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77700000005

第5章 中医基础理论(4)

(2)主宣发、肃降:宣发,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肃降,指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的宣发作用有三:①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②降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③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的肃降作用也有三:①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肺在高位,为华盖之脏,故有将吸入的清气及水谷精微、津液向下布散的作用。③肃清肺及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因此,肺失宣发,可见呼气不利、胸闷、咳喘、鼻塞、喷嚏、无汗等症。而肺失肃降,可见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症。

(3)通调水道:人体各组织内水液的运行和排泄,不但与脾之健运有关,与肺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肺气肃降,才能使水道通调而下行膀胱。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果肺气肃降失常,可以上逆为喘为咳;影响水液代谢时,亦可以导致水液停留,甚至小便不通,形成水肿。因此,小便的通利与否,常与肺气肃降的功能有关,即古人所云“肺为水之上源”。

(4)朝百脉,主治节:即百脉朝肺,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治节,即治理、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肺主呼吸,维持呼吸运动的节律性。

②随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

③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④通过肺的宣发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忧:忧愁和悲伤,均会使气不断地消耗,故易伤主气的肺脏。反之,在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不良刺激的耐受力也会下降,而易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2)在液为涕:涕有润泽鼻窍的作用。正常时,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故肺气虚,则皮肤憔悴枯槁,身体抵抗力下降,多汗,易于感冒。另外,皮肤汗液的排泄,也要通过毛孔的开合而外散,故中医学中将之称为“气门”。认为其也有宣肺气的作用。即所谓“遍身毛窍俱暗随呼吸之气以为鼓伏”。

(4)在窍为鼻:喉为呼吸之门户,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都是肺气的作用。而外邪袭肺,多从鼻喉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鼻、喉的症候,如鼻塞、流涕、喷嚏、喉痒、音哑和失音。

(三)脾

脾位于腹中,其经脉络胃,与胃为表里,在体合肉,开窍于口。其功能为:主运化输布精微,升清降浊,为营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且具有益气、统血、主肌肉四肢,化痰化湿等重要生理功能,故古人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有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水谷消化在胃,而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却有赖于脾。即脾的转输、散精,将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及布散全身。故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维持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得到营养供给,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脾失健运,则可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症。

脾不仅输送营养到全身,而且也运化水湿,促进水液的代谢和排泄,以维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虚不能健运,水湿停留,就会发生浮肿、痰饮等证,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水湿反过来又影响脾的功能,即所谓“脾恶湿”,湿困脾土之义。

(2)主升清:脾以升清为主。所谓“清”,即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是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李东垣强调,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才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不升,则气血生化无源,见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脾气(中气)下陷,则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症。

(3)主统血:脾不仅有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功能,而且还有统摄血液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云:“脾主裹血,温五脏”。故脾气健旺,才能裹护血液,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而不致散溢。如脾失统血,血液则会溢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性疾病,如便血、尿血、崩漏等。

2.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思: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主要影响气的正常运动,导致气结、气滞,影响了脾的升清,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2)在液为涎: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为涎。具有保护口腔的作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若脾胃不和,常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的流涎现象。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饮食人胃,通过脾的运化,化生气血,以营养肌肉,使肌肉丰满。若脾胃运化功能障碍,肌肉失养,则见肌肉消瘦无力,甚至萎软不用。因此,古人素云“治萎独取阳明”,就是说治肌肉萎缩之证,当以脾胃为先。

四肢所赖以活动者,乃来自水谷所化生之阳气,“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其正常功能活动,也要靠脾胃的营养输送,才能活动有力。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等与脾胃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灵枢·脉度》载:“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则见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的感觉。

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全身气血的充盛情况。凡营养不良,脾虚久病者,口唇多萎黄不华。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四)肝

肝在胁下,其经脉络胆,与胆为表里,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功能是:主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调节,主全身筋骨关节运动。精神情志的调节功能,除心为主宰中枢外,与肝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疏,疏通;泄,发泄、升发。是肝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调畅气机: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对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一是导致气机不畅,气机郁结,见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适;二是形成肝气上逆,见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甚至血随气逆,致吐血、咯血,或猝然昏厥不知人事等。

气机郁结,还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或为癓瘕、肿块,在妇女则可导致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导致津液输布代谢障碍,则可产生痰核、鼓胀。

②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脾气的升清,胃气的降浊,以及胆汁的分泌、排泄,都与肝气的疏泄有关。肝的疏泄异常,在脾而言,则在上为眩晕,在下为飧泄;在胃而言,则在上为呕逆嗳气,在中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为便秘。

③调畅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心情就易于开朗;若肝郁气滞,则心情易于抑郁,或急躁易怒。此外,妇女的排卵月经周期、男子的排精,与肝的疏泄功能也有密切的关系。

