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作文修定法规——萧何传
一、功劳第一
萧相国何(?~前193),汉初三杰之一,著名丞相。沛县丰邑(今属江苏丰县)人。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汉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以官吏身份保护高祖。萧何曾任沛县功曹(县吏员),平日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很有研究,并好结交朋友;与刘邦是贫贱之交。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平时不拘小节,经常惹事。萧何就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所以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很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萧何和曹参、樊哙、周勃等人聚集商议。观察形势,并和早已起义的刘邦保持着联系。当时的沛县令也想归附陈胜,保住官位,就和萧何、曾参商议。萧何建议赦罪重用刘邦。他们就到芒砀山去找到刘邦。当他们回到沛县后,县令却变卦扣押了萧何。刘邦知道后大怒,带兵打回沛县,杀了县令,救出了萧何,共谋大计。萧何向大家宣布,公推刘邦为县令。因刘邦辞谢,萧何设占问之计,使刘邦无法推辞。当了起义的首领。从此,萧何紧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秦朝监察本郡的御史与萧何共事,萧何常常把事办得很称职。萧何去参加泗水郡文书吏的公务考核,名列第一。秦朝御史想入朝进言征召萧何,萧何坚辞,未能办成。
等到高祖兴兵为沛公,萧何常常履行丞相职务督办政事。刘邦率军勇往直前,直抵关中。萧何身为丞督,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婴设计杀了丞相赵高,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于是,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将士们都趁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忍不住,趁着空闲,跑到秦宫中去东张西望。当他看到秦宫中华丽的装饰,成堆的金银珠宝,还有一群群的美女,也不觉飘飘然起来,甚至贪恋秦宫的富贵而舍不得离开。惟独萧何,进入咸阳后,一不贪恋金银财物,二不迷恋美女,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都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因为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萧何做官多年,他当然知道这些。所以,一入咸阳,他马上进入秦丞相御史府,把律令图书收藏起来,使刘邦对于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都能了若指掌。后来,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克敌致胜,萧何功不可没。
萧何曾向刘邦推荐韩信,于是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件事记录在《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他有勇有谋,是天下无双的军事家。但在项羽手下却得不到重用,就投到刘邦麾下。开始,刘邦对他也不重视,韩信一气之下就跑了。萧何得知后,马上放下没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去追赶韩信,连个招呼也来不及向刘邦打。刘邦正为军中开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焦急,忽然有军吏来报告说:“萧丞相也跑了。”刘邦一听大惊失色,说:“这还了得!我正要与丞相商议大事,怎么他也逃走了!”
当下派人去找萧何。一连两天也不见萧何的影子,急得刘邦坐立不安。萧何为追韩信,不辞辛苦,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还没追上韩信。正想休息一下,他忽然远远望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来回溜达。萧何快马加鞭,大声喊着:“韩将军!韩将军!”他跑到河边后,下了马,气呼呼地说:“韩将军,咱们总算一见如故,够得上是朋友。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这么走了?”
韩信仍不吭气。萧何又说了一大篇劝他回去的话。这时候,滕公夏侯婴也赶到了,两个人苦苦地相求,非要韩信回去不可。他们说:“要是大王再不听我们的劝告,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好不好?”韩信只好跟着他们回来。
到了第三天,他们才回到南郑。萧何会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又喜又怒道:“你为什么也想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刘邦问他:“你追的是谁?”萧何回答说。“是韩信、”刘邦听了后很不以为然地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多个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这明明是在骗我!”
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容易得到,可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也就算了;如果要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您到底准备怎么样?”
刘邦说:“我当然想打出去,怎么能老是困闷在这里呢?”
萧何说:“大王若决定出汉中,能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刘邦说。“我就依着丞相,让他做个将军,怎么样?”萧何说:“叫他做将军,他还得走。”“那拜他为大将军怎么样?”萧何说:“很好。”刘邦当时就让萧何去召韩信来,马上就拜他为大将军。
萧何很直爽地说:“大王平日太不注重礼仪了。拜大将军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闹着玩儿似的叫他来就来。大王若要拜韩信为大将军,先得造起一座拜将台,选个好日子,大王还得亲自戒斋,然后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这样,才能让全体将士都能听从大将军的指挥,就像听从大王的指挥一样。”刘邦说:“好,我都听你的。请你去办吧。”
一个本来不出名的小官,如今一下子被拜为大将军,众人岂能不惊?偏偏刘邦、萧何又对他那么毕恭毕敬,大家更觉得莫名其妙。后来,韩信果然未令刘邦失望,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所以,刘邦能够夺取天下,从一定程度说,不可忽视萧何荐贤的作用。韩信拜将后,就向刘邦献计。先定三秦(关中),后围项羽。刘邦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根据韩信的建议,调兵遣将,萧何作为丞相,留守巴、蜀,颁布法令。镇抚百姓,供给军粮,准备杀出汉中。公元前206年,刘邦逐步平定了关中。
