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认为,情绪乐观的人不大可能显现抑郁情绪,他们在寻医或接受治疗方面也比较积极,很少有自怨自艾的倾向或在劫难逃的想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马丁?塞利格曼说:“悲观情绪早期就能加以确认,也可以改变,所以情绪容易悲观的人可以参加简短的训练计划,永久改变他们对不幸事件的思虑,从而降低患病乃至死亡的风险。”
那么如何让快乐长伴左右呢?好的磁场能吸引好的人、事、物,好比积极、乐观、善良的人常会遇见贵人,有好的事业机会。财运也比一般人多。幽默感十足的人有令人羡慕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都值得我们去接近,去交往。和喜欢赌博的人交往,自己潜在的赌性就在不自觉中被激发出来;和喜欢读书的人交往,很快会感染到书中乐趣无穷……
空气中弥漫的气息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明亮,是创造好磁场的第一步。脑海中要常常保持正面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健康,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相信自己的人生有价值,相信自己配得到完美伴侣,相信自己要快乐是很简单的,不快乐才是困难的。
(二)学会经营你的快乐
乐观对我们有益,这是毫无疑问的。它同时也使生活更有趣,因为我们头脑中每一分钟的念头都是快乐的。但是仅仅是乐观并不能够阻止忧郁症,乐观并非万灵丹,也有它的缺点与限制:例如,它在某些情况下效果较好,在某些氛围中效果不好,它有时也会使我们看不清外界的真实性,甚至于使有些人去逃避自己失败的责任。但是这些缺点仅是缺点而已,它不会抹煞了乐观的好处,反而使它的地位更明确。
我们有两个方法来看待世界上的事物,一个是乐观的态度,另一个是悲观的态度。假如你是个悲观的人,选择了悲观的态度,那么你将时时忍受忧郁、痛苦的折磨。你的工作、你的健康因此要为它付出代价,你的心田常常是阴暗多雨的。付出了这个代价,也许,你所换来的是对外面真实世界精确的认识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假如你真正学会了乐观,你随时可以因需要而选择去用它;你不必担心变成乐观的奴隶。你可以自由地去选择。你可以在你认为用了乐观会使你不再沮丧,有更高成就或更加健康时,选择快乐。你也可以在你需要清晰的判断力时,选择谨慎和悲观。恰当地使用乐观不会使你减少你的价值观或判断力,让你可以自由运用它来完成你的既定目标,使你的智慧更得以发挥。
那么天生就乐观的人又怎么样呢?这些乐观的人一直都是乐观的奴隶,就好像悲观的人一直都受到悲观的控制一样。不过他所享受的好处比较多:他比较不悲观,身体比较好,成就比较高;他比较容易被选入公职,为民服务。但是一直到现在,他都必须为上述的好处付出代价:美好的幻境,薄弱的责任感。
所以,乐观主义的好处并非无限量的,悲观主义对社会和对我们自己的生活也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当情境需要悲观时,我们必须要有这个勇气去承受它。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我们要的是弹性的乐观,一个睁大眼睛的乐观。我们必须能够在必要时应用悲观,以获得对外界真实性的敏锐感受力,但是我们不必生活在它的阴影里。
这种弹性乐观的益处,是没有止境的。
(三)保持快乐的八条秘方
世事繁杂,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常事。从伟人到芸芸众生,无不皆然。算起来,生活中哪一天没有不顺心的事?工作不如意、同事间的误会、钱不够花等等,你把自己陷在这些烦恼中,即使晴天丽日也会觉得天气不好。
怎样才能寻找快乐和开发快乐呢?心理学家戴维?G?迈尔斯给人们开了八条秘方:
1.不要指望用金钱买到快乐。人们赚取金钱的实际数量对快乐与否无甚影响,关键是对自己的收入是否感到心满意足。
2.珍惜每一时刻。快乐来自每天发生的一件件小事,而不是源于偶尔的几件带来好运的大事。
3.学会喜欢自己。据研究,拥有健康和自尊心理的人,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得较为坚强。
4.通过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来把握自己的生活。
5.偶尔休息几天,花上几个小时独享宁静时光,换上一副快乐的笑脸——即使你并不感到快乐。
6.锻炼。有氧锻炼和散步、跑步和游泳等,可起到矫治轻度忧郁和焦虑症,增添快乐的作用。
7.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可使身体重新“充电”,对保持头脑清醒和减轻低落情绪至关重要。
8.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医治烦恼的方法是友谊。如你已结婚,与你的配偶保持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五、摆脱不正常的心理
(一)心理类型
人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对心理类型进行分类。
1.儿童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具有自发性,并往往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表现较为出色,但不适合从事长期计划性工作。在与人相处方面,他们由于时常缺乏耐性,而宛如小孩子一般容易朝三暮四,所以这种儿童型的人通常难以信赖。
对于儿童型心理的人,心理学家建议:应当下决心每天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事情并不求回报,以弥补性格上的某些不足和缺陷。
