将支付巨额的补偿金。

同类推荐
  •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能不看的职业精神准则!服务意识、细节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感恩心态、执行力,一个都不能少!以病人的生命为重,做医学的仆人;高尚的人文品格和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虚怀若谷的胸襟;超越世俗的爱人之心……这是医务工作者修炼自身的超级法宝!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一句话影响一生

    一句话影响一生

    发现“一句话”的思想巨能,并以此为自已找到影响一生的契机,重塑一个真正的成功的我!在这个人与人激烈竞争的时代,那么你就是最幸福的人。也许,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寻找“大部头”的成功学书籍中一条条改变自己的道理,假如你以短平快的速度阅览“一句话”,那么同样可以以小博大,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一句话”是最高度的智慧浓缩,往往是最具画龙点睛之功的。我们不可能永远自己去苦寻脚下的成功路,而是要在借鉴别人成功心得的基础上,加快自己通向人生目标的步伐。
  • 工作禅

    工作禅

    禅,是治疗现代人浮躁心灵的良药。以禅的意境去对待工作中的困惑,将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工作中,你就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工作坊就是道场”就是提倡人们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心性,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并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维境界得到升华。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愈来愈快的工作节奏,使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使人们感到失落、迷惘、困惑。面对繁忙的工作、复杂的市场、变化无常的人际关系,只要有一颗禅心(信心、爱心、诚心),就足以承受这些。
  • 哈佛家训

    哈佛家训

    《哈佛家训》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使他们见微知著,从一滴水看见大海,由一缕阳光洞见整个宇宙。
热门推荐
  • 逆天丹神

    逆天丹神

    异界战国,群雄争霸,唯强是尊,丹破乾坤。杨凡,太极杨家传人,身怀逆天宝鼎,却为人所害重生到百草大陆,从此开始一段堪称妖孽的异界人生。“小王爷怎、怎么一出生就会讲话,妈呀,这、这不是妖孽吗?”稳婆看着襁褓中的杨凡就像看到鬼样,老脸上的粉底簌簌而下。“花蕊姐姐,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娶你做我的老婆,你要等我哦……”三岁的杨凡腆着肚子作大人状,脸上是既滑稽又认真的表情。“敕令百草大陆上所有修真宗门掌教三日后来此朝拜,违令者杀无赦!”成年的杨凡一袭白衣,屹立在千仞悬崖上,飘飘欲仙,威凌天下。杨凡语录: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灭我,我就偏要逆天而行,终有一天,我会把那些曾欺凌过我的人都踩在脚底!
  • EXO不负时光

    EXO不负时光

    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变越美好的东西,只有回忆那些美好的日子和我曾爱过的你,还在我心里那是一段时光而你是我的时光恋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荒神令

    荒神令

    这个大陆上,没有强者,没有弱者,只有超越强者的!欢迎来到!荒神大陆!
  • 迷仙音

    迷仙音

    一曲《迷仙引》,一颗琉璃心,谁人道:“一世宁安。”
  • 伊伊我妻

    伊伊我妻

    本文女主是一个天才少女,她从小就自学完初高中,大学的所有课程,是一个全能大佬……本文男主纳兰钰是盛世集团的太子爷,15岁起开始经营自家产业,18岁成为世界有名的商业大佬……当两个才子才女相遇,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当总所周知的废物筱微的身份一个个暴露,无数人被打脸百里筱微:他们说我是一个学渣某学霸:谁说的,分明就是一个学神好不?百里筱微:有人说我是个音律白痴某音乐界大佬:假的假的,这明明就是个笑话,你可是音乐界的巅峰存在百里筱微:他们还说我没人要……N个大佬说:我是你的,我是你的纳兰钰:你们胆子大了,敢跟我抢人,哼!
  • 永恒的誓言

    永恒的誓言

    爱的誓言究竟是什么?苦苦寻找为什么还是找不到?直到我遇上了你,爱不需要太多的豪言壮语,只需你的陪伴。直到我对你说出了几个字“爱你的誓言,今生今世永不变。”
  • 美女别逃

    美女别逃

    看着林涵雨如此的紧张着秦然,这让应皓的心里在瞬间,那种不舒服的感觉骤然的增加。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难道真的会是爱吗?
  • 异世妖恋

    异世妖恋

    一场盗墓引发的血案。为了寻找因探墓无故消失的小伙伴,他们踏上了进墓之旅。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性格大变,四周的恐怖丛生,面对险象环生,她该何去何从。一场只为了引她而来的阴谋,她从墓穴穿越回了过去,她该如何去面对?面对千年的等待,他们又将如何展开新一轮的纠缠……
  • 逍遥随心游

    逍遥随心游

    鲁逸大陆,龙无缺和他的兄弟们仗剑天涯,随心而动,随遇而安,逍遥任我行。故事如涓涓细流,漫过一个又一个情节,走过一个又一个感动。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迥异,但各有各的际遇与人生。贴近他们内心,你会发觉原来可以这样逍遥,可以如此自由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