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3900000014

第14章 创新与激励(1)

10秒钟生产出一辆汽车

随着T型车产量的急剧扩大,原来的生产厂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了。在亨利刚刚起步阶段,凯比彻的工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那里生产出的汽车已经驰骋在美国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现在,相对于亨利的远大理想而言,这家工厂实在是太小了。于是,在底特律郊区,他购买了一块面积不到60英亩的土地,这里以前是用来当赛马场的,被称为高地公园。亨利准备在这个地方建立他自己的汽车王国。当时,他认为这块土地足够他建立自己的新工厂了,只是他没想到,随着他的汽车王国的不断发展,后来这个工厂也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了。

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亨利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把他新建的厂房建成一个工业博物馆。他聘请着名的工业建筑设计师阿尔伯特·科恩,设计出了一座大型四层建筑。随着工程的完成,人们开始把呈现在眼前的这座建筑形象地称为“水晶宫”。

整座建筑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同时使用大量的玻璃,这样可以使阳光直射进那些仿佛洞穴一样的工作间。

1910年,高地园工厂正式建成使用。高地园工厂堪称现代设计的典范,也是流水线生产最标准的范式。一台巨大的运货电梯将各种原材料直接送到四楼,在那里生产和加工出各种挡板、车篷和其他大型部件。在三楼,工人把轮胎安装到车轮上,并生产出车内地板,用黑色油漆对汽车进行喷涂。在二楼,一辆辆汽车被组装起来,沿着专设的斜坡一直开到一楼,在验车台检验出厂。办公室也设在一楼。

高地园工厂总共安装了1.5万台机器,每一台机器都一尘不染,上面贴着黄色的标签,它们能够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生产和组装过程。我们也许还记得,福特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要由外面的分包商提供,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工厂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冷轧钢厂,可以生产绝大部分的零部件,不仅降低了成本,也保证了零部件的质量。

合理的厂房,高素质的研发队伍,熟练的技术工人,这些使高地园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1910年,高地园投产的第一年就生产了1.9万辆汽车,第二年,3.45万辆汽车下线,第三年,产量将近8万辆。

高地园工厂再一次成为亨利梦想实现的地方,这是属于他的王国,他就像一位国王,在每个组装车间里巡视,还会经常停下来和工人们交谈几句。有时,他会亲自指导某一位还不够熟练的工人怎样使用一种新工具,耐心地为他讲解,并且给他们鼓劲,工人们都喜欢看到老板来到他们身边,跟他们说上几句亲切的话。

在福特工厂,亨利也有发火的时候。他的一些怪癖,一些无端的指责常常让手下人不知所措,但是多数时候,他的雇员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心自己会被解雇。他只是对T型车太在意了,如果他发现有人不征求他的意见和想法,想对T型车做什么改动,那后果将会是很严重的。T型车给亨利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和荣誉,T型车已经成为亨利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高地园工厂加班加点的拼命工作,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巨大需求。为了应对源源不断的订单,1912年秋天,在高地园一楼福特汽车公司的办公室里,亨利·福特主持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参加会议的都是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詹姆斯·库兹恩斯、哈罗德·威利斯、查尔斯·索伦森、威廉·努德森。

在这里我们需要格外介绍一下努德森,他是丹麦人,1910年,只有20岁的他从哥本哈根来到美国,在纽约布法罗轧钢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美国最大的轧钢生产企业。当亨利·福特将这家轧钢厂买下来以后,努德森就开始跟随亨利,由于他不喜欢迪尔伯恩总部的明争暗斗,主动要求到远离管理机构的基层去工作。亨利便给他一项任务,让他负责建立更多的装配分厂。在努德森的指导下,福特汽车公司的各个分支工厂开始出现在长岛、芝加哥、孟菲斯、丹佛以及太平洋沿岸。

在随后的几年里,努德森成长为福特王国的核心人物。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索伦森首先提出了安装生产线的建议。在汽车生产领域,索伦森是一个富有远见的人,此时他已经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骨干。他提出的建议值得认真考虑。随后,努德森表态赞成。

这是什么样的生产线?历史上有成功的前例吗?

