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8100000068

第68章 第五大财富:责任心

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有了责任心,这个国家就有希望。而责任心是从小培养的。

我在小学担任过6年班队干部,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人是要承担责任的。我们的中队委员会共有8名成员。女生5名:顾湲、崔艺新、张燕多、赵小沫和我。男生3名:夏载屏、王冠英和李平。我们这8个人各有所长,分工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配合默契。其中有一条职责是共同的,就是帮助学习差的同学,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张效梅老师组织了学习小组,8个班委都担任组长,每个小组里都有几个学习吃力的同学。我的学习小组人最多,有5个成员。这些同学中大都学习成绩较差,有的男生还挺淘气。张老师为了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要帮助这些同学,亲自带我们去家访。当我看到一个女生家里有8个孩子,屋子里黑漆漆的,才知道,她学习不好是她家庭环境差,家务负担太重,于是我从心里产生同情心和责任心,很愿意去帮助她。

崔爱国的爸爸是个军官,比较粗暴,常常因为崔爱国的成绩不好狠狠地打他。我把学习小组从我家搬到他家,帮他听写生字,和他一起读课文。一次,他爸问起儿子考试成绩,我笑着说:“崔爱国的进步可大了!”其实,他刚刚的考试并没有及格。他爸一听高兴了,说,卢勤是好孩子,儿子肯定能进步。以后,他不再打孩子了。崔爱国真的进步了。他最后考上一个不错的中学,毕业后承担了十分重要的工作。插队回京后,我和崔爱国第一次见面时,他还感谢我呢,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1969年,我离开北京去东北插队。三年后我作为知青赴京汇报团回到北京。一天,我走在路上,一位高个子男子叫我的名字,我抬头一看,这不是我的小学同学朱宏俊吗!当时,朱宏俊也是我们学习小组的成员,学习比较吃力,我没少帮他。“我妈请你到我家去一趟。”朱宏俊小声说。他妈是我们学校的温老师,她没教过我,但我认识她。

那天我去了他家。我一进门,只见长方桌上摆了许多大苹果、大香蕉、大鸭梨。

“你吃吧!小时候你尽帮我。”

朱宏俊的一句话让我激动不已。“小时候”都过去20多年了,他还记在心里!那一刻,我又一次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20多年前,我尽到的是责任;而20多年后,我收获的是快乐和友谊。

听我妈妈说,我去东北插队的那十年,常有我们班的男生来我家帮我妈拉煤、运白菜,他们是谁,我至今都不知道。

北京史家小学70年校庆时,小学同学聚会,阔别50年的尹亚利见了我,搂住我哭了:“卢勤,我终于见到你了!小时候我很笨,你不嫌弃我,老帮助我,我可得好好谢谢你啊!”我望着她,她童年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我感到50年过去了,岁月抹去了许多记忆,留下的却是别人对自己的好。

和尹亚利一起来的还有徐耀荣,他一见面就说:“卢勤,你还记得我吗?小时候,你天天送我过马路!”

我想起来了,徐耀荣,这个淘气包!他总疯跑,把肋骨摔断了,穿上铁背心。张老师怕他出事,就让我每天把他送过马路再回家。我觉得,能帮助同学做点事,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于是我光荣地完成了老师交给我的任务。

我发现,人的责任心就是在负责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你把“这是我的责任”这句话放在心中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世界有许多要你做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责任心变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0年前,我和千百万知识青年们朗诵着毛主席那段着名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打起背包,告别北京,奔赴祖国最贫困的农村,和那里的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园。尽管那里条件艰苦,生活困难,尽管那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能否返城,但我们心中始终一片光明。我们不畏艰难,朝气蓬勃,尽心尽力地为那里的老百姓办事,因为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人民,懂得了是谁养育了我们。为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我们心中始终怀着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是吉林省镇赉县东屏公社乌木大队巨丰山生产队,我清楚地记得,那里没有电,光有煤油灯。我就去白城市找到原秋书记,请求他批了风雨线,使生产队终于通上了电。

通电的那天晚上,全村老少就像过年一样高兴。我们几个北京知青,兴奋得抱成一团,又笑又跳。村里的孩子放起了鞭炮。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跪在炕上磕头,还念叨着:“真没想到,我活着还能看到共产主义。”我问她:“什么是共产主义呢?”她说:“早就听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今儿有了电灯,不就是共产主义了吗!”

