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多舌:
所谓的梁山精神,有替天行道,有快意恩仇,有不屈反抗,有伸张正义,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血腥嗜杀,有理性追求,还有感性冲动,这些加起来,就是对中国下层社会影响相当深远的复杂的梁山精神。
水边的故事“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武松武二郎……”这段子几乎成了山东快书的招牌。
武松是个英雄,但梁山上还有许多英雄,武二郎只是其中的一员。在细评这些英雄之前,大嘴先总体地说说《水浒》:
汇聚有关水浒的无数种观点,大嘴私下认为最为可信的说法是这样的——《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作者是施耐庵,主讲的是一帮江湖好汉啸聚山林的故事。
呵呵!没什么创新是吧?!这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啊!认真一点说:它的版本很多,所载故事也长短不一。依据最完整的故事架构,《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以宋江、李逵、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等主人公为主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各地受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还有梁山诸人(书中有所解释)的迫害之下,纷纷集聚在“梁山泊”这个有山有水易守难攻的地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并形成了一股具有相当实力的武装团体,与贪官(高俅、蔡京等)、土豪(祝家庄、曾头市等)、官军(宋军)相对抗,后又与乱贼(方腊)和起义军(田虎和王庆领导的义军)和外国军队(辽军)相对抗。
梁山军事集团刚成立时,山头上汇聚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虽然他们也干过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但在宋江宋公明同志的领导下,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宋朝朝廷心想了:你“替天行道”,那我是干什么的?就看它不顺眼,非大兵诛之而后快。于是就派遣了政府军队加以讨伐,却一一吃了败仗。这时候,宋朝面临着外国入侵及各处强盗或起义军作乱的困境,于是,便用“招安”的方式,收编了梁山泊的人马,要他们为统治者效命。宋江率领梁山的兄弟,先是征讨敌国大辽,然后平定了田虎、王庆的叛乱,建立了很大的功劳。最后,他们奉命被派去消灭在南方作乱的方腊,经过了几十次惨烈的战争,虽然平定了乱事,但梁山上的兄弟,也都牺牲得差不多了;而立了大功,侥幸生还的少数英雄,却也在奸臣的陷害下一一丧生。
大嘴认为:《水浒传》写的是英雄的悲剧,虽然梁山上的未必全是英雄。在这本小说中,“义”与“忠”是小说的两大主线,书的前半部分在刻画各个富有生命活力的英雄的同时,赋予了他们“义”的精神,主讲英雄们用“义”的力量团结起来,对抗政治上和社会上的黑暗势力,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后半段则企图以理性化的方式,将英雄们的力量,导向于效忠朝廷,为朝廷奉献牺牲上面,也算做到“奉献”了,最后却也“牺牲”的差不多了。
实际上,在英雄们的生命中,“义”与“忠”往往是相互冲突的。而“义气”
的本质,势必与既定的法律和其它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更何况“忠”字背后隐藏的诡计阴谋与权力斗争,也绝非这些草莽英雄所能承受的。
悲剧的收场,正是这英雄好汉们所注定的归宿。
所谓的梁山精神
一部《水浒》传载千秋,一群好汉聚于梁山,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演义,让后人品评不休。那么梁山精神是什么呢?
大嘴认为我们只能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去看这种精神,因为它有替天行道,有快意恩仇,有不屈反抗,有伸张正义,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血腥嗜杀,有理性追求,还有感性冲动,这些加起来(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侧面),就是对中国下层社会影响相当深远的复杂的梁山精神。
《水浒传》究竟写的是什么?是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吗?《水浒传》所写的一百零八将难道都是英雄好汉?还是强盗多一些?
《水浒》以官逼民反为创作基础,用“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讽刺封建时代政治败乱的现实,写出了英雄们一幕幕威武雄壮、豪气干云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栩栩如生。金圣叹老先生评《水浒》有云:“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可见人物状写神态活现,为水浒传的特色,故事铺叙精彩紧凑,创作内涵丰富深刻,也是本书值得称道的成就。
所以小时候读了《水浒传》后,大嘴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想必你也和大嘴一样。可长大了再看,就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
先说智取生辰纲。可以说智取生辰纲是水泊梁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开端。这七条好汉的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好汉们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吗?还是说为了准备“农民革命”?
