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岁首,元正之日,是大朝会和大陈设的大日子,地方的朝集使都云集而来,皇宫之内挤满了上万的朝臣,一个个都隆重地着装了礼服官服而来,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对于这些地方官来说,这是难得一次的面圣机会,自然都显得紧张而亢奋。
从宫门一直位列到殿内,品级逐级递增,文东武西,坐北朝南,一个个都静静地站着等候,加之有监察御史在身边监督个个官员的纪律,故而没有人敢打盹亦或是交头接耳的。
皇上位于正殿之上,头戴垂着十二串白珠的衮冕,接受臣僚们的拜贺,召见文武百官,会见各地前来汇报工作的朝集使以及各国使者的礼仪活动,并接受各地朝集使和使者的进贡。
大朝会之后便是大陈设了,历代宝玉、舆辂以及宫县之乐等象征着国家最高级别的礼器都一一陈设了出来,以彰显我大唐帝国的国体。仪式举行时,皇帝、朝廷官员与各地朝集使、皇室宗亲都要身着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服装,并且依照等级次序,先后由皇子们、三公(司徒、司空与太尉)上前拜贺,然后由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将地方各州的贺表上奏宣读,接下来是门下省的黄门侍郎上奏各地的祥瑞情况,而后由户部尚书上奏各州的进贡物品名单、礼部尚书上奏周边各国的进贡情况,太史局的太史令汇报天象。这一切程序完成后,由门下省长官侍中宣布仪式结束。这时,中书令要带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中高级官员一起上前向皇帝拜贺,一时“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大陈设的庄严性体现无遗。
这大半日下来,站的人腿脚发酸,好在凌风和上官绫潇早晨出门前喝了一碗芝麻糊,不然这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用上饭呢。
仪式都举行完毕了,地方的朝集使都可以退场了,而妃嫔们、皇子们、內朝重臣和外国使者则要陪着皇上继续欣赏这歌舞平升的盛宴,也就是由上官绫潇和荣王一手操持的元旦盛宴了。
几乎是接近黄昏的时候,荣王才引得众人前往了会场。
一进入会场,便是一张长长的铺着桌布的木桌,上面放着许多被盖子盖着的菜肴,盖上都附了菜名和主要食材的介绍。
绕过这张大桌,前面便是众人的席位。每人一桌一椅,手边的小方桌上都沏了西湖的雨前龙井,加上宾客们落座的时间,水温刚好事宜,茶的味道也是浓淡最好;桌上还有一个四格拼接的大圆盘子,一格放着干果,一格放着蜜饯,一格放着糕点,一格放着冷菜,无论是从颜色的搭配,还是摆放的花式,都是让人赏心悦目的;除此之外,桌上放着的就是酒壶、酒杯和餐具了,因为是盛宴,所以用的都是金器,最别致的是,每副碗筷边上还有一块绣花的红绸手绢,折成了帽子形状的立在边上。
每一个座位边上都守着一位婢女,双手托盘,盘里放着一张红纸,红纸上是上官绫潇娟秀的楷体,上面写的都是方才那张大桌上的菜品,这就是一个手制的菜单。
“哈哈哈哈哈……这些花样都是容儿想出来的?”看到这么多与往年不一样的花样,皇上便是大笑起来。
“回父皇,场的设置和这些新花样都是上官将军的主意,儿臣主要负责菜肴和助兴节目的安排。”荣王笑着回答道。
“皇上,各位大人,可以看看盘里的菜品,有想用的,想要多少的,就告诉了身边的侍女,侍女自会取来,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想用佳肴美酒。”上官绫潇像一个主持人一样站在了众位的面前解释着。
“好,朕来瞧瞧。”说着,皇上就拿起了菜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