我听后感慨万千,中国农民世世代代在这片黄土地上辛勤耕耘,不就盼望过上好日子吗。如今,看到电灯就满足了,而城里人生活富裕了还不满足。回到北京后,每当我看到浪费现象,就常常会想起那位“见到共产主义”的老奶奶,想起巨丰山的乡亲们。

2009年,是我们下乡40周年。我参加“故乡行”活动时,和当年集体户的陈丽珠、贺谊亮、张民生一起回到巨丰山村。看到赵春等十几位70多岁的老队长、老农民还依然住在40年前的土房里,心里十分难过。回来后,我立即给当地的市、县领导打电话,与乡镇书记沟通,我们四人和我的朋友又捐了几万元钱,帮助15位60岁以上的农民改善了住房。

我11岁时,梦想当“知心姐姐”,照了这张“标准像”。

消灭贫穷,是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下一代的神圣使命。我们有责任去为共和国尽力,我们更有责任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担负起这份重任。与共和国同龄,就注定要为之负重。

第六大财富:梦想

小学少先队生活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她能让一个普通的孩子萌生梦想,她能让你眼光放远,看到未来。

我从小是看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中国少年报》长大的。我是中队宣传委员,收订和分发《中国少年报》成了我最乐于干的公务。我亲手缝了一只小钱袋,用来盛收来的报款。每一期新出版的《中国少年报》,就是通过我的手,一张一张传递到同学们手中。寒暑假,我按同学们住家远近,组成四个联络网,按时把每期报传送下去。我还是中队、大队的板报员,把队报上的重要内容登在黑板报上,报头的图案大都是照《中国少年报》上的插图画的。每一件具体工作的成功,都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对这张报的感情越来越深。

1960年,《中国少年报》上出现了一个专栏人物“知心姐姐”。她梳着两根小辫子,戴着红领巾,脸上挂着亲切的、从不收起的微笑。她总是耐心地回答着少先队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一下子爱上了“知心姐姐”,每期报纸来,都先找“知心姐姐”。

在北京女一中上初二时,我有点像“知心姐姐”了。

有一天,我悄悄给“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我在《中国少年报》上看见许多学校少先队活动见了报,我们中队的活动也搞得很好,怎样才能见报呢?”“知心姐姐”很快给我回了信,而且在信中称我为“卢勤小友”。第一次给《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写信就收到了回信,而且被称为“小友”,我心里美滋滋、甜蜜蜜,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走起路来脖子都挺得直直的。不久,我按“知心姐姐”说的办法,以“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五三中队”名义投了稿,我们中队的活动果然上了《中国少年报》。小小的成功,让我产生了大大的梦想。从此,我便成了“知心姐姐”的追星族。11岁时,我立下人生第一个志向,长大到《中国少年报》当记者,当“知心姐姐”。

为了实现这个美丽的梦想,我开始向着“知心姐姐”的目标迈进。

小时候,我一直梳短发,为了像报花上的“知心姐姐”,悄悄留起长发,也梳起了两条小辫子,又特意去北京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取照片那天一看,哪里像“知心姐姐”,倒像一个光秃秃的小和尚。我很不满意,问照相馆的人怎么照得这么难看,照相馆的人说了句“名言”:“长什么样,照什么样!”我第一次照标准像,就受到打击,心中有点不快,但又觉得人家说得有道理。回家照镜子看,发现“知心姐姐”头发多,自己头发太少。于是,就把头上方的短发梳了两个小辫儿,下面再梳两根长辫儿,有点像了。但端详着照片,总觉得还少点什么?仔细看,才发现自己缺少“知心姐姐”那可信可亲的微笑。于是,我见人就笑,还热心帮助同学解除烦恼;时间长了,就有了“亲和力”,微笑也成了我与人交往的“见面礼”。记得六年级快毕业时,《北京日报》着名记者司马小萌来校采访我,还拍了照片。不久,报上登出了我戴着红领巾画黑板报的照片,文章题目是《全面发展的卢勤》,第一句写的是:“卢勤总是笑眯眯的……”从那时起,我学会用“太好了”的眼光看世界,笑容就没离开过我的脸,直到62岁。前不久,医生还说我是个不把病放在脸上的人。