2.少年型。这种心理类型的人,通常是理想主义者,常常会为自己的意见或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充满激情乃至狂热;他们富有冒险精神,乐观、专注,求知欲旺盛,还具有许多令人喜欢的品质。但他们的一贯性和好斗可能会很快演变成为固执和不妥协,因而往往容易导致同事之间发生分歧、争吵甚至斗殴。此外,他们通常不信任直觉,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因而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或决策。
对这种心理类型的人,心理学家的忠告是:树立长远目标,克服短期行为。
3.成年型。一位年轻女性虽然才20岁,但已经是一家规模不大却十分成功的企业咨询公司的老板了。她说:“我知道什么是我想要的东西和怎样才能得到它。”她是成年型心理的一个典型。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自信,目标明确,且富有强烈的进取心,把事业有成作为自己的最大乐趣;同时,他们又往往是具有责任感的伴侣和父母。
不过,这类成年型心理状态的人,常会因沉湎于工作、学习而忘记自身的需要,其心身也易长期处在紧张状态,尤其当压力过大时,会做出过于敏感或者不适当的反应。
对他们,心理学家提出的建议是:交出责任,放松自我。
(二)积极预防“心理饱和”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多为负面效应。比如,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同理,工人做同样工作、干部伏案办公等,都可能出现心理饱和的现象,简而言之,他们干腻了。
心理饱和的能量很大,许多自杀事件均由它而起。所以,有人又把心理饱和戏称为“自杀者的帮凶”。由此可以看出,心理饱和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对人有害无益,不过,它并非不治之症。比如,当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现厌烦情绪时,你不妨自我轻松一番: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心理饱和给你带来的精神压力。
至于疑心自己患有绝症而自杀的心理饱和现象不是很多,不过,因对自己疾病是否能治愈而产生的心理饱和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身为病人,首先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战胜病魔。若解不开心中千千结,可以向书本讨教,或者请医生指导,对亲友倾诉,以求正确答案,将忧虑疏散开来,别让心理饱和成为自己的包袱。
对于心理饱和,我们应有清醒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并时时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预防措施,一经遇上它,要沉着,莫惊慌,要善于知己知彼,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它“大化小,小化了”,让它远离我们的正常生活。
(三)掌控不良情绪
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里斯提出:“有人具有非理性信念的人格。”这是他有关应激及神经质行为学说的基础。他认为这种人的不良情感或神经质行为不是由人或事引起,而是源于他们自己对人或事的负性思维及不合逻辑的信念,这就是引起应激和神经症的原因。他认为,个体对他人和客观世界的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是一种信念系统,人们凭借这种信念系统去对客观世界的变化(潜在的应激源)做出认知性评价,以理性的信念去评价则可得出合理的解释,做出恰当的反应;若以非理性的信念进行评价,则会对应激情境产生歪曲的知觉,也就是说,非理性信念的个人思维不合逻辑,不能正确结实潜在应激源,因而在环境并非危害之时却会处在应激状态之中。
这些非理性信念人格者较其他人好发神经症,因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歪曲认知使他们将常人认为较轻的刺激或不太可能发展成为应激源的情境视为应激源;他们只注意到事物的阴暗面或负性的一面,而忽视光明面或积极的方面。艾里斯发现,这些人常以自言自语(不一定出声)的方式来强化非理性信念,即通过这种“自我对话”的形式自我重复事件的负性信息,并将其内化。所以,艾里斯说,非理性信念本身就是一种激活事件,只要想到它就可以触发应激放映或其它负性反应。
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非理性信念,以此去对事件或情境作认知性评价,便常易发生应激。艾里斯曾经提出10种不合逻辑的非理性信念,后来,沃伦等人将其归纳为4类:庸人自扰(或灾难化)状态。他们常将一件小事不恰当地放大,并且通过不断地反复吓唬自己而使应激情境持续存在。对一件已经过去的事件,他们会心有余悸地通过反复向他人诉说来点燃自己的应激;一定/必须/应该状态。这类信念是将事物绝对化,他们以这三个词作为口头禅,认为某事“应该”是这样的,否则就是不对,要求他人做事“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没有回旋余地,对事物看法有“一定”之规,非黑即白,容不得半点不同观点;不恰当地评估价值状态。他们认为其他人或事毫无价值,不值得一提,完全是浪费时间;不现实的需要状态。他们给欢乐设定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对他人有过高的期望,喜欢“挑毛病”、“找错误”,很少满意,且常常不分场合和后果地对他人“品头论足”。
