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建设新中国也好,改革开放也罢,不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你知道你每天一定要交二十元伙食费,让我这个石杨县出身的县委副书记的心里有多难过吗?”陈其美说,“按现在的物价,省城大街旁边中午的快餐只有几块钱,而早餐的烧饼油条豆浆也就两块钱左右,可你坚决交二十块钱,难道石杨县一百七十万人民非要赚你的钱吗?”
“其美同志,我这样做,难道你也认为我在作秀吗?”
“裘书记,”陈其美一阵心酸,“裘书记,我是宣传部长出身,我连这点儿都不懂吗?什么人是作秀,什么人是真心实意地改革,我一眼就看得出来。”
正在此时,餐厅进来几个人,裘耀和和陈其美看了一眼几个客人,两人不再议论了。陈其美正准备告辞,一位客人却站在他们面前,那位高个子中年男子看看裘耀和,笑笑说:“你就是裘耀和书记吧!我们是从山东省专程到石杨来考察学习的。”
裘耀和伸出手,说:“你们好,其实石杨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工作都在摸索阶段,山东发展很快,值得我们学习。”
“不,裘书记,石杨的许多做法都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我们这次就是按照领导的要求,来学习、取经的。”
“别客气,你们和两办联系了吗?需要哪些部门配合,到哪些地方?我和办公室说一下,让他们尽量给你们提供方便。”
“我们昨天下午已经去过县委办公室了,介绍信留在县委办,他们很热情,谢谢裘书记。”高个子中年男子说,“裘书记,你这早餐……”
高个子指指桌子上那过于简单的早餐,心想,现在许多困难地区的农民早餐也比裘耀和的要强,难道这就是网上所说的那个富有传奇色彩而又富有争议的裘耀和吗?
“唉,我在省里工作多年,习惯了咸菜泡饭。”裘耀和笑笑说,“陈副书记也是好意,可是早餐吃那么好的菜也浪费了!”
高个子握着裘耀和的手,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敬仰之感,他看看餐桌上的咸菜和一碗泡饭,还有旁边的两个炒菜。此时的陈其美向服务员招招手,让她把那两个炒菜端走了。
“哦,这位是我们的县委副书记,陈其美同志,一位在石杨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德高望重,很有理论水平。”
“二位书记,陪我们一块儿吃早饭吧!”高个子客人说。
裘耀和摆摆手,笑笑说:“不了,我马上有一个会,你们有什么困难,对办公室说,或者给我打电话,我的手机号到处都有。”
“办公室都对我们说了。”
“听口音你几位都不像山东人,都有些北京口音?”裘耀和突然看着他们说。
客人们相互看了看,其中中等身材的男子说:“我们都不是山东本地人,所以……”
“都是北京人!”裘耀和笑起来了。
其实,裘耀和完全是出于一时的好奇,当然他在省级机关工作那么多年,知道省级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并没想到,在一个省的省级机关里多数还是本省各地的工作人员,外省的当然有,但不会占太大的比例。裘耀和在他笑起来的那一刻,头脑里突然出现一个疑问,怎么会在山东省同时有五个带有北京口音的人呢!
裘耀和坐下来吃完只有他这样一个县委书记给自己定制的早餐——咸菜泡饭。
裘耀和三下五除二完成了早餐任务,便来到山东客人面前告别。
那位高个子说:“裘书记,等你方便时,我们想和你聊聊农村税费改革问题。”
裘耀和看看表说:“行,那我给办公室打个电话,上午的会推迟,咱们马上就可以谈。”
“那多不好意思,裘书记真是雷厉风行,各级领导都能像裘书记这样,何愁经济上不去,何愁不发展!”
裘耀和说:“山东是我们的老大哥,老大哥上门传经送宝,我裘耀和岂能怠慢客人!”
山东客人笑笑没有接过话题,也没有谦虚,反倒那么坦然。他们匆匆吃了早餐,跟着裘耀和向外走去。
裘耀和给县委办和县政府办打了电话,又找来了分管税费改革的陈副县长。
在小会议室里,大家坐定之后,客人说明了来意,裘耀和说:“现在中央正在安徽省进行税费改革试点,中央之所以下决心要进行税费改革,主要是一些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经济上不去。除此之外,由于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负担重,致使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乡村干部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石杨也发生过干群冲突事件。所以,我们虽然不在中央试点范围之列,但是我们认为在农村进行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将会大大减轻,这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那位高个子说:“裘书记,有的地方认为税费改革后由于税费减少了,基层政权运转和教师工资发放出现严重困难,你们认为是不是这样的呢?”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突出矛盾是经济,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为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所困,农村许多矛盾、问题都是因为农民负担过重而起,更是由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牵涉基层干部的许多精力,影响了经济建设。”裘耀和说,“至于基层有些干部不积极支持,这是当然的,因为有些基层干部认为只要多收税,基层就有利,而不去考虑农民负担问题,甚至层层搭车、行业搭车增加农民不合理的负担。税费一旦改革后,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难道不是好事吗?至于教师工资问题,我一向不主张从农民身上收费去给教师发工资,教育是政府的事情,不能转嫁给农民。”
“裘书记能否谈谈你们县的具体做法呢?”
