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早年毕业于高等院校中文系、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获得“先进”的退休老同志一起举行了欢送会。与会领导和同志对他们的为人和工作进行了热情而又得体的赞扬和肯定,相比之下,对那位多次获得“先进”的老同志的赞美更多些。轮到两位退休老教师讲话的时候,两人对大家的赞美作了真诚的感谢。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感动的温馨场面。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此为止,然而,那位老同志却并未就此停止,却由大家对另一位“先进”的美誉中引起了感慨,并作了颇为不妥的联想:“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未得到一次……”话说到此,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得不很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对,不是您不配做先进,而是我们没有提您的名。”话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尴尬的“刺”,冷不丁地,老教师的眼角被“刺”出了一股伤心的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闷闷不乐的尴尬场面。一位领导见势不妙,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解一下。照常说,这时,他应该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字眼,转而谈论话题。然而,他却反复安慰那位退休老教师,让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太在意,说没有当过先进,并不等于不是先进,先进不仅仅在名义,更要看实际。一番话,等于是把本应避开的话题作了引申和重复,使本来就尴尬的场面变得更加尴尬。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旁真实的故事,我们就把它叫做一个“不会交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让人思索的教训来:
第一是那位退休老同志的教训:不应作无谓的对比。对比,是谈话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得好,可以使交谈产生积极的效果。这里,“积极的效果”是该特别注意的。在欢送会这种场合,人家所说的常常都是一些富有感情而又不失真实的得体的好话和人情话。对于这种人情味的好话,听话人要善于聆听,善于回答,没必要拿别人的优点来比较自己的短处,从而引起自己的不开心。
第二是那个青年教师的教训:不应在别人失意之时火上浇油。与人相处,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一位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前辈将要退休时,虽然可能老教师平时在某些方面不善处事而伤了和气,但是在欢送会这种场合,我们不应趁别人一时的失言,紧咬不放,图一时的痛快而说出那些没有人情味的尖刻话,在这种场合,无论怎样,还是应在“欢”字上多一些考虑,“欢送欢送”,“欢”而“送”之,要尽可能的多留一些美好的想头给别人。
第三是那个领导的教训:应当避开敏感的话题。领导的领导能力固然体现在原则上,在会场上一时出现了一些不能预料的尴尬场面时,他没有直接去批评那位失言的青年教师,他竭力赞扬那位老同志的贡献,具有这种应变的意识并能立即着手应变,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从具体的语言技巧和应变能力的一面看,却又显得很差劲。照常说,在这种场合,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字眼,“顾左右而言他”,巧妙地把话题说开,使欢送会的场面由暂时的不快而重新转到欢快中,并接着推起新的高潮,而不是和他所做的那样在敏感的话题上喋喋不休。能否巧妙地避开一些不宜多说的话题,对领导者的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考验。
三个人的教训,合为一体,就是:说话应当分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雌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人的一种笨拙表现。人,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条件下生活的,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一样人,不一样的事,从不一样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一样的话,用不一样的方式说话,也就是所说的“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交谈结果。