汉王率兵向东平定三秦,萧何作为丞相留守收取巴蜀,抚慰喻告百姓,供给军粮。汉二年,汉王与诸侯攻打楚地,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坐镇标阳。制定法令条规,设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总要上奏请示,汉王也都同意,准许办理。即使来不及上奏,就酌情施行,汉王回来后再汇报,萧何在关中统计管理户口,水路运输军需,汉王多次弃军逃亡,萧何常征发关中士兵,用于补充缺额。汉王因此专门任命萧何负责关中事务。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两地之间对峙着,汉正派使者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汉王日晒雨淋,餐风露宿,却多次派人慰劳您,是对您有疑心。我为您着想,不如将您的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都派去军队,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他的意见,汉王十分高兴。
汉五年,已经杀了项羽,平定了天下,要论功行封。群臣争功,一年多功级定不下来。高祖认为萧何功最大,封为酂候,享有的食邑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这些人亲身披甲上阵,多的打了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几十个回合,攻城略地,大小各不等。如今萧何未曾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议论,没打过仗,反而位居我们之上,为什么?”高帝说:“诸位知道狩猎吗?”功臣们说:“知道。”高帝说:“知道猎狗吗?”回答:“知道。”高帝说:“狩猎时,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狗,而发现踪迹指示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人。现在诸位只能得到逃跑的野兽,是有功之狗。至于萧何,发现踪迹,指示出处,是有功之人。况且诸位只是亲身跟随我,多的也只是两三个人。现在萧何发动全族数十人都跟随我,功不可沒啊。”群臣都不敢说话了。
到侯都已受封,等到奏请位次时,都说:“平阳候曹参身负七十处伤,攻城略地功最多,应该排第一。”皇上已经委屈了功臣,多封了萧何,排位次时没有再次为难功臣,但是皇上心里想让萧何排第一,关内侯鄂千秋明白皇上的意思,于是进言说:“群臣议论的位次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之功,这只是一时之事。而萧何保全关中,使汉军始终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则更为重要。皇上与造军对峙五年,常常是军队失散,士兵逃走,这种情况发生过多次,然而萧何总是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缺额处,这并不是皇上下诏命令他做的,而关中的数万士兵开赴前线,正好赶上皇上兵源困乏的危急时刻,这种情况也多次发生。汉与楚军相持在荥阳多年,军中没有现成的粮食了,萧何从关中运输粮食,供给军粮从不缺乏,陛下虽然多次丢失山东地盘,萧何总是保全关中以待陛下,这是万世之功。现在即使没有曹参等几百人,对汉室有什么损失呢?汉室有了他们也不一定能保全。为什么要让一日之功位于万世功劳之上呢!萧何第一,曹参第二。”高祖说:“好。”于是下令萧何第一,赐带剑穿鞋上殿,入朝可以不小步快走。
皇上说:“我听说推荐贤者要受上等赏赐。萧何功劳虽高,经鄂君称述就更明显了。”于是根据鄂君原受封的关内候的食邑加封为安平候,这天,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个人都受封了,皆有食邑。加封萧何二千户,因为皇帝曾经去咸阳服徭役时,萧何独自多进了二百钱。
二、设计诛韩信
汉帝刘邦为巩固政权,寻找借口陆续消灭异姓王。他见韩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权,就几次借故削去韩信的兵权,最后降为只有虚名的淮阴侯。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稀谋反,自立为王。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当时韩信推说自己有病,没有随同前往。于是,韩信的一个门客求见吕后,告发韩信本是陈稀的知交,这次陈稀谋反,韩信是内应。准备在一天夜里,假传圣旨。把奴隶和犯人释放出来,袭击吕后和太子刘盈。
吕后一听,认为事关重大,便秘密召见丞相萧何。他们两人商量出计策,由萧何参加执行。第二天,萧何就让人去请韩信到相府赴宴。韩信自称有病,婉言谢绝了。萧何就亲自到韩信府上,以探病为由,直接进入韩信的内室。韩信再也无法推辞,只得与萧何寒暄一下。萧何说:“我和你向来是好朋友,请你去赴宴,是有话对你说。”韩信忙问有什么话。萧何说:“这几天皇上从赵地发来捷报,说征讨军大获全胜;陈稀已经逃往匈奴。现在朝中的王侯,都亲自进宫去向吕后祝贺。你自称有病不上朝,已经引起人们的怀疑了。所以我来劝你同我一起进宫,向吕后道贺,消除人们的怀疑。”萧何说的话,让韩信不得不信。所以就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向吕后道贺。哪里知道宫中早就埋伏好了武士,吕后一见韩信中计,喝令刀斧手将韩信绑翻在地。韩信见事情不妙,急忙呼叫:“萧丞相快来救我!”哪知萧何早就避开了。吕后不容韩信申辩,命令武士把他拖到殿旁边的钟室中杀死。随后,又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一古脑地捕杀净尽。萧何辅助吕后,谋杀韩信,很符合刘邦巩固政权的需要,为刘邦除去了一块心病。
三、功高恐震主
汉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御驾亲征,来到邯郸。还未罢兵,又传来了淮阴侯韩信要在关中谋反的消息,吕后用萧何出的计谋,杀了淮阴侯,这事记录在《淮阴侯列传》中,皇上已听说淮阴侯被杀,派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一个都尉为相国卫队。诸位同僚都来祝贺,只有召平深感忧虑,召平是秦朝东陵侯,秦朝破灭成为平民,生活贫苦,在长安城东种瓜,瓜味甜美,所以民间称为“东陵瓜”,是随召平的封号取名的。召平对相国说:“祸害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日晒露宿而您却留守宫中,没有经历战事而加封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现在淮阴侯刚在京都反叛,皇上产生了怀疑您的心理。设置卫队保护您并不是宠爱您,希望您推辞不受封,拿全部家产资助军队,那样皇心里才会高兴。”相国听从召平的意见,高帝真的大喜。
汉十二年秋天,黥布反叛,皇上亲自率兵攻打,多次派使者问相国在干什么。相国因为皇上在外带兵,就安抚勉励百姓,捐出自己全部财产给军队,像讨伐陈稀叛乱时一样,有来客劝说相国说:“您被灭族不久了。您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可加封吗?但是您初入关中时,深得民心,十多年了,百姓都亲附您,您还勤勉从政,得到了百姓的由衷热爱,皇上数次询问您在干什么的用意,是怕您撼动关中。现在您何不多买田地,放些低息贷款来自我贬损一些名誉?皇上才会安心的。”于是相国听从了他的意见,皇上才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