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吗?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
《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又叫“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就餐。第二顿称“哺食”,又叫“飧”,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飨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始”,用过飧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古人一般吃什么蔬菜?
其实古人食用蔬菜由来已久。蔬菜自上古时代便已成为人类的食物。
《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蔬菜有5种。葵,称为“百菜之主”,因口感及营养欠佳,唐以后种植渐少,明代已经少种它,并不再当蔬菜看待。韭、葱、蒜是现在常用来调味的蔬菜,在古代蔬菜中独成一属。《汉书·召信臣传》中记载太宫园在温室生产葱、韭的情况,并把这样培育出来的韭菜叫“韭黄”。此外,还有萝卜、蔓菁等根类菜,蔓菁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誉。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宋代以来,我国蔬菜的种植和食用就更加广泛了。除了从国外引进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自行培育出一些极为重要的蔬菜品种,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可见,当时民间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鲜的蔬菜了。到元、明、清以来,又陆续有一些品种加入到我国的菜谱中来。进入清代末期,我国现有传统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出现了。
古代的人吃过面条吗?
面条,是水煮的面食,古称汤饼。宋代黄朝英《缃素杂记·汤饼》云:“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
汤饼最早见于史籍是北魏时期,它是将面粉羼水和匀后,撕成片状,扔入汤内煮,而这种面是死面,比较硬,所以古代又叫汤中牢丸。此外,汤饼又叫“托”,其意是一手托着面,一手往锅里撕片,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面片汤。
到了唐代,就不用手托,直接用刀切而成了,故此时汤饼又名为“不托”。现在山西的刀削面,就是由“托”转为“不托”的过渡形面条,是古代饮食文化的珍贵遗产。宋代称面条为“索饼”、“索面”、“湿面”。大约在宋代已出现了挂面,挂面的做法是用和好的面,揉搓成多根细圆条状,粘附在圆棍上,然后挂在木架上,拉抻而成。之后,人们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技术,加上适量的盐,面条越抻越细,终于制成线面。
武大郎卖的“炊饼”是什么样的?
阳谷县的炊饼,在《水浒传》中有记载,是当年武大郎先生与潘金莲女士开的夫妻店,经营的主要项目就是炊饼。《水浒传》第26回,何九叔去给武大烧纸钱,说:“小人前日买了大郎一扇笼子母炊饼,不曾还得钱,特地把这陌纸来烧与大郎。”金圣叹批语道:“自从读至捉奸一日,意谓长与‘炊饼’二字别矣,不图此处又提出来。物是人非,令人不得不哭武大也。”武大与炊饼密不可分,提到武大,不能不想起炊饼。
那么,炊饼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漫说水浒》一书云:“有人或许会以为是山东煎饼或今天的烤饼、烧饼之类,错了,炊饼不是煎饼,煎饼是摊的;也不是烤饼、烧饼,烤饼、烧饼是烤的、烙的,而炊饼是蒸的,它其实是南方的一种小点心,类似福建的光饼。
炊饼是一种很便宜、很大众化的食物,郓哥去向武大报信,武大要送他十个炊饼,他嫌”炊饼不济事“,非要武大请他吃肉喝酒,可见连市井贫民也不认为炊饼是什么美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河郡王张俊向宋高宗进奉食品,就有”炙炊饼“一味,那肯定不是武大炊饼可比。
历史上第一个吃”涮羊肉“的人是谁呢?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率大军南下远征。
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
“饺子”是怎么来的?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记挂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三百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一千八百年,但他做“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我国最早发明“方便面”的人是谁?
方便面堪称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一种方便食品。它的发明者是我国清代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绶。伊秉绶是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福建汀州宁化人,曾两次出任扬州知府。伊秉绶喜欢与文人墨客宴游,所以府上经常宾客盈门,往往是刚开罢一席,又接着一席,家中厨师深感应接不暇。伊秉绶怜悯厨师辛劳,为此,他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妙招儿。他让人将面粉和鸡蛋掺水和匀,擀成面条,卷曲成团,晾干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收藏起来,来客时只需取来面条,放入碗中,用开水一冲,再加入佐料,便成了一碗爽滑可口的饭食,用以招待零星来客,的确十分方便。
这种方法一经传出,人们纷纷效仿,并将这种由伊秉绶发明的方便面称为“伊面”或“扬州面”。时至今日,广东仍然把用现代方法生产的方便面称为“伊面”,如“三鲜伊面”、“牛肉伊面”等。河北秦皇岛、昌黎和内蒙古赤峰、乌兰浩特等地都将方便面称为“扬州面”。
“醋”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
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关于醋的文字记载。
关于醋的发明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兴国、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这个地方。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馒头”是谁发明的?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讨伐他。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有毒。
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另一个办法: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因为称“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宋时馒头成为读书人经常食用的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了。
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无论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的是祭供用处。一直到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了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
馒头之称谓,今天仍很混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
“豆腐”是谁发明的?
豆腐营养丰富,这是对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贡献,可是这营养丰富的豆腐是谁发明的呢?相传是汉代淮南王刘安。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封地在淮南。刘安讲求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
五代时,豆腐在南北食物市场上出现。据当时的《清异录》记载,人们呼豆腐为“小宰羊”,认为豆腐的白嫩与营养价值可以与羊肉相提并论。到了宋代,豆腐作坊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设出来。直到今天,豆腐仍然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受到男女老少的青睐。
“臭豆腐”是怎样由来的?
臭豆腐很有名气,究其来历则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的举人王致和赴京考试落第,又没有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维持生计,王致和也懂得这一手艺,于是便留在京城里以磨豆腐谋生。
一日,遇到豆腐滞销,积存不少,王致和生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就可以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打开坛子,腐乳并没有做出来,这时的豆腐也变得臭气熏天了。
王致和试着尝了一口,没想到其味道特别的鲜美。于是他将此臭豆腐进行试销,竟然也获得了顾客的好评,臭豆腐的名声从此流传开去。
是谁最早提倡“四菜一汤”的?
“四菜一汤”顾名思义:一餐四样菜一碗汤,“四菜一汤”由来已久,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首倡。
公元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生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的生日庆典,朱元璋趁众位大臣前来贺寿之机,有意摆出粗菜淡饭宴客,以此警醒文武百官。当十多桌席位的人坐齐以后,太祖便令宫女上菜。
第一道菜是炒萝卜,萝卜,百味药也,民谚有“萝卜上市,药铺关门”之说。第二道菜是炒韭菜,韭菜生命力旺盛,四季常青,象征国家长治久安。再则是两大碗青菜,以此喻意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最后一道极普通的葱花豆腐汤。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席即是榜样,谁若违犯,严惩不贷。”
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内传到民间。
春卷是怎么来的呢?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
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在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
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卷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图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饼”又演变成为小巧玲珑的春卷了。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宫廷中的“满汉全席”128种菜点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
古人最早吃糖炒栗子是什么时候?
南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笑记》中曾记述这样一段动人的故事。他说:“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开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接着写道:“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
据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专家李和在外族入侵时家破业敝,他的儿子带着炒栗的绝技流落燕山。他用献给故国使者的栗子,表达自己对统一祖国的热望。
可见,古人在南宋时就已经凭借着聪明智慧发明了糖炒栗子这一美食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消闲食品。
满族风味糕点“萨其玛”最初是怎么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