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戚继光在闻天楼上摆下酒席宴请群臣欢聚一堂时,我却没有那么好的命,独自一人关在乾清宫里。这皇帝做的并不比这些文臣武将们有乐趣,或许孤家寡人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乐也罢,悲也罢,都不可能跟谁分享!
困扰我的是财政问题!但财政又不是简单的可以独立拿出来讲的,它势必会牵连到很多的方面,包括土地改革,税赋改革等等。而我又偏偏必须将它单独举出来一一得予解决,这才是最为困扰的地方!
张居正这十年的努力,还是给我留下了些家当。在太仓里存有六百多万两银子,在太仆寺也有四百五十万两,在应天(南京)也备有二百五十万两,在一些富庶省份的府库中加加起来也有二百多万两!另外在京城粮仓里还有足够京城一地往后九年的用粮所需。这在当时还没有财政储备这个词的年代里,能有这般远见拙识,张居正其人也甚是了得了!
这就是我现在能调动的全部家当。
但需要用银的地方却是比这多的多!单就要编练出一支三十万人左右的专职军队的京军来说,就需要每年花费三百六十万两银,两百多万石的粮米!这往后要是装备一些武器的开销就更是没个底了!总不能还让他们去垦种屯田,自谋出路吧?这战斗力如何保证?对军队的正规化及土地改革也是不利的。而此时的明朝,虽经张居正的改革,赋税收入大有增加,可也不过是从四百余万两增加到六百余万两!而这六百万余两里按照现在的分配办法,给这皇宫用度就要一百八十万两,宗禄(给姓朱的家人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的工资)分两百三十万两。每年给皇宫里的皇帝跟太后妃嫔等的零用钱五十万两!全国官员俸禄约需两百万两,若不是明朝印有纸钞,官员所发的俸禄多以纸钞或实物发给,单就以上几项就足于让明朝廷陷入财政赤字危机!若是要打个战,建个宫殿什么的,就只能向老百姓加派各种名目的赋税了!
——PS:大明通行宝钞,明朝印发的这种纸钞只发不收,也就是朝廷只管发给官员当工资,或者是发给工程用项,可要是政收税银等老百姓却不能以纸钞交纳,也没有一个金融系统,缺少可以接受纸钞的存储或新旧钞交换的机构,以至于形成了恶性的通货膨胀,明初发行的宝钞到万历时已经变成二十换一甚至更高,而官员新领的宝钞一到市面也只能是以二换一,明时官员的俸禄本来就比前朝要少,又要讲面子,顾及官员体面,不贪都难!——
要想有钱,无外乎开源节流!
但是如何开源呢?总不能使用史上万历用的那些办法吧?
加税是不可行的,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而且不但不能加还要减轻百姓赋税负担。也就是还没开源,首先就先截了一条财路,还有一条财路也是要截了的,那就是丁税。中国人可能是因为文化的原因,都好生养。此时的在册丁数有近六千万人,按男女比例平均来算,那人口的总数也就是有一亿两千万。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丁税的关系,常常会有瞒报的现像,估计总数会在一亿五千万左右。这个数字已经占了此时全球人口的一半还要多!在我看来此时明朝手里握着的最好的武器不是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利用好这个人口数量。估且不谈什么争霸全球这种让电脑嘲笑一番的想法,但后世的美国与澳洲是我在所必得的,通过军事占领,利用人口的优势大量移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控制一个地方,形成一个主导当地社会与文化发展的主体!至于海外领地的控制与管理,那就是后话了。就算真的发生了后世时美国独立战争那样的情况,也不是一件很坏的事,毕竟中国人对祖宗的认同感,不是欧州人所能比驾的。那么只有通过减轻老百姓负担,增加收入,老百姓有了钱和多余的粮食自然才会想多生几个,人口基数也才会进一步加大!
不能加税就只能想其它的办法。像我在原来时空里的一些YY小说上说的开商场办超市吗?那等于是白痴的想法!这里边有两点是这个社会所无法克服的。一就是物流问题,古代的商品种类非常的少,而且其中有很多的商品是属于地方性的,没有很好的加工工艺处理过,没出这个地区商品就变质了。就拿这京城熏风阁里的猪头肉来说,要想运到南京去,到了河间一带也就烂了,你还怎么让南京的消费者掏钱来买呢?就算在京城里开了超市卖京城里的商品,可熏风阁的猪头肉凭什么交给别人来卖,古代的商业形式多为后面生产前堂销售,这样的自产自销方式。所以真正能流通的,就只有粮米,木材,铁器,纺织品等等这些不会变质的商品。全收集齐了,开起来的也不能算是商场,顶多也就是一个南北杂货店。第二个问题就是,以政府的方式参与商业领域,对商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就拿开商场而言,一个大型商场的开设,势必会对周围的小商业造成冲击,在现代,商场里要是卖个可乐,小店还可以去卖个棒棒糖什么的。可古代这样的选择就很小了,让这些商家失去了资金的原始积累渠道,他们还怎么能做大呢?商业自然就很难得予发展!
不能过多的参与进商业领域,就只能从事工业,而且工业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这对于我这样的后世人来说是完全明白的。通过工业化的发展,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活跃了商业领域,反过来又加速了工业的发展。但我现在应从何着手呢?生产出一种紧俏的商品,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平衡财政赤字?以现有的工业条件与消费意识,这一点很难达到,而且我也不知道生产些什么商品出来。创造工业条件与培养意识也不是一时能成功的,根本就不能解决眼前所面临的财政问题!
现在就只能先从节流着手。只要减少皇宫及宗禄的财政负担,就能解决京军的供应问题!减少皇宫用度,就先要把宫里的太监宫女裁撤掉,但这势必会对现有的体制造成具大的冲击,受到的反对声音决不比让戚继光当督师要少。免掉宗禄也同样会有很大的阻力,虽然这时的宗室势力已被几代明朝皇帝打压过,再加上张居正的一番处理后,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但有宗人府(小笔一直以为只有清朝才有,后来看了一些史料才知道这宗人府是各朝各代都差不多有的)的存在,一个不好甚至可以换了我这个皇帝!但这笔如此巨大的支出却是必须减少的,若此项改革都能得予推行,其它的很多改革开展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至于先期的包括京军装备需等等改革所需的银两,和赋税暂时的减少所形成的财政短缺,倒是可以通过查抄一些查有罪证的官员和宗室的家底来暂时拟补一下。但这些都不能长远!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财政制度,通过财政调控来获得所需的资金。但必须有一名对现在的财政制度极为熟悉的人来做这个‘财政部长’!
庞尚鹏(此人1581年已死,但作者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外加他的年龄此时算起来也才58岁,所以让他继续活个几年)这个名字跳入了我的脑中,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就是出自此人之手。通过几年的‘一条鞭法’的推行,第一次正式奠定了中国历史上以‘银本位’为主体的财政休系!(可见中国古代经济史)。外加他生在广东,长在广东,对对外贸易方面有着较高的认识,几年前因张居正夺情一事,而被张居正赶回了老家!这样的人物正是我所需要的!
于是,我开列出一份包括他在内的名单,名单中有一些是现在在地方的官员,也有一些被罢拙的官员,还有一些是还没入官的人才。于第二天交给了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