结果显然都不是。你看那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生辰纲,而后大概经过一次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大旗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些好汉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一些史学家说《水浒》描写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事情,大嘴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好成立的,会带给人太多的疑问,宋江起义是发生过,可较之《水浒》一书所载之事,可就是千差万别了,作者只是借宋江起义的事情,杜撰了另一个全新的故事,即国人皆知的《水浒》。
阅读之心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一种心灵撞击,如果作品激活了读者心底的某些东西,读者于是在阅读中得到某种情绪的释放,获得某种快感或者说是麻醉。
在西方国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书应当是《圣经》了;而在中国,大嘴认为对社会思想影响最大的书应该是各种通俗小说了吧,如四大名着,《封神演义》、《西厢记》等等。
小说是一种民间更容易接受、更受欢迎的文学形式。由于通俗小说的故事更以戏剧、说书等等其他形式传播,其影响是更加广大了。说到武松、关公、姜太公、孙悟空,中国人中即使是从来没进过学校的人也必能侃侃而谈。
《水浒传》之所以在中国八百年流传不衰,大嘴认为是因为书中所描写的一切,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可能有太多的契合点,我们大概不能找出一本对中国人影响超过《水浒》或《三国演义》的其他小说。
清末民初大学者梁启超写过一篇叫《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章,议论中国社会中流行小说对群众影响之大。梁启超对中国小说有很高的评价。胡适之、鲁迅等对小说研究也很推崇,胡适对《三国演义》很赞赏,鲁迅则有《中国小说史略》
等研究着作。但奇怪的是,近代与当代的中国学院派文学评论家,反而只推崇高雅人士才会欣赏的西洋小说,而对大众所欢迎的作品却持一种贬低的态度,似乎读者越多的书,价值反而越低,这让大嘴有些闹不明白。
同时这也是一个争论了很久而没解决的问题。其实,真正的文学作品、好小说的评判者不一定是文学评论家吧,有一部作品能传了几百年仍为百姓所喜爱,本身就证明它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水浒传》流传数百年而历久不衰,它主要的魅力在于对不公正的欺压奋起反抗,因而令人心大快。
据说,《水浒》起源于金人占领区中的民间传说,由于抵抗侵略者以及腐败官吏、土豪劣绅的欺压,平民武装起来,暴力反抗之余,不免打家劫舍,占山为王。这就是中国的谚语所说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就是起源于此。许多人也是走投无路才上山为“匪”的!
《水浒传》这部书对落草为寇的强人有很大的同情心,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同情与认可的描写,叙述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压迫,不得已而被逼上梁山。然而书中滥杀无辜、挖人心肝等等场面,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未免过于残暴。强盗匪徒从中学到讲义气、慷慨互助等美德都是可能的。但作者的本意可能是汇集民间的传说与愿望,写成《水浒》,也反映了金人占领区中广大人民的心意。
对于那些受官府欺压的平民百姓,只要“土匪”不伤害他们,而能劫富济贫,他们就会对这些落草为寇的人抱着同情心。但滥杀无辜就是非人道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所心仪的该是真能除暴安良的豪杰,也就是那些能锄强扶弱的英雄。
《水浒》讲顺民变暴民,但暴民最终被招安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底层社会的生存百态和谋生智慧;而《三国演义》则是讲权谋讲机变。这两本书影响华人乃至东亚其他民族,把《水浒》当成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着作来看。就能发现它和《三国演义》都深刻地揭示了我们的国民性。
重新思考历史是当前学术界的一种潮流,若借着《水浒》这个标本对中国历史进行反思。那么《水浒》中所折射出来的就是中国的国民本质。
以一个普通百姓的眼光看《水浒》,在阅读中感悟出些什么。也应该是见仁见智了,自《水浒》问世以来,这种阅读状态应当是最普遍的。普通人看《水浒》
会觉得好看、痛快,这种简单的感受实质上揭示了人的最本质的阅读功能:阅读从来不是像外科大夫那样去解剖一个东西,如果这样的话则索然无味。
对中国人而言,《水浒》能最大程度地提供这种功能,那么就必须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来作解释,才能真正看出我们的国民本质。
评《水浒》要出新意确实很困难。但一部小说问世后,受到了那么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国人关注,从达官显贵到引车卖浆者之流,从博学鸿儒到穷乡僻壤的酸秀才都愿意对《水浒》说上几句,这个社会现象本身就值得研究,。
是忠义,还是诲盗
宋江的思想左右了梁山的发展,也使读者对《水浒传》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身为梁山首领的宋江究竟在想些什么?是每一位读者都想知道的问题。大嘴在此与读者共同探讨一下。
