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戏曲雏形是什么?
“东海黄公”,为汉代“百戏”节目之一。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海黄公”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从前,东海地方有一黄姓老头,年轻时很有法术,能够制服蛇虎。他身边常备一把赤金刀,以红绸束发,可以立兴云雾,能使平地化为山河。及至年老,气力衰惫,且饮酒过度,从此就不能再行其法术了。
秦朝末年,东海地方忽出现白虎,黄公就带了赤金刀想去把白虎制伏,不料法术失灵,遂为白虎所害。
当时,陕西关中一带的人民,将这个故事编成角抵戏演出,后被汉武帝引进宫廷,经过加工,作为“百戏”节目,并以招待“四方来宾”。
正如《西京杂记》所云:“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东海黄公”,是汉时典型的角抵奇戏,但它在表现人虎搏斗时,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以表演故事的姿态出现。
在表演上既有吞刀、吐火及立兴云雾等幻术,又有人与虎斗的角力,使各种艺术熔于一炉,并塑造了黄公这个有戏剧性的人物,这就说明当时的“百戏”技艺,已借故事的情节,由单纯趋向复杂,使形式服从于内容,所以有学者认为:“后世戏剧,是于此发端,确有直接渊源。”
你知道我国“京剧”的形成过程吗?
“京剧”的产生和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之时,宫廷特地为他举办了盛大寿庆。
当时全国各地有名的戏班都纷纷赶往京城献艺祝寿。其中,江南徽班因其精彩的演出被留在了京城。后来,徽班和来自湖北的汉班同台演戏,相互取长补短,并吸取其他剧种的特长和北京方言的语音特点,汇集成了一种崭新的戏剧声腔,叫做“京调”。用京调演唱的戏剧,也就被称为“京剧”。
因此说,我们今天所听的京剧,就是从两百多年前的徽班、汉班演变过来的。
京剧的曲调时而高亢雄壮,时而委婉动听;台词念起来有板有眼,节奏感很强。除了唱和念以外,京剧的舞蹈动作和武术技巧也十分出色。
更厉害的是,他在舞台上仅凭人的手势或动作来表现东西的存在,效果极佳。另外,在演员的分工、化妆等方面也有许多特色。由于京剧历史悠久,艺术水平高,几百年来又出现了如梅兰芳、周信芳等知名演员和《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著名剧目,所以它成了全国最大的剧种。
它在国际上也极有声誉,许多国家纷纷派学生到中国学习京剧,还上台演出。京剧被称为“国宝”,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京剧的四功包括哪些内容?
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种基本的表现手段,也是作为京剧演员的四项基本功,被称为“四功”。
王国维先生在《戏曲考原》中云:“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那么,京剧这“四功”之中,“唱”与“念”是歌的部分,而“做”与“打”
是舞的部分。一个演员利用唱、念、做、打的各种手段来塑造、扮演剧中人物,一出戏则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讲述、完成一个故事。唱功是指歌唱,这是京剧最为重要的一项,致使用英文翻译京剧时直接以“北京歌剧”而言之。虽然许多著名京剧演员已经谢世,许多传统老戏也久不见诸舞台了,可是只要有那么几张唱片流传下来,观众们依然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这是唱的魅力。
念功是指念白,就是具有音乐性的说话。京剧谚语中说得好--千斤话白四两唱,以显示念白的重要性。京剧念白有韵白、京白和方言白之分,特别是韵白和京白,是京剧一种十分高明的处置方法。有身份有地位的“郑重”人物用韵白,地位低的“非郑重”人物用京白。一位好的演员在舞台上即使是没有音乐伴奏的念白,依然能音韵铿锵、抑扬有致地做到“说话如歌”。
做功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功是指武打和跌翻的技术,都是利用形体手段去表现人物。也有一句京剧谚语中说--口出字,手就到。这就是说形体的动作是要和唱腔、念白相互配合的,所以京剧的四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京剧的五法包括哪些内容?
四功五法是京剧表演的基础。“四功”已经在前文解释过了,那么“五法”又是什么呢?常见的说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有手法,眼有眼法,这都可以说得通,可是“法”是什么呢?于是,有人解释说是“手、眼、身、发、步”,头发上的功夫值得单立一法吗?恐怕要有待高明之士去说圆全了。
“五法”之说,程砚秋先生的论述最为准确--“所谓五法,它是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通称‘口手眼身步’。这五个法子,虽然各有各的独立性,但是在舞台上又必须互相配合的。”与“四功”之中的“唱功”居首相应和,“五法”之中便首先强调“口法”,发音、吐字、换气、偷声无不在于口中有法;唱的字正腔圆,念的抑扬顿挫,也必须口中有法。京剧舞台,举手投足无不是舞,齐如山先生著《国剧身段谱》专列有“手谱”,梅兰芳先生手姿精绝,如何指人、如何持物、如何托盘、如何拈花、如何举扇,美如兰花,千姿百态,有手势谱的照片传世。眼为心之苗,凶、狠、媚、醉、喜、怒、悲、思无不从眼中出,眼之重要自不待言。身体是枢纽,脚步是根基,也必须依“法”而行。五法与四功相互配合,使演员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刻画性格,使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加完美的戏曲艺术。
“粉墨登场”中的“粉”和“墨”分别指的是什么?
