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部有关人士谈高考
今年,在关于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背景下,社会上对高考改革有不少猜测。
高考要改,究竟怎样改?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或者报刊提出来全国不要统考了。从国家教育部来讲,态度很明确,全国的统一考试在现阶段必须进行。或者说,以统考为主,是现阶段的一个主要的办法,还没有别的办法代替它;大家都不考了,推荐上大学,这个办法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试过了,证明不行。但考得很复杂,也不行。目前的考试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尽管有问题,但还不能取消。我们知道,自从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以来;取得的最大成绩主要是解决了社会公正问题。当然,现行高考也有很多弊端,如高考科目的设置对高中某些学科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只看总分高低等。因此,要通过改革来完善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
对于高考改革,有两个问题要统一认识。一是我们反对应试教育,但不是反对考试。应试教育和考试是两个概念。没有教育测量,怎么知道学生学到什么水平、学校的教育水平怎样?考试应当说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二是反对应试教育不等于说我们以前实施的都是应试教育,以前的工作都该否定了。应当说,我们以前执行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一种教育方法而存在的。以前的确有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我们反对的应是这种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而不是说否定我们整个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
从现阶段来讲,“3+2”方案是社会上认为比较好的方案,对学校选拔学生来讲也是有效的。所以首先明确一点,国家教育部现在还没有准备改“3+2”方案,“3+2”方案肯定要稳定一段时间。高考科目改革的方向要坚持,但在步骤上要稳妥。坚持方向指的是,以后高中阶段的9门文化课程,考哪几门由高校来决定,这样对中学教学少一些负面影响。这个方法我们在上海已经开展试点几年了。上海现在考4门,采用“3+1”方案,在录取时可以兼报。这个工作要经过试点,摸索出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考试次数的问题,社会上议论较多,希望能改革一考定终身的状况。有的同志提出,1年可以考2次。归纳起来,大约有3种意见:第1种方案是,地方院校考1次,部委院校考1次。第2种方案是,专科考1次,本科考1次。第3种方案是,像考托福一样,1年考2次,成绩2年有效。这3种方案,从理论上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细细考虑,一时要实行在操作上都有困难。所以要进一步探索,并经过试点才能搞出一个可行的考试方案来。
高校希望扩大招生录取的自主权,但录取自主权怎样逐渐放给高校还要进行一些探讨。例如,高考到了一定时候能否像托福考试一样2年有效,然后学生去学校报告,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实行这种办法需要建立配套措施,亦即随着拨款制度、招生计划体制、监督机制等配套机制的建立,逐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目前,上海在扩大高校录取自主权和高考科目设置上进行了试点,也不断地在总结经验。但上海地域小,考生竞争不甚激烈,要推广上海的做法,还有一些技术问题。
1997年本来要暂停保送,由于考虑到工作的延续性,师范、外语和试点班的保送不能停,所以后来国家教育部的质量还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有的学校说,他们在入学后对保送生进行了一些测试,有五六个省的保送生不如高考进来的学生质量好。这当然要进行分析。也有人反映一些中学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还有违纪问题。从招办的工作来说,不需要搞保送生,因为这样做既劳民又伤财,花很大精力去做,大家意见还是很多。
当然,对于保送生,有的省也有些好做法,如湖南省规定应在划定的56所重点中学中推荐,主要看平时成绩,前8%的学生可获推荐,会考成绩在前5%的学生可进入保送,这样就保证了质量。有的同志建议,中学应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张榜公布保送条件和名单,这样就可以减少弄虚作假问题的出现。所以保送生如果要继续搞,就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制定严格的制度。
二、高瞻远瞩;高考试题改革态势
当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正视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寻求高考改革思路、设计和完善高考改革框架。1997年9月在烟台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李岚清副总理到会讲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素质教育并不排斥一切考试,例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要认真总结经验,兴利除弊,不断完善;高校招生和考试的改革要加快步伐。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涵义,以及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政策和措施的考虑;在谈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时,他指出:有的同志认为,“应试教育”的核心在于存在方式,有考试必有应付考试的办法,不取消考试,就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朱开轩同志强调,我们应当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素质教育反对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更反对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要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的制度。科学的考试和测试制度,将有助于弱化“应试教育”的倾向,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积极的导向作用。要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成为一个完整的阶段,中间再没有间断。高考改革一直在进行之中,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在进行。1990年原国家教委正式确定高中毕业会考并相应逐步减少高考科目设置的整体改革方案。这项改革的主要意图是:第一,把衡量高中毕业生的全面素质与合格考试,同以升大学为目的的选拔性高考区别开来;第二,在高中合格考试及全面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逐步减少高考科目数量,减轻学生负担;第三,高考科目的设置权逐步交给地方和高校自身确定。这项改革的最终目标:随着各方面配套改革的条件不断成熟,高校招生工作的权力要逐步由政府为主转到高校手中。届时,高校可以根据各自专业特点自行决定考试的科目和门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要报考的高校及专业所要求的考试科目和门数。这样,既减弱高考对中学教学只重视某些课程的“指挥棒”作用,又有利于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选拔新生。另外,高考报名要社会化,与所在中学脱钩。同时,可考虑高考批次化,逐步改变一次高考定终身的局面。中学不应设高考辅导班、补习班,高考的补习、辅导应在社会上进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还应由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了些什么,转向主要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高考作文改革是高考改革大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自1990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其导向由应试式考查转向了素质教育的测试,从而也引导中学作文教学迈向了素质教育的大门。近8年来的作文命题,除了1994年只有《尝试》一篇作文外,其余均采取了两篇作文、两种文体的命题方式,而且均为材料作文。这几年的命题,纵向比较,看似难以捉摸,无所适从,但细细想来,却不难发现这中间贯穿着一根红线,即: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素质。也就是说,衡量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当然,高考作文所考查的学生的素质是综合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命题的思想性、时代感强;注重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文体考查并重,偏重议论文。