“我们通过税费改革,总结了今年夏季按照新的农业税征收办法的经验,农村出现了新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就是‘超额、快速、主动’。” 裘耀和显得几分兴奋地说,“到六月底,全县已征收农业税五千一百多万元,为夏季征收任务的130%;而一般一个乡镇五天就能完成征收任务。有一个全县最大的镇,农业人口超过七万,全镇征收任务仅用七天时间。我们之所以说主动,因为全县没有一起是乡村干部上门收取的,全部都是农民主动定点缴纳。所以,我们把税费改革后的工作总结为‘超额、快速、主动’六个字。”
裘耀和讲完之后,山东客人表示谢谢裘书记,他们打算分头到乡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就这样,山东客人告别了裘耀和,他们到底去了哪些地方,作了哪些调查,裘耀和没有多问。
这两年,随着石杨被各种媒体正面、负面报道炒得沸沸扬扬,到石杨县取经的地方、单位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县委办公室还是裘耀和只是以礼相待,没有特别在意。可是后来裘耀和想到山东的几位客人,总有几分不解的地方,无论那几位客人的口气、风度、气质都有些不太像省一级前来取经、学习的客人,而且山东省派来的那么几个人怎么没一个带着山东方言的呢?甚至都带着或轻或重的“京腔”。
直到两个多月后,先是小道消息传来,说国务院一行五人调查组手持山东省农村工作办公室的介绍信到石杨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工作。
最早听这个消息的是副书记陈其美,这天陈副书记来到裘耀和办公室,告诉裘耀和这样一个消息,还说他们工作太粗心,国务院调查组一行五人在石杨城乡好几天,居然没一个人察觉到。裘耀和听后说:“一定就是那天早上,就是你让加两个菜的那天。”裘耀和还说当时他一听那五个人都是北京口音,就有点儿怀疑,如果是山东派来学习的,怎么会五个人没一个说山东话的呢!
“以后可要多留心。”陈其美说,“看来中央一直在关注着我们呢!”
裘耀和认真看了陈其美一眼:“这样好,如果我们知道了他们是国务院派来的,反而会不那么自然,我这个人从不喜欢伪装,那样做没什么好处。”
不久,中央召开全国推进税费改革工作会议。大会邀请裘耀和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会上传说有一份国务院领导亲自批示的文章,裘耀和后来看了一眼这篇文章,当时就被收走了,但其中有几段文字他却记忆深刻。
“我们在石杨县走访了部分农民,他们认为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总结为‘上合三个代表,下顺百姓心意,是和大包干一样的好政策’。而基层干部认为,税费改革让他们在工作上比过去轻松多了,过去催粮催款,乡里乡亲都得罪了,惹得一片骂娘声,自己也提心吊胆,既怕收不上来款对上难交代,又怕惹出事来担风险,有一位乡镇领导说:‘党证别在腰带上,屁股坐在火山口。’税费改革后,基层干部解脱了,农民拍手欢迎。这是从根本上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化解民怨、凝聚民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长坝乡上河村打死农民事件发生三个月后,市委书记郭玉顺提拔为省委常委的消息一公布,不光是石杨县人民把目光又集中到裘耀和身上,整个沂州乃至全省关心裘耀和的人都开始议论他的去向了。
郭玉顺心里清楚,他当上了省委常委,意味着沂州市市委书记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谢任。按照通常情况,市委书记提拔了,会由市长来接替市委书记,可是沂州市市长曲志兴另有新的安排,将调回省里,另有任用。所以,沂州市面临着的是市长、市委书记大换班。即使他还能继续兼任一段时间市委书记,不久的将来调整市长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对于沂州的将来,谁来当市委书记,谁当市长,省委希望郭玉顺有一个通盘考虑的意见。
本来,在前段时间,也就是石杨县长坝乡发生打死农民事件之前,省委组织部根据沂州市委的意见,曾经对裘耀和进行过一次认真考察。对于这样一个富有争议的领导干部,同样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不过,这是郭玉顺预料之中的事,虽然在当今官场上的“潜规则”里,对一个领导干部的争议往往影响提拔使用,不过对于裘耀和来说,不是经济上的问题,不是贪污受贿、生活腐化问题,而是对他激进改革的手段形成不同意见。正如有人说他是“酷吏”,有人说他是“青天”,有人说他是“大搞政绩工程”,有说他是“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思路”,有人怒斥他“是胡闹”,有人鼓励他“大胆地试”。在当时,有一次省委书记毕浩和他谈起裘耀和时,毕书记反复强调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探索者、帮助创业者、褒奖有功者。毕书记的意见和郭玉顺不谋而合,在当时,郭玉顺想让裘耀和出任沂州市市长,可是偏偏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上河村打死人事件,虽然省电视台《大写实》栏目的报道没有播出,新华社内参的文章也是从正面作了报道,但是,这样的事件对于一个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来说,政治上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至于老百姓对裘耀和在刘士军被打致死这个问题上的贬责,郭玉顺和省委组织部听不到议论那是不可能的。裘耀和自有他的想法,但他知道,只要省电视台《大写实》不播出上河村打死农民的实况,只要新华社内参上的那篇稿子没定性为收缴农民提留款而发生的乡村干部打死农民的性质,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上午刚刚八点钟,平南乡乡政府办公室进来两个年轻人。那个瘦高个子、戴近视眼镜的年轻人拿出介绍信,对秘书小吴说:“同志,我们是省农林厅的,到你们乡了解一下农村生产责任制之后的农业机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