索伦森等人提出的生产线实际上就是“泰勒制”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是底特律的一名学者,着名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大师,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878年,他进入一家钢铁厂工作,一直到1890年离开,他从车间管理员、工长、技师,一直做到工程师。就是在这家工厂,他开始自己的研究和实验。他在工作中发现,工人中普遍存在“磨洋工”的现象,这使得生产效率难以提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工人担心活儿干得太多了,自己就可能会失业。所以,他们宁愿少生产也不愿意多干活。通过密切观察,泰勒发现,一个工人应该有“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报酬”,这就涉及工资和利润的问题,进而涉及生产效率问题。为此,他采用了许多科学方法,针对工厂中的最微小的工作环节进行时间测量,从而获得了大幅度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数据。

最后,他根据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写成了他一生最着名的《科学管理研究》一书,其中系统阐述了自动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和设想。19世纪90年代,泰勒通过写作、演讲,推广他的管理理论,使他的理论被很多人所熟知。当时,底特律已经有一家工厂将泰勒的某些理念付诸实践,其他汽车公司也邀请泰勒为公司董事会授课,深入阐述他的思想。

实际上,早在1908年,在凯比彻的工厂,索伦森就提出过生产线的初步想法。

无疑,索伦森、努德森、库兹恩斯等人对泰勒的大名和他的理论已经非常熟悉,并对这种理论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于新的管理方式,亨利当然不拒绝。

很快,福特汽车公司便开始了流水线的试点工作。

1913年春天,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在高地园工厂的发电机车间建成,这种“流水装配线”因引入了新机制而将生产力提升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原来组装一辆T型车平均需要12.5个小时,而在索伦森安装了流水生产线后,组装一辆T型车只需1.5个小时。更多的汽车从这里开出去,流水线生产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就像亨利自己所形容的那样,“整个生产过程结合了多种因素,力学、精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速度性和循环性。”

到1914年的夏天,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生产工序也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比以前更细致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了。索伦森把所有的生产过程也整合在一起,它们都由传送装置带动,由此形成连续不断的流水线。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泰勒制”

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者小规模的试验的话,那么,在福特的工厂中,直接用于生产,为了提高产量和增加纯利润的“福特制”正式诞生了。

在装配线生产的头一年,T型车的产量就翻了一番,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几乎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地减少了。

随着装配线的进一步完善,T型车的产量从1916年的58.5万辆,猛增到1923年的200万辆。与此同时,因为生产流水线的使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T型车的价格也大幅度地降低。1913年,福特公司将每辆车的价格削减了440美元,这样,每辆车的利润就从两年前的200美元降低到93美元,伴随着销量突飞猛进的增长,纯利润也在大幅度地增加。就像亨利自己曾经对人说的那样,“我把每辆车的价格降低一美元,就能增加1000个购买者。”

随着生产流水线的日益完善,高地园工厂成为奇迹圣地。亨利·福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数以万计的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福特的流水生产线与生产出的T型车一起,成为20世纪初美国兴旺发达的象征。

对于这惊人的技术创新,亨利·福特解释说,“生产技术的明智运用,使消费大众既有商品可买,也买得起商品,也使工人、农民和家庭主妇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组织的机器生产传递到其他行业,从此使人类命运产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亨利·福特在他的自传中这样说道:

“人类的需求日益增长,满足这些需求的愿望也日益增长,事情本应如此。在美国工业的积极影响下,主妇们正逐渐从劳作中解放出来,儿童也不再受剥削。有了更多的时间,人们就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他们走出家门寻找新的产品和新的商家,寻找将产品生产出来的制造者。运用机器在世界上获得的成就,是以往人们通过说教、宣传和文字作品都无法达到的。”

福特的创新不仅对于福特汽车公司,而且对于整个美国的现代工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流水生产线的真正价值,不仅意味着更大的汽车产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多的财富,而且,它成为创造力的一种发源地,为现代工业理念和实践的初步成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福特制”诞生以后迅速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开来,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价格也随之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由此得以改善。

日薪5美元的神话

流水线的引入,技术的创新,产量的成倍增长,给福特汽车公司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财富,亨利·福特也成了大富翁。而且,他的财富积累仅仅在几年之间就完成了。我们知道,像卡耐基和洛克菲勒这些人,他们的财富是通过漫长的几十年积累才形成的,现在,大量的财富却如流水般一刻不停地流向亨利·福特的腰包。而仅仅在几年前,他还只是底特律的一个机械师,为了设计他的汽车而负债累累。后来,他因为生产了汽车这样一种产品,就把那些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这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实业是多么重要,只有生产能给人们带来好处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也才能获得财富。

