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30日凌晨5点15分,就在国庆50周年大典的前一天,我的83岁的慈母离开了我们。
全家人悲痛万分。那些天,我只要看到妈妈生前的照片,想起妈妈慈祥的面容,悲痛的泪水就止不住夺眶而出。
妈妈生前,她房间的桌子有一个抽屉一直是锁着的,钥匙就放在她的衣兜里,谁也不知道里面放着什么“宝贝”。
妈妈去世后,二姐打开了这个抽屉。我们全都愣住了:里面没有一分钱,也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个小本子,前三页工工整整地记录着她的每个儿孙的出生日期,既有阳历,也有阴历,甚至精确到出生时的几点几分。
这就是妈妈的“存折”!这就是妈妈的全部遗产!
妈妈生前总是说,她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孩子,她用她全部的心血来抚育孩子。记得我们小时候,爸爸在外地工作,因为孩子多,家里生活不宽余。为了抚养我们长大成人,妈妈一直没有出去工作,却千方百计地让我们吃饱穿暖,好好上学,教会我们生存的本领。每逢国庆节,为了让我们参加游行,她总是熬夜给我们赶制新衣服。平时,妈妈不给我们什么零花钱,可是当她知道我考上了北京市少年宫绘画组,每周日要去景山公园学画画时,她立刻为我买了一张月票。
她非常支持我们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发展特长的学习,她教育我们从小要诚实做人,不占便宜,想要的东西要通过自己努力去争取,不要企求不付出劳动就能得到……在童年的时光里,快乐和幸福、勤奋与上进总是伴随着我们一家。
我们兄弟姐妹深知妈妈的期望,从小就下决心为父母争气,每个人学习都十分努力,以后工作也很勤奋。我们成人后,为了支持我们工作,年迈的妈妈先后带大了六个孙儿。
妈妈走了。带着微笑走了。虽然她没有给子孙留下一分钱,但是,她却留下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存。
妈妈走了。在83年的人生旅程中,妈妈没有参加过工作,更没有什么职称,但是,妈妈创造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她毕生从事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为共和国培育了有用的人才。
妈妈走了。她的一生辛辛苦苦,没有享受过什么富贵,但她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天伦之乐。我们在为她老人家送行的花篮上分别写着:“妈妈,我们爱您!”“奶奶,我们爱您!”“姥姥,我们爱您!”
妈妈走了。她那么幸福地走了,走得那么安详,那么无牵无挂——因为,她一生的心愿都实现了,她完成了抚养我们长大、教导我们成人的任务!
妈妈是一本书。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还感染了我们的孩子。在我们孝敬老人的日子里,孩子们看会了、学会了关心长辈,他们心中有了老人,同时也有了父母。
母亲去世的那天早晨正赶上国庆游行前一天,医院外在戒严区,10点要戒严。在京的小辈能够通知到的都来了,唯独没有叫我的儿子,因为他所在的大学在中关村,离城里太远了。
好像是有什么感应,那天早上8点多钟,妈妈刚刚被推进太平间,儿子就在BP机上呼我,我立刻给他回了电话。
“姥姥怎么样了?”儿子急切地问。
“姥姥今天早上5点15分过世了……”我哭着说。
“……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停了半天,电话那边才传来儿子哭泣的声音。
“太远了,你来不了!”
电话挂断了。紧接着我的BP机上显示出这样一行字:“你们应该告诉我,我能赶回来的!”
我的泪水忍不住又流了下来——我真后悔没有叫儿子赶来见姥姥最后一面,留下了这终生的遗憾!
这时,6年前,87岁老父亲过世时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父亲去世的那天晚上,我很晚才回到家。一进家门,在中学读书正准备考试的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姥爷呢?”
“在医院里。”我怕影响他考试,没有把实情告诉他。
“姥姥呢?”儿子接着问。
“在家里。”我含着泪走进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我去看望母亲,告诉了她这件事。母亲批评我说:“你应该把实情告诉他,他已经长大了!”
晚上,我对儿子说:“姥爷昨天早上已经‘走’了。”
“我已经知道了。”儿子的话让我很吃惊。
“谁告诉你的?”
“今天早上六点多,我骑车到医院去过了,姥爷的床已经空了。旁边病床的大爷告诉我,姥爷一清早就‘走’了。”儿子说完,又含着泪补充了一句:“我没有耽误考试。”
我的眼泪忍不住涌出眼眶,失声痛哭起来,我为自己失去了父亲而伤心,也为父亲有这么一位懂事的外孙而欣慰。
母亲去世后,我们姐妹几个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妹妹告诉我,她女儿回家说:“爸,我妈没有妈妈了,你可要好好待我妈啊!”