这里的粉是白色,指化妆时用来搽脸的白粉;墨是黑色,指化妆时用来描眉的黛墨。如《后汉书·逸民传》中梁鸿对孟光说:“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这是说女子涂粉描眉的化妆。戏曲演员登台表演,也要涂朱调彩、施粉着墨进行面部化妆。如《资治通鉴》中记载后唐庄宗喜爱歌舞:“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就是指像演员一样的化妆了。
戏曲演员们的化妆除了达到美化的效果之外,也是剧中人物不同的性格、身份、年龄、境遇的具体表现。
中国传统戏曲的服装是夸张的、表演是虚拟的、境界是写意的,与之相应的化妆也是夸张和写意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面貌以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眉眼最为主要,所以在戏曲舞台化妆时便首先突出这两部分颜色,白色使其更白而施粉,黑色使其更黑而涂墨。化妆好了,也就可以上台表演了,所以人们把演员们登台演戏称为“粉墨登场”。
如著名的戏曲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有一篇《自志铭》云:“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甘作花虱于菊圃,不厌蠹鱼于书林;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路行万里,未薄层云;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缙绅;步汉卿而无珠帘之影,仪笠翁而无玉堂之心;看破实未破,做几番闲中忙叟;未归反有归,为一代今之古人。”因为除了提笔作文编写剧本之外,翁偶虹先生自幼习学架子花脸,曾经登台表演过,所以文中自称“也曾粉墨涂面”,就是这个意思了。
京剧中的行当、脚色和角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行当是中国传统戏曲所特有的表演体制。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京剧也不例外。
舞台上那些男女老少、善恶丑俊、形形色色的人物,均来自于生活,可是他们并不按照生活中之本来面貌出现于舞台上,而是加以提炼、概括,或者说加以夸张,将剧中人物进行艺术化的分类,根据人物性别、性格、年龄、身份之不同,分成生、旦、净、丑等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就被称为“行当”,简称“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可以说是化人生为舞台,演人物于行当。
那么脚色又是什么呢?其实脚色就是行当。请看,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凡例中云:“脚色所以分别君子小人,亦有时正色不足,借用丑净者。”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元院本旧制也。”这正与行当的涵义相同。
我们现在常常说到的角色,英文为Role,1934年米德首先运用这一概念来说明个体在戏剧舞台上的身份。所以角色就是指演员在戏中扮演的那个具体人物。比如,传统京剧《空城计》中有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司马懿。诸葛亮和司马懿是剧中的角色,可是他们又分属两个不同的行当,诸葛亮是“生行”,而司马懿是“净行”;在《龙凤呈祥》这出戏中,同样是生行,刘备与乔玄这两个角色又有年龄、身份、性格上的个性区别。
正如徐城北先生所述:“京剧塑造人物的办法是‘两步到位’--先达到人物的类型化,然后再进一步实现个性化”,人物的类型化是行当,人物的个性化就是角色。
什么是青衣?
青衣是京剧旦行中的一支,“旦”是对戏曲舞台上所有女性角色的总称。青衣这个词,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去,是指青色或黑色的衣服。穿这种衣服的人物,自汉代以后,多数地位不高,而且有很多是女性。如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六:“陇西辛道度者,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唐代诗人刘禹锡《和乐天诮失婢榜者》:“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这都是指婢女、侍妾之类的人物。
在京剧中,青衣也似乎依然保留了一部分原始涵义,有许多青衣角色扮演的是生活贫苦或者命运困厄的女性,如《武家坡》中的王玉钏、《汾河湾》中的柳迎春、《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以及《春秋配》中的姜秋莲青衣等,这类角色出场时多穿着朴素的青黑色裙子,故名“青衣”,又因角色命运悲苦而被称为“苦条子旦”。当然,青衣扮演的人物不都是悲苦穷困的女性,可是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端庄贤良、稳重正派,都是故事中的贤妻良母和节妇烈女,年龄可以是青年女子也可以是中年妇女。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非常严格,如《女儿经》中云:“修己身,如履冰”、“坐起时,要端正”,在生活中要站不倚门、笑不露齿甚至袖不露指,行为举止要求安详沉稳。以《红楼梦》为例,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写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可见传统女性是以“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为主流的。这样的“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表现到舞台上,就是稳重端正,传统的说法又称青衣为“正旦”。青衣的表演以唱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有时一手垂于身旁一手横捂胸腹,所以还有个形象的别称--“抱肚子旦”。
什么是老生?
