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3日,我去北京授水河小学,给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理财教育”课。
“哪位同学说说,你对自己家的理财有多少了解啊?”我上台就问。
“我爸爸买的股票很有特点。别人买的都涨,他买的就跌;别人买的都跌,他的反而涨。”一个男孩抢先发言。
“那叫蓝筹股!”另一个男同学在下面大喊道。
看来,小学生对理财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好进入理财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前面已经讲过,儿童接受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4~6岁正好是培养儿童数理能力的关键期。对于稍具难度的理财理解而言,培养的关键期为5~14岁。
不过,实际上很多国家对于下一代的理财能力的培养,早已有所提前了。
例如在法国,早在儿童3至4岁阶段,家长们便展开家庭理财课程,教育孩子基本的货币理念。10岁左右,法国家长就开始为小孩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积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
回想一下,儿子也是从10岁开始对“钱”有了兴趣。
有一天,儿子郑重地对我说:“妈妈,和您商量一件事。”
“好啊!”我喜欢听“商量”两个字。
“过两天学校要组织春游,要坐汽车,买门票,天这么热,还要买点饮料,您能不能给我5块钱?”儿子掰着手指算着。
“可以。”我毫不犹豫。孩子出去玩,给点钱是应该的,何况他的理由那么“充分”。
儿子看我这么痛快,来了精神:“您可能好久没去颐和园了,里面许多地方都要门票,您能不能再给我两块钱?”儿子“得寸进尺”了。
我看那认真的样子,觉得这个理由也能接受,于是又答应了:“好吧!”
儿子看自己的“游说”成功,情绪更高了:“要不然,您再加1块,给我8块钱算了,万一有同学带的钱不够,跟我借呢!”
这话也有道理,看他那费劲的样子,我改变“战术”,“以攻为守”了:“这样吧,我给你10块,由你自己支配,节约归己,好不好?”
“真的?OK!您真是个痛快妈妈!”儿子喜出望外。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春游儿子只花了3块钱,用来买门票、交车费。
儿子的班主任告诉我:“这次春游,你儿子什么都不买。中午吃饭时,大家都去买饮料,他也不去买。我问他为什么,他神秘地告诉我‘节约归己’。”
后来听儿子说,许多同学买吃的、买喝的,春游变成了“吃游”;还有同学把剩下的钱买了小飞机,3块钱一架,一会儿就飞丢了好几架,多可惜呀!那些同学,一边扔飞机,一边说:“不花白不花。”
以后,我每月给他固定的零用钱,他知道算计着花了。省下的钱,他买了一套《机器猫》,看完又整套卖出去。
对孩子来说,理财必须有“财”。让孩子手中有可以支配的钱,他才会认真算计着花,如果都是父母的钱,他的想法就是“不花白不花”。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也要从小抓起。
在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是具体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出数目量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到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家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回避与孩子谈钱,怕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但同时孩子手中又有过多的零花钱,引发了种种成长中的问题。事实上,从这次特别的课堂中发现,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对自己家庭的理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也在大人耳濡目染下,对理财有了粗浅的认识,但基础、系统的理财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理财观念已在不断深入人心,儿童理财教育也正在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灾难之后,常常是理财教育的一个好时机。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北京大兴区一位18岁的中学生,将从小到大积攒的压岁钱10万元捐献给灾区。一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一片爱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可支配的金钱也越来越多。
面对这种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随即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如果没有及时教给孩子对金钱抱有健康的态度,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父母可能要面临6大难题:
·孩子沉迷于物质享受;
·因缺乏责任心,长期对父母依赖;
·在信用消费中陷入债务陷阱和人格陷阱;
·在经济上不能自理,容易丧失自信心;
·导致孩子把金钱与成功等同起来;
·对金钱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家庭冲突。
有位父亲十分痛苦地对我说,他上中学的儿子到处以他的名义赊账,请客吃饭。有时在饭店里,看到邻桌有他认识的同学,会和服务员说,那桌的餐费我也出了!每个月,父亲要为他还账达3000多元!
