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他们不是教师,对孩子们的影响却常常胜过教师;他们不在学校里,却常常足以左右学校教育的取向;他们不办教育,却占据着教育对象的起点,决定着学生的真善美价值观的原始取向。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认同“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孩子是属于家长的,于是血统及其网络作为一种可延续性财产倍受重视,而子女则与家长之间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加上随着计划生育而出现的独生子女现象,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为特殊。许多父母痛感自身文化知识的缺乏,试图从孩子身上挽回自己曾该拥有的教育机会和学历资格,这两种因素的交叉结合,把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的亲子关系,又进一步畸形化,使传统的家长角色中又渗入大量的情绪成分和非理性因素。他们从望子成龙上升到“急子成龙”;从操劳孩子的近期生活养育上升到操劳孩子的终身。但其总的特征是在时空、利益和居住等方面,在生活保障、安全保障、归属所依、尊严建立和理想实现等五大需要网络上,今天的家长对子女都比以往大大延长和扩张。其结果是:对子女的无休止的照顾既过分又多余的关心,对孩子过分监督等,这些举动的结果却令家长们十分意外:越是水深火热地“爱”子女,子女们越是疏远,形成了现实中各个家庭中形形色色的“代沟”。
令父母们感到不解的是,孩子们并不会理会家长的这番“好心”。
有个叫毛毛的男孩,被母亲强迫着学钢琴。说起来母亲也真是下了苦心,钢琴是用两年省吃俭用的积蓄买下的。妈妈每周两次陪毛毛到钢琴教师家学两个小时,为了对孩子练钢琴能起到监督作用,仅有一点简谱底子的母亲还去加强班学了几个月的五线谱。可是毛毛练钢琴比吃奶还费劲,要想让毛毛坐在琴凳上,用他妈妈的话讲:“不打一顿,也得数落10分钟。”可即使如此,钢琴仍引不起毛毛丝毫的兴趣。他多么想和小朋友们去绿荫场上欢欢快快地踢几脚足球啊。因此,对母亲强迫他学钢琴、练钢琴,愤慨情绪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他把这股怨气发泄在了钢琴身上——用一把雪亮的菜刀,把钢琴劈了个“伤痕累累”。
毛毛的母亲好不容易赚钱置办的钢琴,是为了能开发出儿子更聪明的脑瓜来,以便他将来能出人头地。可“小祖宗”却把钢琴劈了,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有学者根据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分为五种控制模式:严厉控制一一父母强调用严厉监督的方式达到对孩子的控制,不允许孩子有任何违反社会要求的情绪及言行表现;限制控制一一父母给儿童限定一个狭窄的活动范围,以阻止孩子超越既定范围的活动;要求控制——父母通过向孩子提出发展要求并督促孩子完成要求的方式实施对孩子的控制;干涉控制——父母以插手、干涉孩子的一切自主活动和行为控制孩子;专断控制——父母以命令、独裁的方式对孩子实施高压控制。
再从教育理论回到家庭教育的实践,我们发现,许多家长甚至大多数家长都在无意中做过不少违背教育规律,违背教育科学的事。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在中国传统文化规范下的亲子关系,使家长更为强烈地影响孩子们的一生。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真正的“爱”却是一门艺术。
有一位中国老板在华盛顿中国餐馆邀请一位美国官员吃饭。官员5岁的女儿被中国菜麻辣豆腐吸引住了,吃了一口,被辣得又咳又流泪。中国老板忙去帮孩子,而孩子的父母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并说:“别帮她,吃了小亏以后自然会吸取教训,帮了她反而会养成娇气”。德国的小孩两岁开始学步,跟在父母后面,摇摇晃晃地艰难前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极少有赖在地上大哭不止的情况。即使大哭不止,父母也不会去扶其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从上述事例看,似乎父母对孩子有些“残忍”,不近人情。然而,仔细一想,他们这样对待孩子,目的是从小就开始大胆放手,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长到四、五岁了,还要家长一边哄骗、一边喂饭吃;孩子已经七、八岁了,还钻在父母的怀抱里,不肯、不敢自己一个人单独睡。如果做父母的时时处处成为孩子的保护神,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形中将助长孩子的娇气,使他丧失自理自立能力。孩子一味地依靠父母“挤奶”,一旦“奶源”不济,便会怨天尤人,经不起风浪和挫折。
有一个美国的小女孩,两次当着客人的面给她的父亲制造了小小的麻烦:一次是她两岁多的时候,吃饭时不肯喝牛奶,非要像大人一样喝可乐不可;一次是她4岁时,不知为什么在饭桌上大哭起来。作为父母,你碰到类似的麻烦怎么处理?迁就、哄骗、回避、训斥还是说理?也许不少父母对此并没有个定数。这次是迁就,下次就是训斥。而正是这变化无常的沟通模式,让孩子学会了变化无常的行为方式。
那么,这位美国父亲是怎么做的呢?面对第一次麻烦,这位父亲只有一句话:喝完了牛奶,可以在我杯里喝一口可乐。隐含的选择是:你可以不喝牛奶,当然也没有“可乐”喝。父亲的口气坚决,是告诉孩子除此以外没有商量余地;态度和蔼,是他认为2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孩子喝完自己的牛奶,父亲说话算数,当场兑现,笑咪咪地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杯里喝一口可乐。而面对第二次麻烦,父亲同样是和颜悦色,但语气严肃:我们在谈话,要哭,你可以到你的房间里去哭;想在这里和我们一起说话,就别哭。他同样不觉得孩子的行为使自己尴尬。这时,他的孩子选择了不哭。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父亲的高明之处:他既没有批评责骂,也没有讲什么道理,他不强求孩子喝牛奶,也不直接制止孩子哭,他只是很具体地指出孩子可以选择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父亲对孩子的沟通是具体的、明白的、民主的。这位父亲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听从什么话”,但结果却让他的孩子听了他的话。
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女士谈及她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颇给人以启示。
有个星期天,她领着5岁的儿子到公园去游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小汽车”,这件事使这位母亲大为吃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这辆“小汽车”少说也要卖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孩子说慌,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德国小孩和他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却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一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店,让他知道这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做第二次蠢事了”。
这一事例说明了德国家长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批评孩子的这种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有一则报道所讲到徐力的母亲能在徐力需要休息时、需要玩耍时能尊重他的合理要求,少一份盲目和粗暴,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母爱再变得深沉一些、艺术一些,那么,那场惨祸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真正的母爱呼唤尊重、呼唤民主。真正的母爱,在于能否在衣食住行以外,再给予孩子一些终身受用东西,比如人性、人格、公德、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文精神等等。这样的“母爱”,相信母鸡是无法给予她的孩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