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的客人啊,请告诉斯巴达同胞,我们尽忠死守,在这里粉身碎骨。”
在希腊半岛中部的德摩比利山口(温泉关)有一座古老的坟墓,墓前的碑文便是这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文字。它讲述的是发生在2500年前的一曲慷慨的英雄悲歌,那一战风云因而变色,草木为之含悲。
公元前492年,亚洲的西部有一个强盛的波斯帝国。随着国力的强盛,波斯国王决定开疆拓土,建立一番名垂千古的千秋伟业。他挟持着强大的兵力向外扩张,在爱琴海地区挑起了一场持续绵延14年之久的战争,史称“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年和前490年,波斯大军两次远征希腊,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但波斯并没有放弃征服希腊的野心。新继位的波斯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实现雄霸天下的野心,进行了4年精心的准备,动员了百万兵力,千艘战舰,于公元前480年春天,亲率大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欧洲。波斯大军沿着爱琴海浩浩荡荡向西进发,一路上烧杀抢掠,使希腊许多的城邦遭到了灭顶之灾。整个希腊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当时希腊各城邦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但大敌当前,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保家卫国。雅典城邦的民主派首领泰米斯托利克在科林斯召开大会,联合30多个希腊城邦,组成了反波斯同盟,由斯巴达率领希腊联军迎击波斯军队。
波斯王薛西斯亲统大军,占领了希腊的狄萨利亚之后,继续向南进发,一路跋山涉水,兵势如虹,在温泉关北面驻扎下来。
温泉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的东面是一片茫茫的沼泽地,一直通向海边,西边是陡峭的高山,插翅难飞。温泉关就是打通北、中希腊的咽喉要道,素有中希腊“钥匙”之称,具有重有的军事地位。但是,希腊统帅却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温泉关守备的重要性,所以只派了三四千人驻守。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斯巴达国王烈奥尼达率领的300名斯巴达勇士,他们就像300只猛虎雄狮一样,等待着波斯百万大军的进犯。从数量上来看,对峙双方的力量对比是绝对悬殊的,可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对比层次上。
第一天,波斯军队发动猛烈的冲锋,士兵亢奋、狂怒的喊杀声,刀枪猛烈的撞击声,相互夹杂在一起,回荡在温泉关上空。但波斯军队的数次进攻都被希腊守军击退,希腊守军借助有利的地形,使波斯士兵的尸体垒满了关前。
第二天,悍猛的波斯军队又发动了数次冲锋,但结果同前一天一样,只是使温泉关前多增加了一些波斯士兵的尸体而已。正当薛西斯一愁莫展的时候,一个希腊叛徒前来求见,献计经小路从背后包抄关上守军。波斯王闻言大喜,马上命令“长生队”星夜兼程,顺着那条小路,直扑希腊军营,以图使温泉关守军腹背受敌。
烈奥尼达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当机立断,立即命令联军撤退,自己则率领300名斯巴达勇士坚守阵地,决心战斗到底。
第三天清晨,波斯士兵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他们喊着号子,从自己人的尸体上踏过向关上猛冲。斯巴达战士进行了顽强的、艰苦卓绝的回击,他们先是用长矛刺,长矛断了用剑来砍,剑折了就用牙齿和拳头同敌人肉搏。在战斗中,烈奥尼达牺牲了,他的勇士们为了夺回他的遗体奋不顾身,连续4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最后,从背后偷袭的波斯军队赶到了。斯巴达勇士们陷入了重重包围,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逃跑,没有一个人投降,最后,全部壮烈战死。
温泉关虽然被攻占了,但是波斯军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薛西斯一想到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士,就心惊肉跳地问他的手下人:“难道斯巴达人都是这样的吗?”
最后,希腊联军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军人,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烈奥尼达和他的300名斯巴达勇士,他们是整个希腊引以为傲的英雄。他们被隆重地安葬在温泉关上,安葬在这块他们为之浴血奋战而至死的土地上,在他们的墓碑上镌刻下那句流传千古的碑文。作为希腊人民对英雄们永久的怀念。
“过路的客人啊,请告诉斯巴达同胞,我们尽忠死守,在这里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