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3900000020

第20章 让自己的影响无限扩大(4)

四个老汉的旅行是非常自由的。爱迪生当领航员,选择路线,但四人很少知道他们要去哪里,走到哪儿就停在哪儿,或者在一片林子里,拿出车上备好的猎枪打几只鸟,或者在一条溪边停下来,在清澈的水边洗个脸。对于下一站,谁心里都没谱。有一次,费尔斯通开爱迪生的玩笑说:“我们从来不知道要去哪儿,而且我怀疑他也不清楚。”费尔斯通负责后勤工作,几个人的伙食都由他负责,福特是机械专家,万一路上车坏了,他会立即跳下车修理,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一通敲打。

车队一天天地走下去,四个老汉兴致勃勃。他们暂时把工作放在一边,尽情地享受人生乐趣。

此时,流浪汉们都已经算是高龄了,爱迪生71岁,巴勒斯81岁,亨利55岁,就属哈维·费尔斯通年轻,不过也已经50岁了,他们像年轻人一样比体能,比短跑,甚至跳台阶。晚上,在篝火旁,他们也谈论文学作品和作家的长短轶闻,《福音书》、《悲惨世界》、爱默生、梭罗这些对美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和人物也是他们常常谈到的。亨利最喜欢爱默生和梭罗,在最困难的创业阶段,他曾经从这些人的作品中获得鼓舞和力量,后来,他也常常背诵那些名言警句,用来鼓励自己,也鼓励身边的人。有时他们还会讲故事开玩笑,时不时地来些荤段子。亨利·福特的一位随从说:“我从来也没有见过一帮家伙在一起能像他们这样开心,想想看吧,这些都是老爷子了,都很有钱,可他们在一块旅行时就像一帮顽童。”

“野营之旅”是愉快的,当然,亨利·福特想要的广告效应也达到了。这四个名扬全国的人物只要一出发,后面就会有一大堆电影摄制队、新闻记者扛着长枪短炮追着他们,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刊登在报纸杂志上。而对于亨利·福特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了,他仿佛又回到了迪尔伯恩的农场,帮助那些不知所措的农场主修好了他们的机械。他成了真正的民间英雄,而不仅仅是会制造廉价汽车的汽车新贵。

就是在野营之旅中,不甘寂寞的亨利·福特又引爆了一颗炸弹,使自己再一次卷入了一场法律对抗,而且是和掌握着强大的舆论力量的新闻界的对抗。

事情的发展经过是这样的:1916年6月,墨西哥革命军首领潘图·维拉侵袭得克萨斯州边境,威尔逊总统下令调集国民警卫队前去处理这件事。6月12日,芝加哥《论坛报》就这一事件请福特汽车公司发表看法。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方面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回答说:“如果公司的哪个职员参加国民警卫队,那么他就会被公司剥夺一切职务。”第二天,芝加哥《论坛报》就发表了题为《微型爱国主义》的社论,强烈抨击了亨利·福特。社论说:“如果福特公司真的执行了这一规定,那么只能说明福特本人不仅是无知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典型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根本不懂得他所生活的这个国家的基本准则。”

读到芝加哥《论坛报》的这些消息,亨利·福特立即大发雷霆,他认为这些新闻简直丝毫不顾及他的真实心理,如果不展开反击,他的敌人们就会进一步攻击他。所以他以诽谤罪正式起诉芝加哥《论坛报》,要求得到100万美元的名誉损失赔偿费。

其实,多年以来,亨利·福特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一直都不错,而且,恰恰是那些媒体对他的汽车、他的事业的大量报道,才使他一举成为全国性的知名人物。从一个机械师到赛车手,从T型车到5美元日薪和8小时工作制,以及轰动全国乃至欧洲大陆的“和平之船”事件,正是媒体把他塑造成白手起家的民间英雄的形象。

当然,也有一些媒体对他不是那么客气,专以攻击他为能事。平心而论,这是从事新闻业不可避免的,也许是新闻本身为了追求发行量,喜欢报道负面新闻,也许是新闻业者本身的观点所致,亨利根本没有必要和这些人物较劲。可是这一次似乎是鬼使神差一样,亨利竟然把芝加哥《论坛报》这个美国国家最具影响力的大报告上了法庭,这就等于是向整个新闻界宣战。这一下,舆论向哪个方向转真有点不可预测了。

