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营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能增进成0的一体感和向心力,使0工的行为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让那些规章制度等“他律”变为“自律”。对于管理者来说,省却了许多琐碎、效果不佳的管理手段,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是否愿意“以人为本”,取决于管理者思想境界的高低,取决于领导的观念更新、取决于领导的目标,是着眼短期的经济利益、自身利益,还是着眼于把事业做大做强的长远利益。
本文刊载于《贵州电视》(2008年4期)
记者、主持人是电视媒体的“门面”,他们的一举一动关乎电视台的形象和声誉,笔者观察到一些对记者、主持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欠缺,在以下几篇文章里,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荫记者、主持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观察因记者“贬值”小议
几位朋友聊天,聊到时下记者“贬值”,不免感慨。
曾经记者头上的光环炫目四射,被称为“无冕之王”,令多少人艳羡。而今有一种说法叫做“防火防盗防记者”,记者的形象贬值到与“防火防盗”并列,有点无奈有点悲哀。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各种大报小报铺天盖地而来,电视有线的、无线的,双管齐下,其他的还有杂志、广播、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济济一堂于我们身边,令人目不暇接。如果说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记者算是“无冕之王”,跟媒体的数量少、种类少是有一定关系的。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的世界里,生活在被媒体包围的世界里,媒体的代言人——记者也就见怪不怪,没什么稀奇的了。
因媒体的增多,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抢新100闻、抢选题”,到处都有记者的身影,在这支浩浩荡荡的记者大军队伍里,当然不乏敬业正直、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的记者,同样也有一些记者为了抢独家新闻,为了制造轰动效应,甚至有的记者以低俗无聊新闻取悦观众读者,不惜使出浑身解数。一旦有什么明星出场,无数记者蚂蚁般争相追逐,难怪被戏称为“狗仔队”。据报载台湾当红组合5566成0之一许孟哲因不满记者跟拍而抡起“铁拳”,导致对方严重受伤。艺人打人肯定不对,我们的记者为什么要成天跟着这些“明星”挖掘其隐私呢?把自己也搞“贬值”了。固然明星有一定的新闻性,但是平民百姓身边就没有新闻吗?关键是我们的记者是不是真正关心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是不是代表大众的利益在说话,就像老一辈的优秀记者穆青同志那样,两相比较,谁的价值高,谁的价值低,是一目了然的。
有人说,现在的记者该补补“钙”,因为骨头直不起来。有些记者把这项光荣的职业当成牟取自身利益的工具,有奶便是娘,胡编乱吹,这类记者被戏称为“官记”;还有一类被称为“钱记”的记者,到处无孔不入的拉广告、拉赞助,以采访报道做交易,收红包,搞“有偿新闻”,很多企事业单位一见记者就躲,像“防火防盗”一样防着记者。“有偿新闻”实质上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用国家或集体的资5和信誉为自己捞好处。不管是“官记”还是“钱记”,势必造成新闻记者道德和责任的缺失,不言而喻,记者形象只有“贬值”。
更有甚者,面对问题新闻,被对方收买,轰动全国的山西繁峙矿难就有数十名记者受贿。当然,这种记者在庞大的新闻队伍中只是少数,我们称之为“蛀记”,这种记者的形象更是严重“贬值”。
虽然每个行业都有腐败现象,毕竟这个行业是一个承载社会道德良心、承载社会重大责任的岗位,那么对记者的纯洁性应该有不同于一般行业的更高的要求。2002年揭露广西南丹矿难的记者群体,可以说是中国新闻界彰显职业精神的范例,他们意识到了记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他们是记者的光荣和楷模。
有些记者自以为“权力”很大,什么都可以干涉,殊不知缺乏法律意识,以致在报道过程中侵犯公民隐私、介入事件发展进程的所谓“新闻策划”“媒介审判,”不经当事人允许的偷拍、偷录等等的新闻侵权时有发生,我们姑且称此类记者为“权记”,这不仅影响记者自身的形象,还影响到所在媒体的形象。我们应该明白,传媒记者作为一种社会性职业,拥有采访权和报道权,这是职业“权利”,而非行政“权力”,但在一些记者那里,“权利”异化成了“权力”,这就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了。公民们的法律意识在增强,如果发现记者侵犯到自身利益,他们是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记者自认为“权力”大,不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自己,到头来反而弄得自己贬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大的行业和系统都有自己的网站,这可给记者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些记者连采访都懒得采访,直接在网上抄新闻,不仅不标明出处,干脆把作者的名字换成自己的名字,不给原作者打声招呼,堂而皇之的、一字不漏地在自己所在报纸上发表,此类记者该称为“剽记”吧,这种剽窃、抄袭的行为无疑是“新闻侵权”,更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沦丧、个人道德品质的败坏!说此类记者“贬值”可能都还轻了点。