“套近乎”不是“献殷勤”
这里所讲的套近乎,不是狭义的“没事献殷勤”,而是真心真意的拉短两个人的距离,以便更好地交谈沟通。
对于首次见面的人,要是你能用心去看对方并利用对方的爱好,就能很快的拉短双方的距离,而且能加深给对方的好感。比如,和中老年人谈长寿健康,和少妇谈减肥和孩子等,即便对自己不了解的人,也可谈谈书籍、新闻等话题,都可在短时间内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味说令人吃惊或咂舌的话,容易让人产生不实在、锋芒毕露之感。所以尽量别说意义深远及新奇的话题,而应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做铺垫。让人信赖与爱戴的人,一般并不属于情意焕发,以惊人之言获取他人喜爱的人。尤其对于一个刚认识的人,最好别刻意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宁可让别人认为你是个善良的一般人。因为一开始你就不能和别人处于同等的地位,对方就很难和你产生共鸣,对你产生好感。
在还不熟悉的状况下,别否定对方的行为。初次见面,彼此了解的并不多,这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对方常常不会接受,更容易产生一种厌恶。因此,你应多了解对方所想要的评价。心理学家指出,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一般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但是又无法改善它,所以只能持有一种幻想中的形态或期待中的渴望。这些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想要别人对自己的评论是好的,比如胖人希望看着瘦一点,老人愿意显得年轻一点,急想受提拔的人期望实现这一天等。
此外,应注意自己的表情,不要让内心深处不便让别人所知的事被你的表情出卖。在到达约会地点的时候,除了看看领带正不正、头发乱不乱等问题之外,更应再调整一下自己的“表情”。假如想留给别人一个美好的印象的话,可以照照镜子,认真地检查一下自己的表情是否和平常不一样,特别紧张的话,最好对着镜中的自己傻笑一下。
在与人交谈或交往的时候,有些人会有看手表等对方不易发觉的无意识的动作,所以,假如当你看到这个动作或对方望着天空问你时间的时候,你就应明智地早些结束交谈,让对方明白你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你清楚并且尊重他的想法,这样肯定会留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
面对面的与人交流,虽然有时会紧张,但这是套近乎的好方法。坐在对方的身旁,也能给人亲近的感觉。在交谈时要表露出关心对方的语气,也可适当地进行身体上的接触。
当你知道对方的结婚纪念日、生日的时候,一定要一一记录下来。到了那天,打电话或送点小礼物来表示祝福,一定会达到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他本人都经常忘记的纪念日,一旦由别人提起,心里的愉悦是不能形容的。
我们习惯在亲近的人中称呼名字。连名加姓的称呼别人,表示不想与别人太过亲近的心态,因此,直呼对方的名字,可以拉近心理距离,获得最佳的效果。
动听才入耳
在一堂没有老师的自习课上,不知道哪个同学突然放了一个很响的屁,使得全班同学哄然大笑,还有不少男生说那位同学没素质,而女生用手在鼻子前面扇风,教室一时如同炸开了锅。这时候,班长站起来大声说:“安静,乱放屁的人也太没素质了嘛,污染环境真缺德,笑的人也没素质,吃了粮食,哪个人又能不放屁呢?”班长的话更如水投石,引得同学议论纷纷,大家都气愤得很,说班长没修养,说话没谱。班长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尴尬极了。这时候,李老师走进教室,喧闹的教室顷刻鸦雀无声。细心的李老师发现每个学生都带着怒容,让一名同学到教室外说明真相后,就让班长去了她的办公室,给他说了一个故事:
明朝皇帝朱元璋,年少时做过放牛郎,结交了一些穷朋友。做皇帝后,他总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总想找找昔日的朋友聊聊天。
一日,果然来了一位老友,被朱元璋请进宫里。那人一坐下便说:“吾皇万岁!皇上还记得吗?以前我们替财主放牛。一天我去地里偷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罐子里煮着吃。没等熟,大伙都争着吃。你把罐子都搞碎了,撒了满地的豆子,汤都弄到地上了。你只想着从地上捡豆子吃,不小心把草吃到嘴里,塞住了喉咙。还是我想的办法,让你把菜叶吃下去,才把卡在喉头的叶咽到肚子里。”朱元璋听了他的话,在百官面前尴尬之极,为了保住面子,他把脸一沉大声说道:“哪里的傻子,给我乱棍打出去!”