从晁盖劫生辰纲而上梁山,到宋江举义同官军对抗,再到受招安,再到毁灭,梁山上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兼备领袖头脑和气魄的宋江率众屡败官军,却为何不想推翻朝廷自己做皇帝呢?上梁山前后的宋江其思想究竟有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决定招安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招安?《水浒》的确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谜。
大嘴汇总许多观点:认为主要的看法有两个。
第一是忠义说。
忠义说认为《水浒传》所宣传的是忠义思想,它通过一百零八条好汉上梁山的经历,以及受招安,最后悲剧性的结局,无不体现了“忠”和“义”?提出这个忠义说的,最具代表的是明代的李贽,就是李卓吾,他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认为,宋江是身在梁山,心在朝廷,一心招安,一意报国,所以他的忠义思想是非常突出、非常典型的。
第二是诲盗说。
诲盗说出现在李贽以后,诲盗说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
这个观点出现在明崇祯十五年,这时李自成、张献忠,还有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明朝灭亡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有一个人叫左懋第的官员,给皇帝写了一个奏本,他认为是《水浒传》教坏了百姓,让他们做强盗学宋江,他举出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有一个叫李青山的强盗占据了梁山,当时政府多次围剿,没有把他剿灭下来。而且因为梁山是处在运河的边缘,在中国隋代以后,运河是国家的一条生命线,叫做漕运,而梁山就在运河的附近,随时可以打劫运河里的船只。
左懋第在奏本里面讲到这个问题,说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强盗以它为榜样,从而使天下大乱。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遂将《水浒传》
这部小说当做禁书查封了起来。金圣叹也是持这种观点,我们知道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时,从艺术上对《水浒传》的评价很高,就是《水浒传》描写人物写得很好,叙事的水平很高,文字技巧达到很高的境界。但是,他对《水浒传》的思想是否定态度的。因此他才出了一个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这样一个版本。
梁山的山大王
王伦遇到林冲
梁山泊这山寨最初是何人开辟,史无可考,大嘴当然也不知道。据《水浒传》
所记,最早在这里占山为王的,是绰号叫做白衣秀士的王伦,他手下还有杜迁、宋万、朱贵三位头领,啸聚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真个是一帮快活的土匪。
平静的事很快就不平静了。因为豹子头林冲来了,他拿着小旋风柴进的介绍信来要求入伙,这水边的故事就开始新的发展阶段了。
柴进过去于王伦有恩,现在也还有财有势,应该说这林教头拿的是一封很硬的介绍信。就说以林冲的名气和本领,愿意来入伙,按常理推想,应该也是很受欢迎的。像山寨做联络工作的朱贵同志,一见到是鼎鼎大名的林冲同志,就说:
“既有柴大官人书缄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朱贵不当权,他怀着增强山寨实力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以为应当欢迎林冲。可谁知山大王不这么想,王伦是当权者,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才不致损伤他的权力和地位,所以对于林冲要来入伙这事就不能不考虑考虑了。
这王伦同志就想了:“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于是他想方设法推脱,甚至提出了一些近乎于羞辱人的条件,叫林冲积下了一肚子的怨气,最后也没能阻挡林冲入伙。
这林冲同志一入了伙,王伦的权力基础就受到了威胁,可是一时还是相安无事。因杜迁、宋万、朱贵是山寨的旧人,林冲本事再大,也孤掌难鸣。所以就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等到晁盖吴用一伙劫了生辰纲投奔山寨的时候,这种不稳定的平衡就立刻打破了。
林冲火并了王伦,梁山的山头上没有了山大王,只得重新排座次。晁盖同志众望所归,成为新的山大王,林冲在晁盖吴用公孙胜之后,坐了第四把交椅。这样的排列,反映了当时的实力对比,说不上是谁的谦让或者谁的僭越。设想一下,假使王伦一开始就采取欢迎的态度,林冲没有了借口,这一天的火并当不致发生,但也不过是把矛盾的解决推迟若干时日而已。因为山寨里只要有了晁林联盟,王伦的力量就处于下风,他们迟早会要夺取山寨的最高权力,这一点不会有什么不同,只是最后解决时也许会采取稍微温和一些的手段。
晁天王与宋公明
比起王伦时代来,晁盖时代的梁山泊气象是大不相同了。入伙的英雄豪杰越来越多,重要的领袖人物宋江也上了山头。在晁盖和宋江的带领下,这一伙人是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了。
后晁天王率一支人马攻打曾头市;留下二把手宋江保守山寨。可曾家的教师爷史文恭毫不留情,一箭射中晁盖那天王般的面庞,还用了一支毒箭。可怜晁天王英雄一世,就此不治身死。他一死,梁山泊就出现了权力真空,那么谁来填补这真空呢?谁才配坐这梁山大王的第一把交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