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
说罢,二人就迈开脚步,直往前走去。
只见二边长满了不知名琼树奇花,苍柏青竹,重重叠叠的在沟壑中,撒漫开来,翠绿丛中,点点鲜红,缕缕香气扑鼻而来,蜂蝶飞舞,气岚如五彩,缕缕似灵蛇盘山而起,崖陡峰险,偶有仙虎啸鸣,白鹤腾空,奇草长崖间,弯松缀紫云,碧空时挂彩虹,林内仙童吹箫,一片祥和优美之景,真是:亲临道家修真境,方知天上非人间。
韦大英初次见此山色俊秀的景致,不免有些乐以忘忧,一路跟在王清德的身后,跌跌撞撞的走了过去,举目四处乱看,观之不足。
那路又是一条天然鹅卵石铺就的古道,高低不平,韦大英,就这样高一脚,低一脚的跟在王清德的身后乱走,走不多时,来到了一条溪流涧水边。
一只细细高高的红脚杆,浑身雪白羽毛的丹顶鹤,在清澈的溪水中,从一丛稀密相间的翠绿林内,晃晃悠悠,慢慢的走了出来。
那只丹顶鹤显得有些呆头呆脑的,出了林丛后,歪着个脑袋,向韦大英与王清德看来,韦大英见那只白鹤浑身洁白如生命之初的本质,不免喜爱,少年家的心性,见到喜爱,美好的东西,总是充满了好奇与据为己有的心思。
忍耐不住,韦大英,慢慢的向那只白鹤走去,欲在出其不意之间,出手抓住那只漂亮而纯洁的白鹤,然后找个笼子,自己饲养,充当自己的宠物。
心中胡思泛起,这只仙鹤,虽然现在看起来个头小,倒底是羽士修真圣地的神物,将来能长得高大也说不一定,那个时候,自己修道有成,就可以成天的骑着仙鹤,上山下河,东游西逛了,若是学成了能穿越时空的大能神通,到时候回到地球老家,大可以弄弄风情,来一个‘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了。
韦大英心中一边充满了胡思乱想,一边小心翼翼的从路旁的绿草野花丛中,轻轻的走了下去。
下到了涧水边,那只白鹤依然充满了好奇的歪着个脑袋,向韦大英看来。
韦大英心中大喜,怕去得急了,惊飞了那只仙鹤,依然小心翼翼的涉水,慢慢的向前走去,眼见离那白鹤只有三五尺之遥了,那白鹤见有人临近,拍打了一下翅膀,昂天清鸣了一声。
韦大英怕那仙鹤率先飞走,于是急中生智,急忙向前飞身一扑,双手抓了过去,企图在迅雷不及掩耳之间,一下子擒拿住那只仙鹤。
不料,那只仙鹤异常灵敏,往后一退,避开韦大英抓来的双手,鸣叫了一声,展开双翅,冲天而去。
韦大英扑了个空,啪的一声,跌倒在涧水里,溅得水花四起。
听见了身后的响声,走在前面的王清德回过头来,见了韦大英的狼狈像,不免笑道“这种白鹤,名叫丹顶鹤,个头长不大,也无灵性灵力,更不能当成是坐骑,没甚用处,你若是喜欢宠物,将来有钱有财,又有地位之时,再去弄一头来养一养,没事,你去抓那畜生干什么啊”。
“我看着它可爱,有点喜欢它,于是就起了心,一时忘记师父教诲弟子‘心念无俗物’的话,就犯错了”韦大英意识到自己有些贪小便宜,不像个出家修行人的模样,怕王清德看不起自己,就狡辩道。
“这也没有什么,你快把身上的水抖一抖,上来走路吧”。
韦大英应了一声是,出了涧水,抖了抖身上的水滴,拧了一下,上到了鹅卵石古道上,跟在王清德的身后,往上山的路去了。
行不多时,二人穿过了一片松柏参天的古树林,上到了一悬崖的高台上,那高台的后面是一面石壁,石壁下,有几个石洞。
上到了那方圆有几丈的高台,王清德就对韦大英说道“咱们到了,那中间的石洞里有些米,有材有水,你先去煮些饭,再把那挂着的兔子肉,整治了,待为师在这高台上打坐吐纳片刻,你做好了饭菜,就来叫我”。
俗话说‘欲成国匠手,需做三年工’,闻言,韦大英不敢怠慢,就去中间的那个石洞做饭去了。
不一时,做好了饭菜,韦大英叫了师父王清德,师徒二人吃好了饭。
王清德擦了擦嘴,开口对韦大英说道“大英,你今日初到此地,为师先把你以后每天的功课安排都对你说一下,以后每天阴阳相替,紫气东来的时分,你必须起床,对着星空皓月,打坐吐纳二个时辰,然后再练桩打熬筋骨二个时辰,之后,就去涧里打水,在林间拾材,做饭,饭后休息一个时辰,看经书一个时辰,到了晚上,我再教你习学五雷法一个时辰,之后你再打坐参悟一日之所得一个时辰,这一天的功课也就结束了,这些都是你以后修行功课的安排,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这些功课是必须天天做的,也都是你要记住的”。
“是,师父”韦大英应道“弟子都记住了,也一定会安排,拿捏好时间的”。
王清德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大英啊,你需要记住,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天的功课,就不用做了,你先到东面的第一个石洞里,那石洞的尽头有一个藤条箱子,箱子有一本《黄庭经》,你去打开箱子,取一条布毯子,然后拿了那本《黄庭经》,再到西面的石洞里,弄些干草,铺个床铺,先看一看那《黄庭经》的前言总纲,休息休息,明天就开始做功课吧”。
韦大英恭敬的应了一声是字,然后起身办事去了,王清德则是,面对山川景色,盘坐在高台上,手怀拂尘,闭目吐纳了起来。
在西面的石洞里,韦大英用干草与那床布毯子就地铺好了一个简易的地铺,感到有些筋疲力尽,韦大英就势倒在了上面,此时,正是深春初夏之际,气温还算暖和。
倒在了地铺上,韦大英翻开了手边的《黄庭经》,那书,有些类似于市面上卖的保命养身,延年益寿,打坐吐纳的医书,却又比那些医书讲得透彻,讲得有道理得多了。
由于有些疲惫,看着看着,韦大英就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第二天凌晨时分,韦大英睡得正香甜,迷迷糊糊之中,仿佛听见一个人,烦人如蚊子般在耳边叫自己起床做功课了。
睡意正浓的时候,听到这种烦人,如蚊子般的声音,是人,都难免心烦意乱,虽然有些心烦,有些迷糊,韦大英心底也猛然意识到,前日,师父对自己安排功课的事情来,猛然一个激灵,翻身揉着眼睛,坐了起来,顺口问道“师父,时间到了?”
“起床吧”黑影里,师父王清德板着个声音说道,顿了顿,王清德的语气仿佛间转换了,接着说道“大英啊,修道乃是一件比较幸苦的事情,得审时度势,顺天应时,察物辨色,养心定性,得趁天时之玄机,取地利之优势,听风辨时,起早贪黑,方才能打煞心性,顺应自然,也方才能有所成就,若是不能如此,就趁早打消学道的念头,免得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到头来,道又修不成,事又做不成,落得个一无是处,身形飘零”。
韦大英心中突然一个激灵,慌忙站了起来,开口应道“师父,弟子知错了”。
随后,韦大英跟在王清德的身后,师徒二人出了石洞。此时,漫天繁星,四野寂静,凉意扑面,山风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