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灵魂往往会帮助猎人追赶野兽,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猎物。蒙古民族学家把这些神话看作是有事实根据的,认为它反映了早期的萨满教把与人相似、长着长毛的双足动物,解释为神灵的一种民族传说。并认为这种传说,对于我们研究“阿尔玛斯”具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15世纪的巴伐利亚贵族汉斯·希尔特伯格尔在其着名的回忆录中,就曾有过关于阿尔泰山脉以西“阿尔玛斯”的记载。当时这位希尔特伯格尔先生在一次战争中被土耳其人俘虏,但他运气不错,被送到黄金游牧部落之后,不仅没有受苦反而被部落的可汗看中,充当了蒙古族王子的一名侍从。
在那位蒙古王子组织的一次前往西伯利亚的探险中,汉斯·希尔特伯格尔来到一条被称为阿布斯的山脉。当地居民告诉他,在山脉的下面是一片连绵到大地尽头的荒原,因为到处是蛇和老虎,没有人能在那里生存,只有野人在那里活动,它们除了双手和脸上以外,全身都长着毛,和人类毫无共同之处。
这种“野人”像野兽一样,在山的周围活动,吃树叶、草和其他能找到的食物。为了表示对探险队的欢迎,当地的一位贵族将一对丛林中的男女,作为礼物送给了王子,这对男女是和3匹野马一起在荒野中被捕捉到的。“他们在德国土地上从未被发现过,因此,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这段大概是有关“阿尔玛斯”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希尔特伯格尔1427年逃回巴伐利亚后,留在他的旅游见闻上的。
在一部18世纪末出版于北京的古老的人类学着作中,蒙古的野生动物得到了系统的描述。其中对“阿尔玛斯”的描写较为详尽:“野人”直立行走,站在一块巨石上,一支臂膀举起,除双手、双足以外,全身几乎都长了毛。
书中把“阿尔玛斯”称作“人兽”。
据说在19世纪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支行走在蒙古高原的探险队,临时放弃一处营地,转移到别处去了。不久,当帐篷的主人再次返回时,却发现一群“阿尔玛斯”正围坐在帐篷里尚未熄灭的火堆旁烧火取暖,在火堆旁干燥的地方,还堆放着它们从别处获取来的干果。它们没有去动帐篷里存放的酒,也不懂得向火堆里放更多的柴火使快熄灭的火旺起来。当它们发现帐篷主人回来时,没有表现出任何寻衅行为,而是悄无声息地退走了。
俄国的布拉弟恩教授是亲眼见过“阿尔玛斯”的一位学者。事情发生在1906年4月一个黄昏时分,商队在阿拉山沙漠走了一天后,正准备停下搭帐篷宿营。突然队长惊恐地大叫起来,队员们抬头看到一个毛人的身影,它的样子有些像猿,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晃动着两只长臂,弓身站在沙丘顶上,面对着下山的太阳,它盯视了队员们一会儿,然后转身消逝在沙丘之间,布拉弟恩让队员们去追,但没有一个队员响应,只有一个随队而行的喇嘛试图去追踪,但由于脚上穿着沉重的蒙古鞋,最终没能追上这个“阿尔玛斯”。
1917年,一支苏联红军通过帕米尔地区时,在深山里突然发现了一排脚印,他们跟踪这些脚印来到一个洞穴的入口,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和人很相似的奇异动物,战士们开枪打死了它,随军医生对它做了体格检查,然后把它埋在了石头下面。它的面部特征是:
“黑眼睛,牙齿较长,形状与现代人牙相近,前额倾斜,眉毛很长,突出的颚骨使其面部类似于蒙古人,鼻子低平,下颌宽大。”
1937年,着名的蒙古学者叶·林岑教授在戈壁的一所寺院内见到喇嘛们做佛事时,用一张“阿尔玛斯”的皮作毡毯。皮上的毛弯曲,呈棕红色。从这张皮上看,这个“野人”身上的毛比较少,脸上可以见到眉毛,头发长而乱,手指和脚趾与人的很相似。