母亲的遗体火化不久,儿子把一个“小剧本”交给我看,是他刚刚写完的。
其中有一段“儿子”对他“表妹”的话是这样说的:“为姥姥送行的那天,妈妈哭得好伤心,我还从来没见她哭得这么厉害。我一直在她身边扶着她。以后,我要好好照顾我妈……”看到这儿,我的泪水刷刷地流了下来。
自从我父母相继过世后,我发现儿子对我更加关心了。每次打电话回家,听到我的声音有一点儿异样,都会关切地问:“妈,您是不是不舒服?”我的姐妹们也说,孩子们在我们一起关心、照顾老人的影响下,学会了关心父母,变得懂事了。
并不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到这番儿女深情。在医院陪伴母亲的日日夜夜,我亲眼看到一些儿女在父母病床前为了家产争争吵吵,看到一些儿女照顾老人时那不耐烦的脸上布满冷漠……我的心难以平静。一位到了弥留之际的老爷爷生前吃苦受累,一直在为儿子积累财富。可他病重住院时儿子一直没来看他,老人很伤心。一天,儿子来了,待了一会儿就回去了,同屋陪床的人劝他:“别伤心了,你儿子不是来看你了吗?”老人老泪纵横地说:“他哪里是来看我的,他把我的手表摘走了!”
这一切让我心碎,令我深思。做父母的,是把财富留给孩子,还是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究竟应该留给孩子什么呢?
只把财富留给孩子,不把孩子培养成人,那么孩子长大了,便会只认钱,不认父母,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同样,只把财富留给孩子,不鼓励孩子自己成才,孩子不会成富翁,倒有可能成为乞丐。
近年来,我去各地演讲的主题多为“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我的一位女友,是位成功的企业家,她自己拥有上千万的资产。在一次女性论坛上,我的发言让她泪流满面。会后她激动地对我说:
“事业上我是一个成功者,可是在教育子女方面我是失败者。我失去了丈夫,就把爱全部给了儿子。儿子17岁,我就给他买了辆宝马汽车,儿子18岁,我又给他买了栋房子,儿子19岁时问我:‘妈,你知道我哪天最高兴吗?’我问:‘哪一天?’他说:‘你死的那一天!你死了,你的钱都是我的了!’我伤心极了,气得差点吐血。今天听了你的报告,我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儿子要是不成人,我给他留下财富就是留下祸害呀!”
“你说得很对!”我肯定地说。过去讲“富不过三代”,现在是“富不过两代”。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留给孩子太多的财富,会剥夺他的自我创业、享受成功的乐趣。
只有自己创造财富,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感。
面对“富二代”,我们不能不觉醒。我们这一代人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我们的孩子正是成果的享受者。我们教育的失误,不仅会断送孩子的前程,还会断送国家的前途。如果富人的子女躺在父母营造的“钱财”中生活,高官的子女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生活,那么,改革开放的成果将会付之东流,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我的一位欧洲的朋友就十分明智。她是一个巨富。她的儿子上中学时问妈妈:“妈妈,你爱我吗?”
妈妈说:“我当然爱你,儿子。”
儿子说:“你爱我,就应该知道我最喜欢什么。”
“你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妈妈好奇地问。
“我最喜欢名车保时捷了。”儿子不假思索地说,看来他想了很久了。
“我知道了。”妈妈平静地回答。
“那你知道什么时候把这个礼物送给我,我最高兴。”
“什么时候?”
“我过生日的时候。”儿子紧追不舍。
“我知道了。”妈妈依然很平静。
儿子离开屋时,又跟了一句:“你可别忘了,我可快过生日了。”
儿子过生日那天,妈妈果然送他一辆“保时捷”,但是不是一辆真正的汽车,而是一辆汽车玩具。在玩具汽车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四个字:“自己挣去!”
数年之后,儿子果然自己用劳动挣来一辆真正的保时捷。我的朋友去欧洲时,儿子亲自驾车带她去旅行,春风得意。
我们把财富留给了孩子,人家把孩子培养成财富,未来谁强,谁弱?不言而喻。
尤金·兰是美国一名拥有亿万美元家产的富豪。他自创立“我有一个梦想”基金以来,已经无偿捐献了15亿美元,占个人资产的一半以上,剩下的大部分财产也已经被指定用于慈善事业。
这样一个大富豪对别人很慷慨,对自己的儿子却很严格。他的一个儿子斯蒂劳回忆说,他七八岁时,想让爸爸给他买一把玩具冲锋枪,而尤金并没有给他买,而是建议他把买玩具的钱捐给慈善机构。后来这笔钱捐给了一个叫昆斯的男孩。这件事却给他斯蒂劳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当87岁的老父亲把自己大多数财产捐给慈善机构时,斯蒂劳并不怎么在意。后来他自己也成为了美国着名的演员兼剧作家。
他的父亲尤金希望他的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后能自力更生。他说:“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学会如何自力更生,这样他们才能自己创业,自己挣钱。我从来不赞成奢侈的生活,即使在今天,我仍然会捡起马路上的一分钱。”
当今,许多富人都赞成这样的观点:留给子女大量的财富并不是在帮助他们,而是剥夺了他们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能力。
听了这些事例,我的朋友决定,儿子结婚时,将和儿子一起为中国贫困农村的孩子捐资,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
如今,她的儿子已经步入工作岗位,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约翰的信中曾写道:
“在你和你的姐姐很小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不让你们知道你们的父亲是个富人,我向你们灌输最多的是诸如节俭、个人奋斗等价值观念,因为我知道给人带来伤害最快捷的途径就是给钱,它可以让人腐化堕落、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乐。我不能用财富埋葬我心爱的孩子,愚蠢地让你们成为不思进取、只知依赖父母的果实的无能者。”
“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能够享受他的创造的人。那些像海绵一样,只取不予的人,只会失去快乐。”
爱孩子的父母请切记:不要把财富留给孩子,而要把孩子培养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