福特汽车公司和亨利·福特本人的财富是惊人的,但是他的工人们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他们有没有从中获益呢?答案是否定的。亨利·福特以及他身边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因为汽车的热销而发财致富,过上了优裕的生活,而福特工厂的工人们劳动强度不断加大,收入却日益减少,生活依然贫苦。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一直跟随亨利的貌似冷酷无情的库兹恩斯。

1913年圣诞节的前几天,库兹恩斯参加完一个社交活动,很晚才回家。当天晚上,他在自家温暖的房间里向窗外的街道望去,几个刚下夜班的工人走出工厂,他们衣衫单薄,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库兹恩斯看到了,心灵不禁受到极大的震动。

对于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状况,库兹恩斯是很清楚的。由于新的生产方法的实施,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劳动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人们成了劳动机器,他们在流水线上一刻不停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甚至每隔4个小时才被允许休息片刻,他们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劳动强度与工资水平却不成正比。

高强度、高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也逐渐降低了。有个事实也许值得福特公司的管理者们注意,那就是在星期日的报纸上,求职广告和招工广告都是整版整版的。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人对公司也不像以前那样忠诚和自豪了。1913年夏天,福特汽车公司恢复了最原始的计时工资制,工人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工资水平反不如在实行流水线之前。于是,大批工人离开福特汽车公司,转而去其他工厂,劳动强度相对较低,但收入和在福特公司并没有明显的减少。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每雇佣100名工人,就必须招聘963人,因为实行生产线流水作业,每离开一个熟练工人,就必须有一个人立即顶上去,没有工人的稳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损失也不言自明。

与此同时,世界工人联合会的组织者在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中进行宣传鼓动,试图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和贫困状况,但因为多数工人都是胆小怕事的东欧移民,不敢起来为自己争取权益。工人们普遍存在着不安的心理。

这时候,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二当家人库兹恩斯意识到,他和公司的其他董事们享受巨大的红利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他们的实际付出与所得的比较、他们的生活状况,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也不利。

于是,库兹恩斯直截了当地向亨利提出了令人震惊的设想:必须给工人增加工资,提高他们的日工资水平,而且是每天5美元。

亨利最初是反对的,他认为最多是3美元。

从1913年12月到1914年1月初,福特汽车公司的最高经理人员开过几次会,讨论工人薪资问题,库兹恩斯力主为工人大幅加薪,并且不折不扣地坚持日薪5美元。在库兹恩斯看来,日薪5美元是一个准绳,能够衡量一个公司是否进步,是否达到了人性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实行日薪5美元也会使福特公司在和其他同行的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亨利·福特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而且他更善于把这件事当成一种宣传,他认为这将是汽车工业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变革,是一家汽车公司为自己所能做的最好的宣传。几年来,亨利·福特已经养成一种习惯,时刻都不会忘记抓住任何机会为自己和自己的生意造势。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和詹姆斯·库兹恩斯把底特律报界的代表召集到了高地园工厂的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会上,库兹恩斯正式宣布了福特公司工资、工时改革方案。从1月12日起,福特公司的工人将得到日薪5美元,90%的工人将立即享受此薪酬待遇,余下的10%也将很快获得相同的待遇。

库兹恩斯宣读这项改革的时候,意味深长地作了一个点评。“我们相信社会公正是从自己家中做起的,”他说,“那些帮助过我们建立了这个公司的人,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共享繁荣。”

公司同时决定废除每天工作9小时的制度,而代之以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度;工厂将原来的两班制改为三班倒制度。这对福特汽车公司来说又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同类推荐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美人范冰冰

    美人范冰冰

    范冰冰可能是中国娱乐圈最非议的人物。有人说她不美,有人说她整容,有人说她胖,可无论怎么样大众还不是看得不亦乐乎?有人说她是烂片之王,有人说她只顾着捞钱,可无论如何也没妨碍她一路身价高涨。有人说她蛇蝎心肠,踩人上位;有人说她野心太大,眼高手低;有人说她靠绯闻上位,恬不知耻……
  • 张爱玲传奇