1998年高考是全国倡导素质教育后的第一次高考。一向被人们视作学校教育指挥棒的高考命题,此时更明确地指向素质教育的坐标,备考科的命题也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年一度的高考除了有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外,还有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许多中学的一线教师反映,近几年高考试题注重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虽然素质教育的考试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但高考的“指挥棒”明显指向素质教育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今后如何取得高考好成绩的新思路
北京二中的老师说,今年的政治题出得好、质量高,突出了特点、重点,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查,死记硬背、突击应试肯定行不通了,这样的命题有利于今后推进素质教育。对语文试题更是好评如潮,许多考生和教师认为语文试题题量增加,难度降低,平易近人,活泼而有生气,改变了以往书卷气和专家式的面孔,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考生们普遍反映高考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北京四中的教师们对今年各科试题反映较好,认为高考题加强了素质教育的导向性。语文教师说,语文题突出了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阅读题出得好;它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了高要求。作文紧密联系当前学生的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作文的审题难度有所降低,这反而更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构思水平。高级数学老师王经环说,数学题体现了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考查,体现了基本的数学思想;应用题密切联系社会热点和实际,污水处理问题要转成数学模型来解决,要结合实践进行数学教学。
对刚刚考完的物理题,物理老师说,实验题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选择题考得知识点多,看似容易但不易得分,整份考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考生们觉得今年英语题容易,化学题则相对要难一点。
同1997年一样。1998年上海地区考生除少部分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试卷(全国卷)外,绝大多数考生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命题的上海卷。今年上海语文卷的一个特点,是从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与上海地区中学课程改革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的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注重联系生活和社会实践。1998年上海语文卷中的大作文,是要求学生就最近美化日本头号战犯东条英机的日本影片《自尊》有关的问题进行评论。而小作文,则要求考生就冰心的《春水》一诗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的寓意等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为一篇不超过250字的短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有关人士认为,这两个题目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创造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的考核,也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薄弱环节而设计的。除作文的设置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外,现代文中有近期在国内外受到普遍重视的有关“知识经济”语段的阅读和理解;第12~20题阅读材料中的“画虎”,突出振兴中华的迫切心愿;第25~30题的文言文的材料浅显易懂,却意味深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家长和教师的反映是,1998年上海语文卷在阅读材料和试题设计上力求注重素质教育的想法突出,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死考试”中走出并拓宽视野;身在校园而放眼全球。
湖南镇平县一中的物理老师撰文认为,1998年高考的物理科命题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通过新的试题情景,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熟练地处理图像的方法,尤其是实验试题灵活多变,不落俗套,出乎意料之外。喊了多年的改革,四平八稳的理科教学,好似一潭死水终于被一块大石撞击得波澜四起。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从1998年的高考作文来看,不少中学依然片面追求升学率,实行“应试教育”。199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这个作文题的命题意图十分明确,要求考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心理承受力方面的题材完成作文。应该说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但是,阅卷结果却不尽人意,一类卷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写作题材的束缚。有人曾就写作内容—项对4个试场100份试卷进行了统计,其中写中考、模拟考、往年高考失利的有78篇,写父母去世给家庭带来苦难的有9篇,写父母离异造成痛苦的有3篇,而选用参加长跑、登山等活动为题材的只有4篇,选用参加生产劳动为题材的只有1篇,写其他的和不提考生自己而偏离题意的有5篇。这组数据具有代表性。浙江全省12.5万多名考生选用的题材大体就是这个比例。绝大多数考生写应试问题,不是中考失利就是高考落榜,还有什么“一模”,“二模”、“三模,成绩不理想受挫折的。除此以外,比较多的是写父母去世或父母离异给自己的打击。
从这种现象中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仍是热衷于应试教育,没有或者说很少有意识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心理健康,提高心理承受力的活动,没有给学生创设经受磨炼的环境和机会。考生平时不是测验就是考试,校园生活单调,缺少主动接受磨炼的题材,只能写一些被动的挫折。考生即使选用在校的一些活动,也是以应试为题材,或以家庭不幸为题材,有的甚至笔下“生花”,临场编造。也有的考生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习成绩好,似乎很少有挫折,这部分考生作文语言流畅,但因内容平淡,也得不到好成绩。
四、关于“3+X”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