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在4月底入藏,天气是主要的因素,高处不胜寒。
2009年4月26日,从重庆乘机入藏,约两小时。从海拔低的南洋一下子飞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也似乎体会了人生从低到高、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上飞机前,专门订了靠边窗口的座位,从那里看到了世界屋脊的雄姿,群峰矗立、雪山皑皑。在接近降落的地方,从舱口上看到了几座矗立云层之上的壮丽雪山顶峰。
刚入拉萨,从低到高的“高原骤然反应”,从身上体现出了,感到头痛呼吸急促。25日在重庆,由重庆朋友马云峰(伊斯兰协会会长)宴请了我(就我们两人)。他点的菜很丰盛,尤其是据他说从四川松盘地方进来的火烧牛筋,味道极美,一大盘几乎让我一人吃了。
到了拉萨,我一直不明白是“高原反应”,还是前晚上的肉吃太多了,胃口不好。飞机上忘了提前定清真餐,到了拉萨住进靠近布达拉宫的航天酒店。收拾好行李后,便直赴拉萨清真寺,碰见尽是来自宁夏、青海的回族。在清真寺附近的馆子里,叫了一盘河州炒面,没有什么胃口。拉萨清真寺礼拜厅正在整修,只照了些外景。了解到拉萨市有三座清真寺,一座是拉萨清真寺,另一座是旁边的清真寺,其他一座为西郊清真寺。拉萨回族,有一部分是藏回,即藏族皈依伊斯兰教,在巷子里面的藏式馒头作坊里面,碰到了一位也叫尤素夫的藏回,太太叫哈里玛。这里大多数回族从事饭食、虫草等生意,河州话很流行。一人经过问店家:“今天的生意好着吗?”店家回答:“不成着,凑合而已。”
高原反应所致胃口不好,住的酒店又离清真餐厅太远。拉萨两天,淡食两天,吃了些水果、饼子,此后,胃口身体甚觉有好感。看来,节食对身体也很好。
住在布达拉宫旁边的酒店,每一次看到布达拉宫,就感到它的雄伟。据说,布达拉宫是世界上建筑最高的宫殿。据手头介绍西藏的资料手册写,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17世纪5世达赖喇嘛重建后,从此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休息地和政权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主楼12层,高115.2米,内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和僧舍组成,宫内可以看到珍藏的大量佛像、画、经典等文物,到了18世纪,五世达赖喇嘛修成,后面的达赖喇嘛也都扩建过。
从前面的广场上观赏布达拉宫,该建筑沿山而建,巧妙地利用了山势,左右建筑均匀平衡,有白楼红楼,气势雄伟。
后来去布达拉宫里面参观,宫殿沿山阶而上,建筑繁杂,有多年达赖喇嘛的办公楼、寝宫和会客室,里面供有名家佛像,以及五世达赖喇嘛花了3000多斤黄金铸成的世界最大的佛身,也有许多唐卡“藏画”,及用来采光通气的天窗。布达拉宫恰好反映了藏族建筑文化的最高程度和藏族人民的智慧。
在布达拉宫外面,第一次看到了藏族人虔诚拜佛的“五体投地”动作,一大早,布达拉宫旁边就有一堆一堆人潮,手持“摇经筒”,前往布达拉宫寺庙,第一次看到了藏族人的虔诚信仰。
后来也参观了大小昭寺。小昭寺位于拉萨巴廊街500米左右,寺内由神殿和释迦牟尼金顶、内外转经回廊组成。小昭寺创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史书记载,文成公主与吐鲁番松赞干布结婚,公主的嫁妆包括十二发身赤金释迦牟尼佛像,便修成小昭寺,该寺坐西朝东,意为东望长安。
而另一个大昭寺则为松赞干布为来自尼泊尔的公主而建。坐东朝西,有仰望尼泊尔之意。
据史载,7世纪芒松芒赞执政期间,闻知唐高宗进藏,疑夺释迦牟尼佛像,便将佛像从小昭寺近移,封闭于大昭寺的南厢密室中。8世纪前半期,金城公主入藏,询得文成公主所携之释迦牟尼像闲置在暗室中,急命人取出,供奉于大昭寺正殿,又从大昭寺搬取现供奉小昭寺的尼泊尔公主带的不动金刚佛,于是二佛交换异寺而居。
在拉萨街头可以看到从内地来的人群,许多人来自四川,这里“川话”“川菜”盛行,几乎成了“小四川”,估计是四川与西藏为界,自然就来的人多。二是内地回民来自临夏和青海,盛行“河州话”。从古代上讲,河州回民多善进藏,故多历史进西藏,从事双边贸易,把藏区的特产如冬虫夏草等藏药、藏红花引入内地,又把内地的布料、茶叶、食盐和日用品引进西藏。
拉萨市有多条大河环绕流过,其中有母亲河雅鲁藏布江。沿岸绿树成阴。进入拉萨市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建立在整个山上的壮观的布达拉宫。从正面望去,有藏族喜爱的纯洁白色装饰而成的宫殿,气势雄伟,尤其早上起来,刚刚升起的太阳光散布在布达拉宫上,折射出一缕缕金色的光芒,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一幅美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