    张爱玲传奇

    文字像一把华丽又寒冷的剑,她优雅地挥舞着。爱情像一场绚烂而冒险的旅程,她坚定地飞蛾扑火。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还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她,就是张爱玲。《张爱玲传奇》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毛人风与戴笠是同窗好友,但其内心却野心勃发,善于忍辱负重,工于心计,蜗居崇德,做过八年县史。他如一条蛰伏在丛林中的毒蛇,一旦猎物出现,就会一窜而出……“军统魔头”戴笠的一封邀请信,让他这条“龙”归火海。从此,他甘愿充当蛾笠的马前卒、哈巴狗!把戴笠“谁杀人手段高绝,就是好同志”奉为至理名者,双手沾满鲜血。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热门推荐
  • 异世狼锋

    异世狼锋

    为了我心中属于兽人的那份热血,我将举起自己的长刀,为了无数少女的青睐,我将豪迈印在胸膛~
  • 唯我神兵

    唯我神兵

    绝世道法,家国天下。流言蜚语,世事人心。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我只是想,给你们,讲个故事。
  • 归邪长生劫

    归邪长生劫

    碧水云天和太虚境作为九重天阙执掌三界的依仗之一,自太古之乱后就一直留存了下来,乃是由始帝羲一手扶持创立的。两地承载千万载,似乎并不像表面上的这么简单。我、而一场针对着两大圣地的行动悄然展开,一步一步地开始揭开两地神秘的面纱,一场风暴,开始席卷三界。
  • 清风徐徐,我还喜欢你

    清风徐徐,我还喜欢你

    王俊凯:沫漓,你还喜欢我吗?林沫漓:微风轻轻起,我好喜欢你。
  • 全京城都盼着我退婚

    全京城都盼着我退婚

    听说慕思之是百年不遇的灾星转世,害人害己,难得善终。第一次订婚,她还待在鹤鸣山,就听说未婚夫突然暴毙的消息。第二次订婚,对方是刘家痴傻的大公子,可她还没来得及见这位未婚夫一面呢,就传来他横尸枯井的噩耗。第三次订婚,圣旨刚刚送进相府,接着夫家就派人送来书信,说是刘家的二公子突患失心疯,她又嫁不成了。终于等来了第四次机会,思之才刚踏进花轿,四皇子府内便传出一阵阵浓郁甜腥的血腥味儿——这一次,整个皇子府上上下下二百多口,全部死于非命,而四皇子自此便人间蒸发,下落不明。明明师父给她算过卦,说她是“命带桃花、母仪天下”,可到头来,怎么和她有关系的,全都没有好下场呢?嗯……一定是他们没有福气,一定是的。不然,你看那个叫云天的,不是活得好好的么?
  • 使女受禄如天

    使女受禄如天

    轻松、暴笑的言情小说。放松心情,我们穿越啦…… 我叫叶禄,在一个极其平常的夜晚…穿越了,而且是穿到了自己刚买的一套小说世界里。你们明白“刚.买.的”是什么恐怖的概念吗?就是我才看到小说的第三章就穿了,基本人物还没全出场呢,只知道自己是个女反派的我,果断选择真爱生命、远离主角,但为什么“危险”总是向我扑面而来? 我脱了鞋袜爬上床就发现自己只要微微一转身就会直接掉进重怜怀里。 我有些尴尬的说:“那个,魏辽上次是睡在最里边,我们中间隔着有半臂距离的。” “可我不喜欢睡边上。” “你不是说上次怎么睡这次就要怎样睡吗?” “对啊,我是说禄儿上次怎样睡这次就怎样睡,并没有说我也要那样啊。” “你一个君王怎么能赖皮!” “一个侍女怎么能说君王赖皮!” “你不是说不会拿侍女的身份束缚我吗?” “可禄儿你不也乖乖来侍寝了吗?” “还不是你传令让我来的?” “禄儿真乖。” 我无语问苍天,“一定有人把我温润善良的重怜给调包了。”
  • 正邪兼修

    正邪兼修

    只有一张……,但是要20个字,唉,哔哔几句,作者初一,纯属练习写作能力,别喷
  • 明目至宝

    明目至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朽之怒

    不朽之怒

    仙道苍茫万古寿,世间谁人可不朽?已正式更新,请大家放心收藏,热血爽文,包大家满意!
  • 涂城

    涂城

    徐成捡到一首歌谱,占为己有,意外被星探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