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平领命去了。真帝匆匆来到大殿,将诸多国事安排了一番,并命宰相于悭协理朝政,再回到乾清宫自己简单收拾了一个包袱,刚要离去,只见温公公来报,说是宫门口有一名叫宋碧莲的姑娘识得皇上,并有急事求见皇上,还带过来一支玉箫作为凭证。
真帝接过玉箫一看,正是耶律铁菁携带之物,心想她怎么又突然来到了大宋?难道大辽朝野真的出了大变故?忙让温公公将耶律铁菁带来乾清宫问话。
耶律铁菁独自一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再次来到大宋京城,一打听得知清谷果真当上了皇帝,心中又喜又忧。现在战争迫在眉睫,耶律铁菁不等休息,立即来到皇宫门口求见真帝,她知道只要以玉箫为凭,清谷一定会召见自己。
温公公领着耶律铁菁进了皇宫,宫女们见耶律铁菁一身异族装扮,都颇感好奇,听说是皇上要召见此女,更是议论纷纷,温公公带着耶律铁菁一路不敢停留,径直来到了乾清宫。耶律铁菁想到马上就要见到清谷,心中不由得怦怦直跳,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发饰,跟着温公公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乾清宫。
真帝已经叫退了众人,整个大厅只有他一人在等待耶律铁菁,温公公将耶律铁菁带进来后,也识相地退了出去。耶律铁菁见到黄袍在身的真帝,不由自主地跪下行叩拜之礼。真帝赶忙上前扶她起来,温言说道:“公主殿下不必多礼,快请就座。”
耶律铁菁一路急赶,实已疲惫不堪,终于见到了真帝,心头一松,刚说了一句:“大辽已发兵。”即晕倒在真帝的怀中。真帝深通医理,一搭脉搏,知道她是劳累过度导致虚脱晕倒,忙抱起她进入内室疗伤,并唤来宫女准备燕窝银耳等大补食物。
一盏茶功夫,耶律铁菁在真帝的细心照料下终于清醒过来,宫女端上燕窝等补品喂耶律铁菁吃了,耶律铁菁稍稍恢复元气后,遂将大辽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真帝,最后说道:“我在路上走了这些天,估计韩石瞻领兵快过天山了,不日就会逼近玉门关。”
真帝早已料到辽国会有巨变,对耶律普速、韩石瞻等人也做了详细的了解和调查,韩石瞻颇通兵法,心性又高,当年耶律铁菁和凌霄分为主副帅时他心中颇不服气,只因二人是大辽皇位继承人,不得不听命于他们。
真帝又细细问了耶律铁菁关于韩石瞻的身世背景、从军经历及性格脾气等方方面面,说道:“此人初次担任要职,有意在耶律普速面前显示才能,必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而他手下的士兵很多原本都是你跟凌霄的部下,未必会对他忠心耿耿,我们可以想办法诱他单独出来挑战,然后一举擒住他夺过帅印,一旦你手中有了兵权,便可率领大军息战回朝,再与耶律普速一争高下。”
耶律铁菁问道:“你准备派何人挂帅出征呢?”
真帝沉吟道:“我打算御驾亲征,尽量避免两军正面交锋。”
耶律铁菁喜道:“那我就化装成你的随从跟在队伍中。”
真帝点头道:“也好,等我们擒住韩石瞻,你便可恢复身份,统领辽军。”
真帝又问起凌霄的情况,耶律铁菁满怀担忧道:“表哥被风头陀击中一掌,伤势不轻,目前生死未卜。清谷,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
真帝曾听师父圆武大师提到过风头陀,论起辈分,风头陀算是圆武大师的师弟,后来风头陀暗伤圆武大师后逃去西域,从此便不再与中原少林有任何联系。
真帝道:“风头陀一心想要得到玄宗大法,凌霄在他手里的话性命应该暂时无碍,不过折磨不会少,我会派人去昆仑山坐忘峰相救凌霄,风头陀与耶律普速一样野心很大,与西域少林的一战是在所难免了。”
真帝见耶律铁菁花容憔悴,便道:“你且在此歇息,我去做些安排,出征时再来叫你。”
耶律铁菁微笑着点了点头,待真帝出去后,便歪在卧榻上沉沉睡去。
军情紧急,真帝已脱身不了,只得让赵海平先去泰山找杨黛兰,并通知郭士鹏邀请少林高僧等武林高手前赴昆仑山相救凌霄,自己则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讨出征之事。赵普庸等老臣听说真帝准备御驾亲征,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孤注一掷,万一大宋战败,君王名誉受损,国将不国。宰相于悭却积极支持真帝亲征,于悭道真帝登基不久,正好趁此机会树立君威,而且皇帝身先士卒,必会大大地鼓舞将士们的士气,打击敌军的信心。
两方各抒己见,争执不下,真帝最后说道:“你们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朕已决定御驾亲征,这次辽国虽然是突然来袭,但朕早有防备,绝无战败之理,而朕更希望通过此次战役实现两国和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是朕毕生的心愿。”赵普庸等人见真帝心意已决,都不敢再多说。
接下来,真帝便亲自部署行军战略,何人负责押运粮草,何人负责开路先锋,粮饷、人马如何调度,前方都城如何坚守,甚至辽军将会采取怎样的进攻战术真帝都一一做了解说,赵普庸等人见真帝果然早已高瞻远瞩、胸有成竹,终于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