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事业,进取者升入各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
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课为宗旨”。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通儒院,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办学目的,为最高学府,具备研究院性质。此外,还有师范和实业教育两种。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新学制,这个学制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封建式的官学、私学、书院等学校形式,为中国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晚清教育改革仍没有摆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实质上仍受封建思想的支配,并且改革措施几乎是完全抄袭日本的。
随着新的学堂的发展,教育行政机关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1905年,政务处奏请特设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同时撤销国子监,有关教学的工作归学部管理。1906年,撤销各省提督学政,撤销学务处,改设提学使司,设提学使一人,统辖全省教育工作,由督抚节制。
科举制度的废除、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据学部统计,1904年,学堂总数4222所,学生总数92169人;1907年,各类学校37800余所,在校学生1024900人;1909年,学堂总数52346所,学生1560270人。这些学生受到部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教育后,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
在兴办学堂的同时,清政府也开始大批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及日本各国学习,并鼓励自费留学,留学人数急剧增加,其中以赴日本者为多,1903年就达1300多人,到1906年前后,又增至8000多人。
新式学堂的学生和留学生形成一个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视野广阔,民族意识较强,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易于产生强烈的救国责任感,他们中许多人迅速转化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成为清政府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这是清政府所始料不及的。
同盟会制定《革命方略》
《革命方略》是同盟会文件,1906年秋冬间,孙中山和黄兴、章太炎等人编定,作为各地举行起义的指导性文件。《革命方略》包括《军政府宣言》、《军政府与各国民军之条件》、《招军章程》、《招降清朝兵勇条件》、《略地规则》、《对外宣言》、《招降满洲将士布告》和《扫除满洲租税厘捐布告》等8个文件,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武装反清的基本方略。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是:(1)宣布国民军宗旨为推翻清王朝,建立国民政府。号召国民军官兵与全国民众同心协力共负其责。(2)规定革命后,军政府先实行军法之治、约法之治,而在宪法之治时期,解除军政大权。《军政府宣言》规定实现同盟会政纲的第一期为“军法之治”,即军事斗争和军事管制时期,建立革命政权军政府。军政府的任务是,扫除积弊,废除清朝各种****,施行教育,修道路,设警察,兴办工农商实业等。“地方行政,军政府总摄之”,“军队与人民,同受治于军法之下”。“军法之治”为期3年,然后,进入“约法之治”。这是同盟会制定的从武装夺取政权,到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方针和程序。(3)制定国民军的编制、赏恤、纪律与征兵扩军办法。为了夺取政权,《革命方略》规定了组织国民军的任务。国民军由18~40岁以下的“凡有志愿充当国民军之人”组成,还包括各地起义的人民和投降清兵。国民军军人人营之始,要宣誓遵守同盟会的政纲和军律。《革命方略》号召清朝将士响应革命,变仇雠为兄弟。“凡我国民之为满洲将校者,若能顾念大义,翻然来归,军政府必推诚相与,视为一体”,“论功行赏”,“量才器使”。瓦解敌军,争取敌军倒戈,是革命党人一项重要的军事政治任务。(4)确定了军政府对国民军占领地区的统治管理办法。《革命方略》还提出了略地办法和军需问题。“略地”就是要把清朝统治的地方,上自省会,下至州县,通过军事斗争置于军政府控制之下。在军政府控制区内,实行缴收敌人军械粮食,查封府库官业、官印文书,打开监狱释放囚徒等政策。为了保证军需供应问题,《革命方略》还规定国民军每军设立因粮局,用没收一切清朝的官产和清朝官吏和其它分子的家产、给价收买一切可应用之货物、向有家产的人借用现银和按财产多寡抽收捐输、发行军事用票等5项办法来解决军需供应问题。
《革命方略》宣布了实行武装斗争反对清朝的宗旨,提出了建立同盟会指挥的军队和资产阶级****的政权的设想,鼓舞革命党人去进行武装斗争。他们在斗争中,曾部分将这些规定和设想付诸实施,使这些起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色彩。
《革命方略》有重大的局限。它缺乏一套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战略战术,而且在武装斗争、政权建设、革命根据地等重大问题上都有严重的缺陷。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缺乏一个发动农民群众的方略。他们提出了以“除害”为急务,但“除害”仅限于除掉“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治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以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而忽视了广大农民所迫切要求解决的土地问题,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革命方略》所要建立的国民军,并没有建立起来。革命党人缺乏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进行武装斗争带有很大的军事冒险性。
《革命方略》缺乏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孙中山曾设想“欲先取中国南部数省为根据地,然后进窥北部,故猛着先于粤桂滇三省”。但他和黄兴等人几乎都缺乏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革命方略》只是重视占领土地,而不重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他们把政权建设寄托在与地方士绅的合作上面,主张在起义各地设立安民局,负责镇压敌人,建立革命秩序,招募和编组军队。安民局的人员由国民军选派或由地方绅士充任,这就使封建势力的头面人物和立宪派人物混入革命政权,操纵军政府的军政、民政和财政,埋下了武昌起义后,各省封建势力和立宪派人夺取革命果实的危机。
原版《大英百科全书》在华发行
《大英百科全书》是世界最著名的百科辞典之一,初版于1768年,以后多次修订。它以长篇大论的学术性条目为特色,汇集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科专门术语和条目,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最高学术成果。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理论也多从西方移植过来。对这些异域文化的借鉴、吸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激发自身潜能的有益营养。因此《大英百科全书》在中国发行,无论在当时和现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06年11月,由驻天津的伦敦《泰晤士报》报馆发起,从英国装运450部英文版《大英百科全书》来华出售,这是该书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发行。这次来华的《大英百科全书》是最新版本,末卷成书于1903年,“故凡近世一切艺学之发明,无不赅博详尽之也”。“是书之作,凡各国著名博物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及探险家等,不下两千余人,各皆殚精竭虑,协修而成。”
全书共35巨册,每册开本长10.5英寸,宽9.25英寸,厚2.75英寸,与现今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开本规格约略相等,而宽度稍大。每册约850页,每页约1500字,合计全套35册,共约3万页,4000万字。全书还附有照片图画1.2万幅,这在当时是中国输入西学以来规模最大的巨著。全书装帧亦十分精美多样,共有5种形式:如皮角皮背布装、摩洛哥皮半装、摩洛哥皮3/4装、摩洛哥皮全装和页顶泥金全布装等等。
伦敦《泰晤士报》馆于1898年已“向原纂者购回出版专卖之全权”,并开始在世界各地经销《大英百科全书》,且多以半价出售,至1906年时已半价售出6.5万余部。此次开始在中国销售也为半价,但价格仍十分昂贵,每部值银数百两。为便于读者,该报馆还采取了分期付款的方式,并赠送《华英音韵字典集成》一册,以便读者阅读。该书上市后销路极好,到1906年12月30日前,其在北方的300部布制、半皮制书已经售完,只剩下价格更高的“洛克波罗角脊皮制与全皮制”书了。经销者认为到1907年春节以前,差不多都能销尽。购买这套大型辞书的人或部门多为各衙门、官局、银行、各类学堂及洋行司事等。
伦敦《泰晤士报》馆在华推销《大英百科全书》,带有传播世界文化和获取利润的双重目的。该书在华销售的良好情形,表明中国能直接阅读大部头外文原著的人数已达到一定的数量,更反映出在20世纪初期中国走向世界的现代化过程中,对高水平的外国文化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