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放学的铃铛响了起来。
于善一如既往的收拾好书包准备往外冲,却被班主任拦了回来。
“今天是圣诞节,根据学校安排下午不上课,由各班自行组织圣诞活动。我想我们班活动时间定在下午三点钟,地点就在这个教室。各位班干部以及负责黑板报的同学下午两点先来布置教室、并购买一些装饰和水果瓜子,有节目的同学两点半赶到,其他同学三点前务必赶到,零食饮料什么好吃的自行携带。”班主任先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刻上帅气的‘Merry Christmas’,然后布置下午的活动。
学生们听到班主任正式宣布的决定,一个个脸上布满了喜悦,于善也不例外。
“爸爸,老师说要买吃的带到学校去。”骑车回到家的于善对老于说。
“买吃的?什么吃的?”
“零食什么的。”
“为什么?”
“今天是圣诞节,下午班里搞活动,班主任让我们自己带吃的过去。”
“哦,先吃饭。”饭后,老于骑着自行车出去,转了很久后停在一个小亭子式的商店前。
“老板,这个棒棒糖怎么卖的啊?”老于指着台子上插着的棒棒糖。
“一毛钱一根。”
“那给我拿两根。”
“给我拿五根吧。”停顿了一会,老于咬咬牙找老板买了五根棒棒糖。
回到家后。
“五根棒棒糖够不够。”老于高兴的亮出买回来的五根棒棒糖。
下午三点。
看着教室里到处的张灯结彩、精美的黑板报、欢快的笑脸,看在眼里的于善也开心极了,好久都没有过的开心。
于善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后,掏出口袋里五根棒棒糖放在桌子前面,很费劲的剥开一个棒棒糖塞进嘴里,去欣赏这一切没有见过的。
歌曲里唱最多的还是周杰伦的《双节棍》《爱在西元前》之类的歌曲,也有搞笑的小品以及和平时不一样的班主任。
这一切让家里没有电视机之类娱乐生活的于善快乐极了。
“于善,我拿这块饼干和你换一根棒棒糖好不好?”隔壁座的女同学拿着自己的饼干问于善。
于善便拿起桌前的一根棒棒糖给了这位女同学。
“哎呀,你的棒棒糖都化掉了,你自己吃吧。”女同学费劲的也没剥开,便又把棒棒糖还给了于善。
“哦。”于善装作不在意低着头说。
本来一切都好好地,却因为这一句话又勾起了于善那可伶的自卑。这才看见周围同学都是带了一塑料袋的零食过来,各种各样的。
还是坐在那,却见不到于善脸上的笑容了,自卑让他根本没有了心思去看节目,只顾自的胡思乱想着。
第一次过圣诞节,就让于善如此难忘,记忆深刻。
“老板秤三斤五花肉。”老于来到一个猪肉摊前准备买些肉回去做肉馅。
“好嘞。”猪肉老板手起刀落,不多不少三斤多一点。
“你这排骨怎么卖的啊?”老于像是想起来点什么。
“小排四块五一斤,大排四块一斤,要不来点小排,炖汤红烧都好。”
“不了,我就问问,这是11块4。”老于连忙摆手。
“老板,秤点小排啊,我这可是乡户猪。”
“这是什么?怎么一个光秃秃的骨头。”老于不小心瞥到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骨头,一点点肉没有。
“这是后腿骨,都要上面的肉不要骨头。”
“哦,那这卖不卖?”
“卖哎。”猪肉老板有点迟疑。
“你讲多少钱?”
“五毛钱,行不行?”
“中,家里养了条狼狗,拿着骨头给它练练牙口。”老于付完钱,拿着骨头说了句。
阳光洒在脸上,格外的让人舒服,老于极力掩饰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如果是在农村,放眼望去一个人都没有的话,这份喜悦足以让老于兴奋的蹦跳起来。
“什么事让你高兴成这个样子?”看见老于一脸笑嘻嘻进门的样子,正在揉面婉兮好奇地问道。
“有吗?我有很高兴吗?”
“捡了多少钱?”
“刚我在菜市场买肉的时候看到脚下有张一百块,我抬头看看周围没人发现,我就一脚踩上去。我怕丢钱的人回来找嘛,我就站在肉摊前一直踩了十来分钟,然后捡起来了。”
“真的啊,我看看。赶紧的,我去煮饭,你把这肉红烧了,今天中午吃顿好的。”看着老于那扬在脸上的笑容,婉兮激动的深信不疑,都有点语无伦次了。
“你信啊?”
“啊?”
“哪个人出门不把一百块攥在手里攥的紧紧的,还能让你捡到啊。你要是把这肉红烧了,我看你肉馅怎么办?”
“那你这么高兴干嘛?”
“你看,猪后腿骨。”老于开心的抬起手中骨头在婉兮眼前来回晃动。
“这干什么用?”
“我把这个大骨头放锅里熬出汤来,你讲营养不营养?”
“给善善喝啊?”婉兮喜开眉梢。
“你要是想喝也可以喝一点点。”
“我都七老八十三了,喝这个干嘛,这熬出汤来里面有许多钙哎,是好东西,善善回来高兴死着。”
“我跟你讲,这个骨头就五毛钱一根,以后我天天买一根熬汤给善善喝。前两天隔壁老板娘讲的是实话,小孩现在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再苦也不能把善善苦着,但又没办法,现在好了,我天天熬几碗汤给善善喝,然后天天让他吃饱一点,营养什么的也不比人家差。”
“这骨头好,那赶紧熬汤哎,这熬得时间越长营养越多。”
“是的,你不讲我都忘记了,现在都差不多十点了。”老于一边说一边开始烧水熬汤。
“你把买的五花肉切两块瘦肉放里面。”
“中,就听你的。”刚好买了五花肉,老于也想着往汤里放点肉。
中午于善放学回来了。
“这是什么?”和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摆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碗乱七八糟的粥,而是一碗香喷喷的汤,碗底还有肉。
“这是骨头汤,乘热喝。”
“那不吃粥了啊。”
“你中午把这汤喝完,吃两个粽子行不行?”
“行,就是有点淡。”于善开心不用再喝那该死的粥。
“我来尝尝。”婉兮端起善善的碗尝了一口。
“我特地少放了点盐,这样才有营养,快点喝。”老于解释道。
“还有肉啊。”于善抄起碗底的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看着善善好久没有开心的吃饭,老于和婉兮脸上布满了微笑,特别知足。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样一根骨头连接起一家三口的幸福。
中午骨头熬出来的第一锅汤,量控制在三碗的样子,善善喝。
下午骨头熬出来的第二锅汤,用半天时间去熬,让放学回来的善善喝,顺便会留碗汤到二天早上给善善喝。
晚上,老于会把骨头敲碎熬第三锅汤,足足半锅汤的样子,老于会加些盐、加些味精,和婉兮一起喝着汤就着馒头当晚饭。
这是一种幸福,不可言会的幸福,只有经历过、切身感受过才知道这是幸福,满满的幸福。
作者笔记:
人生最顺的是能够很轻松的做决定,说干就干的那种;人生最不顺的是徘徊几年都做不了的决定,就算做了决定,也是勉强而不是义无反顾的那种;而现在的我就是这样子的,更糟糕的是方方面面的决定都无法做到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