法院对这个案件非常重视,经过了两年的准备之后,1919年5月12日正式审判,地点在密歇根州的一座名叫蒙特克莱门特的小城。这一次,亨利的对手仍是律师艾略特·史蒂文斯,也就是道奇案中道奇兄弟一方的律师,他帮助道奇兄弟打赢了官司,同时使自己名声大噪。

芝加哥《论坛报》的出版商康奈尔·罗伯特·巴尔·麦克米克聘请他担任辩护律师,他们认为史蒂文斯更熟悉亨利这位公众人物的弱点。

亨利这一方当然进行了更精心的准备,雇用了8个辩护律师,以及其他负责案件调查和公共关系事务的人员,一共有63个人。在法院的对面,亨利的人马占据了一幢商用建筑的整个二层楼面,设立了“蒙特克莱门特新闻中心”。一方是美国最有名的工业领袖,一方是在美国最有影响的大报之一芝加哥《论坛报》,这场官司不用说就知道该多有看头。数百名记者蜂拥而至,还有无数的平民想看看热闹,他们从全国各地坐火车来到这个小镇,为的就是看一眼这场官司是怎么打的。一时间,这个毫不起眼的小镇热闹非凡。

在审理过程中,亨利·福特几次出庭,他静静地坐在一张椅子上,双手紧张地放在弯曲的膝盖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版商麦克米克神情张扬。麦克米克毕业于着名的耶鲁大学,他思想保守,但见解深刻,对亨利的爱国主义一直持怀疑态度。这一次,既然狂妄的福特先生把他告上了法庭,那么他也就不客气了,他要把他所认为亨利身上具有的那种神秘光环彻底打掉,要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个知识贫乏、缺乏教养、自私自利的企业主。

在此之前,亨利·福特花重金聘请的律师们已经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向亨利“灌输”一些美国的历史知识和当代重大事件,以便应对对手的质问和攻击,但50多岁的亨利怎么也听不进去。现在,在这法庭上,史蒂文斯决心让人们重新认识亨利,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个人除了有钱,他是多么的无知和贫乏。

在这些所谓的精英人士面前,亨利知道自己的弱势,他试图用自己朴素的理想主义战胜对手。但史蒂文斯对亨利的过去和现在都一清二楚,他首先抓住了亨利的软肋,那就是亨利历史知识极其贫乏这一点。当然,史蒂文斯这么做也不算太卑劣,因为他问的只是美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而对于任何一个美国人来说,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尤其是像亨利这样的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一个爱国者,更应该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很熟悉才对。

于是,就在那个严肃的法庭上,一场有关美国历史的测试开始了。提问者咄咄逼人,回答者茫然无措。

史蒂文斯:您曾经说过,历史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胡说八道。那么请您告诉我,我们这个国家发生过革命吗?

亨利·福特:我想原来应该有过吧。

史蒂文斯:什么时候发生的?

亨利·福特:1812年。

史蒂文斯:1812年发生过革命吗?

亨利·福特:我不知道。

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史蒂文斯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折磨着亨利·福特。“美国在1812年发生过革命吗?”“为什么发生革命?”“门罗主义是怎么回事?”在史蒂文斯面前,亨利·福特被一步一步地逼到死路上,人们看见他那双细长的手哆嗦着。当他看到自己的律师们尴尬的表情时,表现更加不自信了。最终,他在回答史蒂文斯的一个问题时说道:“我承认,我对大多数事情都一无所知。”

法庭上亨利的一举一动,都被报纸以最快的速度刊登出来,作为芝加哥《论坛报》同行的各家报纸都一致地站到了亨利的对立面。报上的文章显然对亨利不利,亨利·福特这么多年来苦心经营起来的美好形象瞬间瓦解了。

在这场官司中,知识分子阶层,也就是亨利·福特一生都鄙视的精英阶层,也一边倒地站在他的对立面。在他们眼里,亨利·福特不过是个暴发户,知识贫乏而无知,因而对他表现了极大的轻蔑和厌恶。普通民众、那些数量最多的劳动者、工人、农民则更喜欢亨利·福特,他们认为他更像一个典型的美国人,踏实、勤奋、真诚、质朴、认真、毫不做作。他致力于改善普通民众的生活,拥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一句话,他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那个阶层,即草根阶层的利益和心愿。

