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个浙江村及其他
民国有个绍兴帮,北大是个浙江村,这是一种现象。不过就鲁迅先生本人来说,或者说就当时初到北京,还住在绍兴会馆的绍兴人,是不愿意多谈绍兴的,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中说,鲁迅就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人家问他籍贯,回答说是浙江。周作人认为,绍兴人不喜欢“绍兴”这个名称的原因有三:第一是不够古雅。绍兴古名于越,秦汉时称会稽,绍兴之名则迟至南宋才有。第二是不够光彩。绍兴作过偷安一隅的南宋小王朝的临时首都。1131年,昏庸无能的宋高宗赵构改年号为“绍兴”,并把越州改名为绍兴,用这个吉祥的字面寄托“绍祚中兴”之意,绍兴于是成了中国封建王朝昏庸软弱的代名词,里外透着一股自欺欺人的意味。第三是绍兴人满天飞。《越谚》载“麻雀豆腐绍兴人”的俗语,谓三者到处都有,实际上是到处被人厌恶,即如在北京,绍兴人便很不吃香,因此人多不肯承认是绍兴人。
鲁迅就说自己是浙江人。
这跟鲁迅不喜欢杭州似乎是一个道理。这是他的偏执,也是他的可爱。
作家叶兆言曾经写过《北大是个浙江村》一文,专门作了一个小统计,他说:史书上说毛泽东当年经常去北大旁听蹭课,深受高人启发指点。蹭课听了什么内容,已记不清了,长知识不用怀疑,变深刻也理所当然,感觉中他一定会有些郁闷,因为听来听去,都是些浙江口音的人在讲课。当年的北大,差不多就是个浙江村。先说大学校长,大名鼎鼎的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他的前任胡任源任职时间不长,是浙江吴兴人。外举不避贤,内举不避亲,像蔡元培这样堂而皇之,好玩一把同乡会的倒也不多见。在现代教育方面,蔡元培差不多就是祖师爷了,他取消了分科制,改设十五个系,这些系的领导人,竟然比一半还多的是浙江同乡。数学系主任冯祖荀,浙江杭县人。物理系主任夏元庠,浙江杭县人。化学系主任俞同奎,浙江德清人。地质系主任王烈,浙江萧山人。哲学系主任陈大齐,浙江海盐人。中文系主任马裕藻(幼渔),浙江鄞县人。史学系主任朱希祖,浙江海盐人。经济系主任马寅初,浙江嵊县人。后来又增加了几个系,教育系主任蒋梦麟,浙江余姚人,以日语为主的东方文学系主任周作人,浙江绍兴人。
麻雀豆腐绍兴人,麻雀到处有不稀奇,豆腐是中国的最好吃,而绍兴人在脱了师爷的长衫之后,在知识界牢牢占有一席之地,这实在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情,正如当年的北京大学能允许毛泽东这样的旁听生蹭课一样,听来听去都是江浙口音这也是事实。笔者也曾经查过不少文字,想知道当年的学生对浙江这些先生们讲课的反应,其实好多学生都是听不懂这些先生在讲些什么,一是因为南方口音问题,二是这些先生多数还是书斋型的,讲课并不生动,所以那个时代,说得好远远不如写得好,不讲今天,于丹和易中天是讲而优则写。
民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原因,浙江江苏一带的文人入仕成名的比较多,而浙江尤以绍兴宁波和杭州居多。蔡元培以下,除前面提到的许寿裳和周氏兄弟、孙氏兄弟、许钦文等,民国史上,在文史哲教和出版等诸多领域颇有影响的人物,且有些不少跟蔡先生和周氏兄弟有过交道的,他们中尚有——经亨颐、刘大白、邵力子、马寅初、沈知方、马一浮、夏丏尊、章锡琛、竺可桢、姚蓬子、范文澜、陈建功、胡愈之、罗家伦、魏金枝、孙席珍、徐懋庸、俞启威(黄敬)、陈梦家等,这里当然没有包括还有一大批在政府里面当官做职员的。这些人中,有些跟蔡元培关系很近,比如范文澜,北大毕业后曾任蔡的私人秘书,有的算是蔡先生的同事,比如当时的国民党的宣传部长邵力子先生,此君曾为鲁迅全集的出版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民国史上,绍兴一地的确出了不少文才。如果把祖籍什么的算上,再把历史上绍兴曾管辖的余姚也算上,那这样的文才就更多了。虽然鲁迅先生对自己的故乡也颇多怨言,但不能否认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最后都离开了故乡。事实也再一次证明,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有所作为。
当然,团体和帮派中有一两个领袖,一面大旗,这也是自然而然引成的,比如蔡元培,比如鲁迅先生,这其中相互的帮衬和支持尤为重要。
只可惜鲁迅先生早逝,周作人也早早地失去了话语权,蔡元培先生也于1940年去世,随后许寿裳先生于1948年在台湾遭非命,而周建人的影响也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界,而他的一帮同仁和学生,后来能幸存下来的,也都成了规定情景下的回忆者和注释者。就这样,到1949年,一个风生水起的时代就这么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