这个抱头鼠窜的傻蛋,去给朱元璋的另一位好友——以前的一起放牛的人说了此事。那个放牛娃一笑,说道:“你看我去,必得荣华富贵。”于是他大步流星走进宫里,一见朱元璋,跪地叩头,然后说道:“皇上还记得吗?当年我跟着您,坐在青牛上去攻打芦州府,打碎了罐州城,汤元帅外逃,你却拿下了豆将军,红孩儿占领了咽喉之处,幸亏菜将军打败了他。那次战斗我们占领芦洲。”朱元璋对好友吹捧的那场战争自然明白,他把丑事说得很是生动,又想起当年他们面对饥寒不屈不挠的场面,非常感动,立即封了这位老友为御林军总指挥。
接受力强的班长很惭愧地说:“李老师,我从这故事中明白要把丑事美化,把难听的话说得顺耳一点,让人家听着舒服些。”
没过多久,班里又发生了一样的事。这一次班长就委婉地说:“污染环境的同学请注意憋气;嘲笑憋不住气的同学,请注意养气;我们要保持干净的空气和安静的环境,大家都要有正气和爱心。”班长这么一说,教室里很快就恢复了安静。
所以,在平时的交际中要懂得:同样是一句话,表达方法不同,产生的作用自然也不一样。
“花言巧语”的运用
语言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有生活,就有交谈的内容;用心感受生活中的丰富多彩,交谈的内容自然也就丰富很多。“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没有发掘美。”对于国家、社会、亲戚、朋友及同事等等,都要经常的重视而且关心。对于自己的见闻,都要去思考一下,分析一下,争取去了解它们的意义,而非对什么都不关心地让它们在眼边、在耳边溜走,你要时刻都在计划、安排、改善你的生活,而不是稀里糊涂地生活。你要以为自己和国家大事、社会群体是密不可分的,而不能做一个井底之蛙,对于身外事都看不到。你假如做一个善于思索、善于观察,遇事踏实、饶有兴致的人,那你就跟“口才”的距离近了。即便你现在仍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但你已经具备了大量的资本。如果没呢?那就需要你下定决心奋斗了。
在看报的时候,可以将每天最有意思的新闻,或是所见的好文章画出来;在看书籍或是杂志的时候,把你觉得很有含义的话,用红黄铅笔画上线,要是能抄在你的笔记本上,那就更好。这样每天都记一两句,两三个月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比以前丰富多了。交谈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想起它们,或者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加以修饰。这些有含义的话,时刻都会跳出来,帮助你,帮你化解困难。在听讲座时,在听别人聊天时,随时都会遇到表现人类智慧的名言警句,把这些记在脑中,写在本子上,时间长了,你谈话的素材就越来越多了,你的口才就越来越熟练。最后,你就可以出口成章了。
除了日常生活的积累,形象的语言更少不了精妙的就地取材,也就是要发掘当时当地合题的素材,为自己的谈话服务。在讲座、表演、应聘、交际的时候,如果能就地取材,常常能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著名相声大师马季,有次到湖北黄石市汇演。在他演出之前,有位演员错把“黄石市”说为了“黄石县”,引来了观众的哄堂大笑。笑声中马季上台:“今天,我们很幸运来黄石省演出……”这话把哄笑中的观众弄迷糊了。正当大家发呆时,马季解释说:“刚才,我们的这个演员把黄石市说成了黄石县,降了一级,我当然要说成省,给它提上一级。这样一来,哈,就扯平啦!”马季就地取材,几句话圆了场,使得演出顺利进行。
总之,对于谈话的素材,既要懂得去学习,更要懂得去运用。懂得运用,就算一句普通的话,也常常会获得惊人的效果。
学会“自圆其说”
古人有诗曰:“绿阴不减来时路,更添黄鹂四五声。”意思是讲,在绿林如画的景色中,又传来黄鹂的欢乐鸣声,别有一番情致,更能吸引人。一样,如果能在我们平淡的语言里,巧妙地加入一些新的词汇,那么,我们的交流将体现出积极影响和迷人魅力。那怎么才能让语言变得有新意呢?不如来看看专家的意见:
1.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历史上留下来的一些为众人所熟悉和认可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已经出现了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但从总体来看,这些观念之间是可以相互填充、纠偏、完美的。如果能将旧时的思想融合到现代的思想,或者采用结合的方式,将它们有机地合成一种新的思想,就会符合现实,更具说服力。如,求贤若渴和怀才不遇是一对久远而常新的矛盾,一领导谈论这一问题时说:千里马和伯乐都有,关键是要寻找,而不是坐等。假如伯乐有“三顾茅庐”的诚心,千里马有“毛遂自荐”的自信,那么不论是伯乐找到了千里马,还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对于双方来讲都是幸运的。“三顾茅庐”“毛遂自荐”“伯乐与千里马”等历史上的理念,这样就被合成一个更完整、更能为众人接受的现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