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佛陀的说法,无法控制愤怒的人,只是单纯触摸到人生的方向盘而已;而不会动怒的人,才是真正操控人生方向的人。生气的人终究得照不生气之人的指示来行动。能够掌握群众、带领人群的,是不动怒的人。
不管在任何时空,能够真正带领群众的,总是不动怒的人。在政治界,政治人物总是互相争吵、互相贬低对方,但最后能够成为优秀的大臣或总理者,终究还是那些不管别人说他什么,都能够沉稳地微笑以对的人。所以,不管是大臣还是总理,都必须要习惯这样的态度。若是为了区区小事就迁怒于人的议员,早已失去了这个地位应有的高度。
所以,真正的带领者是绝对不生气的,不生气的人才能控驭大家的缰绳。
佛陀说:把自己当作一口破钟
我再介绍一句偈语。这是佛陀的谛语,记住了一定对你有帮助。
应弃愤怒心,应弃我慢心。(1)
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舍弃愤怒,应该抛开傲慢”。佛陀认为愤怒和傲慢两者都应当舍弃。因为心中有我执,所以才会有愤怒,在佛陀看来该把愤怒和我执一起丢弃。虽然这相当困难,却是能够做到的事,所以让我们牢牢记住吧!
有句偈语是“要像坏掉的钟”(2)。一般的佛钟,只要稍微碰触一下,就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我们比佛钟还厉害,只不过稍微被空气轻抚而过,就会气得要命。
这是什么情况呢?比方,有人从自己面前迅速穿梭而过,就不高兴地指责对方举止无礼。这么一来,难道每次别人要经过我们面前,都非得打躬作揖才能走过去吗?这个反应,虽不能说有多严重,但确实令人感到难以相处。
人就是这样,只要别人稍微犯了点小错,马上就动怒。有时连打个招呼,也会被指责用词不对,应该更客气点。这不就像是轻轻一碰,就会隆隆作响的佛钟一样吗?
因此,佛陀说:“我们的心,应如一座有裂缝的钟。”如果佛钟有了裂缝,任凭怎么敲,都不会发出声响。换句话说,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攻击,我们都不会发出怒吼,这就和舍弃我执是同样的道理。
被惹怒还不生气,才是真正的不生气
有一则著名的轶事是关于“愤怒是剧毒”的教诲。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比丘。
这位比丘常和比丘尼们一起聊天,交情很好。然而,出家是为了培养自立心,所以,彼此经常亲密地交谈、往来、结为朋友,是不太能被其他僧众接受的,更何况,出家之后更需严格遵守男女有别。
然而,这位比丘却和比丘尼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以致遭受到批判。
这位比丘很生气。比丘尼们也都生气地觉得其他人为何会对那么好的人提出如此过分的批评。同样的,如果其他比丘们说到比丘尼们不好的地方,又换成这位比丘生气了。
其他僧众因为完全对他束手无策,就向佛陀报告。佛陀严厉地训斥了比丘一顿后,就没再多说什么,开始说起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地方叫做舍卫城(1),城里住着一个很有钱的女人。家里除了她之外,只有一个女佣跟她一起住。这个有钱的女人在城里很有名,人们都说她性格温和又有耐性,从来不生气,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城里的人谁也没看过她生气的模样,谁也没听到过从那个家传出吵闹的声音。
这位女佣心想:“我的主人很受城里的人欢迎,大家都说她是性格温柔、从不生气的人。可是,她真的是那么冷静的人吗?说不定只是因为我把工作都做得很好,所以她没有发脾气的机会而已。主人究竟是不是真的那么冷静,我来试她看看。”
于是有天早上,她故意睡过头。女佣已经在这个家里工作了几十年,从来没有犯过一次错。当主人起床时,她总是已经把早餐准备妥当,也把分内的工作都做完了。然而这一天,当主人起床时,女佣却还躺在床上睡觉,什么事也没做。