(2)主藏血:肝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血液在脉内的流通量,是随人体的活动情况(包括四时昼夜阴阳之气的影响)而有所增减的。活动剧烈时,全身各部分的血量就要增加;休息和睡眠时,所需的血量亦相应减少,而大量的血液就归藏于肝。

如肝的藏血功能失常,会引发病变: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见两目干涩昏花,或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肝血不足或肝不藏血,可致妇女月经量少,甚或闭经,或月经量多,甚或崩漏。

2.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怒:怒,可使气血上逆,阳气升泄,故有“大怒伤肝”之说。

(2)在液为泪:泪有濡润眼睛,保护眼睛的功能。但肝的阴血不足时,两目干涩(泪液分泌不足);风火赤眼,肝经湿热时,则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附于骨节,筋的收缩弛张,使骨节运动自如。然运动过久过剧,则筋力衰弱而疲劳,甚至筋伤不能屈伸,故有“久行伤筋”之说。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还可出现手足振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瘛纵等症,故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运动虽是筋的功能,但筋的荣养来源于肝。肝散其精以养筋,筋得其养而能运动有力。反之,若肝气衰,不能供给筋以充分的营养,则筋的活动能力就会减退。如老年人动作迟缓,与肝不养筋有关。“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爪为筋之余,筋为肝所主。肝与筋的虚实情况,常反映于爪甲。凡筋力健壮者,爪甲多坚韧;筋衰无力者,爪甲多薄而软。肝有病者,爪甲常脆裂,或枯无光泽,或爪甲变形。

(4)在窍为目:目,又称“精明”,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肝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营养。因而,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则见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则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见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则见目斜上视。

(五)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其经脉络膀胱,与膀胱为表里,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其功能是:肾藏精,为发育生殖之源,主骨生髓,主水液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肾之生理功能极为重要,为人体生命之源,故古人称肾为“先天之本”。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肾对于精气有闭藏的功能,有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前者禀受于父母,是生育繁殖的根本;后者,源于水谷,由脾胃化生,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二者来源虽异,但均同归于肾。

藏精,是肾的重要功能。不论对人体本身的生长发育,以及繁衍后代,均于肾藏精的作用有关。肾所藏之精足则肾气盛,藏精不足则肾气衰,因此肾气之盛衰与人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及女子七岁,男子八岁左右,肾气渐充,就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左右,肾气旺盛,生殖机能开始成熟,于是女子有月事以时下,男子有精气溢泄的变化。阴阳相和,就能生育子女;女子三十五岁,男子四十岁以后,肾气渐衰,生气日减而五脏六腑的精华日损;女子四十九岁,男子六十四岁左右,天癸竭,月经闭止,精少,不能再生育子女,同时形体也随之逐渐衰老。

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中精气,又称为肾阴、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称为肾阴(元阴、真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元阳、真阳)。故病理状态下,肾阴虚,则见虚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舌质红,少苔或无苔等症;肾阳虚,则见疲惫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长或遗尿、失禁、水肿以及性功能减退等症。同时,由于肾中阴阳是人体阴阳之根本。故肾之阴阳失调而导致其他脏腑阴阳失调的情况多见。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所出现的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肾水不济心火的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肾阴不能滋养肺阴而出现的肺燥干咳、咯血;肾阳不温脾阳的五更泻;不温心阳的心悸、脉迟、心阳不振等等。反之,其他各脏阴阳失调日久,也会累及于肾,所谓“久病及肾”也。

由于阴阳的互根性,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当其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到另一方,而出现阴阳互损,阴阳两虚的情况。

(2)主水: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肾病失其主水功能,就不能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则水下流而归于肾,肾的蒸腾气化,利用三焦通道,输送到全身。这是水液由体外摄取以后在体内升降的大致过程。水有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上升于肺之水,为气为清,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清中之浊者,从三焦决渎下行以达于肾,归肾之水液为浊,浊中之浊者,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再经三焦气化上升至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如此循环,多余的水分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化为汗、气、尿液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因此,肾主水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小便异常,或尿少、尿闭;或尿多,遗尿,尿崩,甚或水肿。

(3)主纳气:纳,即固摄、受纳之意,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之纳气,是保证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它保持了呼吸的深度。

《类证治裁·喘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因此,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平和。肾不纳气,则呼吸表浅,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

同类推荐
  • 专家诊治耳聋耳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耳聋耳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耳聋、耳鸣对生活、学习和日常交流会产生不良影响。本书从耳朵的解剖生理、听觉机制谈起,对引起耳聋、耳鸣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各类耳聋的发生、发展、病理和防治知识作了简要介绍。围绕着病家所关心的问题一一患了耳聋、耳鸣怎么办,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进行论述,归纳为180题,予以详细解答。包括在就诊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如何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家如何进行护理与康复疗养和听力防护常识等。希冀本书能对公众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加强自我保健、自我医疗,从而战胜疾病,确保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所稗益。
  •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上)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上)