1937年,苏联一家工厂的厂长库里巴·塔辛库夫向人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这年,我参了军,在蒙古参加了对日本军队的作战。一天夜晚,我率领一个侦察队外出侦察,我们在一个山脚下突然发现了两个人影,于是大家立即卧倒,向他们发出口令,但过了许久,他们仍未回答,于是我们便向黑影开了枪,黑影很快消失了。次日清晨,当我们完成侦察任务路过此地时,看到地上有两具尸体,他们不是日军,而是两个浑身是毛的神秘的生物,样子很像高级猿类。但据我们所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没有高级猿类。此后,我向此地区一些年迈的老人打听,他们说,他们也经常在高山上遇见一些类人生物。我记得,那两个被击毙的类人生物浑身长满了不规则的红毛,脸为现代人脸状,但比人脸粗糙,两条眉毛又黑又粗。”
据考察,“阿尔玛斯”会贮藏食品,有人亲眼见过一个“阿尔玛斯”女孩在玉米地里寻找玉米棒子,棒子上还留下了她的牙印。蒙古的牧民们也常说:
“阿尔玛斯”是“野人”,住在山洞里,能使用石头作工具。
居住在蒙古偏僻地区的一位教师,报告了一个离奇得近似荒诞的故事。
这位教师有一次在山间漫游,被两个女性“阿尔玛斯”捉住,带回到她们居住的山洞里。她们把他拉到跟前仔细地打量他,但并没有对他进行伤害,只是对他的衣着露出了明显的兴趣。吃饭时,她们给他拿来了食物,其中有用锋利的石器杀死并肢解的山羊肉。这位教师说,他当时用随身带着的凸透镜取火将山羊肉烧熟吃,而她们却生吃。在她们的体贴和照料下,他在那里既紧张又愉快地度过了两周,直到她们对他不再感兴趣时,他才得以逃了回来。
哥伊米阿是在蒙古科学院所属的水果栽培实验站工作的一位工人,1980年6月,《蒙古》杂志登载了他的一篇回忆文章,讲述了他与“阿尔玛斯”的一次遭遇:
“这件事发生在1953年6月26日大约10点钟,那天拂晓时,我朝阿尔玛红山的方向走,寻找走失了的骆驼。当我骑着骆驼沿着崎岖的小路上下时,在一个隐蔽峡谷的角落里,突然看到两簇矮灌木丛下,伏着一个驼毛颜色的东西。我走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一个粗壮多毛的似人的动物尸体半埋在沙中。
虽然我在新疆的故乡看见过牺牲在战场上的死人,但从没有见过像这样遍身生棕黄色短毛的东西,我被吓住了。这奇怪的死东西是什么?是人还是野兽呢,我决心再回去仔细地查看一番。我又走近死尸,从骆驼背上往下看。这个死尸不是熊或猿,如果是人,既不像蒙古人或哈萨克人,也不像中国人和苏联人。它头上的毛发长过身上的毛。腹股沟和腋窝的皮肤深暗一些,并且皱缩得像死骆驼的皮。”
1963年,苏联一位儿科医生伊弗罗夫在蒙古南部的阿尔泰山旅行时,曾碰见过一家“阿尔玛斯”:一个“男人”、他的“妻子”和他们的“小孩”。
当时他们正站在一面山坡上,伊弗罗夫在大约200米远的地方,用一架双筒望远镜仔细地观察这奇特的一家,一直看着他们走远,消失在矗立的峭壁后面。
当时同行的蒙古司机也看到了这一景象,并且十分把握地说,在这个地区常常可以见到这种动物。这事使伊弗罗夫感到不可思议,他决定去询问当地的小孩,他想孩子们的陈述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带有偏见。结果,许多孩子都声称见到过“阿尔玛斯”,并且还讲述了许多详细情况。其中有一个孩子告诉他,有一次,他们一群孩子在小河里洗澡时,看见一个背着“小孩”的男性“阿尔玛斯”从小河的浅水滩涉水过河,当时这位大“人”并没有注意那群带着惊讶的表情注视着他们的孩子们。这位小孩还说,他们清楚地看见那个成年的“阿尔玛斯”的背影,它背着的那个小“阿尔玛斯”也一直在肩头上看着他们,还伸出舌头对他们做着鬼脸。
一位在阿斯加特山一带放牧的叫做穆塞的牧羊人说,“阿尔玛斯”喜欢居住在远离人世的高山之中,可能是为了便于猎食,它们和野绵羊及野山羊最为接近。每到夏季,畜群从这里的山地迁移到更远的牧场时,野山羊和野绵羊就会取而代之,占据这块地方。与此同时,“阿尔玛斯”也会在这里出现。