生行作为京剧的一个主要行当,又包括了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分支。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
《康熙字典》中对“生”的解释是:“又先生,师之称。诸生,弟子之称。”如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
如果总结一下的话,被称为“生”的男性中,年长者都是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年轻者也是读书人、儒生。因此,生行的整体特点是雅、俊秀、端正。
生行中的老生扮演的是中年或者是中年以上的男性。他们的类型化特征是具有成年男子的稳重成熟、严肃端正,因此老生又被称为“正生”。
中国古代男子在成年之后开始蓄须,所谓须眉男子,这也是尊严和成熟的标志,所以舞台上的老生都会在上唇和两耳之间悬挂一件道具--髯口。髯者,颊须也,泛指胡须。舞台上的髯口是生活中男性胡须的艺术化和写意化,因此老生又名“须生”。
老生的唱念使用演员的真实嗓音,即本嗓或大嗓,味道则以清刚醇厚、苍劲挺拔为正。京剧老生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如谭鑫培的谭派、余叔岩的余派、马连良的马派、言菊朋的言派、杨宝森的杨派、高庆奎的高派、奚啸伯的奚派、周信芳(麒麟童)的麒派等。
什么是对台戏?
对台戏,亦称打对台。指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剧团,在同一时期、相近的地点,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剧目,一争高低。这两个剧团的阵容和演出水平要相差不多,否则“对”不起来。这种“对台戏”现象的出现,有的是一方出于对另一方的报复、嫉妒、较量;有的是背后有人操纵,为了挑起事端;但更多的情况,属于艺术上的一种竞争。旧时的戏班都是自负盈亏,自生自灭,为了自身的生存,在关键时刻要拿出最佳阵容,演出最富吸引力的戏码,争取提高上座率,增加演出收入。过去,我国的乡镇民众,都喜欢观看戏曲,视为一种主要的文娱活动。逢年过节,都要演戏。为了演出精彩,激励演员,往往同时邀请两个戏班,相互“打对台”。这个班唱得好,那个班就要唱得更加出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优谁劣,当场便见高下。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促使演员不断努力,勤奋苦练。
贾平凹在小说《马角》中,曾有这样的描绘:“东西两片就各筹款300元,各请了一个县的剧团共同要在街中心的大场子上演出,对台戏谁家唱赢了,600元里可以拿走450元……”于是,先用白粉在大场中画一界线。然后两家剧团一起开锣,粉墨登场。东片的戏演得好,人们便潮水般涌过来。西片演得出色,人们又漫向西片。最后,就以白粉界线清点人数,查看哪边的人多,便以此决定胜负。这样的艺术竞赛,完全是由观众来担当评委。虽然,这种评判的结果,也容易受到当地民众欣赏水平与习惯爱好的影响与局限,结果恐怕也未必就完全正确。但是,戏曲艺术本是大众艺术,主要就是要让民众欣赏的。光是领导与专家喊好还不够,还应该让戏曲爱好者都喜欢观赏。大家都能达到一定的共识,才能使戏曲艺术在群众中生根立足。
生旦净末丑中的末扮演的是哪类人物?
前引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云:“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看起来,在早期古典戏曲如元杂剧、明清传奇中,“末”是一个重要的行当。
京剧以前也是以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来划分的,后来才将末与生两个行当合并,从此生、末不分了。
这两个行当确实有相似之处。生与末所扮演的男性角色类型比较接近,从扮相上看都是俊扮,即本色脸,不需要像净行那样勾画脸谱;而且末扮演的都是中年以上的男性,和老生相似,也要佩戴髯口。
有所区别的是,传统老生多佩戴黑色三绺的髯口(即黑三),末行戴的多是不分绺的满髯或二涛。似乎有不成文的说法,认为戴三绺的更加儒雅、潇洒一些,如诸葛亮;戴不分绺满髯的角色多是一些武官武将,戴二涛的多是些地位低下的家人、院公、中军、下吏之流了。
当然,这些区别在后来的改良与变化中变得不十分明显了。现在,京剧中末和生的主要区别是:“末”所扮演的男性角色在剧中是次要的角色,“生”则是主角。末在京剧里就是“二路老生”,也叫“里子老生”,都是配角,如《搜孤救孤》中的公孙杵臼、《捉放曹》里的吕伯奢等角色。
“跑龙套”中的“龙套”指的是什么呢?
龙套也是京剧中的一类行当,扮演的是剧中兵卒、差役、内侍、随从等等角色,由于扮演的角色比较杂,也称“杂行”;由于流动性很大,也称“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