15岁那年,我成了北京女一中初二年级第一批共青团员,当了三年团支部书记和校团委会委员。下午放学经常到故宫后海边与同学谈心,你说我听,我听你说,我再一次体会到“知心”的感觉真好!初三毕业时,我做出慎重的选择:高中毕业考人大新闻系,毕业后去《中国少年报》当记者,当“知心姐姐”。

我清楚地记得,中考作文题目是《我在五星红旗下成长》。看到这个题目,我心里热热的,举笔有无数话要说,眼含热泪一直写到收卷。判卷老师正巧是我的班主任,后来对我说:“虽然卷子是密封的,我也知道是卢勤写的,那字里行间洋溢着你对祖国的热爱,对少先队的热爱,看得我热泪盈眶。”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仅有阳光,还会遇到风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8年高三毕业时,大学的校门都关闭了,《中国少年报》也停刊了,大学梦像肥皂泡一样破碎了。

1969年,我和千百万知识青年一起上山下乡。我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成了农村青年的“知心姐姐”。下乡3年没回家,带领青年组成剧团,春节期间去各村演出,深受欢迎。我领导的知青集体户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户,我还参加了赴京汇报团。4年后我调到白城知青办工作,并担任了地区知青办副主任,又成了知青的“知心姐姐”。我关心着他们的住房、吃饭,婚姻、恋爱、就业,为他们办起《知青通讯》。1975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白城团地委委员。

1978年11月的一天,我从广播里听到少先队恢复、《中国少年报》复刊的消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给报社写信,表达我童年的心愿。1979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踏入了朝思暮想的中国少年报社。那一天,我流泪了。我没有想到一个孩子的梦想,一个知青的理想,真的能实现。我下决心要为孩子工作一辈子。那时我30岁。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70年校庆时,我和恩师张效梅老师在一起。

我开始重新学习。我一边工作,一边上了中国新闻学院、中央党校、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用8年的工作之余时间,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我的收获不仅仅是拿到研究生的文凭,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了“韬奋精神”,并且把“为孩子说话、说孩子话、让孩子说话”作为为孩子办报的宗旨。我当了二十几年的“知心姐姐”。我认为这是一项天底下最有魅力的事业。1996年我担任了中国少年报社副总编。2000年,中国少年报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强强联合,组建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我先后担任了副总编、总编辑。

2000年9月12日,就在我度过52岁生日那一天,我又一次从广播里听到一个好消息:我荣获了第四届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激动的泪水再一次流淌下来。

我从事儿童新闻工作30年了,韬奋先生信奉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直激励着我,尽心尽力为孩子们服务。我觉得人生追求的不仅是成功,而是幸福和快乐。我对幸福的理解是:“干我所爱,爱我所干。”正因为我干了我最爱干的事业,所以我一生是幸福的。

梦想是心灵的阳光,目标是人生的动力,眼光决定未来。童年,是梦的故乡,信念是人生的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点燃一个人的潜能,引导他飞向梦想的天空。

我感谢少先队,感谢小学生活。正是因为少先队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我放飞了梦想;我感谢《中国少年报》,正是这个小窗口,打开了我的大世界,让我找到一生奋斗的目标。这梦想,这目标,犹如在心中播种了一个太阳,一个给人希望、给人力量的太阳,它会把你带进光明的世界,让你每天乐此不疲,其乐无穷。

同类推荐
  • 我有话要说--亲子间的有效沟通

    我有话要说--亲子间的有效沟通

    本书给年轻父母提供实际运用的教子育儿指导。阅读它,就会改变自己,去成就儿女的梦想。具体内容包括:用“爱”打下基础、当王子/公主渐长成。
  • 女孩,如何成就卓越