它们往往在黄昏才来,过着夜间出没的生活。主要靠树根、树叶、草和其他植物生存。“阿尔玛斯”很胆小,而且多疑,但是它完全不侵犯人,没有人听到过它们说话。
1974年2月13日,在这一天穆塞遇到了“阿尔玛斯”。那是“几个长着浅红黑毛的半人半兽的怪物,脸和肚子的毛长得少而稀疏,头后部呈圆锥形,前额扁平,眉脊扁平,身高近似中等个子的人,其中有几个屈膝行走,站着时弯腰曲背,脚趾似乎内向。肩宽手臂长,大脚趾外伸”。穆塞说,除此以外,他还有两次与“阿尔玛斯”相遇的经历。
有关“阿尔玛斯”的描述,有很多不同的记载,但几乎无多大区别。它们习惯于伸直身体,其身高与当代蒙古人的高度相似;它们的双足稍有点内弯,屈膝行走,但跑得很快;它们的上下颌很大,下巴向后缩,眉脊与蒙古人相比显得十分突出。女性“阿尔玛斯”的乳房很大,当它们坐在地上时,可把乳房搭过肩给背在背后的婴儿哺乳。
“阿尔玛斯”不仅仅是存在于传说之中,许多活生生的资料迫使我们承认,它过去是,现在也是存在着的生物。
雪人“耶提”
“雪人”是人们对传说中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高山悬崖间的一种奇异动物的称谓,尼泊尔的舍巴人称之为“耶提”。
矗立在中国和尼泊尔两国接壤地区的喜马拉雅山,不仅以其世界之巅的美名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的登山勇士,而且近年来又以传说有雪人之谜,燃起了众多考察者的揭谜热情。
对“雪人”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在一张描绘西藏高原野生动物的中国古画中,就出现了“雪人”的画像。
早在1832年,尼泊尔的第一位英国公使B·H·霍德森在他的着述《阿尔泰·喜马拉雅》一书中描述了一种尚未为人知的生物,它“能直立行走,遍体长长的黑毛,没有尾巴”。自那以后,雪人就以这种或那种样子在人们的视线中时隐时现。
1887年,英国军医、法学博士兼林奈学会会员瓦德尔少校,在锡金5000米高的雪地上,看到一些像人脚印的巨大脚印,当地挑夫告诉他,那是“雪人”的足迹,瓦德尔在他所着的《喜马拉雅群山之间》一书中也写到了当地人讲的“雪人”,但他声明自己并没见过。从此“雪人”这个名字便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有关“雪人”的传闻由来已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能要数清朝人纪昀所撰的《滦际消夏录》了。其一云:“方桂,乌鲁木齐流入之也,尝牧马深山,一马忽逸去。摄迹往觅,隔岭闻嘶声甚急。循声至一绝谷,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鳞皮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荷。目睛突出,色纯白,获嵌二鸡卵,共按马生啮其肉。”
20世纪50年代,由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成功,雪人的传闻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世界上很快形成了一股“雪人热”。很多国家纷纷派遣探险队进入喜马拉雅山人迹罕至的雪岭冰峰进行考察。在中国国家体委组织的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就曾有调查“雪人”的项目。
1951年11月8日,英国登山队队长锡普顿和华德从圣母峰勘察归来,在探测万比冰川的西南坡时,发现了一串像人脚印的巨大脚印。锡普顿拍下了几张清晰的脚印照片。脚印长31·3厘米,宽18·8厘米,拇趾很大而且向外翻开,表示留下脚印的是一个约有2·2米高的靠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而且动作很灵活,第二趾瘦长,其余足趾则较短,后部还连在一起,大足趾和其余足趾看起来是分开的。锡普顿深信,在喜马拉雅山“有一种像猿的巨大生物存在,这种生物是科学界还未能确定的,至少不在已知的中亚洲地区动物之列”。
