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殿3
听了王清德的话,程清瑶点了点头,沉吟了半响,突然开口说道“大英,一者看你师父的面上,二来也是看在慕雪的面上,三我看你人也机灵,且秉性不坏,能知恩感德,是一个力争上游,知进知退的人,我就送你一件宝贝,传你一套剑法,以应付这次的劫难”。
说罢,程清瑶念诀一起,一道青芒从袖间飞窜而出,定眼一看,是一柄三尺青色宝剑,在空气中散发出嗡嗡嗡的轻微鸣叫声。
“这剑本是一件如意宝贝,收发自如,我本打算在慕雪出山游历列国之时,传给她的,不料你今番遇事,我就代你师父传给你吧”随即,程清瑶念识一动,那空气青芒再次一闪,那青色宝剑又不知归于何处去了,程清瑶又说道“这剑名叫清尘,配合上我近年来悟出的清尘剑法法门,在搏斗中,有神出鬼没之机,出奇制胜之变,你在道行上短时间内,无法与王大锤比肩,就只能在这出奇制胜上下功夫了,只是你在修习这剑法法门时,一定要到一幽静僻野之处,以免走漏风声,让人知晓,传到王大锤师徒耳里,对你也就不利了,这些你都要记住,而且要勤加修习,练的纯熟,方有十分的把握有制胜的机会”。
“多谢师叔,弟子都记住了”韦大英对程清瑶道谢道。
于是,程清瑶又使出了那清尘剑,教了韦大英控制那如意清尘剑的要领心法,又传了韦大英清尘剑法的法门,随后,让韦大英跪拜别了师父王清德,带着韦大英离开了主峰的雷门大殿,直往修心殿而去。
路上,程清瑶遥指着与雷门大殿遥相呼应的南面的那座从峰上的金色殿宇建筑群说道“大英,你千师妹就在我雷门的本部修炼,将来,你若是从记名弟子里脱颖而出,也自会到那里修炼,而且你要记住,不要尽想着要见你千师妹,这段时间里,你得静心修习,力求奋进,胜了王大锤,将来见你千师妹,不就有的是机会么,而且,因为你师父的事情,你师祖最痛恨男女弟子间产生情愫,谈情说爱,而不好好修行的人,若是他老人家知道你因为一女弟子,才上山来,那时,你就麻烦了”。
韦大英心中虽然牵挂千慕雪,不过自己正处在生死攸关之季,自然只得应了程清瑶的话,不一时,二人离开了主峰的中央建筑群,来到了一峰崖处的一片群楼外的高处,那建筑群楼的中间围着一座木质结构的殿宇,群楼中间有一条青石通道接向了那殿宇的殿门。
“那就是修心殿了,你拿着这玉简去报道,那里自会有执事的弟子安排你的”随后,程清瑶又叮嘱韦大英要谨记师门长辈的教诲,时时在意,勤加苦练的话,整一个慈母的形象,倒是把数年前她在韦大英心中母老虎的形象,彻底的抹去了。
拜别了程清瑶,韦大英就拿着那块玉简,往前面的主峰前沿的修心殿走去,走了三五十米,来到一山坳处,只见那修心殿的左右偏坡处,人工开凿出了几十片平地,建成了些菜园,鲜果仙桃园,灵药园,有三三俩俩的青衣弟子,在那翠绿色中浇水,捉虫的忙碌着。
韦大英也不停留,径直的来到了那建筑群,只见那群楼阁间的青石通道十分的清静,二边楼阁的门户也都紧闭着,韦大英也不多想,大踏步的走将了进去,来到了群楼阁中的那座木质殿宇的殿门前,只见殿门内的边上,摆放了一张长桌案与一把虎皮交椅,虎皮交椅上坐着一个模样二十二三岁左右的青衣弟子,那青衣弟子正一只手撑在那案桌上打盹,浑然没有察觉到韦大英的到来。
韦大英打了个稽首,见了一礼,朗声说道“师兄”。
那青衣弟子一个激灵,醒了过来,睁开浑浊的双眼,一看韦大英,把手一伸,说道“玉简”。
韦大英当即把手中的玉简递了过去。
那青衣弟子接过了玉简,把那玉简往案桌上的那块青色玉石上一放,接着,那青色玉石闪耀跳跃出了缕缕青色光泽,一丝青芒突然从那闪耀跳跃的青色光泽挣脱而出,如飞虹般直窜向殿内深处,眨眼而没。
“韦大英!”那青衣弟子嘴角一动,似乎含有一丝冷笑,张眼看了韦大英半响,韦大英也被他盯得发毛,浑身不自在,接着那青衣弟子又说道“哦,原来你就是雷门新进的弟子韦大英啊”。
“兄弟正是韦大英,见过师兄”韦大英应道。
“师弟就是师弟,谁跟你是兄弟,你也别跟我套近乎,只怕将来,离开了武关山,到世间游历时,你眼里未必就识得我这个师兄了,既然到了这里,咱们就得公事公办,按规矩行事”那青衣弟子冷笑了一声。
原来,韦大英与风门的弟子王大锤,立下生死状,在来年决斗,韦大英未到修心殿之前,王大锤与杨清云师徒已经使人来通报了修心殿的执事弟子,要奈何韦大英,暗中使坏,让他安排韦大英沉重的杂役重活,使韦大英没有时间修炼,到时候,胜之,就不在话下了。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韦大英热脸贴了冷屁股,初来咋到,也不敢顶撞那青衣弟子,自己虽是雷门的弟子,但到了修心殿,这厮就是管自己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也不知道这厮是风雨雷电四门中那一门的弟子?顶撞了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韦大英忍气吞声,静而无言,那青衣弟子见韦大英无话,便把手中的玉简,往殿内一扔,那玉简也如有一双无形的翅膀一般,直线般的飞了进去。
那青衣弟子说道“你在修心殿功德圆满,有迁升时,玉简自会有人送到你手里,你跟我来吧”。
说罢,那青衣弟子也不鸟韦大英,背着一双手,大摇大摆径直的走进了大殿,韦大英也只得跟在他的身后。
不一时,韦大英跟在那青衣弟子的身后,穿过了大殿的后门,来到了一宽大院坝中,只见那院坝内有三五个青衣弟子,正在用木材烧制木炭。
这烧制的木炭也许是给那些有道真君做炼丹用的火引子的吧?韦大英心中胡思着,也不说话,那院坝里烧制木炭的三五个弟子,看到了那青衣弟子,纷纷见礼说道“祁师兄好”。
那姓祁的青衣弟子也一一的点头示意,不一时,韦大英与那姓祁的弟子穿过了那个院坝,又进入了另一个院坝中,这个院坝内堆满了木材,那祁姓的青衣弟子叫了一声“袁师弟”。
“祁师兄来了”。
这时,一道身影从旁边窜了出来,韦大英定眼一看,来人是一个十七八,与自己一般年纪的青衣道士,那弟子看得出来,对祁姓的青衣弟子比较恭敬,看见了一旁的韦大英,面上一喜,说道“太好了,祁师兄送来我砍柴坊,我这里正缺人手,这真是及时雨,兄弟这就谢谢祁师兄了”。
“自家兄弟,说这话就见外了,袁师弟,你去取把刀来”。
那姓袁的弟子,一时不明所以,顿了顿,随后转过了念头,又看了韦大英一眼,应了一声是,就大踏步的走了过去,不一时,取了一把砍柴刀来。
“袁师弟,你带我到住处去,我还有话对这新进的韦师弟说”那祁姓的青衣弟子接过了砍柴刀,就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