零花钱最多的孩子在中国。对中国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就是孩子生存能力的教育,万万不可小视。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如果让债主、奸商、警方、甚至骗子来代替你进行这项教育,那恐怕就会付出惨重代价了。
金钱是把双刃剑,越来越优越的生活条件本身不会对孩子有害,但是如果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那么金钱就会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罪魁祸首。
忽略孩子的钱商培养,孩子未来不会幸福。孩子不会理财,成年后如何去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呢?
钱商,要从小培养。
这是一位妈妈的故事:5岁的儿子和妈妈一起去购物,儿子看上一个十分昂贵的电动玩具,妈妈有些为难,说带的钱不够,儿子说,您可以刷卡啊。
5岁的儿子还对钱没什么概念,常常看到妈妈用信用卡付账,或者在ATM机上取钱,他甚至没想过钱是父母辛苦工作挣来的。
这里还有一个富家子弟培养孩子理财的故事。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已富过六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为什么呢?其秘密就在家庭教育中对“钱商”的培养。
如果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还在世的话,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理所当然会是世界首富。生前,老约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虽然赚钱无数,但他的衣食住行却极其简朴。57岁退休后,老约翰专心做慈善事业。他先创建了洛克菲勒大学,因他的资助还促成了如今的芝加哥大学的诞生,随后又在1901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后来这个研究所因为卓越成就获得了12项诺贝尔奖,比任何同类研究所所获奖项都多。1913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7年他又在中国创办了最负盛名的医疗机构之一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
那么,老约翰和他的孩子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事实上,老约翰对自己和家人,却是节俭无比。他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们勤俭节约。每当家里收到包裹,他总是把包裹纸和绳子保存起来,以便重复利用。为了让4个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老约翰只给他们买一辆自行车。有时,老约翰的节俭显得有些吝啬,他惟一的儿子小约翰在8岁之前穿的全是裙子,小约翰解释说:“因为我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姐姐。”
这就是老约翰对待财富的全部态度吗?
显然不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100万美元。到老约翰过世时,他向社会各界捐款总额达5亿美元之多。这可是上个世纪30年的5亿美元!
小约翰继承了父亲老约翰优良的家教传统,他有6个孩子。
小约翰·洛克菲勒,是如何教育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传人的呢?
在教子方面,小约翰·洛克菲勒相当花心思,他有一套祖传教育计划。这些,是小约翰从他父亲老约翰那儿学到的,也是当年父亲教育他时所用家训和一些操作方法。劳伦斯·洛克菲勒是小约翰的第3个孩子。童年时期,劳伦斯与年长他两岁的哥哥纳尔逊关系最好,他们一起饲养兔子,然后卖给科学实验室换取零用钱。每个周末,孩子们从父母那儿得到几十美分的零用钱,至于如何支配完全由6个孩子自己决定,但是他们必须详细地记在个人的账本上,以备父母查询。劳伦斯和纳尔逊的零用钱往往不够用,这个时候,他们就只好自己想办法挣点零用钱。
这样做的目的,是小约翰希望家族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节约教育和劳动教育。
小约翰鼓励孩子们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10美分;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美分,背柴火、劈柴火也有价钱。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美分,长筒靴每双10美分。
劳伦斯是在林肯中学度过的,这所中学以其“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论而闻名。在中学时代,劳伦斯喜爱上了摄影、旅游和探险,他的这些兴趣全部得到了小约翰的鼓励和支持。后来,劳伦斯·洛克菲勒成为美国“风险投资之父”。
小约翰在他后来的人生中,拿出做慈善事业的时间要比他去赚钱的时间还要多,要知道,洛克菲勒家族是以赚钱闻名于世的。这些也是小约翰受父亲的影响,让他拥有赚取大把钞票的同时,充满善意的心境。洛克菲勒家族一直都热衷于慈善事业,这也是一种家族传统。
洛克菲勒家族中的人,不仅智商高,爱商高,且钱商也很高。
大概这些,构成了洛克菲勒家族经久不衰的原因。
其实,“钱商”和情商、智商一样,是孩子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技能,早点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消费及理财习惯,将使他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