因此,主人便到女佣的房间里问她为什么还在睡。这时候,女佣看了主人的眼神,她立刻明白,主人果然会生气。于是只回答一句没什么事,就立刻起床了。
这个佣人心想:“原来如此,女主人果然是会生气的,只不过是一直没有机会生气罢了。好,明天我再来试试。”第二天,她仍然故意赖床。结果这次主人很生气地骂她:“起来!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睡到现在?”女佣仍然回答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女佣心想:“第二天已经生气骂我了。好,那么我就再试一天看看。”第三天,她继续假装赖床。这次主人没先骂她,而是直接拿了一根用来锁门的门闩殴打女佣。那根门闩又大又重,女佣被打得头破血流。
女佣一句话也没辩白,而是直接走到门外,告诉所有人:“各位,你们都说我的主人是个性冷静的了不起的人。可是你们看看我,我只是睡过头而已,她就把我打成这样。”
出了这件事以后,舍卫城的人都说:“那个女人真过分,竟然气得虐待仆人,真是个可怕的女人。”女主人的名声从此一落千丈。
佛陀述说这件故事,想要表达的是:没有生气的理由时,谁都可以很冷静,表现出一副了不起的样子。不过,那并不是真相。
假设有人为了修行,来到寺庙待上两三个星期。然后,当修行结束,本人就算觉得自己的修为变好了,可这并不是真相。是不是真的变好了,必须回到原来的社会中,才能立见真章。
接受称赞时不会生气,是理所当然的。就算在这种时刻洋洋自得地说自己不太会生气,也不会令人感到佩服。当足以生气的条件全部齐备时,或许就会立刻怒火中烧。
不具备生气的条件时不生气,并不值得赞扬。真正的“心中没有愤怒”,应当是齐备生气的条件也完全不生气,就算是被人轻蔑瞧不起、被冒犯、被错怪、被辜负,也能笑脸以对。
无视责骂,以宽大的心情接纳
人们在斥责他人时,所使用的说话方式有很多种,佛陀把它归为五类。
第一类是,有切合时宜的话语,也有不合时宜的话语。
第二类是,有合乎事实的话语,也有无凭无据的话语。
第三类是,有温和的言语指责,也有严厉的言语指责。
第四类是,有时话语言之有意,也有时话语毫无建设性可言。
第五类是,有时话语带有慈心,也有时话语则带嗔怒。(1)
不管别人对自己是有根据的责备或是无凭无据的斥责,我们都应该以宽广的心胸,冷静沉稳地应对;不管别人对自己是抱着慈悲心责备,或是怒骂,甚至是嫉妒,我们都该以宽大的心情接纳。
不管是什么样的时刻,都要随时保持平心静气,愉快地生活吧!
不被外界事物和情绪所左右
我们该如何保有这样的心境呢?我打一个比方来说明。
假设有人对地球感到很生气,于是拿来一把锄头。“你这个可恶的地球!我要用这把锄头在地球上乱铲乱挖,把你挖得乱七八糟的。我要破坏你,让你消失!”于是他开始胡铲乱挖。
不过,一个渺小的人类拿着一把锄头,是不可能损伤巨大的地球的。我们应该要学习地球的宽大,试着告诫自己:我要培养像地球般的心。即使别人拿了锄头来我这里挖个小洞,也要无动于衷,保持像地球一样不受言词伤害的心境。
再打一个比方。有个人带了五颜六色的颜料,打算在天空上画图。“我来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彩绘天空,尽情地在天空中画画!”就算有人这么想,也不可能画在天空上,只会弄脏自己的手而已。
反过来想想,不管别人说什么,总是保持如天空般不受言语沾染的心。若能下定这样的决心,谁都没有办法在他的心上描绘任何东西。
这里所讲的描绘,就是愤怒。
请立志练成这样的心态:不管人们说的是温柔的言词、严厉的话语或是佛陀所说的五种类型的言语,都不会被任何一种所伤害。
我再说一个印度的比喻。
古代的人没有手电筒,所以他们会捆绑叶片,点燃后当作火把来照明。假设有个人拿着一支小火把,走到恒河边,心想:“我来把恒河的水加热,全部让它变成蒸汽升空。”然后,他拿着自己的火把想点着恒河,你认为结果如何呢?难道恒河水会被他点燃,然后沸腾烧光吗?会燃尽的只是那支火把罢了。
因此,不论别人如何非议,我们只需让自己保持冷静沉着,永远保持一颗像恒河般不会被激怒而沸腾的心,这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