    健康长寿,几乎是每个人的期盼,而年轻的人们,大多过早离去和被病痛折磨,健康的生命远远少于预期,其中健康至关重要,关系着人的成长,左右着人的生命,没有了健康,就算再有钱,再有权也换不来一个好的身体。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健康保健的奥秘和知识,力图打开那知悉不多的密码,让每个青少年都健康成长。
  • 把控体重,把控人生

    把控体重,把控人生

    笔者也曾经面临体重失控的局面,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到偶然发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减重方法。多年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决定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内容很短,但是贴心有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把控住体重,很大程度上就能把控人生。
  •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一书主要介绍了一些育儿知识及孩子生病时的家庭护理。孩子发烧总不退?孩子咳嗽总是反复?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孩子不好好吃饭……当孩子因为生病而难受得哭闹时,大多数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做。本书首度公开有30年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的育儿诀窍,帮你快速分辨孩子的疾病,缓解孩子的身体不适,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 养生千金方

    养生千金方

    本书将科学养生的知识以平实流畅的文字展现出来。全书包括“本能养生”,“动物养生”,“养生有道”、“疾病养生”、“名家养生”等,包括了健康养生的各个方面,而且从人的三大本能动静结合的角度诠释了健康养生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哆啦A梦之重生大雄

    哆啦A梦之重生大雄

    穿越到哆啦A梦世界成为大雄,金手指居然是变身成为假面骑士!!!!,看着小伙伴们面临生命危机,“米娜桑,把你们的力量借给我吧,拜托了!!!”——假面骑士空我参上。ps:简介无能,就是穿越大雄,金手指是变身假面骑士的故事。在PS:可能在剧场版中大雄会获得新的力量。
  • 国民校草喜欢我

    国民校草喜欢我

    她是有名的大小姐,却又因为前任的缘故变的不爱说话。母亲为了让她变回以前的样子把她送到了贵族学校,她的改变就这样开始了。开学第一天就惹了国民校草,从此国民校草天天骚扰她,校草说:“沐沐,我喜欢你。”她只是看了一眼说:“幼稚,国民校草你妈喊你吃饭了......”[虐文,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建议跟我说]
  • 识君迟

    识君迟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本文与诗无关。生命是一首歌,更像一条河,有人成为河神,有人陷入泥潭——成熟的标志,或许就是放下,看淡,并与生活妥协。希望大家作者的话:这是12年写的文,一直存在文件夹没动过,许多内容、表现方式都与现在格格不入,本来想大改,后来想想算了,就当架空吧,这也是人生的一段记录,保留真实性。
  • 玩出宝宝社交力

    玩出宝宝社交力

    “玩出好宝宝”丛书,涵盖了当今家长最关心的五大话题:培养宝宝听话、培养宝宝健康成长、培养宝宝高智商、培养宝宝高情商、培养宝宝社交能力。丛书针对宝宝爱玩的天性,在游戏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宝宝各种能力,寓教于乐,让宝宝在玩乐中学习并提高各种能力,健康快乐地成长。专业。作者团队由幼教、妇幼、心理、媒体行业的专家联合组成,拥有丰富的亲子、育儿、理论知识、实际经验、深厚的写作功底。实用。没有冗长沉闷的文字和生涩的理论。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游戏,每个游戏目的性明确,有针对性地培养宝宝某一方面的能力。图文并茂。
  • 魑魅之刑

    魑魅之刑

    世间百态,在世间的洪流里只是一页页篇章。而我的篇章续写的是一段不一样的体验和传奇。————浑浑噩噩中醒来,雷鸣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身体被赋予了能力的同时,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即将到来。爱情丶友情丶背叛充斥其中,一切只是为了存活下去,许下最后的愿望。
  • 爱情里的圈套

    爱情里的圈套

    林鸳掉入了爱情的漩涡里,她以为自己遇到了正确的人,殊不知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爱情圈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自远方的王莽

    来自远方的王莽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百万斩阎罗。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召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西汉末年,民不聊生,阶级冲突日益增重。且看王莽如何合纵连横,指点江山称霸天下......王莽:我会用我的方式,改变这个世界!【本书纯属虚构】
  • 强者回归路之无懈可击

    强者回归路之无懈可击

    一个神秘的少年,身怀奇异禀赋的他,竟沦落到民间。在失去记忆的日子里,凭借着他那超人的能力,陆续得到了各路美女的芳心;直至他的家人找到了他,并帮助他恢复了记忆,他又是如何撑起了他那古老的家族,并实现了雨后春笋般的崛起。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的伟大传奇.........
  • 花千骨之与君相守

    花千骨之与君相守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是继果果小说花千骨的番外,我很喜欢花千骨小说,所以写了番外,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