还有一种记者是自身业务水平低下,到采访单位要一大堆材料,不作深入采访,不仔细挖掘,回去“炮制”一篇以充任务。要么就是拿起话筒千篇一律地问对方有什么感想、对某问题怎么看等泛泛的问题。特别是采访专家,不作充分准备,提的问题外行可笑。看来记者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练好“内功”才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形象。
本文刊载于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采编》2005年2期
因面对灾难,记者的两难选择
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和家0。全国人民心系灾区。为了让观众及时了解灾区的各种信息,我们的媒体冒着危险深入灾区一线,发回了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报道。多少观众为之哭泣,为之感动。媒体的勇敢、媒体的敬业此时彰显。
然而,灾区的各种报道展示给观众之时,我们看到,一方面媒体拍摄了一片片瓦砾废墟的真实画面,一方面有的却又是血淋淋的“视觉冲击”;一方面记录着幸存者失去亲人的痛苦,一方面却又频频采访灾民再次勾起他们的伤心回忆;一方面拍摄着消防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医务人0救助生命的情形,一方面却又在他们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拽着他们问:“家人不知道消息,你还坚持工作,有什么感受”;一方面记录着一个个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奄奄一息的生命,一方面各种“长枪短炮”蜂拥到灾民的担架前,抓紧时机追问:“你被救出来有什么感想?”
这似乎是一种两难的选择,采访到真实感人的新闻是记者的职责,但不免要去触摸幸存者的伤痛;拍摄到催人泪下的画面,但不免要面对伤心欲绝的灾民。很多在灾区现场的记者,确实也感到无奈,感到痛苦。这个两难的问题再次摆在我们面前:记者是要履行职责,还是要人文关怀?
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在灾区采访途中遇到一位老人,李小萌说我并没有为他做什么,只是让他路上小心,注意飞石,劝老人别回家怕路上有危险,帮他把担的东西送到肩上,老人还是执拗地要回被地震毁坏的家看看,老人走了一程路,回过头大声对李小萌说:“谢谢。”引得李小萌泪如雨下。是的,李小萌认为她没有做什么,看似简单的几句叮咛,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但这当中却传递了李小萌对老人的关切和担心,这样的人文关怀让老人感到温暖。
李小萌并没有拉着老人喋喋不休的采访:“你为什么要回去?”“你家里人有消息吗?”何必要去刺痛老人满是伤痕的心?这段画面被记录下来,在这里,记者拍摄新闻的职责和人文关怀融为一体。
曾看到这样一组镜头,某主持人进入灾区病房采访一位伤心的小女孩,女孩躺在病床上不停地哭,该主持人拿着话筒走到床前:“你不要哭,你要坚强。”反复数次,终于,女孩强忍泪水,说:“叔叔,我不哭,我要坚强。”一脸乖巧的应付主持人叔叔的无奈,还有忍住泪水强堵着情绪宣泄的悲凉。安慰完了小女孩,话筒又调向同一房间的其他病床,鼓励着同样的话,整个病房被这群勤奋的记者“扫”了一遍,如此这般不知道会不会打扰病人休息?他们的确完成了拍摄任务,履行了工作职责,但是面对悲痛的病人们,是否应该有一点关爱体贴之情?我们看到的似乎只是冷漠的记录者,在这里,记者的职责和人文关怀是割裂的。
记者的职责和人文关怀到底孰轻孰重?两者能统一更好,两者不能统一时,鱼和熊掌如何取舍?
一位摄影记者帮一位伤心的父亲抬他孩子的尸体,回来后这位记者在博客中写道:“我很欣慰,我帮助了这位父亲。”他并没有说他的欣慰来自于拍摄到了照片。
一篇名为《记者忆述: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中新社几名记者在灾区前线,面对一张张泪脸,面对哀求的目光,采访还是救人?这个新闻课堂的道德问题,总是争论不休。此时,几位记者来不及想那么多,他们毅然放下手中的相机,他们认为此时任何的采访都和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救人,十万火急。”记者,首先应是104一个有良知的记者,才谈得上一个合格的记者;首先把人做好了,才能做一个好记者。
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有人说人文关怀是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作为记者,怎样去抚摸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这不仅要有心理干预的知识、采访提问的技巧,恐怕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性中美好的道德良知,以及人格修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