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该离开的时候了,往我的娱乐圈子发展,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是一条险峻的山路,往往事与愿违,我想:勇气+实力=稳定,是的,就是稳定,我自学DJ也有一个月了,该学的都差不多了,只要自己加强练习,我想我可以胜任了!现在需要只要一个契机,跳过心理的那道墙!
离职这件事情像生理周期,每年都会考虑那么几次,曾经无数次的反省:为什么离职?薪资?不比市场行情差,晋升?一条坦途,发挥平台?没什么束缚,人际关系?领导器重同事和睦团队积极……一次次挣扎和剖析之后,找不到离开的理由和离开后的方向。
同学有很多跳槽的,像我这么单纯的职场人显得有些怪异。有段时间不联系的同学问候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还在xxx,一种莫名的羞愧随之而来,好像我真的做错了什么。也有一个朋友有专家的口气跟我说:工作最多两月之后就要跳了,你现在晚了。我本想说点什么,最后想想他的职业轨迹还是作罢了。
难道真的要通过频繁的跳槽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我一贯的观点是强烈的反对!跳槽是跳槽,职业生涯是职业生涯,跳槽只是手段,何时运用或者什么时候行动不在于所谓的固定周期或者别人说的:是时候了!这只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关,也是服务于职业发展的,万万不能本末倒置。然而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最近浏览了无数的简历,看到了一个个一年一跳的经历,这样的“常态”让面试中常常考虑到的员工稳定性或者忠诚度问题无从谈起。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面对选择,人往往会选择容易的那条路,也许是这造就了这个浮躁的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经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忠诚度也只是一时的。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这样的一时应该也是有底线的,而这个底线就是这份工作做好或者说你做出自己的贡献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里我比较认同唐骏的“三年论”,职位可以不同,但我从来不相信一份工作,不做两年你就说自己做的有多么好。此外只可能是:你没有做任何贡献只是维持现状——这样的人是缺乏创新和主动性的,或者这个岗位只是有部分你所需的本身缺乏动力——往好里说是职业化程度不够,实际上是没有职业道德的。
离职需要一个理由,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或者是不满或者是更好。然而真的到离职前,这样的理由又是一团浆糊,一团理不出头绪的乱麻。外人问起时,只能从中挑出一个让人容易接受的答案。
一个人面对格瓦拉的油画,面对闪烁的电脑的屏幕,内心的挣扎无以复加,有时一种莫名的焦躁浮上心头,想骂人想咆哮,而之后一点点文字或者音乐或者视频的触动又会诱发一场忧伤的潮水,自怨自艾的状态也会让自己莫名的流泪——像个懦夫或者躲在墙角不得志的蹩脚文人。刚开始,经过理性的分析后,认为这是社会化、职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突破了这个瓶颈就是一片开阔的美景。时间的流逝,这样的状况越来越频繁,也会以为是自己定力不够而痛骂自己,直到这样的状态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才使我更全面的审视这个问题。
以前的所有审视都仅限于工作,仅限于往前往前。这一次,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追求。当发现连最初的梦想已经无法描述的生活,一种恐惧油然而生。每天的反省,带来的是不断的失眠;找不到答案的反省,让自己困在低迷的状态来。有一天,和同事一起走着,忘记是聊到了什么,我笑了,同事说:好久没有看到你笑了。讪讪之余,才感到自己应该摆脱这样的状态,把这件事情暂时放一放。放了一段时间,状态稍好,虽然疑问每天都在,只是置之不理罢了。就像面对别人的事,久久解说无用之后只能狠狠的说一句: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不管了!
不记得过了多久,突然才发现,所有的所有只是因为不满,物质也好、精神也好,都是因为不满。面对许多许多的刺激,自己的心理失衡了。而内心总也无法忘记最初的追求。一直的坚守被挂上“安于现状”和“懦弱”的标签,被自己批判鄙视。冷静分析,原因不过是:一则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和外界刺激的强化;二则对物质的不满和现实压力的推波助澜;三则精神上的不满和不安分的心的契合。对于这些,小修小补已经无法改善了,只能用激进的刺激来治疗,而具体措施就是“离职”。
我的离职原因其实没有什么,只是自己顾及的方面太多,背了太多包袱让自己说服自己变得异常困难。其实在职业生涯中,到底什么样的情况要离职呢?如果是不满,当困难已经是一己之力无法克服的时候;如果是更好,当不损害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而判断的标准只有两条最基本的:做自己、做别人。做自己是理性的,和目标有关,和现在分析和未来渴求有关;做别人是情感的,和同理心有关,和做人的道德和职场的道德有关。
而在面试的时候,往往会问的离职的原因,其实这本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只要和上面两点盘点标准相契合就行了。就面试而已,这个问题一般作为减分题来考察的,如果能把它做成加分题更好了。
就跳槽来说我想这个问题人生前半段都是加法工作也一样最初一段磕磕碰碰但是却是经验、技能和心理素质累计的最有效阶段。然后趋于成熟之后,就开始一个平稳的前进期,固然可以称之为稳固期,也可以称之为瓶颈期,在这个阶段人难免都会浮躁,一来开始有闲暇思考自己的生活,再来确实也看不见一个新的增长点。这个时候跳槽就成为一个一眼可见的变量,即使这个力不知好坏,也总比等待让人安心。
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遇水行舟,遇山走马,格外容易迷失吧。若有计划,即使与其背道而驰,也至少有一个参照线,知道自己走叉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