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54000000055

第55章 儒学思想辑录(6)

古代礼制常见礼节

在儒家重视礼仪的影响下,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我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

被儒学推崇的“三礼”,即《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至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长揖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称“九拜”:“一稽首,二顿首,三空首,四振动,五吉拜,六凶拜,七奇拜,八褒拜,九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冠礼:古代男子20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古代法律制度

儒家提倡依规则统治的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虽然在“君主制是人治”的意义上,儒家思想是人治的,但是在强调官员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当依规则而治的意义上,儒家思想是倾向于“形式法治”的。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至明清4000多年,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特点鲜明。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古代我国实行****主义的统治,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

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法律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

二是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我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秦始皇以法治国,西汉初期大体上是“霸王道杂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以其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礼法合流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思想体系。

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法制的原则。从“引经决狱”,实行秋冬行刑,至“十恶大罪”和“八议”的规定等,许多法律内容都是以儒学的等级伦理关系作为定罪或赦免的标准,并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

三是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我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特权。西周法律有“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的规定。

汉代有“先请”之制,对犯罪的贵族官僚的审理,要先奏请皇帝。魏律根据《周礼》的“八辟”规定了“八议”。至隋、唐,封建特权法相因沿袭又不断发展,《唐律》规定的议、请、减、赎、官当等按品级减免罪刑的法律制度是集中的表现。唐之后,宋元明各代法典均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肯定。

四是诸法合体、并用,司法隶属于行政,无独立审判权。在封建****主义制度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直接控制司法大权。

封建社会并无独立审判权,审判机关只是皇帝及受皇帝控制的行政机关的附庸。这种行政兼理司法的制度,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

六、儒家哲学宗教思想

古代的思想流派都不可避免地去对神秘的宇宙、天、地等对象进行思考,儒家思想也不例外。

从儒学典籍《易经》甚至更早开始,儒学就开始对哲学宗教的一些观点进行探讨。到了宋明理学,这种探讨更加完善,影响也更大了。

天人观

天人观,即“天人合一”,属于儒学哲学思想范畴。这个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大儒、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儒学中的天人观是有渊源的。先秦儒家也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到了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后世还有很多儒学家论述了这个观点,就这样,天人观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太极观

太极观,属于儒学哲学思想的一种。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儒学的太极观主要体现在宋代理学的论述中。宋代理学家认为“太极”即是“理”。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太极观,一方面回复到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

理学大师程颐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认为无极、太极、道和理是无二致的。

理学大师朱熹也将太极说成是理,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同时,朱熹又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朱熹的太极、理和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朱熹的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代以后的儒家哲学中,太极就成为天地万物的根柢和枢纽,是决定一切和派生一切的精神实体。太极成了朱熹理学的基础。

阴阳观

阴阳观,属于儒家哲学思想观点之一。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阴阳观早至春秋时代就已经产生,在儒家、道家均有论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五个方面。

儒家对阴阳观有荀子,他从而指出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这被认为是古代易学家们对阴阳概念最好、最完备的阐述。

道器观

道器观,属于儒家哲学观点之一。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道器观最早见于儒学经典《易经》,其中的《易·系辞上》:“形而上者称之道,形而下者称之器。”宋以后,对道器关系的不同见解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程颐、朱熹等认为道超越于器之上,把道和器作为维护封建伦理的理论根据。

明清之际的大儒王夫之等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清末有些改良主义者,如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道器》篇认为道是中国的好,器是西洋的好,道是本,器是末,实质上是试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学习西洋富国强兵以进行某些政治改良的一种主张。

敬奉祖先

儒教倡导敬奉祖先。《论语》说: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

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周易》中“神鬼”是指祖先的在天之灵,以神设教,是敬奉祖先。

儒教是“神道设教”,它是真正的宗教,它以天地作为人类的祖宗,以父母祖先为家族与个人的祖宗,因此,“尊祖敬宗”是华夏文化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敬天亲地”是华夏文化信仰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干支

干支,较早出现在儒学典籍《易经》之中。干支是指“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其中支比较容易让人了解。因为支有可代替的动物的名字:子为鼠;午与马;丑为牛等。

十天干、十二地支两者都可以说明季节的变动。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丑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寅就是演或螟,指万物开始伸长的意思。卯就是茂,为万物茂盛的意思。

辰就是伸或震,也就是万物震动伸长的意思。巳就是已,指万物己成的意思。午就是仵,指万物巳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未就是味,是万物巳成有滋味。申就是身,是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

酉就是老或鲍,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就是灭,指万物消灭归土的意思。亥就是核,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

以上为十二地支的由来,下面介绍十天干的起源。甲就是铠甲,指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的意思。乙就是轧,指万物伸长的意思。丙为炳字,指万物茂盛的意思。丁为壮,指到达壮丁的时候。戊为茂字,也是万物繁茂的意思。己为起字,指万物奋然而起。庚为更字,万物更新的意思辛为新字,为万物一新的意思。壬为任或妊字,为万物被养育的意思。癸为揆字,万物萌芽的意思。