六、把握好尊严的尺度
(一)负疚感不利身心健康
生活中基本上存在两种负疚感:一种是健康的,另一种是不健康的。
健康的负疚感就像是功能完好的“心灵报警器”,它提示我们,我们犯了错,有心或无意,伤害了别人。它会提醒我们不再重蹈覆辙。
而不健康的负疚感则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当局者可能并没有做错事,没有必要为之所苦。
眉迪今年31岁,原来在一家外企做总经理秘书,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明明和非非是一对双胞胎,聪明可人,就快3岁了。“那会儿我工作的时候总是觉得很不安,虽然家里请了保姆,两个孩子不是没有人看,可我老是觉得对不起小家伙似的,他们那么小,而我这个母亲却不能陪着他们,亲自照顾他们。每天回到家都累得要命,干什么都力不从心。”
“我觉得自己既不是好妈妈,甚至也不是好太太。所以,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下决心辞职了。现在我待在家里,可以亲自照顾孩子们了,可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却恶化了。”
不健康的负疚感往往源起于童年,那些朦胧缤纷的日子也是你最孱弱无力的日子,年幼的你无能和无助。这时候负疚感仿佛救命稻草,尽管它也并不好受,而你也没有理由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但与空洞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相比,至少它让你感觉有所依托。比如,一个孩子面对病重的母亲,往往会为母亲的状况责备自己,“都是我不乖”——将自己放在责任承担者的位置上,自我谴责,似乎总比陷入绝望要好些。
随着慢慢长大,一触即发的不健康负疚感会将你耗得精疲力竭。日复一日,它可能把你塑造成为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以至于动不动就焦虑沮丧。
我们所希望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与真实的我们总会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些理想形象对我们有所帮助,它会激励我们,使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但是,不幸的是,当一些人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以致难以逾越时,不必要的负疚、羞耻感就可能应运而生。
不健康的负疚感有害无益。因为它毫无根据,它并不是由实质性的错误所引发的,自然也就不构成值得反思的理由,所以体验这种负疚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很难有什么裨益。
(二)心理困境的自疗法
人一生,“不如意常八九”,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事业的挫折、家庭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冲突等,会导致内心矛盾的冲突,使自己陷入郁闷、焦虑、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而每个人应学会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
1.回避法。俗话说惹不起咱躲得起,“躲”也就是回避,虽简单但有实效。找一安静处,静默十分钟,或听听音乐、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烦恼,使内心趋于平静。
2.自勉法。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不是无意中把悲观沮丧、挫折感放大,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
3.自慰法。为自己找一种“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例如“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虽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总比懊恼、沮丧强。
4.宣泄法。宣泄有助于调理大脑皮质功能,对心理紊乱、压抑感、反抗、破坏心理等治愈率颇高。可以在适当地方大叫一番,痛哭一场,都可以宣泄内心的积郁,摆脱恶劣的心境。
5.倾诉法。心中的愤懑、悲伤等也可以向亲友,甚至是不相识的人倾吐,相信对方会及时给予你善意的劝慰;可以排解出心中的愤懑,尽快走出心理的困境。
(三)脸皮不要太薄
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为人处世若毫无自尊,脸皮太厚,不行;反过来,自尊过盛,脸皮太薄,也不好。正确的原则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从思想上认清自尊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过于自尊的人,总是把自尊看得很重,因此,我们应把看问题的立足点变一下,不要光想着自己的面子,还要看到比这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事业、工作、友谊等。另外,还应坚持把实现实际的宗旨看得高于自尊,让自尊服从交际的需要。有了这种思想,对自尊就有了自控力,即使受到刺激,也不至于脸红心跳,甚至可以不急不恼,哈哈一笑,照样与对手周旋,表现出办不成事绝不罢休的姿态,直至交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