8月14日,法院做出了象征性的判决:亨利·福特指控芝加哥《论坛报》诽谤中伤福特名誉的罪名成立,该报必须向亨利赔偿名誉损失费6美分,并负担审理此案的费用。对于亨利提出的赔偿100万美元名誉损失费的要求,法院不予支持。

芝加哥《论坛报》诽谤案使亨利·福特输了官司,但就像他一生中发生的许多事件一样,往往在最后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坏事变成好事,因为这一次他又赢得了最广大民众的拥护,他的人民英雄的形象再一次深入民心。

但无论如何,芝加哥《论坛报》案也使亨利受伤不浅,就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他坚定了自己办报、自己宣传自己思想的想法。1918年,他买下家乡迪尔伯恩的一份小报,改名为《独立报》。1919年1月,《独立报》第一期面世。亨利·福特真正拥有了这份报纸,在这张报纸上,他可以自由地表达他的观点,表达他对种种社会问题的关切,表达他的主张、他的想法,宣传他自己为改变这个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他和别的办报人完全不一样,他不用这张报纸作为谋取利益的工具,在他的报纸上,他不允许刊登任何广告,费用完全由他自己承担。借由这张报纸,他可以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公众面前,使美国普通的民众又可以对他多一些了解了。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公众的视线,他的一举一动永远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的工作与生活》

随着福特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急剧增加,亨利·福特个人名望急剧上升,他也开始以一个社会哲学家的姿态出现。与芝加哥《论坛报》的官司过去了,虽然他受到了一定的羞辱,但他没有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以后,他还有20多年的漫长岁月,他还会创造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他不会停止传播他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于是,他的自传《我的工作与生活》应运而生。

1922年,《我的工作与生活》出版,立即在美国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争相阅读。直到今天,《我的工作与生活》

在全世界还拥有不计其数的读者,数以万计的人试图从中找到成功的钥匙,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到启发或者鼓舞,勇敢地开拓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今天,《我的工作与生活》已经成为一部经典励志书,成为每个追求成功的年轻人的枕边书。

这部着作将亨利·福特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工作进步的宣言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四个最重要的原则:

1.不为未来忧虑,也不忘记过去。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惧怕未来,害怕失败,那么他就会作茧自缚,什么也做不成。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失败并不丢人,也不应该惧怕失败,失败往往是成功的起点。

2.不要沉迷于竞争。一个人如果能将一件事做得更好,那就理应由他去完成这件事。不要出于个人利益而破坏他人商业活动,不要采取非正常的竞争手段。

3.服务第一,利润第二。没有利润,企业无法生存,因此谋取利润是理所当然的。只要诚信经营就一定会得到利润回报,但前提是提供良好的服务。服务是前提,利润是结果。

4.不要做低买高卖的事。要以公平的价格买进原料,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把这些原材料转化为可消费的产品,再把它提供给消费者。赌博、投机和损人利己最终都会阻碍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的工作与生活》当然不是亨利亲笔写成的,而是由萨缪尔·克劳瑟代笔。当时的评论家们把它说成是一部“独特的自传”,把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哲学成分和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笔调充满了人情味。一些着名的报纸都刊登文章,介绍这部自传,认为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福特的哲学观、人生观,就好像有一个人很随和地坐在你身边,很真诚地和你谈论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国家》杂志的一篇书评称赞这本书是“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几本书之一”。

我们知道亨利·福特最有开创性的贡献就是把现代化规模生产变成现实,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规模生产,使得生产的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了,才使得他有可能在自己的书里提出一种“美国式”的诱人前景,那就是更短的工作日、更高的薪水以及更多的休闲空间。而这些正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今天全世界的劳动者都追求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当社会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人们理所当然地就应该享受这样的人生。亨利·福特在将近100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理想,并最大限度地在他的王国内实现这个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个开创者、实践者。

