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高中的儿子扛着一个纸箱回到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妈,儿子给您挣回来了!”
“挣回什么啦?”我好奇地问。
“挣回一箱方便面!”
“你怎么挣来的呀?”我有点不安。
“今天去和同学打保龄球。保龄球馆搞活动,能正好打到100分,就可以得到一箱方便面。我很幸运,正好打了100分!”儿子很得意。
“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我故意问。
“不行。必须是100分。”儿子很自豪。
“哇!你可真不简单!能正好打到100难度可够大的!你妈最爱吃方便面了!”我由衷地说。只见儿子一脸的成就感,我心中顿时盛满感动。不为他的技术,而为他的孝心。
过了些日子,儿子又扛回一箱方便面:“妈,儿子又给您挣回来了!”他又打了100分!
“得一次容易,得两次可难了!”我羡慕地说。
又过了些日子,当儿子第三次扛回方便面时,我说:“儿子,别再挣了,挣到了也别往家扛了,这些方便面咱家一年都吃不了啦!”
儿子的行动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处在青春年华的少年,需要找到自我价值。当他们能用自己的劳动,为父母做点事情证明了自己价值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品尝到劳动换来的快乐。所以,充分地信任孩子,大胆地使用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用悦纳的心去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是青春期父母的必修课。
15~17岁的孩子,正是处在青春期中期。他们必须在情感上跟父母分开,确认自己能够独立做事。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对他的行为挑鼻子挑眼,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如果儿子兴致勃勃地扛着一箱方便面回来,兴奋地说:“妈,儿子给您挣回来了!”
你用怀疑的口气说:“从哪儿挣来的?不是偷回来的吧?”
儿子辩解:“是打保龄球打了100分挣回来的!”
你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你不好好做作业,打什么保龄球?考试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妈,你不是爱吃方便面吗?”儿子已经不高兴了,强忍着愤怒说。
“我爱吃我不会自己买去呀!要你挣?你能考上大学我就烧高香了!”
儿子无语,回到自己房中,把门“嘭”地一关,冷战开始了!
难道我们与上中学的孩子的话题穷得只剩下“考大学”了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理解,是信任,是“我的青春我做主”,而可怜的你只是抢答:“我都是为你好!”用良好意愿做借口,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定会造成他与你离心离德,甚至格格不入。
“儿子给您挣回来了!”这话闪烁着一种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听起来多爽。其实在生活中,“挣”的机会很多,可是,我们有些父母却不相信孩子能行。
一次,我去某市开会,返京那天,市妇联主席带着上中学的儿子去机场送我。
一路上,这位主席当着儿子面,一直不停地向我讲述她怎么疼爱儿子,可儿子如何胆小无能,如何不会与人相处,以及她对儿子的种种担心。
我只是听,一句话没说。
一到机场,我拿出机票、身份证及20元钱,从容地交给她儿子:“我还有事要和你妈说,劳驾你帮我去办一下登机牌,另外买一份保险,谢谢啦!”口气就像拜托一位老朋友。
“行!”孩子爽快地答应了,刚要接过机票,机票却落到了她妈妈手里,“还是我去吧,我儿子哪行呀,他从来没办过!”说完拔腿就要走。
“回来,回来!”我拦住她,“你不用他,怎么知道他不行呀!”
我重新把机票、身份证及钱交到孩子手中:“你快去吧!我相信你行!”
我拉住她坐在长椅上,和她谈论刚才发生的这一切,而她却六神无主,东张西望,坐立不安:“我儿子从来没来过机场,他哪找得到地方?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坐下,坐下!”我硬拉她坐下,“你就放手让他去吧,不会有事的。你看你儿子都比你高,16岁了,我像他这么大都下乡插队去了,再说我们就在这里等着有什么不放心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仍没见孩子的踪影,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硬拉着她,没让她去找孩子。
又等了一会儿,孩子终于回来了,兴冲冲地把登机牌交到我手中并对我大声说:“办好了!只是买保险耽误了点儿时间,人多,得排队!”
“你真棒!我没告诉你去哪里办,你怎么就找到了?”
“问呗!”
“你的办事能力真强!”听了我的夸奖,孩子满脸自豪地朝她妈妈一笑,说道:“你看,我行吧!”
妈妈擦着满头大汗信服地说:“没想到,我的儿子还真买回来了!说实话,我从来没相信过他!”
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当他们独立完成一件事之后,他们所获得的愉悦会超过获得一个好分数、吃到一顿美餐、看到一部好电影,因为那是用他们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人类就是通过劳动进化成今天的样子的,如果忘记了劳动创造世界这个根本的道理,那就使孩子失去了生存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