    女孩,如何成就卓越

    怎样才能让你的女孩感到发自内心的幸福?女孩为什么要昂首挺胸才漂亮?怎样改变性格太强势的小“女强人”?怎样帮助女孩选择最适合她的发型和衣着?你的女孩从“乖乖女”变成“小狮子”怎么办?女孩有“早恋”的苗头,家长应该怎么做?幸福感、自信心、好品德、知书达理、自控力、精致的外表、艺术才能……这些都在蓝洁编著的《女孩如何成就卓越》读到。读懂女孩成长所必备的元素,就会让她变身为优雅的“小公主”。10大法则,100种卓越又新颖的方法,让教育女孩成为一种艺术。
  • 男孩冒险书

    男孩冒险书

    男孩们,想经历一次过山车的身心冒险之旅吗?父母们,想把孩子塑造成勇敢智慧的群体领袖吗?请翻阅本书寻找最佳方案。它既有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又有一个个使你轻松变成冒险男孩的魔法,既有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有一些成长类影片……只要你想成为更加勇敢智慧的男孩,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 妈妈我想对您笑

    妈妈我想对您笑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只有失败的父母没有平庸的孩子

    只有失败的父母没有平庸的孩子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教育观念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给孩子的最好补品:鼓励与赞美;玉不琢,不成器—帮孩子改掉毛病和缺点;批评孩子的八大原则;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等。
热门推荐
  • 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岛外来客

    岛外来客

    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一枚原本要投放到伦敦的实验性武器被误投到了苏格兰的一个偏远岛屿。48小时内男性岛民全部死亡。六个月后,一部分幸存的女性诞下了灾难之子——苏格兰神话再现。七十年后,年轻岛民玛丽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个外来者,命运的巨轮由此开始转动……
  • 畸形的家庭

    畸形的家庭

    从小家人就不喜欢她她。邻居欺负她。同学欺负她。逐渐的变成了有自闭症得女孩。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日子~~~~~
  • 瞬间升级

    瞬间升级

    你觉得境界太低,便砍了敌人一刀,境界瞬间升一级!你觉得功法太Low,便砍了敌人九刀,功法瞬间升两级!你觉得武技太烂,便砍了敌人十八刀,武技瞬间升三级!你觉得大刀太钝,便砍了敌人九九八十一刀,大刀瞬间升九级!不管是谁受了伤,你都能获得伤害值来升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龙赘婿

    邪龙赘婿

    至尊邪龙重生在赘婿身上,面对妻子的冷漠,家人的嘲讽,敌人的挑衅,姜晨一跃龙门从此开启一条注定不平凡的人生。
  • 那些年盛开的栀子花

    那些年盛开的栀子花

    主要关于梦想,会有言情元素,每章平均只有230字,很短(因为我是学生,没时间写)写的不好,见谅。
  • 猫的桌子

    猫的桌子

    那一场看似短暂的独自远行,漫长到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诺奖得主石黑一雄钟爱的作家迈克尔·翁达杰!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得主、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翁达杰自《英国病人》以来,首部以自己11岁时的非凡人生经历为蓝本谱写的动人小说!一部关于成长、记忆与爱的迷人小说,平淡中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与美丽的诗意,是翁达杰追忆的少年时代的治愈之作。第一次独自远行的我们,寻找着自我尚未成型的部分。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一个11岁男孩,第一次独自踏上一段21天的海上之旅,他将见证成长、友谊与蜕变。“三个星期的海上航行,在我最初的记忆中,波澜不惊。唯有现在,多年以后,当我的孩子怂恿我讲述这段旅程时,它才变成一番历险,透过他们的眼睛,甚至成了人生中某件意义非凡的事。一次成年礼。”
  • 伤痛不过百日长爱你不过年少轻狂

    伤痛不过百日长爱你不过年少轻狂

    多年以后,想来自己也是好笑,我爱的人不爱我却爱她,她爱的人不爱他却爱他,把自己伤的遍体鳞伤也绝不放手,来呀。互相伤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