锡普顿说,熊的足迹没有这么大,如果说是因雪融化而扩展了,则不可能这么清晰。他说:“真正使我毛骨悚然的是,在那里,我们不得不跳过冰隙。你能清楚地看到,冰隙里有这个生物脚趾踏过的痕迹。”
1948年,挪威一位名叫简·弗罗斯特斯的探铀矿者声称,在锡金的泽莫·加普附近,他遇见了两个雪人,其中一个向他发起进攻并严重地打伤了他的肩胛。
20世纪50年代,在尼泊尔发现了雪人的皮肤碎片,1个食指关节和1个木乃伊状的拇指。经动物学家和人类学家鉴定,它们几乎和人的一样。在某些方面类似尼安德特人(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古人)。
1952年,意大利人汤布兹声称,他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卡布尔山麓看到一只“耶提”(“雪人”的藏语音)在300米之外匆匆走过,随即消失在杂乱的冰堆一面。汤布兹写道:“耶提外形像人,周身长满了暗色的长毛,健步如飞……”
1954年从英国到喜马拉雅山寻找“雪人”的考察队在尼泊尔的一座喇嘛庙里发现这里保存着两块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雪人”头皮。皮上长满了夹杂着褐色的红色长毛。头皮曾被送往巴黎、伦敦、芝加哥的博物馆请专家鉴定。结果证实“雪人头皮”是用羚羊头皮伪造的。但英国着名的研究灵长类的专家奥斯曼·希尔不同意它是伪造的,他认为这块头皮的毛虽与羚羊毛有相似之处,但带有猿的特征,他将这些毛的色素与羚羊的相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排列方式并不相同。
此外,头皮上的寄生虫也与羚羊的不同。这样一来,这两张头皮的真伪又成了一个有争议的悬案了。
1957年,在尼泊尔旅游的美国得克萨斯石油工人托马斯·斯利克遭到“雪人”追踪。尼泊尔乡民告诉他,4年来这里遭“雪人”袭击的人不下5个。
1958年,美国一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尼泊尔境内的一条山河旁,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雪人”在吃青蛙。
1956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曾派出专业人员对“雪人”进行专题调查。
在海拔6000米的雪地上又发现了“雪人”的脚印,大小与登山鞋印相近。5月20日晚,队员尚玉昌正在营帐里写日记,突然听到山谷里两声枪响,只见藏族翻译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喊:“雪人!雪人!”原来一个“雪人”正从山谷下往山顶走去,它的全身长满了毛。
翻译紧放两枪,但因天黑而未打中,“雪人”逃走了。这之前,绒布寺一喇嘛看到了“雪人”,他描述雪人的特征为:全身长毛,身体比人大,直立行走。
1959年6月24日,在卡玛河谷中游的莎鸡塘。一个住在中国境内的尼泊尔边民报告说:他的一头牦牛被“雪人”咬断喉咙死去,“雪人”吸尽了牦牛的血。由中科院有关人员和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师参加的考察队赶到现场,他们在死牛附近找到一根棕色的毛,长15·61厘米。带回北京鉴定后,认为与牦牛、猩猩、棕熊、恒河猴的毛发在结构上均不同,但是当时也无法证明它就是“雪人”的毛发。但无论怎样说,这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有关“雪人”的实物。