以上就天干、地支分别以文字学上的音韵加以说明。

十天干所属五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甲乙同属本,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甲木为纯阳之木,名为大林之木,有参天之势,其性坚质硬,栋梁之材,故为阳木。

乙木为纯阴之木,名为花卉之木,有娆艳大地之美,其性柔质软,情满人间,故为阴木。

丙火为纯阳之火,名为太阳之火,有光明天地之功,其性猛烈,欺霜侮雪,普照万物,故为阳火。

丁火为纯阴之火,名为灯烛之火,有照千家万户之功,其性柔质弱,为人不为己,故为阴火。

戊为纯阳之土,名为城垣之土,为万物之司命,其性高亢质硬而向阳,生育万物,故为阳土。

己为纯阴之土,名为田园之土,有培木止水之能。其性湿质软,低洼向阴,造福人间,故为阴土。

庚金为纯阳之金,名为剑戟之金,有刚健肃杀之力,其性刚质硬,肃杀万物,故为阳金。

辛金为纯阴之金,名为珠玉,有镶嵌珠宝之用,其性柔弱,质温清润,装饰人间,故为阴金。

同类推荐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星云日记9:观心自在

    星云日记9:观心自在

    本书为“系列中的第九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观心自在”、“美好人生”、“放眼世界”、“人生使命”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本书为星云大师对世俗社会的人和事的普遍观感和心理指导,综合了星云大师过往著作及言谈的许多智慧精华。本书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力主一个“和”字,针对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进行阐释,开拓心灵,启发智慧,于大众为人处世的实际层面能获得良知益教贡献颇多。
热门推荐
  • 修真大中医

    修真大中医

    豪门千金,古老家族的家主,你们很嚣张,很牛是不是。但是在我面前什么都不是,我让你们生阎王也不敢管,我让你们死神也要靠边站。啥!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牛!!告诉你我就是一个大中医而已,其实中医就这么牛,其实你们还没有发现而已....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进来看吧!欧阳天身负大仇,从昆仑归来,凭着强横的实力和医术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当然其中也少不了,神仙妖魔..医道鬼神不分家吗?
  • 所谓恰好无非是你

    所谓恰好无非是你

    大多数人在生命的前一二十年,会以相同的轨迹、固有的模式行进。若说非要有某一刻接受另一人走进自己循规蹈矩的人生,我不求刻意,只希望那个人恰好是你。“你啊。”“认识?”“倒也不是。”再次相逢,她视若无物地经过他身边却不小心崴了脚。“你故意的。”他说。她不作辩解,索性脱了鞋赤脚离开。倘若曾经的再见能说得清楚明白,此刻他手上的戒指是否就不会将人的心刺得生疼?倘若一切误解也能说得清楚明白,他们是否能重回曾经拥有的生活?
  • 遇见晚晴

    遇见晚晴

    人家都说陆总裁手里的金钱数都数不过来,都能堆成好几座山了,从不接受采访的他,却偏偏提出接受采访,这可是云城的重大新闻,因为陆总裁从来不接收任何采访,可是这是怎么了?总裁吃错药了?答案是NO!至于为什么接受采访,陆总裁自己知道,因为终于可以和自家媳妇同框了,开心极了。
  • 我乃捉鬼大师

    我乃捉鬼大师

    能够削铁如泥被奉为圣物的大宝剑见过没有?能让人体验母爱的八卦镜见过没有?一块长得跟肾结石似的至宝石头见过没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隔壁住着追星女孩

    隔壁住着追星女孩

    追星女孩,追星路上遇见的一个个平凡的故事。
  • 我的夫君是古人

    我的夫君是古人

    谁能想到,她的天定姻缘竟然如此蹊跷;谁又能想到她的真命天子竟然是个“有妇之夫”!终于下定决心嫁给命定的夫君作了他的“救命娘子”,可为何一觉醒来,枕边人确实那位朝思暮想的神秘英雄?!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啊?[这本是渣。。。请忽略。。。新书《深度罪恶》请继续支持!]小莫的群:114962225欢迎加入!
  • 通俗编

    通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一代名记笔下的世纪末图景,日本新闻协会奖获奖作品,被岩波书店评为“了解现代的100册非虚构作品”之一,影响日本战后的非虚构系列代表作,畅销日本多年。《妻子们的思秋期》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饱食穷民》是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个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入穷忙和债务缠身的极限状态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 江月清风下

    江月清风下

    一个雪夜中,两个孩子命运被交织在一起,一个家族的血脉传承至今,落在两双瘦弱的肩膀上,刀光剑影中,古老的神迹隐在人间,冥冥之中指引着那个传说中的人,越过家庭,穿过密教,踏过国家,当那一滴血显露在圣光中时,一切谜题,都将云开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