20世纪上半叶,亨利·福特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发动强大的宣传机器,把自己的传奇、自己的理念,甚至自己提倡的生活方式送到了美国公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迪尔伯恩的《独立报》、《我的工作与生活》,至于在各种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和文章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亨利·福特就这样为美国普遍民众塑造了一个工业家偶像。也许他的对手会反感他这种做法,但对大多数人、对整个社会来说,没有什么不妥,亨利·福特所倡导的人人都参与实业,都做实业,都创造价值,为更广大的社会群体服务,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反过来,如果整个社会都是金融家、投机者,那么谁来做实业呢?谁来为庞大的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呢?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洛克菲勒自传20、30、40时的活法

    洛克菲勒自传20、30、40时的活法

    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饱受争议的商人,与依靠机遇成功的美国富豪相比,他更多是凭借自己精明而富有远见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他庞大的石油帝国。《洛克菲勒自传--20\30\40时的活法》是约翰·D.洛克菲勒的一部自传。该书将带你:悟基业长青的家族秘笈,寻活出自我的人生王道。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变法先锋:商鞅

    变法先锋:商鞅

    本书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六章,介绍了改革家商鞅的一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铁腕的改革家,是大秦帝国的设计师,是中国走向大统一的奠基人。他大刀阔斧地除旧布新,却没有留意前方的地雷阵和万丈深渊,最终受到旧贵族的诬害而亡身。
  • 深不可测:刘伯温

    深不可测: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乱世攻城略地,拿下元朝万里江山;盛世安邦治国,定下大明百年基业!翻开本书,领略千古谋臣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刚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翻开本书,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
热门推荐
  • 凡尘落日

    凡尘落日

    我们的主角,一个本该泯然于众生的普通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遇到飞机坠毁,更没想到接下来要经历的事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针灸节要

    针灸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武逆魂

    魔武逆魂

    何为命运?命中注定,运里强求!龙逸尘像小说里那样穿越到异界,除了打怪升级泡美女之外,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穿越,什么才是命运!命运之书,一本能强行更改命运甚至窥破天机的神奇之书!一体双魂,两个同样来自地球的灵魂互相竞逐这主角身份!法神魔神,活了几千年的老怪物原来都是跟命运之书有关!佣兵公会,魔法师协会,乾云皇室,帝国争霸。两个灵魂,一武一魔,为你讲述命运的真相!
  • 快穿:反派逍遥直播间

    快穿:反派逍遥直播间

    修真界大佬渡劫失败,莫名其妙被拉去做了反派。位面系统一:你去做反派吧!逍遥道君:什么是反派?位面系统:~~~~逍遥道君:哦…了解!你莫想了,不可能。她脑海立马冒出一道童声:逍遥遥你傻了吗,答应他,那位面灵气浓郁得很。逍遥道君:你又是个什么东西?童声:哦,我忘了做自我介绍,逍遥你好,我是直播系统逍遥道君:嘿,有意思,又来一个!
  • 介入医生手记

    介入医生手记

    这是一个介入医生的工作日记。有的时候,生死只是一念之间。生命中总有闪光的地方让我们不能忘怀。
  • 落月成孤倚之十年

    落月成孤倚之十年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一场车祸,将苏瑾衍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十年后归来,自然该是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 我的超自然大师兄

    我的超自然大师兄

    有些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有些物种只存在于黑暗之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一个特殊的组织应运而生。在这个组织内部,有一个非常牛逼的人物,他,就是我的超自然大师兄——
  • 终难谖兮

    终难谖兮

    A大的才女们谈起信息与工程学院的萧公子,总是难免充满小女儿情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个时候叶镯子刚刚踏入这所素有百年传承的历史名校,刚刚用毛巾狠狠地擦去额头上的汗,听着耳边叽里呱啦的声音出现最多的就是这个“萧公子”,她把自己狠狠地倒在了铺好床,“切”了一声没有理会。后来的后来,当她知道自己甚至更早地就踏进萧公子这个圈圈的时候,脑子里昏昏地想到下一句话: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事实上,这是一个娇滴滴女生扮猪吃老虎,撒长线钓大鱼的小言情……作者不苏很多年,爱耽美爱同人,现在偶尔卖卖萌,求不打脸@@@
  • 我是萝莉之魔法学院

    我是萝莉之魔法学院

    林希因为看初中生小萝莉入迷掉进了下水道就变成了女的!而且还带着个坑爹的系统。卧槽,这是什么世界?魔法的我不会啊!系统说,是猪我都能让它会魔法!我不是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